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提出了热网监控系统体系结构、现场控制器要具备的功能,供热系统的控制关键在于温度和压力控制,提出了温度和压力控制策略,对热网监控系统的通讯方案进行了比较,并结合实例对间接连接和混水连接系统形式的控制方案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供热系统分布式混水连接方式的选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兆玉 《区域供热》2009,(6):13-19,33
为节能(电)的需要,我国采用混水连接方式的供热系统已成为行业关注的新热点。为使设计方案更加科学合理,本文就混水连接的管网特性、方案的最优组成以及节能(电)计算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分析热力站间接连接、混水连接方式的优缺点。结合工程实例,对采用两种连接方式的热力站系统造价及供暖期电费进行比较。混水连接方式的技术经济性较优。  相似文献   

4.
混水连接和间接连接方式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住宅小区热网为例,比较了新增热用户与既有热网采用间接连接、混水连接的技术经济性。后者的技术经济性较优。  相似文献   

5.
供热系统混水连接形式及调节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混水站二级供回水压力正常、供水压力不足、回水压力不足的工况,提出3种混水连接形式。探讨了采用电动控制阀配合流量计、自力式流量控制阀、自力式阻力平衡阀3种混水连接供热系统的调节方法。  相似文献   

6.
混水连接方式在供热系统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结合工程实例,对同一建筑内要求不同供水温度的热用户采用混水连接方式的供热系统进行了探讨.提出同时适用于多层、高层建筑的混水连接方式.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混水供热的概念,探讨了混水直接供热系统的三种连接形式,阐述了各种连接形式的适用压力工况、加压泵的扬程及功率,总结了使用混水供热应注意的问题,指出混水直供供热技术具有热利用率高、检修费用少、供热能力强等优势。  相似文献   

8.
文中主要是对混水直供供热方式在供热老管网改造中的应用,阐述结合实际供热情况应采用不同的混水方案,混水直供供热方式工艺结构简洁、运行稳定经济、供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采用S7-300系列控制器的间接连接式热力站、混水连接式热力站本地控制系统的控制器模块组成及输入、输出参数的选取。分析了S7-300系列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探讨了两种热力站的本地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集中供热系统改造过程中,提出分布式混水直供的供热系统.该系统工艺简单、运行稳定、供热效果良好,同时运行调节方案灵活,可根据供热面积的变化,采用混水直供和分布混水直供的供热方式,该系统城市集中供热改造中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某医院2004-2006年的热、电、冷负荷和天然气、蒸汽消耗情况,提出了热电冷三联供 集中供热的节能改造方案.分析结果表明,热电冷三联供 集中供热技术方案的安全性及经济效益较好,是一种合理可行的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2.
刘孟军  邹平华 《暖通空调》2005,35(10):12-16
采用动态年计算费用法和敏感性分析法建立了热网经济性分析的数学模型,开发了能用于不同地区的造价估算、运行费用计算、经济分析和方案比较的热网经济性分析软件.  相似文献   

13.
刘耀宙 《山西建筑》2014,(13):217-218
为了保证供热质量,满足使用要求,并使热能制备和输送经济合理,对热水供热系统进行了供热调节,阐述了热源、热力站、热力系统全网平衡调节的方法,以提高供热公司的运行经济性,降低运行成本,实现节能降耗。  相似文献   

14.
王昕  董重成 《暖通空调》2012,42(7):38-41
以散热器供暖垂直单管和水平单管系统为例,以年总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数学模型,对经济比摩阻取值范围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影响经济比摩阻的环境、材料因子、电价等敏感性因素,认为人工费、材料费、电价是影响单管热水供暖经济比摩阻的主要因素,给出了散热器供暖系统设计经济比摩阻的取值范围,为100~160Pa/m。  相似文献   

15.
刘岳栋 《山西建筑》2012,(34):153-154
结合我国能源结构现状,从环保、节能、经济、安全等方面阐述了太原市某住宅小区利用太原市北中部污水处理厂中水作为供暖热源,采用中央液态冷热源环境系统进行采暖的初步方案,并进行技术论证及经济分析,探讨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我国供热节能中的问题和解决途径   总被引:21,自引:8,他引:21  
江亿 《暖通空调》2006,36(3):37-41
分析了我国集中供热系统热利用效率低,运行能耗高的主要原因,并讨论了目前分户计量、按热量收费改革的问题。认为根据目前居住特点,这种热改方式不适合在我国推广。应采取按楼计量、楼内按面积分摊的方式。这可以激励围护结构的保温改造,并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可行。为了解决由于系统设计不当和调节不当导致局部过热造成的热损失问题,提出在楼的热入口采用换热或混水,在楼内实行“大流量、小温差、低水温”的供热方式,使每栋楼可在不同的入口水温下运行,以有效减少由于散热器面积不匹配、建筑内局部热源、系统流量不均等原因造成的局部过热现象,提高集中供热系统的热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王鹏 《山西建筑》2012,38(2):116-117
通过对拟建住宅楼供暖方式的比较,并简要分析了改造方案对建设成本的影响,阐述了建筑节能经济性的现实意义,提出改变供暖方式的可行性,以期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8.
曹文忠 《山西建筑》2004,30(11):89-90
从室内空间、加热能力、初投资、动态调节、热舒适性等方面,对比分析了热水地面供暖与散热器供暖存在的差异,指出热水地面供暖具有的一些天然优势,更适宜分户计量供暖的推广。  相似文献   

19.
王毅  王秀明 《建筑节能》2005,33(2):49-50
对电能作为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的热源进行分析,并针对用电政策对电热加常压蓄热与电热直供在初投资、运行费用方面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20.
荆日福 《山西建筑》2003,29(3):163-163,219
对电热地暖系统进行了介绍,阐述了电热地暖系统的原理、特点及经济性。指出电热地暖系统在未来的供暖工程中具有潜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