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综合管廊 PPP 项目的日渐增多,综合管廊有偿使用模式和政府补贴机制设计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它关系着综合管廊 PPP 项目能否顺利实施。考虑了合理投资回报率,假定某种收费方式的前提下,运用净现值法计算出补贴金额,建立可变补贴和固定补贴相结合的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并运用逆推归纳法求解唯一的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从而设计了政府、项目公司和管线单位三方共赢的灵活补贴机制。通过实证分析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提出完善项目补贴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交易结构是影响政府和社会资本方进行友好协商、顺利签约以及确保PPP项目成功运作的关键因素。在分析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特点、交易结构对其重要影响及合法合规性、可操作性、效益最大化原则的基础上,结合最新国家政策导向,设计出符合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应用的PPP项目交易结构,并从创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建立动态的调价机制、构建灵活的风险分担及价格补偿机制、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标准和畅通的信息交流沟通平台等方面对构建和完善PPP项目交易结构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领域推广应用PPP模式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综合管廊项目的实施多采用PPP模式,但综合管廊的建设运营成本较高,而管廊建设费用分摊与运营收费的依据不够完善,阻碍了综合管廊项目的推广与发展。就综合管廊PPP项目收费定价问题,分析了综合管廊PPP项目成本和收益构成,梳理了国内各地方综合管廊项目收费定价标准,构建了综合管廊可用性服务费、运营维护服务费的财务模型以及入廊费、日常维护费和可行性缺口补助的参考模型,并建立相应的调价机制,为综合管廊PPP项目的投资决策和可持续运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聚焦运营阶段,为探究地下综合管廊 PPP 项目的影响因素并剖析各因素的相互作用与层级关系, 对 23 篇文献资料和 7 个国内不同省市案例进行研究,初步识别出 22 类影响因素,进而通过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实现影响因素的筛选,确定 19 类影响因素。 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构建 8 个层级, 挖掘各因素的相关关系, 并根据模型结论给出相应建议。研究表明: 19 类影响因素之间作用层级较多,作用路径复杂。需结合项目实际背景,从根本影响因素出发,根据层级依次向上控制重要影响因素和直接影响因素,以实现地下综合管廊 PPP 项目的成功运营。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PPP模式能够有效解决政府财政压力,提高建设运营效率,我国大力推动综合管廊建设,并鼓励采用PPP模式。对于PPP项目,风险合理分担是项目风险管理的关键,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法,识别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因素,利用合作博弈思想对风险因素进行初步分担,将风险因素分为政府公共部门承担、社会投资者承担和双方共担三类。运用Shapley值法,构建风险分担模型,考虑公私双方风险分担能力,利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对模型的解进行修正,确定合理的共担风险分担比例。以某综合管廊PPP项目为例,验证模型的合理性,为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分担实践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7.
《门窗》2017,(10)
综合管廊工程是一种现代化、集约化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城市基础设施,能够提升城市的基本功能,提高城市发展速度,有利于国家转型,并且能够有助于提高城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工程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发展中的国家还没有扩大应用,并且在我国一般是通过绩效来评价该工程实施情况,因此研究PPP模式下城市综合管廊项目绩效评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是城市大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为缓解政府在建设地下综合管廊中的财政压力,有必要引入PPP项目运营模式,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满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需求。本文对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的实施关键点与运营管理建议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面对国家密集启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建设的战略机遇,如何创新商业模式,充分发挥全过程、全产业链专业集成的综合能力和比较优势,担负起中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核心责任,是领军建筑业企业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以国内单笔投资额最大、公里数最长,总投资额 140 亿元的西安市地下综合管廊 PPP 项目 I 标段为例,阐述中国建筑西北区域总部创新商业模式,在高端运作、集中资源、重点突破、多方共赢,实现企业跨越发展等方面的思考及典型做法,对领军建筑业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讲解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模式融资适用性和风险识别,最后探讨了我国政府的风险管理措施,希望能为有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邵宇  刘菁 《工程管理学报》2020,34(2):117-122
制约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 项目发展的关键是合理的风险分担问题。项目参与各方之间存在权力不平等、利益诉求差异等因素,使得地下综合管廊PPP 项目中庞杂的风险无法在项目各参与方之间合理分担。依托长春市城区地下综合管廊PPP 项目,针对私营部门各参与方之间的风险分担,引入风险承担能力、风险应对能力、合作机制及风险属性等影响因素,运用熵权-ANP 模型计算风险分担指标主客观组合权重,优化Shapley 值,进而得到风险分担的最优比例。改进后的风险分担机制克服了以往综合管廊PPP 项目风险分担考虑因素不全面、分担方法不科学、承担主体不明确的研究瓶颈,可为地下综合管廊PPP 项目风险分担提供合理的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了精准动态地预测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通过文献研究法和专家访谈法初步确定建设期风险影响因素,进一步通过PCA对风险影响因素进行删减并建立了指标评价体系,再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进行主客观赋权,并对建设期整体风险进行评价。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得到了24个风险评价样本,其中16个样本作为训练集,8个样本作为测试集,将两组样本输入到构建的PSO-SVM模型中,将风险预测值和实际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预测结果准确度高、适用性好。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提高 PPP 项目中政企合作水平和效率,以政企控制权初始分配作为研究节点,基于政企风险偏好和有限理性状态,构建风险投资期望效用模型,得出不同风险偏好组合下的初始控制权分配情景。并从政企风险偏好组合下的 4 种情景,运用算例模拟论证不同风险偏好对控制权初始分配及政府风险投资期望效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风险中性时社会资本初始控制权份额与其风险规避程度呈负相关且有最低限度,反之与其风险趋向程度呈正相关且有最高限度。不同风险偏好组合对政府风险投资期望效用有不同影响。因此,政府应充分考虑双方风险偏好,确定最优初始控制权分配份额,以促进PPP 项目高效实施。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大批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投入运营在即,亟需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营期价格调整机制。从分析影响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收费定价的主要因素出发,根据价格动态调整的相关原则,引入社会福利函数建立收费定价动态调整模型,并运用实例分析对模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项目收费定价的动态调整依据是政府方的偏好,政府更注重管线单位的受益才能提高社会福利的总额。  相似文献   

15.
考虑到情绪因素对公众行为的影响,基于等级依赖期望效用理论构建了养老 PPP 项目参与方公众与私人部门的RDEU 博弈模型,分析了公众不同情绪状态下对博弈系统的演化均衡影响。结果表明:公众不同情绪状态下系统均存在演化稳定策略,乐观情绪能提高公众参与项目的积极性,有效缩短系统稳定演化时间,让系统向相对最优状态演化;完全理性状态使系统均衡向次优状态演化;但悲观情绪会使公众参与项目的积极性降低,系统均衡演化时间变长,更容易减少项目的运作效益。据此,从公众与私人部门角度提出建议,为提高养老 PPP 项目运作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揭示 PPP 项目中社会资本合作关系的形成与发展逻辑,基于我国 2003—2022 年交通运输 PPP 项目数据,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究社会资本合作网络的结构与特征,并结合交易成本理论和网络嵌入理论,从社会关系网络的视角,考察情感性关系网络和认知性关系网络对社会资本合作网络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随着我国 PPP 模式的不断发展,社会资本合作网络逐渐由小宗派网络演变成为半开放型网络,网络密度不断增大,网络凝聚性不断增强,整体网络呈现出多中心、扁平化的关系结构;情感性关系运作是社会资本合作网络得以形成的基本逻辑,认知性关系运作是社会资本合作网络进一步扩张的补充逻辑。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PPP模式下特色小镇的公私合作机制,以演化博弈论为理论依据,构建政府方与社会资本方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双方的演化均衡稳定策略。选取案例项目进行数值仿真,探究各相关变量对演化路径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提高社会资本方的收益回报,降低积极合作成本,增加消极合作的惩罚力度,降低政府方扶持成本,提升特色小镇PPP项目的社会效益,能改变博弈收敛方向,实现稳定的合作共赢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