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石横特钢1#1 080 m3高炉通过细化铁前管理、控制铁水化学成分、优化高炉布料、改善炉前操作、经济喷吹等一系列制度措施,实现了2014年全年高炉炉况稳定顺行,高炉灰铁比18.30 kg/t,煤气利用率45.53%,燃料比511.07 kg/t,其中干焦比326 kg/t,煤比144.36 kg/t(富氧≤1 500 m3/h)。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高炉喷煤比、降低焦比,攀铜l群高炉进行了喷吹煤粉助燃剂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煤粉助燃剂后高炉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随着助燃剂用量的增加,燃料比降低的幅度增大;高炉喷吹添加使用助燃剂后,焦炭负荷增加,焦比降低,炉顶煤气温度降低,煤气利用率提高。添加助燃剂后焦比降低了9.3kg/t,煤比降低了0.9kg/t,综合焦比降低了10.1kg/t。  相似文献   

3.
分析新钢1050m3高炉2012年5月份后的原燃料现状.通过加强原料管理、优化高炉操作制度、低硅冶炼、优化喷吹配煤结构等管理和技术措施,克服原料品质下降,高炉操作难度大等不利因素,实现了高炉长期顺行,燃料比逐步下降.2013年2月高炉入炉焦比为400 kg/t,煤比142 kg/t.  相似文献   

4.
在2 500 m3炼铁高炉喷吹烟煤、无烟煤基准配比保持含量90%、95%、97%不变的基础上,分别用10%、5%、3%的CDQ粉替代烟煤,制取混合煤样进行工业化试验,结果表明:CDQ粉混喷比例稳定在3%时,高炉运行稳定,平均日产量略增3.96 t/d,煤比降低2.64 kg/t,焦比升高1.33 kg/t,燃料比降低1.31 kg/t,高炉燃料成本降低了40元/t。  相似文献   

5.
左海滨  张建良  王筱留 《钢铁》2012,47(12):86-92
从分析目前高炉炼铁碳消耗的本质出发,针对给定的原燃料条件,利用模型计算分析了当前主要低碳炼铁途径的节碳潜力。结果表明:对于普通高炉而言,间接还原达到平衡时的煤气利用率为56.99%,降低燃料比28.37kg/t。氧气高炉炉顶煤气完全循环利用条件下,最低燃料比为385.6kg/t。喷吹焦炉煤气可以降低燃料比,每增加10m3喷吹量,可降低焦比5.0kg/t左右;此外喷吹量存在极值,随着富氧率提高,获得最低燃料比的喷吹量增大,且最低燃料比降低。最佳喷吹条件为富氧率6%~8%,喷吹量160~180m3/t,可节约焦比53~54kg/t。使用高反应性焦炭可以降低热储备区温度,使间接还原平衡时CO浓度降低,平衡CO浓度从70%~60%,每降低2.5%,理论上可降低燃料消耗10.3~12.2kg/t,且降低幅度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6.
莱钢3200m3高炉通过抓原燃料质量、优化炉料结构、实施烟煤与无烟煤混合喷吹,改进高炉操作制度、稳定炉温、改进煤枪、加强炉前出铁等措施,使喷煤比达到170kg/t,大焦比降至300kg/t,平均燃料比515kg/t,实现了低耗经济冶炼。  相似文献   

7.
《炼铁》2016,(3)
对首钢京唐1号高炉降低焦比冶炼实践进行了总结。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把降低入炉焦比作为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1号高炉通过采取改善原燃料质量、降低入炉料有害元素、采用氧煤枪喷吹技术、改善煤气利用、降低A系统水温差、降低高炉压差水平等措施,入炉焦比降幅超过20kg/t,燃料比稳定在480~485kg/t,高炉冶炼水平得到极大提升,技术经济指标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8.
莱钢3200m3高炉2014年在入炉综合品位55.32%的条件下,通过加强原燃料管理、开发煤气流控制模型、改善炉缸活性、加强高炉生产管理等措施,取得了利用系数2.456 t/(m3·d)、焦比340.5 kg/t、煤比175.4 kg/t、燃料比515.9 kg/t的良好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高炉经济冶炼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魏宏强  王纲  杨春生 《河北冶金》2007,(4):31-32,11
邯钢7号高炉(2 000 m3)利用烟煤和无烟煤混合喷吹,通过采取精料、广喷均喷、不断优化高炉操作等措施,使高炉煤比由2005年的131 kg/t提高到155 kg/t,焦比大幅度降低,降低了生铁成本.  相似文献   

10.
通过加强进厂原燃料管理、强化炉前出铁管理、实施富氧喷吹技术和优化高炉基本操作制度等,莱钢2×1880m^3高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得到了大幅度改善,高炉燃料比降到535kg/t以内,粒煤喷吹煤比达到了130kg/t以上,实现了高炉长期稳定、均衡和高效化生产。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安钢7#高炉喷煤节焦的生产实践情况。通过优化喷煤工艺、改善原燃料质量、优化高炉操作、加强炉外管理等措施,取得了煤比180kg/t、综合焦比500kg/t的好指标。  相似文献   

12.
邯钢4#高炉(有效容积1000m3)经过不断探索,加强原燃料管理、高炉的操作和维护,使喷煤比逐月提高、焦比和综合焦比不断下降。喷煤比由2008年的130.6kg/t提高到2009年6月的163.1kg/t,焦比由361kg/t下降到了305kg/t,综合焦比由524kg/t下降到了500kg/t,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对莱钢3#1080m3高炉大渣量条件下降低燃料比的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优化原燃料管理及炉前生产组织管理等,炉内加强关键参数控制,提高操作水平,改善高炉煤气流分布,提高煤气利用率,燃料比降至约510kg/t左右,焦比下降到320kg/t,3#高炉实现了大渣量条件下的低燃料比生产。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龙钢高炉富氧喷吹煤粉的设计技术特点。实践证明,通过狠抓入炉原燃料质量、改善高炉透气性、优化高炉操作制度、狠抓炉前管理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其中1#高炉富氧率已接近3%,利用系数达到3.12,煤比达112 kg/t。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莱钢型钢3号炉实施烟煤与无烟煤混合喷吹,通过提高风温、增加富氧、提高顶 压、加强炉前管理、优化布料等一系列措施,高炉煤比稳步提高到170 kg/t,大焦比降低到300 kg/t,平均燃料比 515 kg/t,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马钢4号3 200 m3高炉开炉以后为了快速降低生铁成本,提高大型高炉的综合经济效益,通过加强入炉料管理,保持适宜的炉腹煤气量指数,采取综合鼓风技术,采用中心加焦结合大矿批大角差技术、高顶压操作,控制适宜的热制度及造渣制度,加强炉型管理以及出渣铁管理等措施,使开炉后的高炉冶炼水平不断提高,获得了较好的生产技术经济指标,高炉燃料比降至495 kg/t以下,利用系数保持在2.4 t/(m3·d)左右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唐钢优化高炉配煤结构和喷煤系统操作、不断调整高炉操作制度的实践。在原燃料质量下降的情况下,努力协调好高炉护炉与提高煤比、提高生铁质量的关系,控制煤气流合理分布,使高炉煤比达到了180 kg/t以上,在节焦降耗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有效地降低了生铁成本。  相似文献   

18.
对涟钢2200m^3高炉富氧喷煤实践进行了总结。通过狠抓入炉原燃料质量、改善高炉透气性、优化高炉操作制度、提高风温、狠抓炉前管理等措施,高炉富氧率已接近2%,利用系数达2.67,煤比达148kg/t。  相似文献   

19.
庄辉  刘长江 《中国冶金》2017,27(10):49-53
为了降低京唐高炉燃料消耗,通过对Rist操作线的意义进行阐述,以京唐1号高炉生产参数为依据,计算并绘制了Rist操作线,据此分析了煤气利用率、风温、生铁含碳、金属化率等高炉操作参数改变对燃料比的影响。针对这些影响因素,京唐1号高炉对降低燃料比进行了一系列攻关工作,通过采取强化原燃料管理,提高原燃料质量,为降低燃料消耗创造条件。优化高炉操作,降低热风炉拱顶温度,对热风管系进行改造,提高送风系统的安全性,尽可能提高风温水平;优化装料制度,获得较高的煤气利用率;高风温、富氧,稳定均匀喷吹以提高煤粉置换比。通过对生产攻关实践,首钢京唐1号高炉实现了低燃料比生产,达到490kg/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