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Planning》2018,(3)
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普及,高校生源更加丰富,招生面向全国使得更多数量的西部学生得以享受高等教育。西部地区处于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东中部地区较为落后,因此贫困生比例逐年上升。虽然政府、学校和社会对贫困生问题广泛关注,但是帮扶工作仍然存在着物质帮助多、精神帮助少的问题,本文以高校关工委为视角,探讨其在贫困生心理帮扶工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2)
学生会作为服务学生的学生组织,对学生个体和高校的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内部激励问题是影响其作用发挥的关键因素。本文基于激励理论中的目标设置理论探讨高校学生会干部激励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建议,以期提升学生会内部激励,进而促进高校学生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7)
研究生学生干部是高等学校高层次学生管理的骨干组成。他们兼有学生与管理者的双重身份,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的一部分,是研究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力量。基于心理契约视角的新型管理理念在高校研究生干部管理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通过某高校学院研究生干部样本,分析管理体系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心理契约构建的四阶段模型,探索高校研究生干部激励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19)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贫困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在界定贫困生在基础上分析了高校贫困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问题存在的原因,为进一步解决贫困生就业问题提供了必要支撑,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2)
随着精准化资助投入资金不断增加,受资助学生数量也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就有许多问题涌现,如高校贫困生评定困难、贫困资助工作质量参差不齐、贫困生出现心理困境,等等。为了更精准化地资助,我们提出通过大数据分析确定贫困生群体,建立信息化动态贫困生数据库,构建网络心理咨询、思想教育平台等方法,真正做到精准资助与育人相结合。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8)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大幅扩张,高等教育费用逐渐增长,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凸显。以学生实际消费水平作为判断其是否贫困的标准,更能准确地界定贫困生的内涵。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是解决贫困生问题的关键所在。完善奖、贷、助、补、免五位一体的资助体系,可以使更多的贫困生接受多种形式的资助。充分发挥社会力量资助贫困生,有助于形成多渠道资助方式。在对贫困生进行物质资助同时,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资助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3):89-91
当前我国高校进一步扩招,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象牙塔,同时也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贫困生,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问题日益凸显,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文章分析了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形成原因,以及我国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以此来更好地帮助高校贫困生改变现状,走出心理困境,迎接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建筑企业面临着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以及激励人才为企业目标而努力工作的激励问题。本文从激励的机理和机制两个方面对激励理论展开了阐述,并结合建筑企业的激励实践进行了讨论,总结了建筑企业的激励机制选择问题,最后讨论了企业激励存在的问题。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系统地了解激励理论,指导建筑企业的激励实践。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9)
随着企业管理模式的不断改革和创新,激励理论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而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按照较高标准和要求来看,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仍然不够到位,需要认真加以改进。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在简要分析激励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价值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企业管理运用激励理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1)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校教师工作积极性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有效的调动高校教育工作者工作积极性就要探究其工作积极性降低的主要原因及寻找解决策略。激励机制对高校教师工作积极性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教育管理心理学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兹柏格的双因素理论及亚当斯的公平理论对高校的激励机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通过概述以上三大激励理论的主要内容并研究分析影响高校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因素以及三大激励理论在高校激励机制中的实际运用,以此充分调动高校教师工作积极性,推动高校教育工作者积极正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1):124-125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促使越来越多的学生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由于社会贫富差距日益加大,高校贫困生的队伍也在逐年递增,随之而来的思想、心理问题也不断出现。针对这一现象,首先阐述了高校贫困生的思想、心理问题的现状,认为高校贫困生多有自卑、嫉妒、虚荣等不良思想;然后从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着手,对这些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认为社会的大环境、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缺陷以及自身的性格造成了大学生思想、心理问题的出现;最后根据原因,分别从上述四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即加强全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完善学校相关制度、正确进行家庭教育和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2)
小学教师,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坚力量,是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源。如何实施对小学教师队伍的有效激励是教师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但在实际落实过程中却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主要问题在于激励缺乏针对性。本文通过对司德菲教师生涯发展模式的深入分析,正确认识小学教师各阶段的需求特点,探析与其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激励策略,这对于推进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育管理改革和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多标段工程项目的综合激励问题,结合公平性偏好理论,建立了业主-多承包商之间的博弈模型.业主的激励目标包括成本、工期和质量.承包商的成本信息为该承包商和业主所共享,对其他承包商来说是私有信息,因此承包商之间的公平性偏好比较仅存在于缩短工程工期和提高工程质量所得到的激励收入值.工期成本、质量成本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根据这些数量关系可建立完整的博弈模型.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1)
高校贫困生问题是教育事业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现阶段,我国高校贫困生人数越来越多,其中心理问题尤为严重。因此,高校不仅要从经济物质上对其进行帮助,还应对其心理教育,避免对其未来发展产生不良影响。传统的高校对贫困生的救助工作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要求,高校应基于社会工作视角下,对贫困生开展救助工作,以此培养出优秀人才。本文基于此进行分析,在社会工作视角下,提出高校贫困生救助策略,促进贫困生进行全面发展,有效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3,(31)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是其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主要指贫困生面对物质贫困的巨大压力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因此,应充分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为贫困生创造美好的精神家园;充分发挥贫困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其开展有效的心理自救;加强心理指导工作,提高贫困生的心理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6.
心理契约与员工激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契约体现了企业与员工之间相互的责任和义务,它是企业激励系统的中介。满意度是心理契约内容的核心。员工满意度越高,心理契约越牢固,对企业越有忠诚感和依赖感,工作就会越投入。构建心理契约的关键在于建设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在于企业内部公平感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5,(19)
现今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趋于完善,基本上解决了贫困生的经济负担,但随之也出现一系列新的问题。贫困生中出现感恩意识淡薄,毕业后不及时偿还贷款,贫困造假等思想和行为问题,主要是由于资助注重解决贫困生的物质保障,忽略了对贫困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针对这些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应将资助与德育结合,一方面应该建设信息化资助网络体系;另一方面应加强宣传和创新贫困生思想品德教育。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33)
新生代农民工与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工具有相似性,也有不同特征,表现在他们在就业选择方面与第一代农民工有所不同,采用以往传统的激励和管理措施对他们不能达到理想的预期。企业要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更新管理手段,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使激励效用最大化。本文主要通过研究现有文献和著作,梳理总结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特征,工作过程中存在的激励方面的问题和他们对工作过程关注的因素,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奥尔德弗的ERG理论,依据已归纳的激励缺陷及问题,提出应对措施,为企业留住新生代农民工员工、激励他们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19,(33)
随着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越来越得到重视。现在很多高校都已有了心理咨询中心,并且已经配备了心理委员。对于没有学过心理学的心理委员怎样培养,除了单项灌输理论学习外,还应增加团体心理辅导。但是怎样对心理委员实施恰当的团体心理辅导,很多学校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大学生心理委员团体心理辅导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其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9,(26)
心理委员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但是由于高职院校起步晚、研究少、师资匮乏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高职院校心理委员队伍建设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心理委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对高职院校心理委员的培养机制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