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研究了热钙法预处理干酪乳清、超滤技术从干酪乳清中回收蛋白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干酪乳清经过预处理可降低乳清混浊度,提高超滤效率,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干酪乳清预处理工艺:CaCl2的加入量为0.28%、pH为6.6~7.0,在此条件下,干酪乳清混浊度(500 nm吸光值)由2.74降低至0.07;通过L9(33)正交试验,得到最佳超滤工艺条件:压力0.21 MPa(30 psi),pH 6.0,V(乳清)∶V(水)=2∶1,在此条件下,超滤膜透水通量为32.66 L/(h.m2),乳糖脱除率为93.13%,蛋白截留率为94.65%。  相似文献   

2.
可食性膜可作为阻隔层控制氧气进入和水分迁移来保持食品的品质。为了提高乳清蛋白膜的阻隔性能,采用转谷氨酰胺酶改性乳清蛋白,优化酶法制备乳清蛋白膜的工艺条件,探讨不同因素对乳清蛋白膜阻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乳清蛋白膜氧气透过速率为响应指标,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酶作用时间蛋白质量浓度成膜液p H值酶添加量;以乳清蛋白膜的水蒸气透过速率为响应指标,影响因素的主次顺序为:酶作用时间成膜液pH值酶添加量蛋白质量浓度。采用"综合平衡法"确定最佳制膜条件如下:酶作用时间为70 min、酶添加量为60 U/g、乳清蛋白质量浓度为105 g/L、成膜液p H值为7.5,此条件下乳清蛋白膜的氧气透过速率和水蒸气透过速率分别为(4.99±0.12)g/(m~2·d)和(1.21±0.05) g·mm/(m~2·h·kPa),与没有经过酶法改性的乳清蛋白膜相比,分别降低了59.88%和15.38%。  相似文献   

3.
大豆乳清蛋白的乳化特性及水解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大豆乳清蛋白乳化特性及胰蛋白酶水解技术,采用截留分子量(MWCO)为10000 u再生纤维膜(PXC)进行试验,考察大豆乳清蛋白乳化性(EAI)、乳化稳定性(ESI)、胰蛋白酶水解技术及其最佳控制条件.结果表明:大豆乳清蛋白ESI效果影响因素及最佳条件是:时间(25 min)>质量分数(5%)>温度(40℃)>pH(9),EAI效果最佳条件是:质量分数(5%)>温度(40℃)>pH(9)>时间(25 min).大豆乳清蛋白的胰蛋白酶水解技术可行,水解条件为:底物质量分数2%,酶用量4000 u/100g.pro,水解时间4 h,温度60℃.  相似文献   

4.
使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20 000和6 000的聚砜中空纤维超滤膜(PS20000,PS6000)分别对经微滤处理的乳清液进行回收,研究了操作条件在超滤回收乳清蛋白中对膜性能和分离效果的影响.2种膜的蛋白截留率分别为80%和90%左右,乳糖透过率为80%以上,适宜的操作温度为30~40℃.随料液循环量的增加,膜通量呈线性增长,蛋白截留率下降,乳糖透过率升高.料液pH值对蛋白截留率无明显影响,而对通量和乳糖透过率影响较大.浓缩实验表明:当浓缩倍数达到3时,膜通量、蛋白截留率及乳糖透过率基本趋于稳定.PS20000及PS6000膜制成的浓缩乳清蛋白粉中蛋白质量分数分别迭38.78%和40.09%,超过了浓缩乳清蛋白粉蛋白质量分数35%的最低标准.综合考虑实验中各因素,PS6000较PS20000更适于乳清蛋白的回收.  相似文献   

5.
陶瓷膜微滤分离酪蛋白与乳清蛋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干酪加工过程中乳清的处理问题,选用0.14μm的陶瓷膜将脱脂乳中的酪蛋白和乳清蛋白分开,将干酪加工过程的乳清这一"副产物"转变成"联产物".确定的分离操作条件为:温度50℃,流速5m/s,跨膜压力为0.5bar.随着浓缩因子的增加,总蛋白、酪蛋白、总固形物、脂肪及钙的质量分数均显著地增加.该过程得到的透过液无菌、无脂,为天然状态的"理想"乳清,为后续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提供了便利,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采用预酸化步骤可以有效地降低截留液中钙的质量分数,从而降低干酪加工过程可能存在的缺陷问题.  相似文献   

6.
采用正交试验等方法对灰树花多糖提取和纯化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 .结果表明 :灰树花子实体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 :pH6 5~ 7 0 ,98℃浸提 3h ,料水比为 1∶30 ,醇析浓度为70 % ,最佳浸提次数为 2次 ,两次浸提液合并 ,粗多糖得率可达 1 2 %~ 1 5 % .杂蛋白质去除时 ,样品 /氯仿 正丁醇 (V∶V)为 1∶1 ,氯仿 /正丁醇 (V/V)为 1∶0 2 5 ,萃取时间为 60min效果最好 ,去除杂蛋白达 97 4% .  相似文献   

7.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干酪凝乳条件进行优化,并应用正交试验研究影响乳清中干物质含量的因素.通过SAS软件得到优化工艺:发酵剂添加量2%、氯化钙添加量0.02%、凝乳温度32℃时,凝乳时间最短;凝块切割边长1.5 cm、热烫温度37℃、热烫时间10 min时,乳清中干物质含量最低.按照优化工艺参数进行验证试验,干酪凝乳时间为5.17 min,乳清中干物质含量为5.51%,干酪产率达到13.11%,与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干酪产率比同类产品提高1%~2%.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泡沫分离效率,以乳清蛋白溶液为体系,研究了不同pH下离子强度对分离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强度对乳清蛋白泡沫分离具有重要的影响.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体系表面张力和泡沫的稳定性先减小,在离子强度为0.051 2 mol·kg-1时达到最小值然后增大,相反泡沫大小、溶液的起泡性、乳清蛋白泡沫分离的回收率和富集比都先增大,在离子强度为0.051 2 mol· kg-1时达到最大值然后减小,在装液量250 mL,气速400 mL·min-1和离子强度为0.051 2 mol· kg-1时的条件下,最大的富集比和回收率分别为11.16和94.16%(溶液pH=5.5)及11.95和78.68%(溶液pH=4.0).而且离子种类对乳清蛋白的富集比及回收率也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脱皮冷榨芝麻饼为原料,采用碱提酸沉法制备蛋白质.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pH值、液固比、温度、时间和提取次数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并在单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法确定碱提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pH值9.5,温度63.3℃,时间124.3 min,液固比20.2∶1(mL/g),在此工艺条件下,芝麻蛋白的提取率可达到73.12%.得到的碱提液在pH值4.5时进行酸沉,所得产品蛋白含量为90.02%,蛋白得率为22.82%.  相似文献   

10.
大黄鱼鱼卵磷脂(LYCRPLs)富含DHA和EP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并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质。为了拓宽LYCRPLs在乳制品中的应用,采用高速均质法将其与乳清分离蛋白(WPI)复配制备分散液,以粒径和澄清指数作为分散液稳定性的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优化分散液的制备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分散液稳定性的因素由大到小为pH值、LYCRPLs添加量、WPI添加量、均质速度、均质时间;分散液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均质速度23 000 r/min、WPI添加量1.0%、LYCRPLs添加量0.50%,此条件下制备的分散液粒径为(215.20±2.12) nm,澄清指数为0.080±0.003,该分散液储藏稳定性良好。本研究为LYCRPLs的高值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大豆乳清废水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的酵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回收大豆乳清废水中的生物质资源,以白地霉(G.candidum link)、产朊假丝酵母(C.utilis)、热带假丝酵母(C.tropicalis)、解脂假丝酵母解脂变种(C.lipolytica var.lipolytica)和扣囊复膜孢酵母(S.fibuligera)5种常见的工业酵母菌,通过摇瓶发酵,进行大豆乳清废水的单细胞蛋白(SCP)生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被试5种酵母菌均能在大豆乳清废水中快速增殖,适宜的接种量为0.3~0.4 g/L;在废水COD质量浓度11150 mg/L、初始pH6.2、25℃、180 r/min等条件下发酵12 h,C.lipolytica var.lipolytica的细胞产量最高,可达2.35 g/L,对废水COD的去除率可达48.3%;在对数期生长期,S.fibuligera的细胞增殖速率、收获SCP的蛋白质含量和蛋白质产量分别为0.36 g/(L.h)、39.7%和0.88 g/L,居于被试5种酵母之首.C.lipolytica var.lipolytica和S.fibuligera是处理大豆乳清废水并回收SCP的最适酵母.  相似文献   

12.
硼泥-改性淀粉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预处理的硼泥和改性淀粉絮凝剂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硼泥、改性淀粉絮凝剂的用量、pH及搅拌时间等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当硼泥絮凝剂用量为250mg/L,改性淀粉絮凝剂用量为3mg/L,废水pH为11.7,搅拌时间(单指加完硼泥后的搅拌时间,下同)120s时,废水处理效果较理想,COD的去除率为82.4%,色度去除率为76.7%,浊度去除率为98.1%,处理后水pH为9.5。以金舟纺织集团的印染废水为研究对象,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3.
采用预处理的硼泥和改性淀粉絮凝剂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硼泥、改性淀粉絮凝剂的用量、pH及搅拌时间等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当硼泥絮凝剂用量为250mg/L,改性淀粉絮凝剂用量为3mg/L,废水pH为11.7,搅拌时间(单指加完硼泥后的搅拌时间,下同)120s时,废水处理效果较理想,COD的去除率为82.4%,色度去除率为76.7%,浊度去除率为98.1%,处理后水pH为9.5。以金舟纺织集团的印染废水为研究对象,效果较理想。  相似文献   

14.
复合型生物絮凝剂处理低温低浊水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复合型生物絮凝剂(CBF)在处理低温低浊水源水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采用实验室静态试验方法,考察投加量、pH、阳离子絮凝剂等因素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独使用CBF时,当投药量范围在5~17.5mg/L以内,CBF可有效地去除水中浊度与高锰酸盐指数(CODMn),最佳投加量为7.5mg/L.CBF在弱碱性条件下絮凝率较高,最佳pH为8.0.在混凝过程中投加阳离子絮凝剂可有效提高CBF对低温低浊水的处理效果并减少投药量.在与聚合氯化铝铁(PAFC)复配使用时,最佳投药量分别为4mg/L和10mg/L,此时浊度去除率为73.0%,CODMn去除率为60.7%.  相似文献   

15.
利用乳酸菌对乳清蛋白进行发酵,检测发酵物的抗氧化能力。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测得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66.95%,经5kDa超滤后,分级产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提高至79%。经Tricine-SDS-PAGE电泳分析可知,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乳清肽相对分子量小于2kDa。对发酵产物的氨基酸分析发现,与抗氧化活性关系密切的疏水性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的含量占总含量的70.17%,表现出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同时,其营养成分丰富,富含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适宜作为功能性食品开发。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用中空纤维超滤技术从脱脂大豆粉中提取清蛋白的工艺,探讨了不同pH值、不同温度对超滤速度的影响和不同清洗方法对超滤膜性能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超滤,原液固含量由原来的0.9%提高到20.8%.在该工艺中对膜性能恢复较好的清洗剂为碱性蛋白酶.  相似文献   

17.
采用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法提取芝麻渣中蛋白质,并用超滤法进行纯化.实验考察了影响粗蛋白提取率的固液比、溶液pH值、微波功率、提取时间等因素,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同时考察了超滤膜的截留分子质量以及压力对超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微波协同提取最佳条件为超声波功率40 W,固液比1∶20,溶液pH11,微波功率250 W、提取时间90 s,提取率约55.32%;采用10万截留分子质量的超滤膜在0.18 MPa压力下对芝麻渣蛋白质纯化后,蛋白质纯度提高了15.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