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老舍与花茶     
刘盛超 《饮食科学》2011,(12):42-42
饮茶,可以说是老舍先生一生的嗜好。他认为“喝茶本身是一门艺术”。他在《多鼠斋杂谈》中写道“我是地道中国人,咖啡、可可、啤酒,皆非所喜,而独喜茶。”“有一杯好茶,我便能万物静观皆自得。”  相似文献   

2.
车辐 《四川烹饪》2004,(11):5-5
去年11月,86岁高龄的李济生再一次回到成都,一方面是为参加巴金文学院的落成仪式,另一方面则是为探访老朋友。在他启程前给我的来信里边,特别提到了要见流沙河先生及其夫人吴茂华,还有王旭东。他说,每当他在上海读到《四川烹饪》这本杂志时,就会勾起他心中的乡味乡情。他还说:我有10年未回故乡了,很想去看看,不过我好像有点儿“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感觉。  相似文献   

3.
《中国烹饪》2010,(2):123-123
“鹤发童颜”,朋友们这样形容精吃善烹的车辐老先生。车辐出生于1914年的成都,是地道的川人。上世纪40年代,车辐先生就是成都名记者,时称“车大侠”。先后出任《星芒报》、《民声报》、《四川时报》《人物杂志》、《华西晚报》等报刊记者、编辑。著有散文集《采访人生》、小说《锦城旧事》等。人说他“心明天下事,肚知百有味,胃口牙齿宝刀不老,鹤发童颜风韵犹存,一副饮食菩萨的器度”。  相似文献   

4.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一生奔走革命,鞠躬尽瘁,无私奉献;同时,他对中国食物及饮食文化又有深刻的研究,在他许多论著与讲演中,尤其在著名的《建国方略》及《三民主义》中阐述得更为详尽。他关于中国饮食的论述,有不少精辟和独到的见解,是饮食理论上的一个里程碑,应看成是“孙文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强调“吃饭问题”的重要性孙中山先生在著名的《三民主义·民生主义》第三讲里,专门讲了“吃饭问题”。他首先引用古人“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的名言,强调“吃饭问题”的极端重要性。他所提倡的民生主义,是以养…  相似文献   

5.
经纬博览     
江泽民总书记在今年参观《中国二十世纪书法大展》上,当看到张謇所书对联时,他说:“张謇是晚清状元,很了不起。”他一面端详一面说:“我的祖父曾在张謇手下做过事,所以我祖父作画尚有他的风格。”  相似文献   

6.
近读今年第三期《四川烹饪》所载陈伟华先生《爱喝酒的叶圣陶》一文,勾起了我对叶老的一段回忆:1943年11月158,由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成都分会发起,文艺界人士在成都新南fi外江上村“竟成国”餐厅为叶圣陶老人庆祝五十大寿。当时正在四川作抗日宣传巡回演出的中华剧或社部件#局.k直领委人而云卫、贸盈斧、陈白尘等的率领下也兴致勃勃地前往参加。对此次活动,已故老作家李华飞先生留有如下一段{已述:“1943年叶圣老五十大寿,文协负责人陈翔鹤、洪钟等八方奔走把大家动员起来。《华西晚报N巴老车辐对烹怪有研究,加之他与‘竟成国’…  相似文献   

7.
我一直都很喜欢梁实秋先生的散文。当我读了他的《雅舍谈吃》后,觉得他不仅是一位作家,也是一位美食家。的确,梁实秋先生对饮食的见解是独到而深刻的。一些平常司空见惯的东西,在他的笔调下,总会流溢出无比美妙的味道,而且让人感到十分的自然和真实。于是在细读之余,不由得令我突发奇想,渴望自己某一天也能开一家餐馆,而馆名就叫“雅之居”——这自然是取“雅舍”之意。馆中将集《雅舍谈吃》中所有美食于一席,让食者在品尝美味的同时,更能体会到梁先生书中所说的那种意境。在设计“雅之居”筵席菜单时,我是这样考虑的:一方面要…  相似文献   

8.
郝驰 《四川烹饪》2003,(2):12-13
成都人以好吃闻名于世。我的一位朋友某日竟突发奇想,说是要对成都人做一次专题社会调查:什么东西最好吃。我说,你这简直是吃饱了撑得慌,肯定忙活半天也不会有什么结果。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向灯的,也有向火的,绝不会有统一的标准。百口不同味,何况如今有人爱吃“生抠”,有人爱吃“生鲜”,有人爱吃“点杀”,还有人喜欢“活吃”,你没有一个客观的尺度,又怎能评判出最好吃的东西来呢?朋友说,其实他早有答案了:“欺头”最好吃。成都俚语中的“吃欺头”,是占便宜的意思。现代成都人继承和发扬了先辈的幽默感,他们给“吃欺头…  相似文献   

9.
父亲是厨师     
“虫声四壁人高卧,花影一床书乱横。”这幅楹联写得极好。大凡读书人枕畔榻旁,一年四季都缺不了书。在我的卧榻一侧,堆满了与“吃”相关的书籍:袁枚的《随园食单》、周作人的《知堂谈吃》、梁实秋的《雅舍谈吃》等。夜青灯之下,常神游于汪曾祺先生笔下的昆明吃食、何满子先生《五杂侃》中的成都小吃、邓云乡先生纸上氤氲的往昔京华风味……这多半是受父亲的熏陶吧! 父亲7岁丧母,16岁乘着小火轮离开崇明岛到沪  相似文献   

10.
车辐 《四川烹饪》2001,(10):5-6
冒舒湮,是由北京友人王少燕(四川永川人)一纸介绍我在成都相见而识的。当然这已是许多年前的事了。冒舒湮乃江苏如皋人,上世纪30年代的电影戏剧评论家,中华电影抗敌协会第一届理事,《抗战三日刊》特约记者。当年他曾访问过延安及西北战场,采访过毛泽东、朱德,著有《万里烽火》一书。著名电影演员许幸之曾说过:“在我从事电影艺术刚学步的时候,舒湮同志已是电影评论的权威人士了。”解放后,冒舒湮曾被选为全国第四次文代会的特邀代表,作品有《精忠报国》、《董小宛》等。舒湮多才多艺,家学渊源。其先人乃明末“四公子”之一的如皋…  相似文献   

11.
蔡元培先生的茶韵诗戴盟蔡元培先生,浙江绍兴人。他是我国近代杰出的学者和教育家,毕生致力于爱国事业,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很少作诗,有《和周作人五十自寿二首》及《新年用知堂老人自寿韵》一首(知堂老人即周作人),三首诗均押茶韵,很有风趣。...  相似文献   

12.
张良超 《四川烹饪》2002,(11):26-26
读《四川烹饪》2002年9期李祥林先生的《和和饭考识》一文,文中的“酷累是什么待考,可能来自少数民族语言,指一种食物”这段话引起了我的注意。李祥林先生将“酷累”一笔带过,可能是对“酷累”不了解。为此,我就把我所知道的“酷累”介绍给读者朋友。酷累(姑且写作酷累吧),查遍了所有的字典、词典,均无与食物有关的“酷累”二字。我想,酷累似应该写成“苦蕾”吧。在冀东南地区就有这样的主食,又称为“拿糕”。其实,苦蕾的制法非常简单,就是选用新鲜时蔬(如茴香、榆钱儿、豆角、萝卜等),洗净切成丝,再用玉米面拌匀,并…  相似文献   

13.
在东京日中学院教室里,一句标语“学好中国语为日中友好起桥梁作用!”揭示。置换与“学好中国饮食文化为日中友好起桥梁作用!”的话,将这句标语付诸实行的人是田中先生。这个回忆录是由田中先生的简历,他向中国饮食文化倾倒的动机,他的主要著作业绩的绍介(《中国食经丛书》,《一衣带水》,《中国食物事典》,《齐民要术》的现代日文版),和田中藏书的维持。  相似文献   

14.
缅玉名称答疑及其他编辑同志:您好!我是珠宝玉石爱好者,见到贵刊张竹邦先生《翡翠市场“四杀手”》一文很高兴,因为我就买过一块“水沫子”,当时以为是玻璃种,后经检测为钠长石,现在可确认为水沫子无疑,该文使我长了许多见识,但还有一些不明处想请教。1.张文说...  相似文献   

15.
馋出学问来     
梁实秋学问渊博,又是美食家,不过他也有弄不明白的时候。他在《熘黄菜》中说:“北京人常避讳说蛋字,因为它不雅,我也不知为什么不雅。‘不樨’、‘芙蓉’、‘鸡子儿’都是代用词”。1994年7月,我偶然在书店里见到《读书》月刊当年第6期6期有一篇《味外酸咸》的文章,文中有京人避讳说“蛋”的答案——北方因为太监  相似文献   

16.
崔戈 《四川烹饪》2003,(9):9-11
一.我的自述我是一个搞“油大行”的厨师,业余时间不搓麻将,不跳舞,经常是一个人关在狭小的工棚里“爬格子”,也就是说,我平常喜欢写点豆腐块文章向报刊投稿。因此,同行师友们背地里给我起了一个绰号———油厨子秀才。一天,我接到远在成都的《天府美食》杂志主编封哥打过来的电话,问我是否愿意到他们编辑部去协助搞一些审稿工作。让我去当编辑,这对我的确很有诱惑。以前我一直对电视剧《编辑部里的故事》中那些人物的工作和生活感兴趣———每人一张办公桌,一边品茗一边看稿,人困了相互之间谈天说地,每天还要跟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那种生活…  相似文献   

17.
编辑部老师:我是《四川烹饪》的忠实读者,现在有一个问题向你们请教。我听说成都有许多卖“串串香”的店铺,你们能否告诉我“串串香”是什么品种?它有哪些种类?它和四川火锅有什么区别?“串串香”到底怎么制作?“串串香”又名“麻辣烫”,它实际上是火锅的另一种形式,所以人们往往又称它为小火锅。“串串香”最早出现在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的成都。那时重庆火锅刚进入成都餐饮市场不久,一些城镇待业人员为了生计,就在一些热闹的场所如商场、影剧院、录相厅等附近摆摊经营“串串香”。当时的“串串香”非常简单,经营者只需准备一…  相似文献   

18.
傅建伟 《中国酒》2014,(10):70-74
胡适自称是最敬重吴敬梓先生的“吴迷”,他说:“我们安徽的第一个大文豪,不是方苞,不是刘大魁,也不是姚鼐、而是全椒的吴敬梓”。骄傲之情溢于言表,可见胡先生对《儒林外史》喜爱之深。胡还高度评价吴敬梓的人格和思想,称“吴敬梓是个有学问、有高尚人格的人,不曾想靠做小说饭,故他的小说是一部全神贯注的作品。”超级“吴粉”这段话,切中肯綮,也很有分量。  相似文献   

19.
傅建伟 《中国酒》2014,(9):76-80
胡适自称是最敬重吴敬梓先生的“吴迷”,他说:“我们安徽的第一个大文豪,不是方苞,不是刘大魁,也不是姚鼐,而是全椒的吴敬梓”。骄傲之情溢于言表,可见胡先生对《儒林外史》喜爱之深。胡还高度评价吴敬梓的人格和思想,称“吴敬梓是个有学问、有高尚人格的人,不曾想靠做小说吃饭,故他的小说是一部全神贯注的作品。”超级“吴粉”这段话,切中肯綮,也很有分量。  相似文献   

20.
戒指起源浅探李海负《珠宝科技》总第15期刊登了郭贤才先生《戒指、项链和手键的起源》一文,对探讨、普及首饰知识是很有意义的。现将我所收集到的有关资料予以整理,愿以文会友,不妥之处请感兴趣的朋友们指正。戒指起源于“中国宫庭”一说,郭文引证《五经安义》与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