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防卫通信”78年2月28日报道,据日本陆上自卫队甲类装备设想,将来的反坦克火力装备体系是:近距离用66毫米火箭筒、84毫米火箭筒;中距离用106毫米无坐力炮(包括自行式)、中型“马特”反坦克导弹;远距离用重型“马特”反坦克导弹和“陶”式反坦克导弹等。因为更新现装备实行现代化,现装备的88.9毫米火箭筒,64式“马特”反坦克导弹在不久的将来便停止供应。新的反坦克火力装备的进展情况:78年度  相似文献   

2.
4.8 无坐力炮原理和高低压室发射结合的发射方式 具有代表性的武器是瑞典的AT-4式84mm火箭。为了适应现代反坦克战争的需要,瑞典FFV军械公司应瑞典陆军的要求,于1976年开始研制AT-4式84mm火箭筒,主要目的是取代当时装备的“米尼曼”反坦克火箭发射器,其次是作为卡尔·古斯塔夫反坦克火箭发射器的补充。1981年2月生产了100具火箭筒及200枚空心装药破甲弹,夏季完成了人员操作发射试验。同年9月,在卡尔斯堡陆军试验场,进行了一系列实弹表演试验,持续时间达18个月。1982年研制工作结束,投入试生产。  相似文献   

3.
觅海 《轻兵器》2012,(17):33
俄罗斯陆军不久有望接收Grok先进单兵火箭筒。Grok单兵火箭筒现正由俄罗斯巴扎尔特国家研究制造公司研制,该公司主要生产各种非制导航空炸弹、多种口径的迫击炮弹、反坦克火箭简以及进攻型/防御型手榴弹等。Grok火箭简质量仅为  相似文献   

4.
文甫 《轻兵器》1999,(2):b38
发展概述 当坦克这个集火力、机动和防护于一体的钢铁怪物驰骋于战场时,它同时也悄然推开了反坦克武器发展的大门。 在人类战争史中,反坦克作战的历史是最短的。从坦克首次应用至今不足百年的时间里,出现了反坦克步枪、反坦克枪榴弹、反坦克火箭筒、反坦克无后坐炮和近程反坦克导弹,以及反坦克手榴弹等多种步兵反坦克武器。92年来,步兵反坦克武器在与坦克装甲防护和机动力  相似文献   

5.
言武 《轻兵器》2005,(10):14-17
研制背景二战时期是步兵反坦克武器发展的黄金年代,如美国的M9A1反坦克枪榴弹、"巴祖卡"火箭筒,还有德国的"铁拳"和俄国M1943反坦克手榴弹等,都是读者们耳熟能详的反坦克利器。与它们相比,英国在二战中装备的PIAT步兵反坦克抛射器就相对鲜为人知了,不过PIAT与众不同的作用原理却使其在步兵与坦克斗争的历史上占有无可争议的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6.
4.1.1 美国“巴祖卡”60mm火箭 “巴祖卡”60mm火箭既是最早出现的轻型反坦克武器,也是最早出现的火箭发射器。美军于1942年装备,因很像名为“巴祖卡”的管形乐器而得名。 “巴祖卡”轻型反坦克火箭是一种肩射式火箭筒。1942年春在美国阿伯丁试验场,美国陆军上校斯克纳和中尉厄尔一起用其火箭筒向运动中的坦克靶车连续发射火箭弹,全部命中,引  相似文献   

7.
火箭筒的战斗部,实际上是从手榴弹这种小型爆炸弹药发展而来。它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末年:把火药制成球状物,在外表面涂以保护层,使用时用火烙锥扎透壳体将火药点燃,再用抛石机或手将火球掷入敌阵地杀伤敌军人马或实施纵火、施放烟雾和毒气等。因此火箭筒战斗部在结构、性能上,与手榴弹、枪榴弹等,包括反坦克导弹,都有很多共通之处。有时人们将它们统称为步兵武器战斗部。  相似文献   

8.
崔忠旺  焦方金 《轻兵器》2012,(19):30-34
发展中诞生:PF98式反坦克火箭 反坦克火箭诞生于二战期间,最早问世的是1942年装备美军的M1 60mm火箭筒,美军士兵因其外形与一种名为"巴祖卡"的喇叭状乐器相似,即称它为"巴祖卡"火箭筒[参见本刊2006年第3(上)、3(下)期《"巴祖卡"的故事》一文]. "巴祖卡"火箭筒首先投入北非战场使用,成为盟军打击德国坦克的有力武器.随着反坦克火箭的声名鹊起,在其问世后的几十年间得到大力发展,许多知名型号使人们耳熟能详,最著名的莫过于苏联的RPG系列火箭筒.据统计,至2007年,总计有110个国家拥有500万支RPG系列火箭筒,配备的火箭弹数量更是不计其数.  相似文献   

9.
诞生于装甲防护的巅峰期 解放初期,为了加快单兵便携式火箭的研制进度,我国开始引进苏联的单兵火箭技术,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苏联 -2式火箭为蓝本的单兵便携式火箭研制成功,于1956年正式装备我军,定型号为“56式40mm反坦克火箭”(俗称老四零,四零火箭筒等)。56式40mm反坦克火箭装备到步兵连,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它是我步兵分队的主要反坦克和攻坚武器,并参加了我军50年代末的西藏平叛、60年代初期的中印自卫反击战及60年代中、晚期的援越  相似文献   

10.
朝鲜战争爆发之时,我军只有解放战争时期从国民党军缴获来的少量步兵反坦克武器。朝鲜战争爆发后,为了对付如潮水般涌来的朝鲜人民军T-34坦克,美军曾向前线部队紧急运送了一批M20型88.9毫米反坦克火箭筒。这种便携式反坦克火箭武器广泛装备于侵朝的美军步兵分队,在抵御T-34坦克的进攻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此后,我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在战斗中缴获了部分美制M20型火箭筒。当时,我军步兵手中没有具备足够威力的反坦克武器,在攻击碉堡时也只能采用士兵携爆破器材冲击的原始方式。而缴获的美制火箭可以说是解了我军的燃眉之急。国内军工科研单…  相似文献   

11.
56式40mm单兵反坦克火箭筒仿自前苏联RPG-2火箭筒,是我军1960年代前后步兵部队装备的主力反坦克武器,俗称"老40"(之后的69式火箭筒被称为"新40","40"即指火箭筒口径)。由于其诞生在特殊年代,因而参加过多次战斗,并屡建战功,深受指战员的信赖。这里,我们就翻开历史,回顾这支破甲先锋的往昔……  相似文献   

12.
古直木里再创辉煌 发生在朝鲜古直木里地区的反坦克战斗,是志愿军灵活运用90火箭筒,痛击美军坦克的一个典型战例。 1952年6月,志愿军第12军31师91团在官岱里以西古直木里地区担负防御任务。古直木里与文登里的地形基本相同,也是一个谷地,志愿军在谷地的两侧设防。谷地宽约200~900m,纵深约3000m,谷地中央有公路通向我防  相似文献   

13.
德国于二战期间研制、装备的"铁拳"反坦克火箭筒是最早采用无坐力发射原理的反坦克武器,发射超径破甲弹.铁拳系列包括30M,60M、100M、150M(前苏联RPG-2即是150M的复制版)、250M等型号,其中100M火箭筒在铁拳系列中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曾在战场上发挥了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1969年式40mm火箭筒(以下简称40火箭筒)是我国一代经典火箭筒,曾在实战中取得不俗的战绩,至今仍在我军反坦克武器序列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本刊曾在2006年第11(下)期刊登了<40火箭筒射击要领ABC>一文,从掌握正确的据筒要领、修正风偏的方法、正确使用瞄准镜以及针对战场需要设置目标靶型等四个方面,给我们呈现了正确使用40火箭筒射击的一系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RPG-7式火箭筒是以苏联RPG-2式40mm火箭筒为基础研制的一款著名的反坦克武器,1961年起逐渐取代旧式RPG-2火箭筒,在苏联军队中大量装备。RPG-7式火箭筒由发射筒、瞄具和弹药三部分组成,其中,发射筒直径40mm,长953mm。RPG-7式火箭筒正式列装之后,其改进一直没有停止,即使是在苏联解体后的今天,新品种还是不断被开发出来。到目前为止,RPG-7式火箭筒先后发展衍生出了RPG-7D、RPG-7D1、RPG-7B、RPG-7BM、RPG-7V、RPG-7V1、RPG-16和RPG-22等系列型号。  相似文献   

16.
反坦克火箭筒是步兵使用的制式武器,用来对付装甲目标、轻型防御工事、暴露的武器和有生力量。反坦克火箭筒具有重量轻、威力大、结构简单、成本低等优点。国外非常重视火箭筒的发展。其发展方向是:增大有效射程和射击精度、减小重量、提高破甲威力和夜战能力、减小后喷火焰等。  相似文献   

17.
RPG-7反坦克火箭筒是前苏联1962年开发研制的一种步兵用肩射式简易火箭筒系统,它是在德军使用的“铁拳”反坦克武器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这种反坦克火箭筒一般被称为RPG-7,是在原来的PG-7反坦克榴弹的前面加上代表火箭发射的R而得名。但是这种火箭筒也可以发射杀伤人员的OG-7高爆弹,似乎这样的武器又应该称作ROG-7,但实际上这种火箭筒统称为RPG-7火箭筒。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生产的69- 1式40mm火箭筒是一种步兵连用的轻型反坦克武器。该武器是在原苏联PⅡT- 7型火箭筒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成,于1969年完成设计定型,1972年首次露面。 主要用于摧毁各种装甲目标或钢筋水泥工事。  相似文献   

19.
据悉,近日澳大利亚与瑞典萨伯·博福斯动力公司签订了一份价值1050万澳元(约合945万美元)的合同,订购400套M3 84mm卡尔·古斯塔夫反坦克火箭筒。合同交付工作将于2010年6月开始,于2011年3月完成。卡尔·古斯塔夫单兵反坦克火箭筒自1960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巴扎特公司最近推出了一款新型反坦克火箭筒——RPG-30,专门用于攻击配装有主动防护系统(APS)的装甲车。RPG- 30反坦克火箭筒质量10.3kg,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分是大口径发射筒,可发射配装有串联战斗部的PG-30式105mm空心装药反坦克火箭弹;下部分是小口径发射器,可发射诱饵弹以对付车辆的主动防护系统。PG-30反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