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左凯杰  李亚萍 《印染》2021,(6):43-45
涤/氨针织物采用高牢度分散染料染色,探讨了不同还原清洗工艺对色牢度及色光的影响.结果发现:玫红色染料即使不经过还原清洗,色牢度也可达到4~5级;艳蓝色浮色较少,还原清洗前后色光稳定;湖蓝色、金黄色、酱红色色牢度较差,需要还原清洗.提高还原清洗温度或增加还原清洗次数,有利于提高织物的色牢度,但同时织物的得色深度及色光变化...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锦纶纤维与纤维素纤维的混纺或交织品染色后呈现麻花风格,文中采用锦纶织物和纯棉织物来模拟锦纶和纤维素纤维的交织织物,并分别用9种活性染料及锦纶污染防止剂进行锦纶的留白染色,测试并分析了锦纶污染防止剂对锦纶织物染色深度和纯棉织物色光的影响。结果表明,锦纶污染防止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活性染料对锦纶纤维的上染,并且对部分染料染色后织物的色光影响不大;但对某些染料作用不大,在织物的留白染色中,需做好染料的筛选。  相似文献   

3.
采用Lanasol CE系列染料对毛/粘交织物进行留白染色,分析染色工艺中各因素对毛/粘混纺织物留白染色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毛/粘混纺织物留白染色的最佳染色工艺为:pH值5.5,保温时间50 min,保温温度95℃,匀染剂用量1.0%(owf)。结果表明,该染色工艺混纺中的羊毛纤维上色率高,色光稳定,色牢度优良,匀染性好,粘胶纤维的损伤小且不沾色,留白染色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针对PBT弹性针织物的染色,研究采用高牢度分散染料染色的上染率、还原清洗工艺及其对织物色光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含氨纶的面料染色后无须还原清洗,耐水洗色牢度也可以达到3~4级以上;含氨纶面料则有部分染料不经还原清洗牢度可以达到要求,部分染料则必须还原清洗,这与染料结构有关;从染料上染率曲线看,染色温度超过80℃后染料上染率快速增加,60℃还原清洗较85℃还原清洗色光稳定,色牢度也可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5.
留白品种是指在染色时采用留白工艺,只染其中一种纤维的产品.我公司的留白品种通常是染涤纶,留白粘胶.留白品种对成纱质量要求较高,染色后的产品易出现纬向色档问题,而色档在未经染色的坯布上是难以分辨出的.为此,我公司对纬向坯布色档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一些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沈红娟  缪国华 《印染》2012,38(2):35-37
采用活性染料对牛仔面料进行泡沫染色,通过控制前处理强度,即织物毛效不宜过高,使面料中纱线表层得色深、芯层留白,呈现环染效果。该彩色牛仔面料不仅洗褪加工简单,可控性强,污染少,而且色系齐全,色光稳定,色牢度优异,手感柔软具有洗旧风格。  相似文献   

7.
涤或涤棉混纺针织物染色后传统还原清洗使用保险粉、烧碱,工艺耗时长、成本高、用水量大,排放的残液中COD值含量高。文中采用省水清洗剂RY-319A,对涤纶或涤棉混纺针织物进行还原清洗。探讨了省水清洗剂RY-319A对织物色光、染色牢度、残液COD值的影响,并与传统保险粉、烧碱工艺对比。结果表明,省水清洗剂RY-319A还原清洗工艺对涤纶或涤棉混纺针织物处理后色光及色差值与传统工艺基本一致,布面质量达到了工艺规定的要求,降低了残液中的COD值排放,可以取代保险粉、烧碱。  相似文献   

8.
朱琰 《毛纺科技》1991,(6):56-57,31
色光是染料在织物上呈现的光彩和色调。同一个品种具有不同的色光(色头),它决定产品的色泽。统一的产品色光是高质量产品的体现,在实际生产中我们对成品的色光修复进行了一些尝试。实例一: 一般条染产品色光把关的重点在条染复精梳部门,现工厂色光的考核一般是依据部颁灰色样卡(GB250-84)。但在实际生产中有时常常发现成品的色光走偏,而深浅程度却在级差范围内,这对要求较高的外贸、军需产品是不允许的。 我厂分两批共承接了18万米沙特军需毛/涤细毛哔叽,要求色光统一并有较好的染色坚牢度。在生产中我们选用2:1型金属络合染料染羊毛,高温…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实例说明,在巾被产品印花中,对某些深色品种,用B型活性染料代替K型活性染料会获得鲜艳的色光,后处理易水洗,提高了白布沾色牢度级别,同时还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染色机──绳状染呢机、毛条染色机和散毛染色机等,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染料就会在缸体、花兰滚筒、分呢框、喷流柱、管壁、泵体内等各部位沉积形成色淀。这不但影响染后色光,而且容易被染物沾色而造成色渍疵点,因此必须定期清洗染机,特别在改变色号或改染浅色前,清洗染机是必不可少的。 以往毛纺厂大都采用合成洗剂加纯碱作为清洗剂洗染机,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往往需要2~3个班的时间,且效果不大理想。在毛纺产品向小批量、多品种、多色号发展的今天,清洗染机的次数将会增加,对新引进的喷射溢流匹染机洗缸的难度更大,改进清洗方法就成了…  相似文献   

11.
分散染料对丝/涤交织物蚕丝组分的沾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散染料对蚕丝的亲和性是造成丝/涤交织物蚕丝组分沾色的根本原因,沾色蚕丝色光与涤纶略有不同,而且普遍存在水洗易褪色的问题,可针对分散染料化学结构的不同,采取还原清洗或碱洗的方法去除蚕丝沾色。  相似文献   

12.
毛用染料的开发1酸性染料羊毛染色历来采用酸性染料,尤其是染浅色与中色品种,其优点是染料品种多,色谱齐全,大部分产品色光鲜艳,且价格比较低廉(当然也有昂贵品种)。以美国为例,黄色酸性染料平均价格为3.92美元/磅。1988年美国酸性染料年耗约8000吨...  相似文献   

13.
纺织品用染料印花后一般都必须进行充分严格的水冼、皂冼或者还原清洗工艺,这是因为印花织物的皂洗浴中含有大量的高聚物浆料,这些从织物上洗下来的高聚物浆料与未固着的染料、印花助剂等溶合在一起,很容易又沾污到印花织物的白地上和花纹处,沾到白地上造成白地不白,沾到花纹上造成花纹色光变色或者色牢度下降。  相似文献   

14.
岳仕芳 《染整技术》2006,28(1):29-32
分析了涤纶筒子纱在常规酸性条件下染色所存在的不足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性办法,而碱性染色工艺是解决这些问题较为有效的办法:探讨了国内厂商推出的耐碱性分散染料用于碱性染色的可行性,主要对染料的移染性、得色量、色光变化以及纤维表面低聚物的量,与常规染色工艺进行比较。通过试验证明,部分分散染料用于碱性染色工艺是可行的,但还有一些品种尽管在得色率上变化不大,但色光稍有改变。  相似文献   

15.
李兴  岳仕芳  郑国国 《印染》2017,(19):22-25
针对棉/涤长丝交织彩条织物涤染深色棉增白染整工艺中棉沾色严重,导致棉组分白度不高的问题,在常规还原清洗工艺中添加Argace L SW-PES 2 g/L,将两步还原清洗改为一步还原清洗;增加低温漂白工序,减少分散染料迁移对棉的沾色;采用不调色光增白剂Argaphor BHT-L代替调蓝紫光增白剂4BK,有效提高棉组分的白度。工艺改进后彩条织物的白度由常规工艺的115.24%提高到了131.03%。  相似文献   

16.
《印染》2017,(19)
针对棉/涤长丝交织彩条织物涤染深色棉增白染整工艺中棉沾色严重,导致棉组分白度不高的问题,在常规还原清洗工艺中添加Argace L SW-PES 2 g/L,将两步还原清洗改为一步还原清洗;增加低温漂白工序,减少分散染料迁移对棉的沾色;采用不调色光增白剂Argaphor BHT-L代替调蓝紫光增白剂4BK,有效提高棉组分的白度。工艺改进后彩条织物的白度由常规工艺的115.24%提高到了131.03%。  相似文献   

17.
刘晓娟  刘瑞宁  刘建伟 《印染》2013,39(2):37-39
涤纶及其混纺织物分散染料染色后,采用新型弱碱性还原清洗剂ECO进行还原清洗,能有效去除染色织物的表面浮色,处理后的染色牢度能够达到3~4级以上,对织物的色光影响较小,废水COD值降低40.86%。ECO还原清洗工艺可简化工序,一次清洗后即可使布面pH值达到后续加工要求。  相似文献   

18.
棉及其混纺纱线织物活性染料染色后常见清洗方法是使用皂洗剂去除浮色。采用还原剂SRC进行清洗试验,以破坏浮色发色基的理论为依据,首次发现还原剂SRC可用于活性染料染色后的清洗中,其最佳使用量为1.0~1.5 g/L,清洗浴pH值为4.0~4.3,温度控制55~60℃,时间为5~10 min。还原剂SRC清洗对棉及其混纺纱线的色光没有影响,尤其对于染深色和特深色纱线或织物表面浮色的去除非常有效,保证了色牢度。与活性染料的常规皂洗剂工艺相比,还原清洗工艺是一种具有节能、节水、省时、省力、环保、提高效率的新工艺。  相似文献   

19.
王虹 《中国纤检》2014,(3):36-36
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是指由可致癌芳香胺合成的染料,即人们常说的“禁用偶氮染料”。偶氮染料是合成染料中品种最多的一类,具有很广的色谱范围,包括红、橙、黄、蓝、紫、黑等,色种齐全,色光良好,并有一定的牢度,因此广泛应用于多种天然和合成纤维的染色和印花中。  相似文献   

20.
朱善长 《印染》2008,34(5):54-54
答:纯棉织物漂白后,看似很白,但有些会泛青光或蓝紫光。这是因为大多数染厂采用氧化或还原漂白方法进行棉织物增白,并用荧光增白剂(棉用)处理后,按标样采用了蓝色或紫色染料予以套近色光,以使客户接受。有些染厂采用直接混纺染料套色,结果不理想。其实,可用于套平色光的染(颜)料很多,关键取决于棉织物的漂白程度和荧光增白剂的品种及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