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7,(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人们对公共场所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要求公共场所满足日常的休闲娱乐需求以外,还要求公共场所布局完美、富有艺术性,以满足传统文化艺术审美等高层次的需求。将中国传统装饰纹样应用在现代公共艺术中,不但能够美化城市容貌,为人们带来审美愉悦,还能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
张亚萍  沈磊 《现代装饰》2015,(3):149-150
近几年,中国的城市公共艺术在中国城市建设的告诉发展中逐渐成熟。公共艺术成为城市建设组成的一部分,甚至成为城市文明程度与实力的标志。通过对城市公共艺术内质的分析,了解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内涵、精神的关系,希望通过对特定的对象—苏州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研究,深入地分析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对该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作用,为我国现代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创作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新的思考方式。随着苏州的开发和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城市公共艺术的观念与实践开始逐渐关注艺术与现代城市发展的关系,以及艺术与市民日常生活的关系。适时,因地,多维度的反映社会生活中的情感、文化,恰是公共艺术的重要职责和文化属性之一。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7)
该文主要从传统装饰纹样在现代公共艺术领域所表现出来的艺术价值入手,对现代公共艺术领域的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的应用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传统装饰艺术作为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在当代城市空间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将传统装饰元素的精髓结合现代设计手法,运用在日益丰富的当代空间装饰设计中,发现其在空间设计里艺术审美和社会人文价值,使城市传统特色与现代文明充分交融,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现今,随着商业空间的不断发展,公共艺术已经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现代城市的商业空间中.首先,文章介绍了公共艺术的兴起与历史发展;而后,介绍了如今现代社会公共艺术相关艺术家及建造公司以及开发商的合作模式,通过公共艺术在不同商业场景的功能,分析总结了当代公共艺术在这样的时代发展背景下以什么方式介入了商业空间,以及其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门窗》2014,(3)
苏州是一个具有非常浓厚民族特色的城市,在民居木雕门窗装饰过程中,通过艺术与传统文化的结合,充分体现了苏州特色文化,传统民居门窗在功能和分类方面也逐渐丰富了装饰的内容,可以满足人们对艺术的追求。本文通过总结苏州传统民居门窗装饰艺术类型和形式来分析工艺与装饰的结合方式,进而深入到传统门窗装饰过程的内部,去探索设计师想要表达的艺术效果。我国的传统文化包含很多方面,人们对文化理解的层面也在不断升高。所以人们应该随着现代社会发展的步伐,去加大木雕门窗装饰艺术的应用,使其更加全面的反映出苏州的文化特色,加强城市的传统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7.
李源 《建筑与文化》2013,(12):100-101
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的载体,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向人们传达其背后的情感和思想。公共艺术在城市空间中的隐喻表达方式可从形态、材质,公共艺术间排布组合三方面进行。通过隐喻手法表达城市文化,公共艺术可以凝聚城市历史记忆,突显场地特色文化,赋予城市新的情感氛围。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合理的运用公共艺术发挥隐喻表达作用,可以使城市意蕴更加深厚,强化人在城市中的文化体验。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21)
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不仅常见于人们的生活,更早已作为一种带有民族特色的符号深深植入人们的内心。随着经济的发展,近二三十年城市公共艺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丰富了公共环境的内涵,提升了公众的审美修养。笔者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置于城市公共艺术中进行重新审视,分析其应用情况及价值。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城市文化性作为一个长久被忽略的价值维度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文化是城市变革的催化剂,是城市精神、活力和吸引力的源泉。,当代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将物质和技术作为核心,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破坏和缺失。作为城市集体记忆载体的城市公共空间,在传承城市文化方面具有特殊的意义。通过将城市文化、公共艺术与城市空间改造相结合,我们可以加强地域归属感,保护当地文化的多样性。以一种探索性的方式论述了文化性转变对于实现城市可持续性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对社会草根阶层生活方式、行为模式、文化标识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城市的社会结构,以实现一种以人为本,尊重地域文化与记忆的城市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传统装饰艺术课程作为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研究传统设计语言,开发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是目前设计艺术教育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课程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进行本土文化的开发和创新,为传统文化服务当代社会。但现有教学模式不适应课程需求,通过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有利于理论研究与实战经验相结合,提高课程的深度和广度,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课程价值,优化教学模式,使课程真正做到与市场结合,有利于课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3,(10)
乌鲁木齐城市公共艺术是新疆现代文化的一面旗帜,文章分析其发展现状和前景,将新疆文化的历史特征与公共艺术的当代发展相结合进行研究,赋予其新的审美感受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7,(21)
解构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是对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的反观意识。公共艺术具有较强的文化特征,教师在公共艺术教学中应用解构主义,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运用传统文化进行创意,创作出既有文化性又有现代创意的作品。该文从解构主义和公共艺术的文化性入手,探讨公共艺术教学中对于解构主义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门窗》2014,(11)
中国传统文化拥有悠久璀璨的历史,我们在现代社会应该成分利用其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汲取精华,将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装饰艺术设计相融合,使现代装饰艺术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强烈的吸引力。本文从几个方面对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装饰艺术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以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7,(3)
该文从地铁空间公共装饰艺术与城市历史文化的关系入手,论述了地铁空间公共装饰艺术构建的特点,通过样本分析,探讨由宏观至微观、由主及次的基于地域历史文化的城市地铁空间公共装饰艺术构建。  相似文献   

15.
以西雅图的城市公共艺术为例,分析说明了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之间互生共赢的关系,指出城市公共艺术是城市历史的讲述者,城市文化的表现载体,城市公共艺术体现着城市的气质。  相似文献   

16.
全球一体化的浪潮几乎席卷了我们这个星球上有人居住的每一个角落,连同经济一体化一起出现的是世界各国的城市形象和街道景观在不同程度上出现的趋同化现象。表面上看这是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本身的失败,其实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城市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城市文化理念的缺失。作为城市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视觉艺术——尤其是介入城市公共空间并参与公众社会生活的公共艺术,在为大众提供一个高品质的城市共享空间和延续城市传统文化、塑造与展示城市性格魅力方面可以起到积极作用。本文通过对几例国外优秀公共艺术案例的分析,旨在为我们的城市文化建设和本土公共艺术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与借鉴,同时也期望政府职能部门能够真正认识到正确的公共艺术策略对于城市文化建设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中国的传统建筑也有其相应的特色。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作为建筑文化与艺术的承载体,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建筑元素。本文通过探究中国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基本特征,得出相应的建筑装饰方式。并进一步分析了如何在现代建筑的设计过程中,通过建筑装饰艺术的应用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引言建筑的装饰作为一种艺术以及文化的象征,为建筑本身增添了很多色彩;传统的建筑装饰包括了粉刷、油漆、彩画、壁画、雕刻以及利用建筑材料和构件本身色彩和状态的变化等。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4,(10)
中国传统装饰元素作为中国文化乃至人类文明的一部分,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传统艺术的内蕴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对传统装饰元素进行研究和实践可以拓宽艺术创作者的设计思路;在设计中合理借鉴并应用传统装饰元素,可表现出一定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文章通过实例,对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招贴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实践,提倡在现代设计中融入传统装饰元素,确立中国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重要地位,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结合。  相似文献   

19.
大审美经济时代的社会背景为国内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关键性的历史机遇,当代公共艺术的介入呈现出怎样的空间艺术形态和效应。文章以4个不同城市公共空间为例,对"日常生活审美化"下国内现代城市公共空间的艺术现状展开以点带面的记叙与梳理,对其呈现的状态、成因、文化内涵进行分析,通过对视觉现象及观念形态的审视去揭示其内在的问题及原由,并尝试提出问题的解决策略,旨在为推动公共艺术事业发展的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文章以公共艺术中公共性的实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公共"与"公共性"内涵的阐释,论述了公共艺术的公共性,对公共艺术如何实现其公共性进行思考与探索。公共艺术,在当代中国的艺术界发展尚属初级阶段,其理论体系在很多方面都近乎空白的情形。然而实践总是走在理论的前面。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政治的逐步开放和改革,以及国际文化艺术的引进与交流,使得公共艺术在当代中国发展较快的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