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黄跃明 《华东电力》2003,31(5):23-24
结合 Z0 补偿理论与θ补偿理论 ,对远距离线路均匀电压分布和稳定性进行了探讨 ,认为使用并联电抗可以解除输电线路因轻载或空载造成的电压升高 ;在重负荷时 ,用并联电容可以实现平坦电压分布 ,而串联电容的集中性不适用于线路电压的控制 ,主要是用来减少线路长度 ,提高输电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直接连接用户的关键供电环节,保证配电网沿线电压质量直接影响到用电设备的安全性、经济性。采用串联电容补偿装置来补偿线路的电抗,可以有效提高交流输电线输电能力、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电压质量。线路供电半径较大、末端负荷较重时,线路沿线电压降严重,此时单一的补偿方式很难满足要求,需要其他补偿方式共同补偿。本文针对10 kV配电网5种典型的负荷结构,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了不同复合结构、不同补偿度的串补效果,旨在分析探究单一串补方式下能使沿线负荷电压均满足幅值质量要求的临界补偿长度,同时也研究了负荷容量及功率因数等参数对补偿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压配电网串联电容补偿调压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于供电半径大、负荷波动较大的中压配电线路,由于线路中的电压损耗较大,常常造成负荷端的电压值偏低、电压波动大,难以满足电压质量要求。通过对不同负荷情况下,对补偿电容量的精确计算,得到中压辐射线路的在电容串联补偿下稳定末端电压的最大输送容量,并通过Matlab仿真验证。在某电力公司10 kV线路接上串联电容补偿器,其正常运行并且稳定负荷侧电压验证了串联电容补偿调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电容补偿在配电网电压调节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某些配电网负荷电压水平不满足要求和电压波动较大的问题,提出基于串联电容补偿的配电网负荷电压调节与稳定方法.通过在配电线路上串入可调电容,根据电容电压损耗与线路原电感电压损耗极性相反的特征,在负荷波动的情况下利用电容电压抵偿线路电感电压即可调节和稳定负荷侧电压.通过实时采样负荷功率,计算补偿电路的晶闸管触发角,调节电...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超/特高压输电线路中考虑串联电容补偿时的可控并联电抗器补偿度,以均匀分布条件下并联电抗与串联电容补偿度的分析为基础,利用两端布置可控并联电抗器的输电线路π型等效电路,分析了超/特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分布特点及功率传输特点。通过对分段布置的可控并联电抗器补偿度的分析,深入研究了串联电容补偿对可控并联电抗器补偿度的影响,推导出均匀串联电容补偿条件下可控并联电抗器补偿度的数学表达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增加串联电容补偿后,可控并联电抗器补偿对应的传输功率变化范围进一步扩大,并且串联电容补偿影响可控并联电抗器的布置间距,随着串联电容补偿度的增加,在满足电压控制的前提下,可控并联电抗器的分段布置间距可以增大。  相似文献   

6.
电力系统配电网中一般有较多的波动性或冲击性电动机负载,造成电压偏低、波动严重,严重影响电能质量和电机的运行性能。针对这一问题,提出采用串联电容就近对电动机进行补偿的方法,计及电机的负载特性,通过对比计算确定了在配电变压器高压侧进行串补对机端电压调节的效果最好。仿真计算了波动性负荷情况下串补装置不同补偿方式对电机机端电压调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低度过补偿方式,可以在避免自激的情况下,在较大的范围内提升线路末端电机的电压性能,消除由于波动性负荷引起的电压波动,为配电网中改善电动机的运行性能和机端电压质量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直接连接用户的关键供电环节。采用串联电容补偿装置来补偿线路电抗的串补技术,在输电线路中可提高交流输电线路输电容量、提高系统的稳定性等优点。串补在配电网中可以改变线路R-L-C参数,有效改善沿线电压质量,但串补的接入会影响配电网的暂态过程,因此需要研究串补的暂态工作特性尤其是发生概率居首位的短路故障下。本文以陕西地区一条典型的10 kV配电线路为例,基于先前的研究成果,在线路串补安装位置及补偿度最优补偿方式下,计算分析了线路不同短路故障下的电磁暂态过程及其影响,获得了串补电容保护装置配置参数对暂态过程的影响规律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8.
500kV远距离交流输电系统的无功补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乃湖 《中国电力》1994,(3):6-8,59
对500kV,1500km远距离交流输电流系统的无功补偿进行了分析。在为保持系统稳定运行而采用的串联电容补偿的基础上,提出了保证系统在正常运行和受扰动后电压质量的综合并联补偿措施;并分析了串联电容和并联电抗的不同接线方式;确定了减小单相自动重合闸无电流间歇时间所必须的中性点电抗值。  相似文献   

9.
串联电容器极间介质设计场强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串联电容器在各种工况下可能出现的过电压水平,并以此确定了串联电容补偿装置过电压保护器的保护水平电压Upl。以高压全膜并联电容器的极间介质设计场强为基准,得到了串联电容器在线路不同事故负荷电流和保护水平Upl时的宜用介质工作场强。建议带有串联电容补偿装置的线路按(N-1)方式运行时,其事故负荷电流不要超过1.4pu,以免串联电容器极间介质工作场强过低,导致串补装置设计成本过高。  相似文献   

10.
串联电容器极间介质设计场强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串联电容器在各种工况下可能出现的过电压水平,并以此确定了串联电容补偿装置过电压保护器的保护水平电压Upl。以高压全膜并联电容器的极间介质设计场强为基准,得到了串联电容器在线路不同事故负荷电流和保护水平Upl时的宜用介质工作场强。建议带有串联电容补偿装置的线路按(N-1)方式运行时,其事故负荷电流不要超过1.4pu,以免串联电容器极间介质工作场强过低,导致串补装置设计成本过高。  相似文献   

11.
应系统地重视分散和终端无功补偿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分析了分散和终端无功补偿的优点和特点,列举了补偿电容器量的多种计算方法,介绍了补偿电容器的接线方法,最后提出一些推广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新的低压无功功率混合补偿方式。针对负荷随机变化,三相负载可能处于严重不平衡的状态,在含有大量快速变化负荷的低压配电系统中采用了快速补偿和普通补偿相结合的混合补偿。采用新方法比全部用快速补偿,可在尽可能节约成本的前提下。获得较好的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13.
转矩补偿和滑差补偿的区别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矩补偿和滑差补偿在原理上是2种完全不同的概念,但是在实际应用效果中又有着相似的作用。文章分析这2种补偿的原理和区别,并就应用时的设置和选择提出建议并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4.
电流互感器误差有源补偿的新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相似电流互感器提取激磁电流的方法过于复杂,且对被补偿对象具有选择性,文中提出一种新式简便的 提取激磁电流的方法,使补偿装置的结构大大简化,并且通过反匝数补偿措施,扩大了补偿对象的范围。激 磁电流补偿和反匝数补偿两种方法联合使用,不论被补偿的电流互感器有无匝数补偿,都能把精度由0.5级 提高到0.1级,且比差调试与角差调试相互解耦,调整很方便。  相似文献   

15.
王宇 《低压电器》2001,(5):37-40
叙述了无功功率补偿的种类、特点及其作用。对此分析了就地补偿和集中补偿的技术和经济性。介绍了电容补偿的控制及安装方式的选择以及补偿电容容量的选定方法,并结合工程实例说明电容补偿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低功率因数的危害和无功补偿基本原理,和在实际应用中的实例分析,验证了无功补偿控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低压电容柜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永喜  曹洋  张殿英 《电气开关》2010,48(4):45-46,50
无功补偿是保持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降低损耗、提高供电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无功功率补偿装置是电力供电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合理的选择补偿装置,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减少电网的损耗,提高电网的供电质量。  相似文献   

18.
基于功率因数角预测电流矢量的死区补偿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变频器的死区效应以及SVPWM算法中电压矢量、电流矢量与功率因数角三者的关系,并由此得到一种基于功率因数角预测电流矢量的死区补偿方法。采用输出电压矢量脉冲宽度补偿策略进行死区补偿,最终给出实验波形。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补偿效果明显,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无功补偿在配电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无功补偿的作用和补偿方式,重点阐述了无功补偿在配电网中的应用以及无功补偿容量的确定。  相似文献   

20.
动态补偿是接近理想的功率因数补偿方式,是功率因数补偿的发展方向。本文对静、动态功率因数补偿方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给出了动态补偿实用主电路,能有效控制拉闸过电压和初次合闸冲击电流,能实现全自动操作。给出了实现动态补偿的控制电路的一般结构,以及进行快速无功、有功功率因数检测的方法。设计了电容组数和电容状态设定电路和操作干扰抑制电路,有效地解决了动态功率因数补偿走向实用化的一些主要问题。实际运行证明了所给出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