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针对贵阳地区消费人群对辣味食品辣度的感官评价进行了调查,定量分析了不同辣度辣味食品中辣椒碱的含量,依据感官辣度和辣味食品中辣椒碱的含量,对辣味食品的辣度进行了量化,并分为4级:1级(微辣;辣椒碱含量<0.30%)、2级(中辣;辣椒碱含量0.30%~0.50%)、3级(辣;辣椒碱含量0.50%~0.70%)、4级(很辣;辣椒碱含量>0.80%)。在考虑辣椒原料综合利用的基础上,设计了定量添加辣椒精以生产不同辣度辣味食品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旨在通过测定受试者食用不同浓度的辣椒碱溶液后的唾液流速,探讨辣度与唾液流速的相关性,建立快速测定食品辣度的方法。以人食辣后引起唾液分泌增加的生理变化作为辣味强度的影响指标,通过受试人员的唾液分泌量计算不同辣味强度下的唾液流率,对辣味强度和唾液流率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基于拟合模型,构建快速、准确标定辣度的唾液流率分级体系,并用感官评定法验证模型定级结果。结果表明:辣味强度显著影响唾液流率(P<0.05),可以通过唾液流率对辣度进行准确快速的分级。根据唾液流率范围,将辣度分成了5级:1级微辣[斯科维尔指数(SHU)10~500(含)]:唾液流率(g/min)0.496 ~1.395(含);2级轻辣[SHU500~1000(含)]:唾液流率(g/min)1.395~2.153(含);3级中辣[SHU1000~1500(含)]:唾液流率(g/min)2.153~2.749(含);4级重辣[SHU1500~3000(含)]:唾液流率(g/min)2.749~3.569(含);5级猛辣(SHU>3000):唾液流率(g/min)>3.569。通过收集5~10人食辣后唾液分泌量,结合辣味强度与唾液流率之间的数量关系即可快速对测试者所尝食物辣度进行定级;唾液流率辣度定级结果与感官评定结果处于同一辣味量度等级,能反映出人食辣后的真实辣度感受。  相似文献   

3.
Scoville感官评定法测定辣椒辣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辣椒中辣味成分的组成、辣椒素的性质及功能、国内外辣椒辣度的研究概况以及评价方法等进行了综述。主要研究了辣度的Scoville感官评定法,并与HPLC法测定的辣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感官评定法测得干辣椒样品的辣度与HPLC法结果在同一辣度级别。  相似文献   

4.
辣椒果实辣度的快速量化检测是加工企业辣椒原料选择的前提,制定鲜椒辣度评价标准是加工辣椒的品质保障。试验以9个已知辣度的辣椒品种果实为材料,通过感官评定和电子鼻测定建立快速量化的辣度评价方法。结果表明,电子鼻主成分分析贡献率大于99%,可以反映样品的综合信息,并有效区分辣椒果实的辣味;负荷加载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对辣味最为敏感的传感器是W5S、W1W和W2W。通过电子鼻传感器W5S、W1W和W2W对辣椒果实的响应值,建立评价辣度的方法,即:不辣(1~10)、微辣(10.1~20)、辣(20.1~50)、超级辣(50.1~70)。应用该方法对来自11个加工辣椒基地的原料进行了检验,能够明显区分不同来源的辣椒果实的辣度差异。  相似文献   

5.
醋酸发酵辣椒的工艺过程包括酒精发酵和醋酸发酵.采用感官评价法对贵州的主要辣椒品种进行辣度测定并研究了辣椒碱对醋酸发酵辣椒生产所需酵母菌、根霉菌和醋酸菌的生长影响情况.经试验得出,贵州产不同品种新鲜辣椒的辣度值在1000~10000 SHU之间.在此范围内,辣椒碱对醋酸发酵辣椒的发酵过程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食品科学》2007,28(11):55-55
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辣椒研究所研究人员发现了世界最辣的辣椒。这种辣椒产白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山区。 经测试,这种辣椒的辣度超过100万“史高维尔”(SHU),是之前被普遍认为最辣的墨西哥萨薇娜种哈巴尼罗红辣椒(RedSavina)辣度的近两倍,被吉尼斯世界纪录确认为世界上最辣的辣椒。  相似文献   

7.
采用一种新的感官评价方法——暂时性感官支配分析法(Temporal dominance of sensation,TDS)对4℃条件下保藏0、30、60、90 d以及120 d的辣白菜的感官属性进行评价,同时检测辣白菜中的总酸(以乳酸计)、总糖、NaCl、水分含量以及菌落总数的变化规律。其理化指标检测结果表明:随着保藏时间的延长,辣白菜的总酸含量逐渐上升,总糖含量与水分含量略有下降,NaCl含量略有上升。菌落总数检测结果表明:在保藏过程中,菌落总数逐渐上升,且其增长速率呈降低趋势。TDS法感官评价结果表明:保藏时间为0 d的辣白菜其酸味较为淡薄,辣味、甜味、咸味较为突出,质地清脆,总体风味偏差;保藏时间为30、60 d的辣白菜其酸味、辣味、甜味、咸味比例协调,质地清脆,总体风味较好;保藏时间为90、120 d的辣白菜其酸味、辣味比较突出,甜味、咸味较为淡薄,质地偏软,总体风味较差。综上所述,辣白菜在4℃条件下较为适宜的保藏期限为60 d,其中保藏30 d时辣白菜中总酸含量为0.083 g/kg,总糖含量为1.12%,水分含量为84.21 g/100 g,NaCl含量为2.280%,菌落总数为2.60 lg(CFU/g),此时其口感风味最佳。  相似文献   

8.
对辣椒及辣椒制品中辣味的物质基础和呈味机理、辣度的分类和影响因素、辣度评价方法和分级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对该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辣椒素类物质是一类带有香草基团和中长链脂肪酰胺结构的生物碱,其中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辣度最高。部分辣椒素类物质可激活相关受体,引起痛觉与热觉神经信号的传导,使人感到辣味。斯科维尔指数法是评价辣度最常见的方法,但评价结果仅与辣味物质的含量有关,无法真正反映样品的辣度,而时间-强度法可获得多个与辣度相关的定量指标,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除增加辣椒素类物质的含量外,使用水基分散系、提高体系温度、增感作用的产生甚至其他感觉刺激均可显著提升辣椒素类物质辣味感知强度,在感官评价中应当特别注意。综上,本文总结辣椒素类物质的结构、分布,辣味呈现机制、评价方法以及影响辣味感知的因素等方面,以期为食品辣味强度预测和辣味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川菜菜品的辣味物质分析与辣度分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部分川菜菜品中辣味物质(辣椒素及二氢辣椒素)的含量,根据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结合感官评价进行辣味分级。根据辣度的强弱分为5级(特辣,辣椒素类物质含量≥0.291 8 g/kg)、4级(辣,辣椒素类物质含量0.092 4~0.291 8 g/kg)、3级(中辣,辣椒素类物质含量0.019 5~0.092 4 g/kg)、2级(微辣,辣椒素类物质含量0.001 95~0.019 5 g/kg)、1级(不辣,辣椒素类物质含量<0.001 95 g/kg)5 个等级。在123 个样品中,1级样品占39.84%,2级样品占18.70%,3级样品占26.83%,4级样品占12.20%,5级样品占2.44%。实验还分析了辣椒及其制品对样品辣味的影响,样品的辣味不仅与辣椒及其制品的种类和使用量有关,还与加工方式、原料大小、加工温度、调味料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吉林辣椒     
吉林辣椒咸菜的特点是:鲜、辣、脆、嫩、绿。 说其鲜就是不但具有咸鲜的味道,而且还有酱鲜和肉类的鲜味,后味绵长。 说其辣则是这种大尖椒是辣椒中辣味最强烈的一种,由于在生产中精心操作,配料合理,从而保持了其固有辣味素不受破坏,所以食用后辣味浓郁突出。 说其脆是由于在加工过程中注意保持辣椒的形状及其成分不受破坏,因此吃起来鲜脆可口。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进一步分析辣椒品种对辣椒油品质的影响,以10种辣椒制备的辣椒油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品质指标及抗氧化效果.研究发现:西域椒王、湘辣9号、火辣王2号、火辣红、二荆条5个品种辣椒制备的辣椒油a*值较高,其辣椒红素和辣味物质含量及辣度明显高于其他样品;10个品种辣椒制备的辣椒油共发现46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其中共有成分33种...  相似文献   

13.
以陕西、四川、云南种植的小米椒为对象,研究其在植物乳杆菌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pH值、辣素含量、挥发性成分及脆度的变化,在发酵结束后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3种辣椒在15 d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第15天降至2.0 mg/kg,达到安全食用标准。pH值显著降低,在第15天降至3.2。辣素含量变化不大,其中四川辣椒的辣素含量显著高于陕西和云南辣椒。辣椒脆度快速下降,最大承受压力逐渐减少。经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发酵结束时陕西辣椒的挥发性成分与种类最多(54种),其中醇类和酯类物质含量显著增加,在第15天达到最大值。结合感官评定得分,3种辣椒中陕西辣椒发酵后口感最佳,辣度接受水平最好,其次为云南辣椒、四川辣椒。本研究结果为发酵辣椒产品的研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辣椒生产和消费大国,辣椒在我国的食用历史悠久.我国辣椒品种近百,除外形有异,最主要的差异是辣椒中的红色素和辣椒素的含量不同以及由其决定的颜色和辣度不同. 传统方法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含量的产品食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食品工业的发展,辣椒制品的加工方法越来越多.但一般的加工方法明显存在两大缺陷,一是加工出来的辣椒粉易褪色,辣味不稳定,很难保存;二是辣椒中辣味的利用率太低,大量辣味仍残留于辣椒渣中.  相似文献   

15.
田一歌  唐亮 《四川烹饪》2003,(10):18-19
编辑先生:我是一名在兰州工作的四川厨师,听朋友说,近两年,成都地区烹制菜肴特别流行用米椒调味,这里我希望贵刊在“烹饪课堂”栏目里,对米椒在烹调中如何使用做些详细介绍。兰州读者何世贵米椒,人们又称它小米椒、小米辣。它原本是生长在云南、贵州等地的一种半野生辣椒,现多为人工种植。由于这种辣椒辣味独特,辣劲猛烈,哪怕是只取少许放入汤汁中同煮,汤中都会呈现出不同凡响的辣味,因而米椒入肴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说到米椒,就不得不提其辣味程度。辣椒根据辣味程度的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带有辣味的辣椒,另一类是不带辣味的甜椒。带辣…  相似文献   

16.
辣味是五味中刺激性最强的一种基本味,辣椒作为少数含有辣味的天然调料,是五味中"辛辣"的主要代表,素有"佐料之王"的美称。辣椒也又称番椒、香椒、海椒、大椒、青椒、秦椒、辣子、辣角、辣香椒、红椒、柿子椒、辣茄、辣虎、腊茄、鸡嘴椒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辣条感官描述词。方法 以5种辣条为研究对象, 建立由13人组成的辣条专用感官评价小组。首先利用M值法对感官描述词进行初步筛选, 再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对辣条感官描述词进行二次筛选。结果 首先得到了筋道、甜味、辣味等15个描述词, 选取了4个主成分PC1 (24.218%)、PC2 (21.694%)、PC3 (13.346%)、PC4 (9.12%), 代表辣条在口味和口感方面的感官特征, 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68.378%, 可以解释辣条感官品质的绝大部分信息。结论 最终得到咸味、麻味、辣味、甜味、鲜味、香精香料味、筋道及油滑感8个辣条关键感官属性描述词, 并能体现不同产品间的差异。通过感官特征载荷图说明样品LPP与SZS可归为一类, 样品WLQ、MLW与FWS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8.
川菜菜品素以麻辣著称,尤其是在辣味的开发上做足了文章,除了运用本地产辣椒品种及其制品以外,还不断地选用外地辣椒品种,如前几年流行的野山椒以及正在走俏的小米辣等。如今,川厨们又将目光投向了泰国辣鸡酱、美国辣椒仔等外国辣味调料,并用它们烹制出了风味别具的辣味菜肴。这里,笔者就给大家介绍美国辣椒仔系列调味料及其创新菜品。美国“辣椒仔辣汁”已经有130多年的历史了,它选用的是美国本土产上等红辣椒,加入食盐和果醋,采用生物发酵酿制工艺,在专用的橡木桶内酿制三年而成。“辣椒仔辣汁”属发酵型酸味,它不仅辣味清鲜醇厚,回味悠长…  相似文献   

19.
李林 《烹调知识》2003,(9):46-46
有的辣椒一咬就辣,有的是咽下去才觉辣,有的吃后满嘴都辣,有的辣前舌,有的辣喉咙,有的闻起来辣,吃起来更辣,还有在几米远的地方就辣味呛人。辣椒的辣可谓五花八门,吃起来也各有一番滋味。辣的特点不同,程度也有很大的区别。1912年,美国的帕克戴维斯药厂的制药师斯维科尔发明了一种测定辣度的方法,即通过测定辣椒中辣椒素含量,将辣的程度分为  相似文献   

20.
从辣椒中提取辣椒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老熟后的红火辣椒干,是目前销量最最大的辣调味品,进而加工成辣椒粉、辣椒油、辣椒酱。这些传统的加工方法有两个缺点,一是辣椒干或辣椒粉易霉变,保存困难,霉变后辣椒色香味均大为失色。二是辣椒中辣味的利用率很低,大量辣味仍残留在辣椒渣中。为了适应辣味食品发展,提高辣味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