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针对气液联合式碎石器内部出现的气蚀问题,在建立基本控制方程及质量输运方程的基础上,根据碎石器结构原理同时参考主机液压系统管路布置,搭建了包含动力系统及控制系统的整机AMESim仿真模型。之后,基于影响气穴的参数类型及对应取值范围设计了正交试验方案,并进行了仿真分析,获得了提高活塞后腔最低压力的最优水平组合。最后,对于集中参数模型无法反映流体质点运动空间的不足,进行了CFD模型与AMESim输出最优参数组合的联合仿真,并和AMESim模拟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活塞后腔出现最低压力的时刻与活塞运动至下死点的位置完全对应,这也与实际工程中出现气蚀真相的位置十分吻合;活塞前腔杆径是影响最低压力的主要因子,同时最低压力与杆径及蓄能器初始容积都呈负相关、与蓄能器压力正相关,与工作压力没有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采用最优水平组合时,AMESim计算得到的最低压力为2.29 MPa,而CFD仿真获得的最低压力为1.016 MPa,其远高于工况条件对应的空气分离压。  相似文献   

2.
余隙容积的合理设计是保证压缩机正常工作的必备条件。相较于传统的高压压缩机,微型高压压缩机体积小、结构紧凑,活塞行程短且高压级活塞的直径较小,因而其工作性能对余隙容积更为敏感。为研究余隙容积对微型高压压缩机各级工作腔容积效率的影响,在微型高压压缩机关键结构参数和压力参数的基础上,结合能量和质量守恒定律、气阀运动以及活塞运动规律,搭建了工作腔热力学仿真模型。分析不同余隙容积下各级工作腔内气体压力、质量的瞬态变化过程,得出各级工作腔内容积效率的变化规律,从而为微型高压压缩机缸体和气阀关键结构参数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提出一种新型无阀控自配流液压冲击器,分析了它的结构原理及特点。分别建立了冲击器回程和冲程时的数学模型;运用AMESim建立仿真模型并进行动态仿真,根据仿真曲线详细分析了系统供液流量及氮气腔初始充气压力对冲击器工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气腔初始充气压力一定时,供液流量必须达到一定值才能启动冲击器,在一定范围内,会出现使冲击性能最佳的流量值;当供液流量一定时,氮气腔初始充气压力较低时,冲击能和冲击效率较低;充气压力过高时,冲击器无法开启。该冲击系统在供液流量为75L/min、氮气腔初始充气压力为2.0MPa时,冲击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4.
针对气液联合式液压冲击器,分析了工作参数对其冲击性能的影响。选取冲击活塞质量、后氮气室的压力和容积、蓄能器的压力和容积为主要因素,在液压冲击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冲击器整体仿真模型。引入正交试验法,选取L16(45)正交表得到16组数值试验方案,进一步由极差分析,得到了影响冲击器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最后,给出优化参数组合。优化参数后的冲击器与原型冲击器对比分析表明:优化后的冲击器冲击末速度提高了3.4%,冲击能提高了7.1%。同时,冲击频率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5.
细水雾是指使用特殊喷嘴、通过高压喷水产生水微粒,它具有高效、环保、耗水量低、破坏性小、获取方便等优点,在消防、表面冷却等领域应用广泛。设计研制了一款手提活塞式高压细水雾发生器,建立了其数学模型,对其充水及喷雾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详细分析了充水速度、喷雾瞬间压力、活塞直径等参数对活塞运动特性、腔内压力及温度的影响。得出结论:充水速度对充水时间、腔内压力及温度、活塞运动特性影响大,而对充水结束后状态影响小;喷雾瞬间压力对喷雾时间、活塞运动的平稳性及腔内压力均有较大影响;活塞直径对活塞运动特性有较大的影响,而对喷雾时间及腔内压力无明显影响;在满足设计指标下,活塞直径及喷雾瞬间压力越小越好。研究成果为设计高压细水雾发生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刘忠  邹宇  张凯  霍沅明 《中国机械工程》2015,26(24):3370-3374
在气液联合式冲击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构建了冲击凿岩过程中冲击器和岩石力学特性的数学模型,并运用MATLAB和AMESim软件进行了联合仿真,获得了不同氮气室反馈压力、不同工作流量以及不同岩石特性条件下冲击器工作状态参数的曲线。仿真结果表明:对氮气室反馈压力和工作流量进行调节,可实现冲击器输出冲击能的无级调节;通过冲击系统活塞回弹速度的测量,可实现冲击器凿岩状态的辨识。  相似文献   

7.
气囊式蓄能器吸收脉动的动态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气囊式蓄能器吸收脉动的基础理论建模不足问题,将蓄能器进行力学模型简化,借鉴经典的质量-弹簧-阻尼系统模型,利用由参数增量表达的传递函数及流量方程,建立蓄能器气腔、液腔、进油阀及整体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编程仿真并深入分析气液腔的压力与体积对阶跃和正弦信号的动态响应特性,同时给出初始容积与预充气压力对蓄能器的影响规律。最终,为了验证蓄能器消除柱塞泵出口高压油液脉动效果,将蓄能器与柱塞泵的联合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两者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为蓄能器数学建模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8.
结合某型非公路作业车辆的振动特性设计了一种阻尼可调的油气悬架结构,在分析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油气悬架的输出力数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油气悬架输出力-位移特性和输出力-速度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通过改变油气悬架的自身结构参数(氮气室内气体的初始工作参数、活塞阻尼孔参数及可调节流阀过流直径等)和位移激励参数(幅值和频率),得到各参数对输出力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氮气室初始充气压力不影响油气悬架输出力-位移特性和输出力-速度特性曲线的形状,而活塞阻尼孔直径与个数、可调节流阀过流直径、外部位移激励的幅值与频率等参数对悬架输出力有较大影响,尤其对复原行程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新型断带抓捕液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蓄能器、二通插装阀、液压缸、电磁换向阀组成,利用AMESim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给出了二通插装阀通径为32 mm、蓄能器阀充气压力为7 MPa、气囊容积为3 L等关键参数下的液压缸活塞位移曲线,分析了不同蓄能器充气压力、蓄能器气囊初始容积及二通插装阀通径对液压缸活塞位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初始元件结构参数下,液压缸活塞响应的时间为0.13 s;蓄能器充气压力增大会减缓液压缸活塞响应,蓄能器气囊初始容积增大、二通插装阀通径增大会加快液压缸活塞响应。  相似文献   

10.
通过建立基于动网格的制退机二维简化模型,采用Realizableκ-ε湍流模型、多相流Mixture模型和气穴模型研究了火炮后坐运动过程中制退机内部的流动特性。仿真结果预测了制退机内部气穴发生的区域,较为精确地显示了流场内压力、速度和气体体积分数的瞬时分布,认为制退机在后坐结束时期其非工作腔部分区域充满泡沫化的制退液。该结论可以为制退机的优化设计和故障诊断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空化是影响液压系统动态特性的重要因素,为此开展了轴向柱塞泵低压环境下的工况研究。考虑气液两相混合油液的密度、体积弹性模量和黏度的影响,限制入口油腔的最低压力,建立轴向柱塞泵的压力流量模型,计算获得轴向柱塞泵在不同工况下的流量特性,并通过试验验证。研究表明:负载增大导致更严重的空化以及泄漏,并使容积效率降低;轴向柱塞泵在达到临界流量之后,转速提升只会加剧空化,而不能提升流量;最大容积效率出现在临界流量产生之前。为轴向柱塞泵低气压性能预测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流体机械》2016,(2):17-23
针对涡旋压缩机工作过程中运动部件公转平动的运动方式使得工作腔内流场难以测试的问题,提出了带有移动边界、啮合间隙和封闭工作腔的涡旋压缩机非定常流动的三维数值计算方法。以齿头双圆弧修正型线为例,建立了三维几何模型。解决了带有啮合点的动边界在动网格中容易出现的负体积问题以及排气口遮挡问题,实现了三维数值模拟。得到了任意曲轴转角下的各工作腔内各截面的气体流动的压力和速度的动态分布规律,揭示了增压过程中腔内流动状态的变化机理。模拟结果表明:压力在各工作腔分布均匀,最大与最小压力之差不超过5%。沿着涡旋齿型线齿尾到齿头,内外侧的压差逐渐增大。速度分布不均匀,单个工作腔内最大最小速度之差可达到180m/s。径向泄漏沿啮合线呈对称分布,速度呈跳跃式分布,最大泄漏速度为200m/s,切向泄漏最大泄漏速度可达450m/s。  相似文献   

13.
针对单柱塞泵工作容腔的气穴现象,运用Fluent软件对柱塞泵工作容腔的气穴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了非平衡壁面函数的k-ε模型和带有空化作用的多相流混合模型,得出了不同阀口开度和入口速度下柱塞泵工作容腔的气穴流场的分布规律.在实验方面,采用了不带补油泵和带补油泵两套实验装置来对比测试柱塞泵工作容腔的真空度大小.将仿真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模拟得到的柱塞泵工作容腔的真空度和实验得到的真空度比较吻合,表明非平衡壁面函数的k-ε模型和带有空化作用的多相流混合模型能够有效地预测柱塞泵工作容腔气穴流场的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4.
针对煤矿水液压安全阀存在的严重气蚀问题,建立双排阀口的CFD模型,分析了不同启动次序和开口度的阀腔气相体积分数和压力分布云图,并得到其影响规律及最佳的阀口开启次序.研究表明:3种开启方式下,开口度为0.8~1.2 mm时气蚀均较为严重;同步开启时,综合抗气蚀效果最差,开口度为0.8~1.2 mm时极易形成涡旋,且对气蚀...  相似文献   

15.
针对典型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工作时出现的空化现象,以某高压柱塞泵为例,建立了柱塞泵配流过程中,气液混合相的连续性控制方程和运动控制方程,推导了基于气液两相流的质量输运控制方程,并对柱塞泵进行了空化流动的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表明,不同的转速、压差和配流盘结构对柱塞腔内部、配流盘表面以及缸体与配流盘接触处的空化存在影响,且仿真结果与实验检测数据结果是吻合的。  相似文献   

16.
空化是影响轴向柱塞泵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 将引起轴向柱塞泵的内部冲击和噪声, 甚至失效等问题。采用Pumplinx建立轴向柱塞泵内部流体域动态模型, 仿真分析了轴向柱塞泵配流盘吸油口卸荷槽和腰型槽内部流场速度、压力及空泡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空化不仅影响配流盘卸荷槽的高低压过渡区, 而且对配流盘吸油口侧的腰型槽内壁同样会产生严重影响。通过对比斜盘轴向柱塞泵在35 MPa全排量工况下, 耐久性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配流盘吸油口腰型槽内壁表面金属剥蚀区域, 验证了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柱塞泵柱塞腔内油压变化规律,避免产生液压关死与液压冲击现象,以对称偏转安装和开三角形槽结构形式的分油盘为研究对象,以AMESim仿真软件为平台,建立对应分油盘的AMESim模型。通过参数设置,对柱塞腔内压力变化进行仿真分析,与对称安装结构形式的分油盘下柱塞腔内压力仿真结果进行对比,证明对称偏转安装和开三角形槽的分油盘结构能有效避免液压关死与冲击发生。基于AMESim的仿真研究,分析灵活方便设计周期短,对于设计新型结构分油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自激振荡脉冲效应的雾化喷嘴出口流道空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喷嘴结构及射流运动参数对液体空化流动状态有重要影响。基于空化泡溃灭的雾化机理和自激振荡脉冲喷嘴出口流道空化过程,分析空化效应对自激振荡脉冲射流雾化效果的影响。依据自激振荡脉冲雾化喷嘴结构,分析射流来流速度和脉动压力对喷嘴出口流道空化效应的影响,提出利用来流雷诺数和脉动特征值表征喷嘴出口流道空化程度,并根据自激振荡脉冲喷嘴有限元分析得到喷嘴出口流道较好空化状态的来流雷诺数和喷嘴腔室长径比。研究结果表明:当来流雷诺数在2.14×10~5~3.05×10~5内逐渐增大时,自激振荡脉冲雾化喷嘴出口流道液相体积分数先减小后增大,相应的空化程度先增大后减小。雷诺数在2.44×10~5~2.75×10~5内可以使喷嘴出口流道形成较好空化效应,尤其在2.44×10~5附近时喷嘴出口流道出现最好的空化状态;脉动特征值与喷嘴出口流道处脉动压力幅值差成正比,随着自激振荡脉冲雾化喷嘴腔室长径比增大,脉动压力幅值差值先减小后增大。当喷嘴腔室长径比为0.60~0.70时,喷嘴出口流道空化状态较好。计算结果为自激振荡脉冲射流雾化喷嘴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流体动力学欧拉多相流模型,模拟了不同进口压力下柴油机喷油器非对称喷嘴内部流动特性,研究了喷嘴各孔出口处气相体积分数和质量流率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喷嘴内部形成了均匀的雾化场,喷嘴出现空化的气相体积比和压力差上升速度都表现为孔1孔、5孔、2孔、3孔、4孔逐渐降低变化,并且空化现象基本都出现在转角上部。喷嘴各孔质量流率均随进出口压力差表现出单调增加的变化规律,之后趋于一定的稳定。在进口压力30 MPa下,压力增大后将会促进质量流率的升高;在80 MPa的进口压力下,质量流率不会发生显著改变;随着进口压力达到160 MPa,质量流率处于一个恒定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