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使建筑企业和个人更好的了解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详细介绍了项目经理资格管理制度向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的转变,论述了注册建造师与项目经理的关系,并分析了建筑企业建造师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加强建造师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建设领域执业人员评价体系尚处于建设的初期阶段,建造师的选拔以每年举办的建造师考试为主,注册后的建造师通过继续教育及项目数量积累来体现执业能力,注册建造师的管理与评价环节没有统一、系统的标准。随着市场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建造师终身责任制的推行,建造师的执业人数越来越多,建造师的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向更加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通过梳理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的发展历程,分析我国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现状,对国内注册建造师相关的评价与评级方法及体系进行研究,设计了注册建造师评价体系指标与执业资格等级评价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3.
《岩土工程界》2003,6(12):3-3
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近日发文确定了建造师专业划分。现将有关情况摘要如下 :一、建造师名称建造师分为一级建造师和二级建造师。英文分别译为 :Constructor和AssociateConstructor。只有参加建造师考试合格者才能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或《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取得执业资格证书的人员须通过注册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建造师注册证书》或《中华人民共和国二级建造师注册证书》。建造师的专业类别在执业资格证书和注册证书内页中注明 ,不在证书的名称上标明。建造师的执业范围在注册证书内…  相似文献   

4.
国内动态     
》》》》关于建造师专业划分的有关问题2003年11月26日,建设部发布了关于建造师专业划分有关问题的通知,内容包括:(1)建造师名称。建造师分为一级建造师(Constructor)和二级建造师(AssociateConstructor),建造师的专业类别在执业资格证书和注册证书内页中注明,建造师的执业范围在注册证书内页中注明。(2)建造师专业划分。一级、二级建造师的相同专业有房屋建筑工程、公路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电力工程、矿山工程、冶炼工程、石油化工工程、市政公用工程、通信与广电工程、机电安装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等12个,除此之外,一级…  相似文献   

5.
冯跃 《建筑技术》2004,35(7):525-525
为提高中国建筑行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准备建筑国际化管理人才,国家人事部和建设部出台了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考核办法。近日,清华大学为国内建筑界的人士举行了“注册建造师大型免费讲座”,上千名建筑界的相关领导、管理人员及项目经理参加了本次活动。会上,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担任建造师考试大纲主编工作的专家和教授们讲解了注册建造师考试及复习要点;同时,作为国内注册建造师的首次大型讲座,清华大学还特邀请了建设部相关官员介绍考试政策和相关规定。清华大学是建造师制度工作的行业带头单位,承担了国家注册建造师考试大纲制定、教学指…  相似文献   

6.
项目管理过程中建造师居于核心地位,建造师的综合素质对于项目目标的实现起决定性作用,提高建造师的执业能力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中从需求层次理论出发,对建造师的激励机制作出一些设想,并从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三个方面对建造师约束机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广西城镇建设》2005,(9):93-94
一、前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建设部、人事部对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及施工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建设部组织成立了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负责一级、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的拟定和一级建造师考试的命题工作,并印发“通知”.明确了2005年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的进度安排。  相似文献   

8.
关于项目经理资质管理与建造师注册制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涛  童福文 《建筑》2002,(10):33-34
一、建造师与项目经理的定位问题1 建造师的定位首先 ,建造师是一种执业资格制度。国际上建造师执业资格制度一般是对责任重大、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安全利益的管理者实行市场准入。所以建造师应经全国建造师执业资格统一考试合格 ,并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行业学会注册 ,取得建造师执业资格证书。建造师从事建造活动一般应为工程项目管理 ,是一种执业行为 ,取得资格后方可使用建造师名称 ,依法单独执行建造业务 ,并承担法律责任。其次 ,要想取得建造师执业资格 ,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比如 ,规定的学历、通过专业学习、资格考试、职业实践…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职业道德的表现方式,阐述了建造师在执业过程中应遵循的职业道德内容,并说明了建造师职业道德对建筑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总结了提高建造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与途径,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职业资格     
《建筑》2004,(8):41-42
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命题浮出水面一级建造师考题难易适中二级与一级题难度有较大差别2004年6月19日、20日,建设部建筑市场管理司组织综合考试大纲编委和部分专业考试大纲主编就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命题、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编写等问题进行了研讨,并公布了建造师执业考试命题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一、一级建造师考试命题问题: 原则上应保证考题难易、大小、长短、宽窄适中,题目要简明准确。 附: 一级建造师各科目考试时间、题型、题量、分值二、二级建造师考试大纲难度和知识覆盖面应与一级考试大纲有较大的差别。二级考试大纲的…  相似文献   

11.
滕静茹  朱文一 《建筑师》2011,(3):99-104
上世纪60~70年代,女建筑师的生存状况开始引起西方女性主义建筑学者的关注.但在没有强大女性运动传统的中国,这一问题至今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以“为什么没有伟大的女建筑师”为线索,尝试引发人们对女建筑师的重视.笔者认为,历史中之所以没有伟大的女建筑师,一方面是因为女性在进入建筑师职业之前的建造行为不被认可为评价伟大建...  相似文献   

12.
浅析日本建筑界对密斯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靖  徐永利 《华中建筑》2007,25(9):31-33
该文对日本当代建筑界对密斯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反思表示关注,指出无论密斯对东方文化的借用还是东方建筑界对密斯的追随都难免是有所保留和不彻底的.日本建筑界已开始了对自己传统空间模式的研究和回归,在国际交流频繁的今天,值得中国建筑界借鉴.  相似文献   

13.
褚冬竹 《城市建筑》2014,(31):40-41
旅行作为建筑学职业训练、提升修养的重要途径,成为绝大多数建筑师喜爱且必经的成长环节.旅行过程不仅能够获取来自真实场所的实际专业信息,更能作为调节身心的重要方式深度参与到建筑师的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4.
浅要分析日本现代建筑学习西方和保持本国传统,以提醒中国建筑界遗忘历史,抄袭西方的现状.学习日本建筑师,既要创新又要继承.  相似文献   

15.
周光富 《山西建筑》2010,36(6):197-199
从工程建设管理、工程设计管理以及建筑师自身素养等多角度入手,深入浅出的对我国现阶段建筑师的业务基础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最后从建筑师自身实际出发,对建筑师如何提升业务素质提出中肯而有效的建议,为我国建筑师提升业务基础开了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16.
Previous studies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expert architects and laypeople in aesthetic evaluations of buildings. However, studies exploring the aesthetic preferences of architecture students are lacking. The present study focused on a population of students and young architects to explore the aesthetic opinion shift within architectural careers. This study was intended to be a conceptual replication of the study of Brown and Gifford (2001) in a Central European context. A total of 109 participants (21–28 years old) evaluated 40 randomized pictures of houses to detect whether non-architecture undergraduates and fresh graduates of architecture would express different aesthetic preferences compared with their peers from the general population. The study also examined whether laypersons can predict the preferences of architects, and vice versa. Results show a trend that is contrary to the original research, that is, young architects and laypeople did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 in their aesthetic evaluations of the given stimuli. Analyses revealed high prediction ability in young architects and their non-architect peers. Moreover, the existing professional experience of young architects had no influence on the accuracy of their estimations.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professional shift in architects’ expertise is obscured at an early career stage, as revealed in their aesthetic preferences.  相似文献   

17.
Throughout history, design values have always underlined a given architectural style. The manner architects and architectural critics distinguish between them varies from that of the public. In fact a style well perceived by civil society was read as pathological by architectural academia.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values and perceptions of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by architects and civil society. Through qualitative methodology, a project by each of the following leading contemporary architects-Renzo Piano, Norman Foster and Rem Koolhaas-was analyzed. The selected designs, all commissioned not more than a decade ago, vary in locations from Malta to Lebanon to India.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design values and perceptions of architecture as read by members of the architectural profession do not tally with those of the public. The emphasis by architects is on the aesthetic whilst non-architects focus on the utilitarian dimension. Furthermore, the rhetorical language which architects use is not read as such by the public. The assessment of the public is based on the existential reality which they experience. The perception of civil society matters; it is at the cor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values.  相似文献   

18.
金秋野 《华中建筑》2006,24(7):12-14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现代主义建筑师大量移民美国,不但促成了现代建筑在全球范围的推广普及,也可说是现代意义上的建筑师国际化的滥觞。这些来自境外的知名建筑师,到底通过怎样的途径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美国建筑界和普通大众,进而成功地推广了他们的建筑理念?这是一个值得深入考察的问题.同经济大萧条之后的美国相似,我们如今正在面临着类似的建筑市场开放和境外建筑师的涌入。如何协调本土建筑师和国际化建筑师的关系,如何培养奉土建筑师并将之推向国际舞台,如何批判地借鉴国际经验、不但引入具有时代特征的设计方案、同时吸纳先进的设计思想、进而培养自身的建筑文化内涵.都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在这方面,美国模式给我们提供了相当具有启发意义的经验;而对建筑教育的高度重视,事实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建筑学教育体系中未能明确职业化的具体要求,建筑教育与建筑师职业素质培养之间存在脱节,课程体系中的职业化教育也存在较多缺失,难以满足建筑设计行业发展对建筑师基础阶段教育的要求。本文从职业建筑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职业素养入手,从建筑学专业的职业教育背景出发,以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人文艺术思维的启迪、社会职责理念的树立等方面为侧重点,对职业教育背景下的建筑学专业教学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孙支厦是最早的近代中国建筑师,他所代表的土木工程专业出身的建筑师至今仍在中国的建筑业中发挥重要作用。他又是近代中国建筑师产生过程中的非主流的过渡性人物,在他之后才出现近代意义上的、建筑学专业出身的建筑师,但这井不影响他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