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分析传统的入侵检测系统评测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机技术的入侵检测系统性能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Vmwre软件构建攻击仿真环境,并在模拟实验环境下实现攻击,对IDS的指标进行测试与比较,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对入侵检测系统的测试是一个系统过程,需要研究攻击测试方法、评价标准等多方面内容。美国国防部高级计划研究局(DARPA)对IDS的两次测试是最有影响的测试。通过对这两次测试以及其它测试评估标准的分析,指出了测试IDS系统的技术难点和重点,从可靠性、可用性、速度、精确度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评估IDS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入侵检测系统(IDS)的开发与评估需要一个仿真的网络环境,网络流量模拟仿真技术是其中关键技术之一.在详细分析了网络流量的模拟仿真技术及其相关软件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基于日志的网络背景流量模拟仿真软件,解决了入侵检测系统测试中的攻击类型定义和背景流量问题,并使用谊软件模拟真实的网络环境对入侵检测系统进行测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日志的网络背景流量仿真软件能够在日志信息的基础上以不同速度动态回放网络流量仿真数据,并能够对日志数据进行修改.增加了对入侵检测系统测试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入侵检测系统进行了简要介绍,并给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入侵检测系统测试评估方法,提出了测评IDS的难点并展望了IDS测评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IDS提出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目前世界各国纷纷将IDS作为主动防御技术的核心而重点研究,相应地出现了很多IDS产品.然而,这些产品的表现如何、性能怎样,我们却缺乏有效的评价指标和手段.针对目前国内外对IDS测评研究的不足,本文讨论了IDS的测试过程标准化,为IDS测试提供了参考,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前对于入侵检测系统(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IDS)产品的测试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各种测评机构对于IDS的测试方法也不尽相同.从用户的角度对IDS的测试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基于具体应用环境的IDS测试方案,并对测试流程中的网络环境分析、测试环境构建过程中用到的关键技术和解决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基于本地决策的多域间合作入侵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规模多管理域网络环境中,IDS系统间合作检测更多地体现出分布式、本地化的特点。文中提出基于本地安全策略实现信息采集、交换、评估、过滤和关联分析的合作IDS模型,描述了合作IDS间共享信息可信度评估和不完整警报关联分析等方法,实现了大规模多管理域网络环境中合作IDS原型MDCI系统。该系统能够有效降低警报关联分析的误报率和漏报率,提高合作IDS系统的检测性能。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攻击方法和手段的不断变化,相应的IDS也在不断增多,设计有效的IDS评估方案对保证网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Web攻击分类的基础上,结合IDS评估方案的设计要求,克服现有评估方案不能较好地针对Web攻击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Web攻击分类的IDS评估方案。经过分析,该方案测试范围较广、针对性强和操作方便。  相似文献   

9.
入侵检测系统的测试和评估一直是业界普遍关注的内容。但目前对IDS仍然没有一个公开的测试或评估标准,目前入侵检测系统的误报率、漏报率仍然较高,吞吐量也有待提高。本文探讨了入侵检测系统的测试和评估技术,目前没有统一的入侵检测标准,因此本文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对Snort进行测试。测试表明Snort在百兆以内的网络环境有很好的表现,但在千兆环境中将发生不同程度的丢包情况。  相似文献   

10.
由于空间辐射环境充满了各类射线和高能粒子,非常容易诱发集成电路发生单粒子效应,因此有必要开发对应的评估技术,分析单粒子效应对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的影响。以ISCAS89测试基准电路为主要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适用于VLSI的单粒子效应评估技术,可以通过脚本自动生成仿真和测试文件,实现任意节点的故障注入,并可以在任何一种支持硬件描述语言的EDA仿真工具上进行评估。分别对使用三模冗余技术、自刷新寄存器技术加固后的电路和原始电路进行了对比评估。评估结果符合逻辑,验证了门级单粒子效应评估测试技术的有效性。通过提出的评估技术,可以快速评估电路的抗辐射能力,提高查找设计缺陷、对电路进行针对性加固的效率,对于提高集成电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发展理念,本文设计了基于WinPE的嵌入式实时仿真系统,该系统能在用户计算机上快速启动并建立起Windows模拟系统环境,高保真还原用户的当前操作系统,使之完成诸如木马病毒检测、系统诊断修复、软件评测、实时审计等任务,并可应用于构建网络安全模拟试验平台。本文设计了该系统的组成结构,提出了实现该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嵌入式系统启动技术、普适驱动技术、系统激活技术和驱动离线注入技术,研究了实现该系统存在的难点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General Purpose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s (GPGPUs) are increasingly adopted thanks to their high computational capabilities. GPGPUs are preferable to CPUs for a large range of computationally intensive applications, not necessarily related to computer graphics. Within the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context, GPGPUs must require a large amount of resources and have plenty execution units. GPGPUs are becoming attractive for safety-critical applications where the phenomenon of transient errors is a major concern.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ovel transient error fault injection simulation methodology for the accurate simulation of GPGPUs applications during the occurrence of transient errors. The developed environment allows to inject transient errors within all the memory area of GPGPUs and into not user-accessible resources such as in streaming processors combinational logic and sequential elements. The capability of the fault injection simulation platform has been evaluated testing three benchmark applications including mitigation approaches such as Duplication With Comparison, Triple Modular Redundancy and Algorithm Based Fault Tolerance. The amount of computational costs and time measured is minimal thus enabling the usage of the developed approach for effective transient errors evaluation.  相似文献   

14.
给出一种面向攻防演练的计算机网络防御系统的设计,此系统用计算机网络防御描述语言(CNDDL)描述.针对PDRR 模型,CNDDL 语言能够将攻防演练中的防御想定转化成保护、检测、响应和恢复等措施及防御逻辑,由解释器进行解释、执行,并部署在平台中.在 GTNetS 仿真平台中的试验表明,此系统能够实现 ACL 访问控制功能、对特定攻击进行检测的功能、系统是否对攻击做出响应及恢复的功能,从而为计算机网络攻防模拟演练提供防御支持.  相似文献   

15.
UAV research generally follows a path from computer simulation and lab tests of individual components to full integrated testing in the field. Since realistic environments are difficult to simulate, its hard to predict how control algorithms will react to real world conditions such as varied lighting, weather, and obstacles like trees and wires. This paper introduces a methodic approach to developing UAV missions. A scaled down urban environment provides a facility to perform testing and evaluation (T&E) on control algorithms before flight. A UAV platform and test site allow the tuned control algorithms to be verified and validated (V&V) in real world flights. The resulting design methodology reduces risk in the development of UAV missions.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汽车的平顺性,提出一种机电作动器悬架,设计了机电作动器悬架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平台。建立基于机电作动器的主动悬架数学模型与仿真模型,以嵌入式系统单片机为主处理器设计机电作动器悬架的控制器;在此基础上,以dSPACE为模型运行载体搭建机电作动器悬架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平台;利用该测试平台进行了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所研究的硬件在环仿真测试平台具备较好的硬件在环仿真功能,能够对机电作动器悬架性能、主动悬架控制算法进行验证与评价。  相似文献   

17.
航空航天控制领域嵌入式软件测试主要存在软件运行物理环境受限和软件测试覆盖性不足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对嵌入式软件的外部设备进行了研究,构建了数字化测试平台替代实物环境的方案,设计并完成了平台的总线1553B、总线RS422、AD采集、I/O等外部设备;并模拟了平台嵌入式软件真实的运行环境,使测试过程不受实物环境制约,测试激励的注入不受任何限制,保障了测试的充分性;最后,以某电源下位机测试过程为例,实现了故障注入、边界测试,验证了平台在嵌入式软件测试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星载嵌入式软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解决硬件测试环境构建困难、成本昂贵以及运行状态难以监控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基于SPARC V8的星载嵌入式软件全数字仿真平台设计和实现方法。介绍了全数字仿真平台实现的关键技术,包括CPU指令集仿真、寄存器仿真、存储器仿真、中断控制器仿真、串口仿真、定时器仿真、虚拟外设模型仿真以及设备管理器和平台时序设计。全数字仿真平台与基于硬件的测试平台相比具有可重用性强、可快速搭建、成本低廉、高可控性、调试和测试手段丰富、支持故障注入等优点。该全数字仿真平台已在星载嵌入式软件型号研制中得到了应用,基于此平台可快速搭建虚拟目标机和虚拟外设环境,进行星载嵌入式软件运行仿真、调试验证等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