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龙头山滑坡是三峡地质灾害防治监测预警工程中重点监测滑坡,通过对其进行滑坡物理模型试验,对滑坡失稳过程的孔隙水压和土压力以及滑坡位移的变化特征进行了观察总结,并探求库水位变化和降雨条件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为滑坡的监测预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边坡滑坡破坏机理为研究基础,通过对滑坡变形预测模型、监测预警技术研究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3S"技术实时动态监测和交叉学科研究建立监测预警模型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运用高效、便捷、可靠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对地质灾害体进行变形监测,掌握其变形特征信息,科学地评价灾害体的稳定性是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点。文章以成都市西部山区某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为例,探讨利用GPS技术对其进行变形监测的技术和方法。本次变形监测结果表明:GPS技术测量精度能满足滑坡变形监测的要求,可推广应用于滑坡等地质灾害变形监测工程。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2,(3):500-505
威远县地质构造运动强烈,受地震、降雨和人为破坏等因素影响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主要灾害类型包括崩塌和滑坡,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过去,地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主要是采用人工定期采集数据及宏观巡视等传统监测手段,存在效率低、投入大、无法及时预报险情等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基于智能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及专业监测设备的自动化监测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效的监测预警减少了人员伤亡。本文以威远县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系统运用为例,从高精度的监测设备、自动化的监测系统、数据共享平台等方面阐明了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系统具有实时、准确、及时等优势,必将广泛运用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  相似文献   

5.
地质灾害的发生大都具有时间上的突发性与地域空间上的规律性,因此,做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监测与防治是十分有必要的。论文从我国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现状出发,对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测阶段及监测目的做了简单阐述,以三峡库区常见的高切坡和滑坡灾害为例,对该区域的主要地质灾害监测项目及主要监测方法进行分析,对我国常见的地质灾害监测手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介绍GPS技术在江苏省新沂市马陵山进行滑坡监测的应用方法,来实践证明此技术用于地质灾害预警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吕梁市文水县开栅镇开栅滑坡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的研究,探讨了滑坡的稳定性,并从滑坡防治监测工程、排水工程、支挡工程、削坡减载工程等方面提出了滑坡地质灾害的治理方案建议,为实施工程治理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8.
马建伟  白玫 《城市建筑》2014,(12):396-396
滑坡作为一种严重的地质灾害一旦发生既有可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果可以对其进行监测和预警,那么将会降低滑坡给人们生活来带来的影响,完善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对滑坡的监测会起到巨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朱江  亢亚惠  刘曼  杨胜雄  赵晓亮 《矿产勘查》2023,14(12):2480-2491
清远市是广东省地质灾害最易发的地区,以小型土质崩塌和滑坡为主;此外该地也是降雨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在“龙舟水”期间,清远市大范围、大型规模及灾情重大地质灾害频发。因此,研究“龙舟水”地质灾害主要发育特征和降雨诱发阈值,可使现有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预警系统由点向面转变,扩大监测预警覆盖范围,同时可以更好地科学部署汛期地质灾害防御工作。通过对清远市1978年以来地质灾害主要发育特征数据统计,以及2011—2022年“龙舟水”地质灾害经验性阈值统计,可以揭示清远市“龙舟水”地质灾害发育与阈值规律。此外,通过剖析2022年典型“龙舟水”降雨过程及地质灾害主要发育特征、空间分布,可以获取清远市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地区诱发大范围、大型规模及重大地质灾害的累计降雨量阈值,据此可以提出预警建议值。研究成果可用于地质灾害防御工作部署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自动预警预报。  相似文献   

10.
以湖北省竹山县为研究区,采用Landsat8 OLI遥感数据源建立解译标志,识别滑坡地质灾害体,并探究其空间分布与坡向、坡度、高程3个地貌因子之间的关系,为该区滑坡地质灾害评价和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清流县等多处于2015年5月19日突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应急调查表明,本次群发地质灾害类型以突发性滑坡及坡面泥石流为主,具有数量多、规模小、范围集中等特点,地质灾害发生空间、时间分布与强降雨范围、过程呈显著正相关,具有集中爆发性及部分滞后性特征。本文依据其特征,提出强化精细化地灾气象预警、提升科学群测群防意识与能力、应急处置与长治久安并举的防治对策,可为东南沿海局地突发强降雨引发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王璐 《矿产勘查》2023,14(12):2492-2501
广东省曲江区2022年度斜坡类地质灾害高发,对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如何治理、预防斜坡类地质灾害是社会发展进步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的地质监测预警体系不能满足当地地质灾害防治的需求。本文基于GIS构建地质灾害预警模型,利用三维GIS空间信息系统获取坡度、地形起伏度、坡形、岩土体类型、地质构造、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率7个影响因子构建易发性评价体系,基于信息量模型法确定各影响因子的信息量值,同时叠加曲江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情况,划分易发分区,为该地区地质灾害的预测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聂肖虎  谢璐瑶  杨冬  刘新  刘青 《矿产勘查》2022,13(6):825-835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越来越大,而石油作为我国能源结构中最重要的一环,其安全传输及运行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地域辽阔、地质条件复杂,长输管道常需穿越西部山区等地质环境脆弱的区域,这些区域地质条件差,是地质灾害事件的高发区域。而在地质灾害的发生过程中,降雨往往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诱发因素,为了深入了解降雨与滑坡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本文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对于降雨诱发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机理,为降雨导致的滑坡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提供理论依据,并对现有的长输管道地质灾害提出合适的预警方法,最后总结了降雨诱发滑坡等地质灾害研究中尚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重点和突破点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18)
本文针对滑坡、泥石流等给我国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损失的地质灾害问题,基于物联网技术设计了一个地质灾害预警系统。系统通过各类物联网终端设备采集被监测区域的地质灾害相关数据;通过2G/4G/NB-Io T将终端采集到的数据上传到One NET平台;然后再上传到灾害预警平台并在平台进行大数据分析和阈值判断并进行短信预警。可以实现对监控区域进行地灾实时平台预警和短信预警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任海波 《中华民居》2012,(12):226-227
近些年来,对露天矿边坡是稳定性监控预报技术进行研究对于防控滑坡地质灾害来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将监控锚索、滑床以及滑体之间相互作用学原理作为理论的基础和前提,将滑床以及滑体相对运行状态力学的监测原理进行提出,将多个因素监测转变成为单一的滑动力力学量监测,并且明确监控预紧力和滑动力之间的关系。通过实施滑坡地质灾害的物理模型试验的结果我们不难看出,在滑坡地质灾害发生之前,边坡岩体自身的内应力会产生连续性的变化,在滑动力比抗滑力大的时候,边坡的岩体也会产生滑动以及变形,而且对边坡岩体里面内应力变化进行捕捉,根据试验的结果我们能够对滑坡地质灾害远程监控预报系统的研究和开发,进而将摄动力的动态变化远程实时监控进行实现,并且提出四种常用的滑坡地质灾害远程监测预警模型,通过在现场实践中应用露天矿山边坡实施边坡稳态预测警报以及实时监控。本文中,笔者就探讨滑坡地质灾害远程监测预报系统及其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6.
在西部山区中地质灾害现象特别严重,但目前的监测预警工作处在相对滞后的水平,主要是缺乏对灾害体运动变化全过程的实时监测预警的研究。现阶段国内外采用将地质灾害监测仪器安装在地灾现场的方式,连续长时间的进行多种参数的测量来对地质灾害进行监测预警。本系统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和行业交流以及调研,针对目前国内外对灾害体多种参数的监测,提出采用无线传输的方式,利用GSM/GPRS网络、北斗进行远程无人值守化监测。本文主要介绍我单位研制的地质灾害智能化遥测系统在凉山州金阳县进行滑坡监测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7.
三峡水库建成蓄水后,大量的高边坡和库岸的稳定性将发生变化,针对库区地质灾害的特点,讨论了运用3S技术与地面监测网相结合监测滑坡和库岸变形的有关问题,介绍了在万州、巫山和奉节等地初步建立的“三峡库区库岸与滑坡变形监测及灾害预警系统”与获得的部分观测成果。这些成果已经在评估三峡库区滑坡和库岸稳定性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4):578-579
针对煤矿灾害的复杂性,在初步概括我国煤矿地质灾害特征基础上,分析了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和3s集成技术在煤矿地质灾害勘察中的应用,探讨了建立基于数字煤矿平台的灾害综合防治管理系统的必要性、可行性、技术思路及方法。对于煤矿灾害的防治,除在煤矿灾害分布发育规律、形成机理、监测预警技术、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等技术层面加强多学科、多领域综合研究外,在宏观政策管理层面也必须加强相应配套工作。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三峡库区和湖北省地质灾害特点对库区及湖北省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监测预警、群测群防、灾情速报、应急调查、应急处置、应急会商和工程治理等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研究了适合地质灾害快速反应、集突发地质灾害现场与异地决策者和专家会商及应急处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等功能为一体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信息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20.
陈磊 《城市勘测》2015,25(2):5-6
针对山体滑坡地质灾害监测的特征出发,基于多基线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构建一个适合滑坡地质灾害监测系统模型,并在福建山区地质灾害点进行实地测量实验,提出该滑坡监测系统的适用性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