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梳理现有道路的分类方法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级方法,以城市道路步行空间的公共服务属性为落脚点,强调以空间为整体进行分级,提出将城市道路步行空间分为市(区)级、街道级、社区级三个级别,探索根据不同等级空间适当投入资源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优化小学空间服务绩效对于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教育资源均等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尝试基于多源数据的综合应用构建一个推广性强、科学合理的小学空间服务绩效评价方法,并以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为例进行评价分析,提出优化策略。首先,通过文献梳理确定以步行友好作为评价原则。其次,通过社会调查确定步行可达性与步行安全性两个评价指标及其标准。再次,通过多源大数据,从小学服务的每个个体的出行感受出发,以学区为单位对小学空间服务绩效进行精细化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东西湖区部分小学存在学区面积过大、学校布点不合理、道路系统不完善等问题。最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新增学校、调整学校布点、调整学区、优化步行路网、增加过街设施等优化策略,并选取3个典型小学进行具体的优化方案分析。通过对数据增强设计的一次有益探索,为小学布局、学区设置及道路和用地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勤步行空间是大多数青年公寓租住群体工作日的必经之处,营造满足心理需求的通勤步行空间环境对其心理健康具有促进作用。本文以大连市青年公寓通勤步行空间环境为研究对象,选取公共服务设施、开放空间、街道步行空间、相邻住区四个空间环境要素,筛选出17项促进心理健康的空间环境评价因子,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指标因子权重,构建通勤步行空间环境评价模型,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促进开放空间复合、提升街道步行体验、优化相邻住区环境四个促进心理健康的通勤步行空间环境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从行人环境感知的角度评价人流密集城区街道步行环境,有利于优化行人步行体验、促进城市街道可持续发展。文章以广州市高校周边人流密集的5个临近地铁站的街道为研究对象,运用EFA分析法和IPA分析法从行人步行环境感知视角评价其步行环境体验。结果表明,人流密集城区街道步行环境感知可分为车道及尺度因子、步道接触因子、底层建筑因子、道路分隔因子四个维度;行人对街道步行环境总体重视程度较高,体验评价一般,从环境服务角度来衡量,仍有一定的差距。文章通过感知差异分析,提出优化道路过渡空间层级、步行空间体现人文关怀、提供多层次步行体验空间的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5.
凌昌隆 《城乡规划》2023,(5):106-114
均等化是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的重要目标。设施分布与区位可达性相耦合的均等化,有助于提高其空间效率。文章以武汉市为例,基于s DNA模型,在多级步行尺度上,检查街道中心性和生活服务设施集聚的耦合关系。分析发现,街道中心性与生活性服务业集聚存在数量上的强相关,空间耦合上表现出中心重合与局部错配问题,建议在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中融入社区生活圈尺度的耦合评价,分类优化不同耦合度的空间单元。  相似文献   

6.
步行是旧时城市移动的主要交通方式,而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扩张,步行已离城市人们生活越来越远,这主要是"归功"于快速移动的汽车构成的威胁,使人们不愿意在道路步行停留;现代道路空间只体现对汽车的服务性以及虽存在但却枯燥单调的道路人行空间。可步行性城市空间环境的建立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该文将试图通过对城市道路空间中的路网、车道宽度和人行道等步行友好品质的塑造,进行可步行性城市道路空间的初步探索,最终为致力于实现真正步行性城市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而克服种种障碍不断努力探索。  相似文献   

7.
地铁作为城市的重要公共交通工具,周边集聚了大量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研究地铁周边公共服务设施的相关情况,对提高人们生活品质,促进城市发展有重要意义,符合当前规划精细化的趋势。文章利用百度地图POI数据,通过网络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手段,对站点进行便利度评价,研究地铁步行生活圈内的公共服务设施的规模、聚集情况以及便利性并探究其内在规律,最后针对设施规划、线路选址、拓展步行圈范围、站点业态发展等方面提出相应的规划措施。  相似文献   

8.
选取大庆市设施布局、路网形态各异的老龄化社区为研究对象,对其可步行性展开研究。宏观与微观层面建立社区可步行性综合测度模型,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影响指标进行定性定量的测度评价;中观层面应用步行指数的方法对设施分布及可达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可步行性综合测度模型和步行指数可以较好的反映社区的可步行性;土地利用多样性、路网结构方式、设施分布及步行环境质量等因素都影响社区步行友好水平。建议:对于社区规划:构建合理路网结构,增加社区用地多样性,打造良好步行环境,提升老年人步行舒适性和愉悦性。对于建成社区:调整现有道路空间,优化停车空间和停车方式,健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体系。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日益完善,对城市道路行车、行人的安全要求也不断提高。在现状道路中间增设中央隔离护栏,防止行人横穿马路,是提高交通安全常见措施之一。中央隔离护栏的设置占用了原有的路缘带、侧向净宽等空间,由于安全距离不足,经常发生因侧向净宽不足引起的交通事故。侧向净宽是道路路线设计的关键因素,道路横断面的合理设置决定着整个道路空间的合理分配。因此,旧路改造增设中央隔离护栏应保证侧向净宽满足行车安全要求,并对侧向净宽不足情况提出合理安全措施,消除行车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0.
提升公共空间分布的合理性,是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及配套设施的重要一环。公共空间包括了居民开展经常性和偶发性交往活动的全部场所,步行可达性是影响居民选择和利用公共空间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将区域的道路交通系统作为步行可达性评价的基础,通过分析区域交通网络数据集下的O-D成本矩阵,量化各个公共空间点的出行势能和出行概念。结合实地调研,对印江县团龙村公共空间分布进行综合分析,结合团龙村的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分析现状公共空分布及设置的问题与不足,并针对其问题与不足提出解决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1.
冯君明  李玥  吕硕  李翅 《风景园林》2022,29(8):120-126
通过大数据分析城市公共服务空间对公众出行的影响是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廊道选线规划的重要步骤。已有研究主要聚焦空间分布规律展开分析,对公共设施服务能力内在差异性考虑较少。引入网络口碑大数据,通过口碑分值表征城市公共服务空间的吸引力,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网络口碑大数据的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廊道选线规划思路,并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展开实证分析。结合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网络分析法等方法,最终构建由商业综合、休闲娱乐、生活服务3类廊道组成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廊道网络。网络口碑大数据兼具空间分布和口碑质量的双重属性,能够帮助规划者和决策者立足区域视角识别与量化部分类型公共服务设施的内在差异性,其支撑下的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廊道规划更加强调公众使用满意度对选线过程的影响,在未来城市交通规划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城市道路养护是城市道路运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而路面是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养护工作的中心环节。通过对城市道路路面使用性能指标及综合评价指标的分析,以福州市杨南路为实例,建立了基于路况综合评价的养护费用模型,为城市道路路面养护的先后顺序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陆哲明  张梦晗  赵彤  马俊峰  赵鸣 《园林》2023,(10):85-91
城市道路功能日益复杂,道路绿带很难通过单一维度的思考实现合理的规划。基于已有的相关研究及数据结论,从行进方式与速度、行进感受、驾驶安全等角度切入研究并构建道路绿带节奏维度,满足通行的安全、愉悦;以微气候营造、空气污染处理、噪音消解、通行感受等角度切入研究并构建道路绿带空间维度,实现道路的相应功能;以行进顺畅与安全、空间感知等角度切入研究并构建道路绿带尺度维度,营造怡人的场所尺度。三大维度分别从纵向布局、空间类型、剖面尺寸三个方面思考城市道路绿带规划,并通过三维度的适应性调整以三轴九点方式,构建综合行进感知、环境效益、场所营造等多方思考的城市道路绿带多维规划模型(RSS模型),并可进一步对应出具体的道路绿带纵向序列长度区间、空间类型和剖面尺寸区间,引导城市道路绿带的适宜性规划。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我国村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信息收集成本极高和监管障碍,以及现状配置方式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套美丽乡村村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支持系统。文章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工作原理、系统工作流程及软件功能。该系统是基于GIS平台开发,通过数据库技术、空间分析技术实现村庄公共服务设施综合评价,给出村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相关建议。示范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可靠性高,操作简便,为各级管理部门提供了村庄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规划师》2017,(Z2)
开放街区的内涵包括空间共享与设施共享两方面,两者同等重要、相互促进。通过公共服务设施规划优化,在空间共享的基础上促进设施共享,提升街区活力与品质,是现阶段渐进式塑造开放街区的有效方式。文章选取广州4个街区作为开放街区与非开放街区的样本,通过大数据技术抓取街区范围内公共服务设施信息,并利用GIS对各街区公共服务设施绩效进行评价,发现开放街区与非开放街区在公共服务设施数量、服务水平与空间模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基于评价结果,进一步提出面向开放街区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策略及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6.
街道步行指数的大规模评价——方法改进及其成都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步行交通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意义,已经得到国际、国内的广泛接受和肯定,可步行性评价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国际上流行的WalkScore的评价思路,对其计算方法进行简化,并加入街道环境影响因子,对成都市一、二圈层区县内的街道可步行性展开综合评价。根据可步行性的评价结果,与人口空间分布展开相关分析,评价临街设施分布的合理性;并对比分析住宅类街道(R)、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类街道(A)和商业服务业设施类街道(B)的可步行性的差异及不同类型街道的圈层分布差异。研究表明,住宅类街道可步行性最高,其次为公共服务类街道,商业类街道可步行性相对较低;然后分析了市中心、区县中心、地铁口、商业综合体等区位因素对街道可步行性的影响,其中原市中心(天府广场)对街道可步行性的影响最大,其次为区县中心,地铁口和商业综合体能一定程度提升周边街道可步行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城市居民步行频率与质量下降的整体趋势,本文提出了通过优化城市重要公共服务设施(农贸市场)的整体布局来优化城市步行环境,进而促进居民日常步行活动的优化策略。本文以南京市玄武大道南部街区农贸市场为例,使用基于GIS平台的城市网络分析工具箱(UNA),对该区域各建筑的部分中心性指标进行计算,模拟了该区域空间网络形态下居民的步行活动情况,并将计算结果与实地调研结果进行对比,以期为后续步行环境的优化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天津市的快速路是城市路网系统中的骨架道路,是机动车通行的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快速路在全部封闭的情况下使用并只允许机动车通行,行人和非机动车只能通过人行过街设施通过快速路。行人和非机动车强行横穿快速路不仅会影响快速路的通行速度,而且极易引发交通事故。据统计,2004年天津市其发生因行人、自行车横穿道路引发的交通死亡事故为157起,造成161人死亡,占交通事故死亡总数的162%。根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要求.行人横过市区封闭式道路或快速路干道及机动车宽度大于25m时,每隔500~800m应设置天桥或地道。因此,快速路上建设人行过街设施,能够保证行人与非机动车横穿马路的安全,使机动车可以在快速路上畅通行驶。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快速路的使用效率,减少压车现象,  相似文献   

19.
城市道路是城市空间的骨架,也是城市交通的载体,承担着全部交通出行方式。而道路横断面是道路各项支持功能在路段上的体现,其形式和设计合理与否,对构建步行导向型城市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提出步行导向型城市设计让机动车交通快起来、鼓励多样化交通出行方式、积极采用稳静化交通措施以及慢行和空间有趣四点原则,并从这几方面原则出发思考如何重新进行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使之能支撑步行导向型城市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适宜步行的城市环境不仅仅包含连续、优美且尺度宜人的步行空间,适宜的温度、风速同样深刻影响着人们在城市中的行走体验。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以伦敦、巴黎、布鲁塞尔、巴塞罗那等为代表的高密度欧洲城市出现了过于炎热、寒冷或强风等不适宜的城市微气候,严重影响甚至迫使人们减少或避免在相关城市空间中的步行等户外活动。同时,针对可步行城市的大量既有研究侧重分析城市步行环境中的物质要素及其内在机制,如景观、步行道宽度、休憩设施等,对影响人们户外活动时生理感受的城市微气候要素的研究较少,如温度和风速等。因此,在具体讨论和衡量人们在城市中的步行体验以及提升城市步行适宜性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一种新的微观气候治理逻辑值得探索。针对该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城市物质空间与城市微气候之间的交互影响,归纳总结出了两者之间的关联机制。进而提出一种行人尺度和以步行适宜性为导向的城市微气候管控策略及治理逻辑,来提升高密度、高强度城市建成区中人们步行时的生理感受,从另一角度优化高密度城市中的步行适宜性,促进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