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
王楷扬  李小丽  蔡永青 《金属学报》2019,24(11):1310-1314
内质网是胞内蛋白加工和修饰的重要细胞器,其为维持细胞内稳态和蛋白质质量控制会产生一系列反应,包含未折叠蛋白反应。内质网中未折叠或错误折叠蛋白大量累积,将进一步导致内质网应激,引起细胞和机体功能紊乱。近年研究发现,内质网应激相关信号通路与多种心脏疾病的发生发展高度相关。本文对内质网应激在缺血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心肌肥大和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综述。基于内质网应激在心脏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可为通过靶向内质网应激治疗心脏疾病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运用系统药理学方法筛选桃红四物汤中的活性成分并通过细胞实验研究其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和Pharmmaper数据库获取桃红四物汤所有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同时应用Genecards数据库获取心肌损伤相关疾病的潜在靶点。再利用Cytoscape构建并分析成分-疾病交集靶点网络图以及成分贡献度,筛选出桃红四物汤作用于心肌的主要活性成分。进一步应用CoCl2诱导H9c2心肌细胞建立缺氧损伤模型,检测所筛选出的活性成分对细胞活力、心肌酶水平、能量代谢的影响。明确桃红四物汤中的活性成分通过影响能量代谢发挥对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筛选发现桃红四物汤包含73个活性成分,其对应340个作用靶点,而心肌损伤相关的疾病靶点为1 544个;根据成分-疾病交集靶点等网络图,筛选出槲皮素、阿魏酸和芍药苷是桃红四物汤中抗心肌损伤的主要活性成分。进一步实验发现阿魏酸能够显著升高CoCl2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活力(P<0.05),显著降低CoCl2刺激后心肌酶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以及乳酸脱氢酶(LDH)含量(P<0.01)。阿魏酸能够抑制CoCl2刺激后乳酸(LD)水平的升高,以及三磷酸腺苷(ATP)水平的降低(P<0.01)。 结论:本研究筛选发现桃红四物汤中的阿魏酸是抗心肌损伤的主要活性成分,进一步研究证明阿魏酸可通过抑制心肌损伤后的心肌酶水平和改善能量代谢障碍发挥保护心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鸢尾素是一种内源性分泌的肌因子,不仅在多种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性疾病、肿瘤等疾病方面发挥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也影响脏器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发展。本文通过对鸢尾素在脏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进行归纳和总结,旨在为预防和治疗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戴忠  胡长平  吴铁  戴滨  林熙 《金属学报》2005,10(5):532-536
目的: 研究合成的 口山 酮化合物 3, 4, 5, 6-四羟基 口山 酮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离体大鼠心脏采用 Langendorff法灌流, 停灌 30 min 再灌 30 min 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左心室插入水囊导管, 记录左室内压(LVP)、左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 和心率(HR), 定时收集冠脉流出液, 测定冠脉流量(CF)和肌酸激酶(CK) 活性。心脏灌流结束后心脏称重,计算单位心脏湿重的 CK 释放量。心肌组织制备匀浆,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心肌组织 TNF-α含量。结果: 预先 给予 3, 4, 5, 6-四 羟基 口山 酮(30、100 或 300Μmol°L-1) 可显著改善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功能损伤, 减少CK 的释放和心肌组织 TNF-α的产生。结论: 3, 4, 5, 6-四羟基 口山 酮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 TNF-α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体外细胞实验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乳香挥发油抗心脏肥大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 ISO)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肥大模型研究乳香挥发油抗心脏肥大的作用。通过CNKI、Pubmed、Pubchem等数据平台检索筛选并收集乳香挥发油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心脏肥大疾病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8.0软件构建乳香挥发油抗心脏肥大蛋白互作(PPI)网络和乳香挥发油“药物-活性成分-关键靶点-疾病”网络,筛选分析乳香挥发油抗心脏肥大的关键靶点,并采用荧光定量PCR实验进行关键靶点的验证。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体外细胞实验表明乳香挥发油可抑制ISO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表面积增大、蛋白合成增加以及心脏肥大相关胚胎基因心房钠尿肽(ANP)、β-MHC mRNA表达上调。基于文献筛选乳香挥发油有效成分86种,抗心脏肥大靶点36个。网络分析雌激素受体1(ESR1)、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NOS3)、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肿瘤坏死因子(TNF)、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APK14)、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G)是关键靶点,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乳香挥发油抑制ISO诱导的心肌细胞ESR1、PTGS2、TNF、MAPK14 mRNA水平上调,NOS3、PPARG mRNA水平下调。GO功能富集分析主要涉及脂多糖介导的信号通路、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调控、质膜穴样内陷、酶结合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包含通路22条,主要与VEGF signaling pathway,TNF signaling pathway,Sphingolipid signaling pathway等相关。 结论:乳香挥发油活性成分可能是通过作用于ESR1、NOS3、PTGS2、TNF、MAPK14、PPARG等关键靶点,调节VEGF signaling pathway,TNF signaling pathway,Sphingolipid signaling pathway等途径,影响脂多糖介导的信号通路、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调控、质膜穴样内陷、酶结合等改善心脏肥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 鉴定华佗再造丸中具有细胞保护作用的化合物。方法: 采用PC12细胞和小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氧化损伤和缺糖缺氧再灌注(OGR)损伤模型测定,从中得到的72种单体成分中具有细胞保护活性和促神经细胞增殖活性的化合物。结果: 可提高氧化损伤的PC12细胞存活率的化合物有槲皮素和异鼠李素;可提高OGR损伤的PC12细胞存活率的单体有异甘草素、3-咖啡酰奎尼酸和人参皂苷Rb1。 可促进正常PC12细胞增殖的单体化合物有人参皂苷Rg2、胆酸钠等8种化合物。可提高氧化损伤的bEnd.3细胞存活率的单体有槲皮素、芍药苷等6种化合物。可提高OGR损伤的bEnd.3细胞存活率的单体有槲皮素、人参皂苷Rg1等6种化合物。结论: 除槲皮素对不同细胞不同损伤模型细胞均有保护作用,为广谱细胞保护剂外,其余化合物均有一定的细胞选择性或模型选择性保护作用,对神经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的化合物未见有细胞保护作用。这些结果为华佗再造丸治疗脑血管疾病提供了进一步的药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张泽宇  刘丹  万青  罗勇  廖章萍  汤蕾  何明 《金属学报》2013,18(12):1353-1358
目的: 探讨川芎嗪(TMP)预处理对大鼠无创肢体缺血预适应(R-IPC)心肌保护作用的影响。方法: 取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均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Cont)组、缺血/再灌注(I/R)组、R-IPC组、TMP组、R-IPC+TMP组。预处理时R-IPC组和R-IPC+TMP组每天R-IPC预处理1次,连续 3 d;TMP组和R-IPC+TMP组每天i.p. TMP 10 mg/kg 预处理1次,连续 3 d;末次预处理 24 h 后,制备Langendorff逆灌离体心脏并作I/R损伤模型;检测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PK)活性,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caspase-3活性,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R-IPC或TMP预处理24 h后,大鼠心脏可有效对抗急性I/R损伤性的冠脉流出液中LDH、CPK活性以及梗死面积的增加,心肌组织中MDA含量上升和SOD、GSH-Px活性降低以及caspase-3活性和凋亡指数增加(P<0.01),表现出延迟保护作用;R-IPC与TMP共同预处理 24 h 后,诱发的延迟保护作用--在LDH、CPK活性与梗死面积等指标上,二者间表现为相互协同作用稍逊于SOD、GSH-Px、caspase-3活性和凋亡指数等指标。结论: TMP预处理可有效增强R-IPC对大鼠心脏急性I/R损伤之延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金丝桃苷(hyperoside, Hyp)对心肌梗死小鼠心脏和胸主动脉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永久结扎小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构造心梗模型,然后将小鼠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0.1 mg/10 g)、模型组(生理盐水,0.1 mg/10 g)、金丝桃苷低、中、高浓度组(金丝桃苷,9、18、36 mg/kg)、福辛普利组(福辛普利,15 mg/kg)、金丝桃苷高剂量+3-MA组(金丝桃苷,36 mk/kg;3-MA,30 mg/kg)。药物治疗两周后检测小鼠心重指数、心电图、心功能变化、血清氧化应激水平,另外还检测小鼠胸主动脉重塑以及血管内皮功能变化。结果:心肌梗死模型组小鼠与假手术组小鼠相比,心重指数增加(P<0.01)、心电图QRS波宽度上升、高度降低(P<0.01)、心腔变大(P<0.01)、血清氧化应激水平升高(P<0.01)、胸主动脉重塑、内皮功能紊乱(P<0.01)。给予不同剂量的金丝桃苷以及福辛普利治疗两周后,小鼠心电图异常有所恢复,血清氧化应激水平降低,胸主动脉重塑及内皮功能紊乱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P<0.05或P<0.01)。而金丝桃苷联合自噬抑制剂3-MA治疗后能够逆转金丝桃苷对心脏和血管的保护作用(P<0.05或P<0.01)。 结论:金丝桃苷对心肌梗死小鼠的心脏损伤和胸主动脉重塑以及内皮功能紊乱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3-MA能够逆转金丝桃苷对心梗小鼠心血管的保护作用。提示金丝桃苷对心梗小鼠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金丝桃苷提高了心肌梗死后小鼠心脏自噬水平并抑制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9.
杨雁  陈敏珠 《金属学报》2000,5(4):294-297
目的 研究黄芪总提物(TEA)对体外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采用Ⅳ型胶原酶灌流法分离大鼠肝细胞进行原代培养,用CCl 4 和H 2O 2体外分别诱导肝细胞损伤,检测肝细胞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培养上清液中天门冬氨酸转换酶(AS T)和/或丙氨酸氨基转换酶(ALT)水平。结果 (1)TEA(5~80 mg·L-1)可明显降低或恢复由CCl4升高的肝细胞MDA 含量及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ST水平,还可使CCl4降低的肝细胞GSH 含量和GSHpx 活性升高或恢复;(2)TEA(5~80 mg·L-1)可使H2O2升高的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LT水平和肝细胞MDA含量明显降低或恢复,还可使H2O2降低的肝细胞GHS含量和GSHpx活性明显升高或恢复。结论 提示TEA 对体外肝细胞损伤有直接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作为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家族中一个重要的亚族,在调节细胞的生长、分化、应激以及死亡中起重要作用。大量研究表明,ERK信号通路在体内外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被激活并发挥了重要作用。激活ERK既可以促进细胞存活,也可以介导细胞损伤,这与细胞种类的不同或缺血/再灌注的程度及时程的不同有关。本文就ERK信号转导通路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心肌病是一种心肌结构和功能异常的疾病,长久以来,由于对心肌病的认识有限,各种心肌病基本都根据症状(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进行经验治疗。直到近几年, 随着诊疗技术的提高,对疾病机制的不断了解,已有多种药物被批准用于临床治疗,如氯苯唑酸、patisiran和inotersen等。还有更多的药物已完成了初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验证,进入了III期试验,此外,一些备受瞩目的新技术也在研发,如siRNA药物patisiran、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药物NTLA-2001、干细胞治疗等。本文就心肌病可能导致的两种心脏问题——心肌肥厚和心室重构进行讨论,并介绍这些疾病最新的特异性药物的药理和相关研究结果,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倩  付红  陈瑾瑾  朱余兵 《金属学报》2018,23(9):1075-1080
白介素-33(interleukin33, IL-33)是IL-1免疫球蛋白家族的新成员,可与靶细胞膜上的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T2)结合形成跨膜复合体,形成IL-33/ST2信号通路,参与了与Th2活化相关的许多炎症和免疫疾病。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IL-33/ST2信号通路在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类型,本质是冠状动脉炎性病变后,斑块的破裂和侵蚀过程。本文综述IL-33/ST2信号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研究进展,希望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  相似文献   

13.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尽管使用各种传统的药物标准治疗,但预后仍然不够理想,急需新的药物以及治疗方式的更新与提高。近年来,陆续出现了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沙库巴曲缬沙坦)类及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GC)激动剂(维利西呱)、心肌肌球蛋白激活剂(omecamtiv mecarbil)等新型治疗药物。钠-葡萄糖协同转运体2(SGLT2)抑制剂具有改善心室负荷,减少纤维化及影响心肌代谢等多种作用。sGC激动剂通过增强L-ARG-NO-sGC-cGMP信号通路,改善心肌和血管功能,逆转心室肥厚和纤维化,减缓心室重构,并通过全身和肺血管舒张减少心室后负荷发挥抗心衰作用。除此之外,新型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非奈利酮也在心衰领域有良好的临床研究报道。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心力衰竭患者,选择合适的药物,根据心衰的优化流程进行个体化治疗是未来心衰发展的方向与希望。  相似文献   

14.
韩巧玲  平毅 《金属学报》2021,26(5):594-600
盆腔器官脱垂(POP)是中老年妇女中常见的因盆底筋膜和韧带松弛而导致的一类妇科疾病。大量研究表明,氧化应激(OS)是POP的核心机制之一。间充质干细胞(MSCs)作为再生医学中的研究热点,很多证据显示间充质干细胞可在心肌梗死、高氧性肺损伤等疾病中发挥抗氧化特性,从而减少炎症和氧化应激。此外,MSCs分泌的微泡(MVs)可通过蛋白质、mRNA、miRNA和脂质的转运,复制MSCs的功能,参与许多调节组织内稳态和疾病生理病理的生物学过程。本文就MSCs-MVs通过抗氧化应激在POP治疗中的潜在积极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肝脏巨噬细胞在肝脏损伤和修复过程中具有重要调节作用,根据不同的来源和表型,肝脏巨噬细胞分别具有清除细菌病原体、呈递抗原、促进或者抑制肝脏炎症反应的能力,直接参与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损伤修复。本文就肝脏巨噬细胞的功能及其在肝脏损伤和修复中的调节作用进行综述,并总结治疗肝脏疾病的潜在巨噬细胞靶点。  相似文献   

16.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 1-alpha,PGC-1α)属于人体内一种重要的核转录辅助激活因子,能与多种核受体及转录因子相互作用,以调控其靶基因的表达。PGC1-α在人体能量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参与脂肪酸氧化,肝糖异生以及调节线粒体ATP的生物合成等。研究表明PGC-1α基因多态性与Ⅱ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肥胖以及冠心病等代谢性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探究PGC-1α基因多态性与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有利于从基因层面检测和评估代谢类疾病的发生风险,从而实现早期发现和预防该疾病的发生,提高代谢性疾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本文拟就近五年PGC-1α参与的代谢途径和其基因多态性与代谢性疾病的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刘美  廖红 《金属学报》2013,18(9):1059-1064
Wnt信号通路是广泛存在于多细胞真核生物中一条高度保守的信号通路,参与调控多种生命过程而且能够起到决定性的导向作用。脑外伤、脑卒中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AD)、帕金森病(PD)等仍是全世界面临的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呈现高致死率和高致残率。近几年,Wnt信号通路因其在神经发育和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中的重要作用而逐渐受到重视。全面而深入地阐明Wnt信号通路作用的分子机制可能为CNS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概述了经典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神经细胞发育和死亡的调控作用及其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许丽娜  李月  彭金咏 《金属学报》2020,25(7):803-809
肝脏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参与人体代谢,并具有解毒功能,较易被各种药物和代谢产物所影响。药物性肝损伤是指药物或代谢物引起的肝损害或肝脏对药物及其代谢物的过敏反应所致的疾病,也称作药物性肝病。microRNA(miRNA)是一类小分子的非编码RNA,在多种疾病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本文就microRNA在药物性肝损伤中的调控作用及机制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