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铁尾矿在C60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兆芳  崔逊斌  汪涛  王学友 《混凝土》2011,(12):142-144
在天然砂资源匮乏的同时,把铁尾矿应用于C60高强混凝土中,研究分析铁尾矿的性能、铁尾矿混合砂的级配以及C60铁尾矿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相似文献   

2.
张秀芝  付宝华  刘俊彪 《混凝土》2014,(3):116-118,123
通过对铁尾矿砂的性能试验检测分析,将符合国家建筑用砂标准的铁尾矿与机制砂按照合理比例混合配制混合砂高性能混凝土。对混合砂混凝土新拌性能、力学性能、抗冻融性能和干燥收缩性能进行试验研究,探索铁尾矿砂的比例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铁尾矿砂混凝土相同龄期的抗压强度均高于天然河砂混凝土,当铁尾矿砂与机制砂的混合比6∶4时,铁尾矿砂混凝土的新拌流动性以及硬化混凝土抗压强度、体积稳定性均接近河砂混凝土。  相似文献   

3.
以唐山地区的铁尾矿粉、铁尾矿砂、铁尾矿石分别替代粉煤灰、河砂、碎石作为混凝土的掺合料及粗细骨料,研究铁尾矿对混凝土与钢筋粘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尾矿粉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比粉煤灰混凝土差;而尾矿粉-尾矿砂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优于尾矿粉混凝土;全尾矿混凝土与钢筋的粘结性能优于尾矿粉-尾矿砂混凝土且优于粉煤灰混凝土。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尾矿砂石混凝土施工性能的系统试验研究,探讨了用尾矿砂石代替天然砂石后,对混凝土施工性能的影响.研究分析表明,在用水量相同、水灰比相同、外加剂用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尾矿砂石混凝土的坍落度小于天然砂混凝土;配合比相同、坍落度相近时,尾砂石混凝土与天然砂石混凝土泵送性能相差无几;相同配合比时,铁尾矿砂石混凝土的黏聚性和保水性略差于天然砂石混凝土.  相似文献   

5.
采用铁尾矿砂、天然河砂、混合砂分别制备建筑砂浆,通过测试三种砂浆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等指标,获得铁尾矿建筑砂浆与其他类型砂浆应用性能的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为获得相近工作性,铁尾矿砂浆需水量比天然河砂和混合砂砂浆高约10%;在相同配合比条件下,铁尾矿砂浆力学性能高于其他两种砂浆。与天然河砂、混合砂砂浆一样,通过冻融循环试验表明,铁尾矿砂浆具有良好耐久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不同水胶比、不同掺量和不同复合比例的掺铁尾矿粉混凝土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对掺铁尾矿粉的混凝土的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和体积稳定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铁尾矿粉用作混凝土矿物掺和料在技术上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铁尾矿微粉作为混凝土矿物掺合料的技术控制要点及其混凝土性能。针对铁尾矿微粉的细度和亚甲蓝值这两个技术指标,进行胶砂和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强度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优选技术参数,研究不同等级铁尾矿微粉与矿渣双掺混凝土的强度增长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铁尾矿微粉颗粒粒径和亚甲蓝值的增大,其各方面性能都呈劣化趋势。当比表面积高于500 m^2/kg,亚甲蓝值控制在不高于0.5时,即可满足胶砂和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又能够满足混凝土强度要求。长期强度发展规律表明铁尾矿微粉宜与矿渣双掺,对混凝土长期强度增长有利。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2016,(5)
为确定铁尾矿微粉作为混凝土矿物掺合料的技术控制要点及其混凝土性能。针对铁尾矿微粉的细度和亚甲蓝值这两个技术指标,进行胶砂和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强度试验研究。在此基础上优选技术参数,研究不同等级铁尾矿微粉与矿渣双掺混凝土的强度增长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铁尾矿微粉颗粒粒径和亚甲蓝值的增大,其各方面性能都呈劣化趋势。当比表面积高于500 m~2/kg,亚甲蓝值控制在不高于0.5时,即可满足胶砂和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又能够满足混凝土强度要求。长期强度发展规律表明铁尾矿微粉宜与矿渣双掺,对混凝土长期强度增长有利。  相似文献   

9.
针对山东平度地区的尾矿机制砂,开展了尾矿机制砂与河砂复合使用对泵送纤维混凝土新拌性能、力学性能、收缩性能及渗透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河砂与机制砂复合使用时可明显改善尾矿机制砂对混凝土新拌性能的影响;尾矿机制砂配制的纤维混凝土收缩有增大的趋势,但混凝土强度和抗渗性能能得到改善;综合考虑混凝土性能与经济性,河砂与尾矿机制砂的比例为2:8时配制的纤维泵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防渗抗裂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山东平度地区的尾矿机制砂,开展了尾矿机制砂与河砂复合使用,对泵送纤维混凝土新拌性能、力学性能、收缩性能及渗透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河砂与机制砂复合使用时可明显改善尾矿机制砂对混凝土新拌性能的影响;尾矿机制砂配制的纤维混凝土收缩有增大的趋势,但混凝土强度和抗渗性能可得到改善;综合考虑混凝土性能与经济性,河砂与尾矿机制砂的比例为2∶8时配制的纤维泵送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防渗抗裂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研究石灰石矿石和铁尾矿石两种加工成不同种类的机制砂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和强度的影响。为机制砂在混凝土中的实际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对机制砂在混凝土的广泛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尾矿的综合利用率,以铁尾矿球替代普通混凝土粗骨料,以铁尾矿粉替代细骨料,并掺入外加剂、水和减水剂制成全替代铁尾矿混凝土,通过抗压试验、劈裂抗拉试验和氯渗试验研究掺入不同外加剂的尾矿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氯渗性能,利用Rapidair457硬化混凝土微观结构测试系统获取土微观结构特征参数。结果表明:铁尾矿混凝土具有应用于实际工程的价值,且掺入外加剂2、外加剂4均能有效改善尾矿混凝土强度和抗氯渗性能。  相似文献   

13.
采用尾矿与机制砂复配制备混合砂高强混凝土,并对其工作性、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机制砂中掺入20%的尾矿能够改善机制砂的级配;混合砂混凝土28 d抗压强度高达104 MPa,弹性模量高达64.1 GPa,且均高于相应机制砂混凝土;混合砂高强混凝土的工作性均优于相应的机制砂混凝土;混合砂高强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为最高级V级,抗冻等级远高于F400。  相似文献   

14.
王飞飞  路永华  曹力强  叶武平 《混凝土》2020,(5):111-115,125
为综合提高利用工业废弃物,利用铁尾矿、粉煤灰、珍珠岩等研制出一种节能利废型混凝土复合砌块。按照GB/T 50081—20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和JG/T 266—2011《泡沫混凝土》的标准进行了大量不同掺量下水泥、粉煤灰、铁尾矿及外加剂等对混凝土宏观力学试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得到砌块的最优配合比为水泥∶砂∶石子∶珍珠岩∶粉煤灰∶铁尾矿∶减水剂∶水=1∶1.46∶1.92∶0.14∶0.18∶0.16∶0.02∶0.53,并对砌块进行了物理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和热工性能的研究,其各项性能指标均能满足JG/T 407—2013《自保温混凝土复合砌块》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5.
陈旭峰  徐景会  赵营 《混凝土》2014,(4):112-114,118
通过对铁矿废石和尾矿的矿相与化学成分分析,确定其物性符合混凝土用砂石质量的相关要求,采取适当的工艺方法生产出适用于泵送流态化混凝土的II区中砂级配要求的混合中砂。经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试验、性能测试和生产实际应用表明,铁矿废石与尾矿的混合砂制备的混凝土与天然砂相比,具有同样的良好和易性,但强度和耐久性更高,单位立方米材料成本降低。由于混合砂的含石、含粉量稳定,预拌混凝土的生产质量管控效果大幅提升,达到了产业化应用规模。  相似文献   

16.
对武夷山周边萤石选矿厂尾矿形成的废料特细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研究掺入不同比例(8%、16%、24%、30%)萤石尾矿砂的混合砂对混凝土施工性能、强度、经济性等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掺16%以内的萤石尾矿砂不会降低混凝土强度,可提高混凝土和易性,降低混凝土成本,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17.
《混凝土》2014,(6)
为研究铁尾矿砂浆的应用特性,将铁尾矿与天然砂分别配制水泥砂浆,进行了性能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它们均含有大量的石英。铁尾矿中还含有一定量的富铁矿物。铁尾矿与天然砂具有相似的热稳定性。筛除部分0.3mm以下颗粒的铁尾矿代替天然砂制备砂浆后,可提高砂浆的抗压强度,但试件的收缩值略有增加。掺入铁尾矿增加了砂浆的总孔隙率且多害孔含量增多,但由于富含铁使得铁尾矿自身强度较高,提高了铁尾矿砂浆的力学性能。铁尾矿代替天然砂作为细骨料具备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利用当地的石灰石尾矿资源生产机制砂,以机制砂部分或全部替代天然砂,采用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通过配合比试验,得出了机制砂C60混凝土配合比,并对其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9.
铁尾矿加气混凝土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建筑材料,除了具有铁矿抗压的一般性能,还具有加气混凝土隔音、保温、防火等一些特性。本试验主要介绍了铁尾矿加气混凝土在建筑保温材料、建筑防火材料等方面的研究、应用现状,并对铁尾矿加气混凝土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就目前砂石料资源紧张的现状,本文针对尾矿特细砂进行配合比试验研究,分析其和易性、力学和耐久性能,得出尾矿特细砂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原则和要点,同时对尾矿特细砂与中粗两种天然砂混合掺用进行对比,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