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H-LHD)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血浆内皮素-1(ET-1)和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因子-1(sICAM-1)及人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水平的影响,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PH-LHD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 选取60例心力衰竭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一般治疗(吸氧、利尿、扩血管)的基础上给予缬沙坦80 mg,1次/d。观察组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50 mg沙库巴曲缬沙坦,2次/d持续口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90 d的6 min步行距离(6MWD)、肺动脉高压功能分级以及通过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右室舒张末内径(RVEDD)、左房内径(LAD)、三尖瓣反流速率(TR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肺动脉收缩压(PASP)。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治疗前和治疗后90 d的血浆N末端前脑钠肽(NT-proBNP)、ET-1及血清sICAM-1、sCD40L的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肺动脉高压功能分级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6 min步行距离、心脏彩超相关指标均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NT-proBNP和ET-1及血清sICAM-1和sCD40L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6 min步行距离的差值、肺动脉高压功能分级、心脏彩超相关指标改善更加显著,血浆NT-proBNP和ET-1及血清sICAM-1和sCD40L水平降低的程度更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可以更加有效地降低左心衰患者的肺动脉收缩压以及血ET-1、sICAM-1和sCD40L的水平,缓解临床症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范剑峰  方译  郑春华 《金属学报》2019,24(7):810-814
目的: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钠与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力衰竭(HFrEF)患者12周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9月在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诊治的射血分数降低的慢性心衰患者5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25例)及治疗组(27例)。两组分别给与常规抗心衰治疗,对照组给与盐酸贝那普利10 mg每日一次口服治疗,每两周调整一次剂量(根据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情况),直至目标剂量20 mg每日一次。治疗组在停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36 h后转化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50 mg每日两次口服治疗,每两周调整一次剂量(根据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情况),直至达目标剂量200 mg每日两次。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氨基末端脑钠尿肽(NT-proBNP)、6 min步行距离、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径(LVEDD)和明尼苏达生活量表(MLHFQ)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达72.00%,但明显低于治疗组的92.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 6 min步行距离、NT-proBNP、LVEF、LVEDD和明尼苏达生活量表(MLHFQ)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慢性心衰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可以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徐永华  施向红 《金属学报》2021,26(6):647-652
目的:探究托拉塞米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选择本院收治的CHF患者7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37例和研究组38例,对照组给予左卡尼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托拉塞米治疗。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心室重塑指标、6分钟步行试验(6MWT)距离,检测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白细胞介素33(IL-3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及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脑钠肽(BNP)表达水平。结果:(1)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2.11%)高于对照组(72.97%)(P<0.05)。(2)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LVPWT)均减小(P<0.05),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增大(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研究组IVST、LVPWT均减小(P<0.05),LVMI、LVEF均增大(P<0.05)。(3)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血清Gal-3、IL-33、hs-CRP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研究组血清Gal-3、IL-33、hs-CRP水平均降低(P<0.05)。(4)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6MWT距离均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研究组6MWT距离增加(P<0.05)。(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血浆NT-proBNP、BNP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研究组血浆NT-proBNP、BNP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托拉塞米联合左卡尼汀治疗CHF,能显著改善患者心室重塑指标,改善运动功能,下调血清炎症水平并提高心功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的影响。方法: 113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达格列净组(58 例)和对照组(55 例),均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口服阿司匹林0.1 g/d及阿托伐他汀20 mg/d。达格列净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每天服用达格列净10 mg,对照组加用其他类口服降糖药和(或)胰岛素治疗,总疗程24周,对2组患者分别进行各项生化指标及IMT的检测及比较。 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达格列净组治疗后IMT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的I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颈动脉IM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2组之间血糖及血压下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达格列净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IMT,考虑该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心血管获益与此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肺复苏患者的心肌及肝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60例急性心肺复苏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心肺复苏即刻给予参附注射液,于心肺复苏后0、24、48 h,对比两组心肌功能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I)、肝肾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结果: 两组心肺复苏后CK-MB、cTnI、ALT、Cr、hs-CRP、TNF-α显著升高(P<0.05);心肺复苏后24、48 h,研究组的CK-MB、cTnI、ALT、Cr、hs-CRP、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死亡率(36.67%)显著低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06,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对急性心肺复苏患者的心肌及肝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曲普利啶胶囊联合复方麻黄碱色甘酸钠膜治疗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106例A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复方麻黄碱色甘酸钠膜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给予曲普利啶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鼻痒、鼻塞、喷嚏、流涕及头痛等症状消失的时间。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3(IL-13)、白细胞介素8(IL-8)及白细胞介素4(IL-4)等炎性因子含量;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2%(P<0.05);观察组鼻痒、鼻塞、喷嚏、流涕及头痛等症状消失的时间分别为(1.61±0.22)、(1.83±0.26)、(4.34±0.54)、(2.37±0.24)、(1.51±0.19)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17、IL-4、IL-8及IL-13含量分别为(0.83±0.22)、(43.15±5.21)、(35.42±10.65)、(113.12±18.53)、(5.44±1.05)n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一致(P>0.05)。结论:曲普利啶胶囊联合复方麻黄碱色甘酸钠膜治疗AR疗效确切,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刘玉  张颖  王安才 《金属学报》2017,22(7):814-820
目的: 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合并利尿剂抵抗患者的疗效,并观察rhBNP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神经肽Y(NPY)的影响。方法: 60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合并利尿剂抵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吸氧、利尿、强心、营养心肌等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追加 rhBNP 治疗。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1、3 d的临床症状、尿量情况。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7 d的血清B型脑钠肽(BNP)、TNF-α、NPY浓度,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并治疗前后进行6 min步行试验。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 d及第3天的呼吸困难好转率为80%、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天及第3天的肺部湿啰音好转率为90%、9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 d及第3天的下肢水肿好转率为77%、9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1天及第3天尿量为(1 367±198)、(1 528±389) mL,对照组治疗后第1天及第3天尿量为(1 040±139)、(1 096±222) mL,治疗前后两组尿量均有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增加幅度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的6 min步行距离及LVEF、LVEDD差值分别为(201±52) m、(15.8±10.5)%、(3.5±8.2) mm,对照组分别为(162±66) m、(8.2±6.2)%、(2.2±6.7) mm,治疗后两组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和 LVEF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升高幅度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治疗前后LVEDD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BNP、TNF-α、NPY差值分别为(725.1±258.3)、 (15.8±9.2)、(150.0±30.3) pg/mL,对照组治疗前后的BNP、TNF-α、NPY差值分别为(231.8±289.2)、 (10.1±6.4) 、(75.9±28.3) pg/mL,两组患者的上述3项指标治疗后均有所降低(P<0.05),而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BNP能明显改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合并利尿剂抵抗患者的临床症状,可能与减少TNF-α表达和降低NPY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韦喻镪 《金属学报》2018,23(2):184-188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心肌的保护作用。 方法: 将110例于我院就诊的初发AMI并发应激性高血糖的患者分为两组,各55例;在常规标准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利拉鲁肽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胰岛素治疗;分别于PCI术前以及术后测定血液肌酸磷酸激酶(CK)、血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心肌损伤情况;测定术后7 d及30 d的心肌灌注缺损积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比较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CK、CKMB、cTnT、hs-CRP均明显升高(P<0.05),NT-pro-BNP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48 h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t=5.188、7.081、2.180、5.091、4.748, P<0.05);心肌灌注缺损积分两组术后30 d指标较7 d时降低,对照组下降明显(t=7.963,P<0.05),术后7 d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6.235,P<0.05)。LVEF、LVEDD术后30 d指标较7 d时升高,观察组LVEF差异显著(t=2.016,P<0.05);同期组间比较,术后30 d LVEF差异显著(t=2.032,P<0.05),其余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利拉鲁肽可在AMI患者PCI术后对心肌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布拉氏酵母菌对儿童哮喘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84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90例,观察组(布拉氏酵母菌)94例。两组均按GINA方案治疗。观察组联合布拉氏酵母菌1.0/次,每日2次口服,连用4周。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3组(另设健康组80例)及治疗后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外周血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7(IL-17)、白介素-5(IL-5)、干扰素-γ(IFN-γ)水平。观察其临床疗效、血清细胞因子及肺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49%)明显高于对照组(7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血清中IL-17、IL-5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及IL-10、IFN-γ水平低于健康组;治疗后两组IL-17、IL-5均下降(P<0.01,P<0.05 ),IFN-γ、IL-10上升(P<0.01,P<0.05 ),但观察组上升或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肺功能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哮喘患儿外周血IL-10、IFN-γ与IL-17、IL-5浓度成负相关。布拉氏酵母菌能有效治疗儿童哮喘,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hl/Th2细胞因子的偏移有关。  相似文献   

10.
陈雁斌  邓珊珊 《金属学报》2017,22(7):821-824
目的: 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lα)水平的影响。方法: 6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疗程均为10 d。治疗前,治疗后3 d、10 d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及检测血清HIF-lα水平。结果: 治疗后3 d、10 d,治疗组的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10 d两组血清HIF-lα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组比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IF-lα水平与NIHSS减少值呈正相关(P<0.05)。结论: 醒脑静注射液可通过上调血清HIF-lα表达水平保护、治疗缺血脑组织。  相似文献   

11.
郑琪娈  沈琪  余金聪  袁耀  陈波 《金属学报》2018,23(3):337-341
目的:探讨利伐沙班与血塞通注射液联合使用预防脊柱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效果及对患者凝血功能、血流变学指标及其它血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脊柱外科接受脊柱手术治疗的患者105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各35例。对照组1术后给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2术后给予利伐沙班治疗,治疗组给予血塞通联合利伐沙班治疗。检测并比较3组患者凝血功能、血流变学指标、其他血生化指标的变化;评估并比较3组患者术后5 d DVT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均较治疗前显著延长,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3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刚性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红细胞变形指数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3组血小板计数(PLT)、血管内皮素(E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D-二聚体(D-D)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红蛋白(Hb)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DVT发生率为2.86%显著低于对照组1的14.28%和对照组2的11.42%(P<0.05)。结论:利伐沙班联合血塞通注射液可明显改善血流变学及其它血生化指标水平,进而有效预防脊柱创伤术后DVT形成,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华海燕  严杰  秦宇芬 《金属学报》2022,27(8):848-856
目的:探究五味子乙素(schisandrin B, Sch B)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MIRI)大鼠的保护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0只SD大鼠,大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MIRI组、MIRI+30 mg/kg Sch B(MIRI+L-Sch B)组和MIRI+60 mg/kg Sch B(MIRI+H-Sch B)组,每组10只,Sch B灌胃处理7 d。随后采用左前降支结扎进行MIRI造模,Control组大鼠仅进行假手术。造模完成后,记录再灌注120 min后的大鼠心脏的射血分数(EF)、缩短分数(FS)、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左心室内压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值。采集大鼠血清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活性。分离大鼠心肌缺血组织,检测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GSH-PX)水平,TTC、HE and TUNEL染色实验分别观察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和心肌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cleaved caspase 3、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关联X(B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L-Sch B预处理后,MIRI大鼠的EF、FS、-dp/dtmax以及GSH-PX水平显著上升(P<0.05或P<0.01),CK-MB、LDH、cTnI活性以及MDA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心肌梗死面积显著减少(P<0.01),心肌组织损伤得到改善(P<0.01),心肌细胞凋亡减少(P<0.05、P<0.01),cleaved caspase 3/caspase 3、Bax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且MIRI+H-Sch B组大鼠+dp/dtmax值显著升高(P<0.05)、MPO水平显著降低(P<0.01),该结果具有剂量效应。 结论:Sch B预处理可减轻MIRI引起的大鼠心肌损伤,其作用机制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下调cleaved caspase 3、Bax蛋白表达和上调Bcl-2蛋白表达以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实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必净(XBJI)注射液对缺氧-复氧大鼠心肌炎性反应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平衡灌注组(N 组)、模型组(H/R组)、低剂量XBJI组(L组,2 mL/100 mL)、中剂量XBJI组(M 组,4 mL/100 mL)、高剂量XBJI组(H组,8 mL/100 mL)。大鼠进行灌注/停灌/再复灌方式制备心肌缺氧/复氧模型。对照组在平衡灌注20 min时纪录心率(HR)、左室发展压(LVDP)、左心室发展压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左心室内压(LVP)的值,其余各组再灌注结束后记录HR、LVDP、±dp/dtmax、LVP的变化。ELISA检测心肌组织TNF-α的浓度,Western blot检测TNF-α蛋白,RT-PCR检测心肌组织TNF-α mRNA的表达。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结构的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及平衡灌注组相比,其余各组LVDP、±dp/dtmax、LVP、HR值均降低(P<0.01),TNF-α浓度、TNF-α蛋白水平和TNF-α mRNA的表达均显著上升(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剂量血必净组 LVDP、±dp/dtmax、LVP、HR的值均明显升高(P<0.01)。TNF-α浓度、TNF-α蛋白和TNF-α mRNA的表达均有降低(P<0.01或P<0.05);并以中剂量XBJI组差异最显著(P<0.01);各剂量XBJI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光镜下各剂量XBJI组的心肌组织结构异常变化比模型组明显减轻,以中剂量XBJI组减轻最为显著。结论: 不同剂量血必净注射液可通过降低TNF-α表达减轻缺氧/复氧大鼠心肌的炎性反应,并以中剂量XBJI(4 mL/100 mL)疗效为最佳。  相似文献   

14.
宋欣  王雪  周黄红  赵天一 《金属学报》2019,24(4):458-463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对着色紫癜性皮肤病(pigmented purpuric dermatosis,PPD)患者抗菌肽LL-37的表达及其对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到2018年4月间收治的54例PPD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签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另外选取30例正常受试者作为正常组。对照组口服甲泼尼龙片、皮损处涂抹氟芬那酸丁酯软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正常组不做任何治疗处理,1个月后进行观察评价。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比较三组血清中LL-37水平与皮损处LL-37水平以及三组血清TNF-α、IL-6、IL-17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LL-37水平、皮损处LL-37水平以及血清TNF-α、IL-6、IL-17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LL-37水平、皮损处LL-37水平与血清TNF-α、IL-6、IL-17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LL-37水平、皮损处LL-37水平与血清TNF-α、IL-6、IL-17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0.37%,显著高于对照组51.85%(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52%,略低于对照组3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1.11%,略低于对照组18.5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能够降低PPD患者体内抗菌肽LL-37的表达水平,减轻炎性反应,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复发率更低,疗效及安全性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对行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手术患者性激素和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行腹腔镜子宫内膜异位手术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米非司酮片,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性激素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显效29例,有效1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1%,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1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73.3%,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雌二醇(E2)、黄体生成激素(LH)和卵泡生成激素(FSH)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更加明显(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更加明显(P<0.05),两组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均有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程度更加明显(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纯应用腹腔镜手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性激素、HGF和脂联素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对于临床治疗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局部枸橼酸抗凝对急性肾损伤合并高危出血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等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急性肾损伤合并高危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局部2.5%枸橼酸钠抗凝,对照组不给予抗凝。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抗凝效果及炎性细胞因子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透析3 h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分别为(55.17±7.92)s和(26.49±2.38)s,高于对照组的(49.37±7.98)s和(22.34±2.21)s(P<0.05),观察组滤器寿命为(38.4±4.3)h,与对照组的(34.3±5.6)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透析后血清TNF-α、IL-1、IL-6、IL-10浓度均较透析前明显下降(均P<0.05),观察组透析后血清TNF-α、IL-1、IL-6、IL-10浓度较对照组低(均P<0.05)。结论: 急性肾损伤合并高危出血患者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时采用局部枸橼酸抗凝技术具有较好的抗凝效果,对改善机体炎症反应有重要意义,且具有较好的临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周严灿 《金属学报》2019,24(6):699-703
目的:探讨阿戈美拉汀治疗抑郁障碍的疗效及对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接受阿戈美拉汀治疗,对照组接受文拉法辛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BDNF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73.33%,对照组有效率为62.2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D、HAMA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A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DNF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BDNF与HAMD、HAMA评分呈负相关(P<0.05),与HAMD减分率呈正相关(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戈美拉汀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抑郁和焦虑症状,显著降低BDNF水平,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尽管使用各种传统的药物标准治疗,但预后仍然不够理想,急需新的药物以及治疗方式的更新与提高。近年来,陆续出现了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沙库巴曲缬沙坦)类及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sGC)激动剂(维利西呱)、心肌肌球蛋白激活剂(omecamtiv mecarbil)等新型治疗药物。钠-葡萄糖协同转运体2(SGLT2)抑制剂具有改善心室负荷,减少纤维化及影响心肌代谢等多种作用。sGC激动剂通过增强L-ARG-NO-sGC-cGMP信号通路,改善心肌和血管功能,逆转心室肥厚和纤维化,减缓心室重构,并通过全身和肺血管舒张减少心室后负荷发挥抗心衰作用。除此之外,新型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非奈利酮也在心衰领域有良好的临床研究报道。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心力衰竭患者,选择合适的药物,根据心衰的优化流程进行个体化治疗是未来心衰发展的方向与希望。  相似文献   

19.
陈曹杰  徐驰 《金属学报》2017,22(11):1274-1277
目的:探讨艾司洛尔对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92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米力农治疗。观察组采用艾司洛尔联合米力农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心指数(CI)、每搏输出量指数(SVI)、血乳酸(Lac)。采用心脏彩超仪检测患者心功能变化,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舒张早期峰值流速(E)/二尖瓣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和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评估患者病情变化。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降钙素(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CI、SVI均明显升高,Lac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I、SVI明显高于对照组,La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E/A的水平明显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PCT、CRP、WBC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CT、CRP、WB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洛尔能显著减轻脓毒性休克患者的炎症反应,改善血流动力学水平。  相似文献   

20.
蒋豪明  陈翔  李珍  顾承萍 《金属学报》2019,24(3):301-306
目的: 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GM1)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NGF)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HIE患儿12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20 mg+10%GS注射液30~5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一次);观察组给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20 mg+10%GS注射液30~5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一次)+鼠神经生长因子(18 μg+2 mL注射用水,肌内注射,每天一次)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神经功能、智能发育及运动发育情况;记录两组患儿意识反射、吸吮反射、肌张力恢复时间;测定两组患儿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S-100β水平。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3.44%(57/61),对照组为80.33%(4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604,P<0.05);观察组出生后28 d神经测定量表(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生后3个月观察组智能发育指数(MDI)、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意识反射恢复时间、吸吮反射恢复时间及肌张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GF-1水平升高,MBP、NSE、VEGF及S-100β水平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GM1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HIE疗效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神经功能,缩短恢复时间,降低血清相关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