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油酸、乙醇胺、Tween40为乳化剂,正丁醇为助剂,制备了柴油微乳液,并对其增溶水量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乙醇胺与油酸的物质的量的比为0.75时,微乳柴油体系增溶水量最大可以达到13.92%。微量无机盐可以最大限度的增加体系增溶水量。复配表面活性剂优于单一表面活性剂,当Tween40与油酸的物质的量的比为0.1时,二者发挥协同作用,达到最佳效果。在最佳配方下制备的微乳柴油稳定性良好,外观澄清透明。各项性能指标的检测表明,乳化柴油的低温性能、硫含量、腐蚀性等指标均优于柴油。  相似文献   

2.
复配乳化剂制备乳化柴油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具体介绍了以Span,Tween系列的复配乳化剂,以HLB值选择乳化剂,进行柴油的掺水实验,制成乳化柴油.具体分析了影响乳化柴油稳定性的因素及乳化原理.通过适当的乳化工艺及合适的复配乳化剂,显著提高了乳化柴油的稳定性.实验表明:复配体系Span60/Tween80要比其他复配乳化剂的增溶效果好,不仅增溶的水量多,成本也大大减少.在m(Span60):m(Tween80)为81:19(质量比)时,最大增溶水的质量分数将近22%.  相似文献   

3.
柴油微乳液的配制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以油酸、亚油酸为主表面活性剂,使用各种醇作助剂,制备了柴油微乳液,并对其增溶水量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氨水、醇及无机盐均对增溶水量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氨水对油酸有一最佳中和值,在此值增溶水量最大。碳链长度适中的醇增溶水量较大,正丁醇是各种助剂中效果最好的。加入适量无机盐能大幅度提高增溶水量。复配表面活性剂优于单一表面活性剂,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在一定的范围内能够发挥协同作用,达到最佳效果。从理论上分析了氨和醇在微乳液形成中的作用机理,无机盐对微乳液增溶水的促进作用机理,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机理。通过实验配制出了微乳柴油浓缩液,并且探讨了进行工业应用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皮革上光乳化蜡的研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采用石蜡与微晶蜡为原料, 经化学改性研制出人造蜂蜡, 其质量和性能与天然蜂蜡基本相同。以人造蜂蜡为原料, 水为稀释剂研制出的皮革上光乳化蜡产品涂层均匀、性能优异、成本较低。探讨了乳化剂的种类、用量, 制备乳化蜡的搅拌速度、乳化时间、温度等因素对乳化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乳化剂以两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主, 同时加入助乳化剂, 形成复合乳化剂。当总乳化剂与油相质量比为0 .30 以上时, 乳液呈均匀球状颗粒,稳定性较好;两者质量比为0 .40 以上时, 可形成微乳液。确定了最佳乳化工艺条件为:乳化时间为10 ~ 30 min, 搅拌速度为700~ 1 400 r/ min , 乳化温度为85~ 95 ℃。得到的乳化蜡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根据微乳化理论选择Span80+Tween80+油酸作为表面活性剂配制了多种配比的甲醇-柴油微乳化燃油,并讨论表面活性剂加入量、甲醇的加入量、不同的HLB值、以及助剂的种类对微乳柴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的实验条件为:表面活性剂复配比为m(Span80)/m(Tween80)/m(油酸)=3∶3∶6,其最佳加入量为4%(质量分数),助剂为正丁醇,甲醇与燃料油的物质的量比为1∶8。  相似文献   

6.
对表面活性剂乳化渣油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乳化石渍馏时产物渣油所需乳化剂的最佳HLB值为10.4-10.6,可行的乳化温度为70℃,用不同的乳化剂乳化渣油可以得到乳化效果不同的乳状液,其中以A1+B1和A2+B1的乳化效果最好;且得到乳化不同浓度渣油所需的最佳乳化剂浓度。  相似文献   

7.
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辛基酚聚氧乙烯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脂肪醇醚磷酸酯钾盐和助剂正戊醇,对石蜡微乳液的制备进行了研究。选用均匀设计与调优软件对表面活性剂的配比进行设计与调优,考察了表面活性剂间的协同作用。乳化剂的最佳配方(质量分数)为:OP-4(82.47%),MOA-3PK(11.11%),正戊醇(6.42%)。研究结果表明当乳化剂质量分数为5%,固含量为25%,搅拌速度600~800r/min,乳化时间为40min时,可制备出性能稳定的石蜡微乳液。  相似文献   

8.
氧化蜡制备皮革用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石蜡和微晶蜡为原料,经催化氧化反应研制出氧化蜡,其质量和性能与天然巴西棕榈蜡相似。在表面活性剂的作用下,以氧化蜡为原料,水作为溶剂,经乳化反应制备出皮革用上光、去污乳化蜡。同时考察了乳化剂的种类、用量,制备乳化蜡的搅拌速度,乳化时间、温度等因素对乳化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氧化蜡、乳化剂、助乳化剂的质量比为1∶0.3∶0.000 2,乳化时间为20 min,搅拌速度为500~1 000 r/min,乳化温度为85~90 ℃时,得到的皮革用乳化蜡产品涂层均匀、性能优异,与使用天然巴西棕榈蜡相比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9.
绘制了柴油、水、助乳化剂与乳化剂的三元相图,利用三元相图中相区面积的变化研究了HLB值(亲水亲油平衡值)、助乳化剂与乳化剂的质量比等参数对乳化柴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乳化剂的HLB值、弱碱添加剂、助乳化剂与乳化剂的质量比对乳化柴油有很大的影响。在碱性环境下,Span80与Tween60复配乳化剂的HLB值为5.8、助乳化剂与乳化剂的质量比为0.3时,其三元相图的乳液面积最大,复配乳化剂的用量最少,此时乳化柴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在乳化柴油过程中的应用,分析了乳化剂种类、用量、乳化效果、温度等因素对柴油-水乳化燃料稳定性的影响,并且对柴油-水乳化燃料的节能原理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实验证明,最终制成的乳化燃料具有乳化剂用量少,稳定性好的特点,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Gemini型表面活性剂三元复合体系性能和驱油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胱氨酸钠和油酰氯为原料,通过一步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阴离子Gemini表面活性剂二油酰胺基胱氨酸钠(Sodium dioleoylamino cystine,SDOLC),利用Texas-500C型界面张力仪和MCR301流变仪研究了Gemini型表面活性剂/HPAM/碱三元复合体系降低油水界面张力性能和黏弹性能,在均质和非均质岩心中评价了体系的驱油效果。结果表明,HPAM的加入不影响Gemini表面活性剂和碱复合溶液与原油界面张力最低值,但可以有效增加体系的黏度。综合考虑界面张力和黏弹性能,选择黏度44mPa·s且与大庆原油界面张力最低值2.4×10-2 mN/m的含质量分数为0.18%HPAM、0.1%SDOLC、0.15%NaOH和0.06%HEDP·Na4体系作为Gemini型表面活性剂三元复合驱油体系。注入0.6PV该体系在均质岩心中水驱基础上可提高采收率26.11%,在非均质岩心中水驱基础上可提高采收率22.25%。  相似文献   

12.
分析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流变性与其聚集体形态间的依赖关系,阐述分子结构、表面活性剂浓度、无机盐、有机酸盐、温度等因素对阳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流变性的影响。针对阳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以硫酸酯盐双子表面活性剂GA12-4-12溶液为例,对阴离子型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流变性进行实验研究。研究表明:GA12-4-12浓度升高,溶液黏度则上升;加入质量分数小于0.04%的NaCl有一定增黏效果,而加入浓度超过0.04%的无机盐(NaCl、AlCl3.6H2O)对GA12-4-12溶液有降黏作用,加入较高浓度的CaCl2溶液对GA12-4-12溶液有增黏作用;与少量有机酸盐复合而成的GA12-4-12溶液体系黏度可以增大几倍甚至十几倍;GA12-4-12溶液黏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升高后下降。  相似文献   

13.
以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异辛醇(IOA)/环己烷/水所形成的反相微乳体系诱导磷酸铵镁晶体生长,并对影响微乳体系稳定性的诸多因素如水相、油相、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反应温度、时间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当OP∶IOA∶环己烷∶水=1.1∶0.6∶3.0∶0.25,15℃反应15 min时所形成的微乳体系最稳定.对该体系合成的磷酸铵镁晶体进行XRD表征,结果表明,实验制得的晶体基本上是六水磷酸铵镁晶体,主要沿(111),(012),(120)面取向生长.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Gemini表面活性剂用于油田驱油体系的一系列应用性能:通过对热稳定性的考察,发现其初始分解温度均远高于地下油藏的温度75~90,℃;通过对界面张力的考察,发现Gemini H单剂在加入量为0.1%时,就可以使油水界面张力降到超低的10-3mN/m的数量级;而且Gemini H加入到聚丙烯酰胺溶液中不会使其黏度下降,在加入一定浓度的范围内,还会使溶液黏度略有提高,Gemini H完全可以作为驱油助剂的活性剂组分,用以提高原油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15.
将含萘柴油转化为柴油发动机用燃料,使其得到充分利用并发挥最大使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添加杂醇对含萘柴油的燃烧性能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杂醇溶解萘的能力是柴油的1.3~1.5倍,在柴油中添加杂醇可减少柴油吸收萘的使用量。萘的存在使得热值增加,但不论添加杂醇与否,热值无明显变化。添加杂醇有利于降低尾气有害物排放,提高功率输出,增加柴油发动机的扭矩,降低高转速油耗率,大幅度节约脱萘成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