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叠前深度偏移已成为解决复杂地区地震成像的有力工具,但与叠前时间偏移相比其速度敏感性较强,这是制约其应用的技术瓶颈。库车大北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西段,地表结构和地下构造的双重复杂使得该区地震成像难度很大。介绍了处理解释结合,多重约束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建模方法,通过表层调查、层析反演、井资料约束、非地震资料等多信息的融合应用,建立叠前深度偏移速度场,采用各向异性叠前深度偏移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该区复杂构造成像问题。  相似文献   

2.
叠前深度偏移是解决库车山地复杂构造准确成像的较好方法,但其对速度精度要求较高,在地震数据信噪比低、速度模型不准的情况下,叠前深度偏移成像质量并不理想,因此,叠前时间偏移仍是认识该区构造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际资料处理,认为克希霍夫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在库车山地的应用的关键点是起伏地表地震旅行时的估算和求取准确的均方根速度:前者包括从近地表面开始计算每个成像点的t0时间和该成像点道集中炮检点的旅行时;后者主要是精细的速度分析和速度扫描。该方法在库车山地实际资料处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成像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深地区地震成像存在的静校正处理难度大、原始资料品质低、速度建模及叠前深度偏移难度大3大难题,研究盐下高陡构造成像技术。基于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和最小平方QR分解双尺度层析反演方法获取复杂近地表高精度速度模型,解决盐下高陡构造地震成像静校正问题;在应用高精度静校正和均方根速度的基础上,采用十字排列锥体滤波和球面扩散补偿技术提高地震资料信噪比、恢复深层有效反射信号,解决盐下高陡构造原始地震数据品质低问题;在地质、测井、钻井等多信息的约束下,基于实体模型速度更新和网格层析速度反演的双尺度速度建模技术获取复杂地下构造的高精度速度模型,并应用真地表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提高剧烈起伏地表条件下的地震成像效果,解决盐下高陡构造速度建模及叠前深度偏移问题。通过上述技术获得盐下高陡构造高质量地震成像成果,地震成像预测结果与实钻井吻合好,并成功部署3口超深井。  相似文献   

4.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是解决复杂构造和速度横向变化剧烈地区地震资料成像问题的有效手段。介绍了基于STseis系统的Kirchhoff积分法叠前深度偏移的基本原理及处理流程,给出了应用该系统对胜利油田BS6地区三维地震资料叠前深度偏移处理的效果。与常规叠后时间偏移剖面相比,叠前深度偏移资料断面形态更加清晰,潜山及内幕成像更加清楚,表明了该方法及软件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叠前时间偏移技术在关家堡地区地震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速度分析的精度和复杂构造的成像是地震资料处理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但两者又相互依赖,复杂构造的成像建立在精确的速度分析基础之上。根据地震资料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的最佳方法是实施叠前精细速度反演和叠前时间(或深度)偏移处理[1,2]。通过对大港油田关家堡地区地震资料进行叠前时间偏移处理,证明叠前时间偏移技术解决了关家堡地区构造、岩性变化复杂区域的偏移成像问题,降低了投资成本,为关家堡油田评价开发,提高钻井成功率,降低投资风险提供了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6.
山前带复杂构造成像中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西部前陆盆地高陡复杂构造带地震资料的准确成像已经成为制约该类地区地震勘探的瓶颈,传统的地震成像方法由于其自身算法及适应性的限制在这类地区难以准确成像,因此很有必要开展叠前深度偏移方法研究.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Kirchhoff积分法叠前深度偏移的原理及优势,介绍了主要技术措施和实现方法;然后针对常规地震资料信噪比低,高陡构造偏移归位困难等问题,实现了一种叠前时间偏移、叠后和叠前深度偏移相结合,运用最佳拟合法准确求取速度模型;最终实现叠前深度偏移,准确落实构造的方法.此外,针对二维测线资料偏移效果,对比分析验证了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在山前带复杂构造成像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在CX气田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是解决复杂构造和速度横向变化剧烈地区地震资料成像问题的理想技术。应用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技术,对CX气田的地震资料进行了三维叠前深度偏移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主要实现过程是:1在时间剖面上拾取速度层位,建立时间模型;2用相干反演法和叠加速度反演法相结合逐层求取层速度,建立层速度―深度地质模型;3用剩余速度分析修改和优化地质模型;4选用差分法实现三维叠前深度偏移。  相似文献   

8.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焉耆盆地宝南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焉耆盆地宝南地区构造复杂,以往处理的三维地震资料品质差、信噪比低,三维叠后时间偏移成像效果差,断裂和圈闭的成像精度不高,空间位置不准确,为此进行了叠前深度偏移处理的研究。介绍了Kirchhoff积分法叠前深度偏移的基本原理和实现过程,分析了主要参数(去假频距离、偏移孔径、延拓步长等)对复杂构造成像效果的影响,给出了焉耆盆地宝南地区三维地震资料叠前深度偏移处理结果。对比分析了叠前深度偏移、叠后时间偏移和叠前时间偏移结果,分析表明,叠前深度偏移技术能较好地改善该区复杂构造的成像质量,提高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  相似文献   

9.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是解决复杂构造和速度横向变化剧烈地区地震资料成像问题的有效手段。文章介绍了STseis系统Kirchhoff积分法叠前深度偏移的基本原理及处理流程,给出了应用该系统对胜利油田BS6地区三维地震资料叠前深度偏移处理的效果。与常规叠后时间偏移剖面相比,叠前深度偏移资料断面形态更加清晰,潜山及内幕成像更加清楚;与国外同类软件相比,STseis处理效果相当,并部分地超越了国外同类产品。  相似文献   

10.
概述了红旗坎构造带的区域地质和勘探开发的基本情况,明确指出了该区地震资料处理解释目前存在的问题:由于该区紧邻造山带,断裂构造十分复杂,表现在已有地震资料的处理解释成果上成像信噪比低和成像的准确度较差。换句话说,在该区主要目的层段,由地震成果资料得到的构造图与钻井的误差很大,成像问题是红旗坎现有诸多问题中的核心问题,而导致成像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的成像技术只能用于比较简单的地质情况,已不能解决该区的复杂地质问题。当前国际上最新的用于生产的成像技术是逆时叠前深度偏移,但国内还没有看到有关的应用和报道,因此可以说红旗坎三维地震资料深度域处理解释中最关键的核心技术就是逆时叠前深度偏移技术。深入地介绍了地震资料深度域成像的3个关键技术:保幅去噪、非线性层速度反演、伪谱双波场法逆时叠前深度偏移。这些技术在处理解释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了大多数已有的最初预测,逆时叠前深度偏移效果突出,成功地解决了红旗坎资料设计的处理解释问题,为其他地区应用逆时叠前深度偏移积累了一系列的不可多得的丰富经验。  相似文献   

11.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江苏火成岩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江苏油田苏北盆地地下构造复杂,火成岩分布广泛,速度横向变化大,用常规时间偏移资料很难得到准确的地质信息。针对江苏油田ZH地区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一套实用有效的叠前深度偏移流程。处理结果表明,叠前深度偏移剖面较之叠后时间偏移剖面品质有较大的提高,偏移归位准确,地质体的成像整体上有明显改善,火成岩下伏地层的反射能量有所提高,剖面的信噪比较高。利用叠前深度偏移资料解释的目的层层位,与实钻结果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12.
胜利油田马寨深层复杂构造地震成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深层复杂构造地震勘探是当前具有挑战性的一项研究领域,胜利油田马寨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实例,由于马寨地区地震资料差,难以得到合理的地质构造解释,根据地质经验,本文建立了马寨速度模型,借助有限差分纵波波场模拟方法得到了叠前地震记录,并对其进行了偏移成像试验,数值试验结果证明,当前广泛使用的叠后时间偏移技术难以使马寨地区的地震资料正确成像,并且从理论上讨论了叠加过程对复杂地质构造成像的负面影响,同时,利用叠后深度偏移,叠前时间偏移和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分别对马寨速度模型合成地震记录进行了成像试验,为进一步寻求更合适的成像技术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浮动面叠前深度偏移法在山前带复杂构造成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复杂构造成像已成为制约山前带地震勘探的瓶颈,传统的地震成像方法由于其自身算法及适应性的限制,在此类地区难以准确成像。对浮动面叠前深度偏移方法进行选择,从理论上分析了浮动面偏移相对于固定面偏移的优势所在,通过对 Kirchhoff 积分法和波动方程两种方法的综合分析,认为目前积分法在山前带叠前偏移中更加适用。最后,对山前带二维测线的偏移效果对比分析,验证了浮动面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在山前带复杂构造成像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地震勘探中的复杂地表及复杂构造区,设计了一种有效的观测系统方案,以期改善复杂构造区地震成像质量.根据中国西部某探区的地质结构特征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声波波动方程正演模型数据,得到不同的野外观测系统参数的地震数据记录,进行叠前偏移成像处理,最终对比分析不同观测系统参数对地震叠前偏移成像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道密度不变的条件下,宽方位、炮检点均匀对称分布的观测系统更有利于叠前偏移成像.同时通过应用实际地震资料对比分析,进一步证明了宽方位三维观测系统对于解决复杂构造成像问题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三江盆地前进坳陷XDLZ地区构造较复杂,以往开展的二维叠后时间偏移成像精度低且空间位置不够准确,为此进行了二维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研究。首先分析了Krchhoff积分法叠前时间偏移处理中关键技术和参数(如叠前去噪、振幅补偿、反褶积、静校正、均方根速度建模和偏移孔径选取)对研究区复杂构造成像的影响及处理技巧;然后对叠前时间偏移和叠后时间偏移在该区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Kirchhoff积分法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结果包含的地震信息更加丰富,深层复杂构造成像得到改善,同相轴的连续性和断层及断点空间位置更趋合理,成像相位和振幅误差较小,构造成图精度较高(约提高了4%);最后,指出了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地震资料叠前偏移处理技术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叠前偏移处理技术是解决精细速度分析和复杂构造成像的有效手段之一。叠前时间偏移处理是近年来国内外地震资料常规处理的发展趋势 ,它可获得偏移归位后的速度场 ,适用于陡倾角构造和深部构造的准确成像。在渤南海区垦利 11- 2构造上 ,叠前时间偏移处理的剖面较叠后偏移处理的剖面有较大改善 ,构造成像质量得到提高 ,断面及地层不整合关系较清晰 ,据此得到了新的更准确的解释方案。在南黄海盆地北部凹陷应用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技术很好地解决了逆断层的归位和下盘的准确成像。在琼东南盆地松涛 36 - 1构造上 ,叠前深度偏移处理消除了由于海底崎岖造成横向速度变化所引起的下伏地层变形和不成像问题 ,证实了构造北倾存在 ,恢复了构造的真实面貌 ,获得了很好的地质效果 ,使得该构造的解释工作有了突破性的进展。采用先进的二维多测线深度域叠前偏移处理和成图技术成功地对乐东 2 2 - 1构造中深层“模糊带”进行了精细速度反演 ,实现了深度构造图的成图 ,落实了乐东2 2 - 1构造中深层存在圈闭 ,为发现乐东 2 2 - 1气田提供了准确的构造图 ,为勘探项目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三维叠前深度偏移技术在海拉尔地区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叠前精细预处理、三维剩余速度分析,蒙特卡洛法自动速度拾取和三维克希霍夫叠前深度偏移等技术对海拉尔地区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叠前深度偏移处理。与常规叠后时间偏移结果相比。浅、中层断层成像清楚。断面波发育,基底成像效果明显改进。深部反射结构清楚。地层接触关系清晰。为在该地区进一步进行油气勘探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