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院2型糖尿病(T2DM)住院患者降糖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4年9月内分泌科住院患者病历,收集患者年龄、病程、血糖、降糖药物的使用情况等。根据降糖治疗情况分为口服药物组、胰岛素组、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组;根据治疗方案联合情况分为单药治疗组、二联治疗组、三联及以上治疗组。结果:入选T2DM患者175例,胰岛素组、胰岛素联合口服用药组病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明显高于口服药物组,而空腹C肽(C0)、餐后2小时C肽(C2h)浓度明显低于口服药物组(P<0.05)。三联及以上治疗组BMI值、FPG浓度高于单药治疗组(P<0.05)。结论:我院T2DM患者HbA1c水平较高及病程较长时才选择胰岛素治疗,胰岛素起始治疗时机晚,出现慢性并发症风险大;二甲双胍使用率偏低,未能发挥其一线用药地位。  相似文献   

2.
宋美情 《金属学报》2017,22(6):694-698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T2DM)伴高血压患者骨密度及胰岛素抵抗(IR)、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25例T2DM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2例,对照组63例,两组均口服达美康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治疗12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脂联素(APN)、瘦素(LEP)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测定腰椎2-4(L2-4)骨密度(BMD)、左股骨颈BM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组间各检测指标变化。结果: (1)治疗12周后,两组的FPG、HbAlc较治疗前均有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BMI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APN、IGF-1、L2-4及左股骨颈BMD均升高,FINS、HOMA-IR、TNF-α、IL-6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EP与治疗前比较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分析显示,L2-4及左股骨颈BMD均与APN、IGF-1呈正相关,与HOMA-IR、LEP、TNF-α和IL-6呈负相关。结论:二甲双胍可以改善T2DM伴高血压患者的BMD,降低IR,纠正细胞因子紊乱,可能减少T2DM伴高血压患者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脂联素45(APM1-45)T/G基因遗传变异对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T2DM易感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1月期间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T2DM患者共95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利拉鲁肽进行为期14周的治疗,记录不同基因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水平、BMI指数和mRNA相对表达等指标变化,统计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APM1-45(rs2241766)位点在研究人群中的基因分布频率为:TT型46例(48.42%),TG型43例(45.26%),GG型6例(6.32%),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328)。治疗后,各组患者的餐后2小时血糖(2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和BMI相关指标相比治疗前均下降明显,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TT基因型患者的各项指标与TG/GG基因型患者相比,下降更多,但二者相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mRNA相对表达方面,相对于TG/GG基因型患者,TT基因型患者的mRNA的相对表达明显偏低,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整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各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利拉鲁肽进行治疗具有明显效果,在显著降低血糖水平、控制体质量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G等位基因与T2DM易感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T等位基因携带者对利拉鲁肽的治疗表现出更优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孔祥  华强  孟祥健  姚新明  王勇  夏礼斌 《金属学报》2017,22(12):1406-1409
目的:测定初诊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miRNA-101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qRT-PCR法检测30例初诊T2DM患者及正常受试者血清中miRNA-101表达水平,并测定相关临床指标。两因素间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miRNA-101和其他参数的关联应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初诊T2DM患者血清中miRNA-10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miRNA-101表达水平与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和糖化血红蛋白A1c(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呈正相关(P<0.05)。在校正性别、年龄、体质量后,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miRNA-101水平与HbA1c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初诊T2DM患者血清miRNA-101表达水平增高,可能与HbA1c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在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M)伴肥胖患者中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2013年3月至6月在本院内分泌门诊收治的T2DM伴肥胖患者54例,BMI≥25。随机分为利拉鲁肽治疗组和门冬胰岛素30对照组。于用药前、用药12周后分别测定患者的体质量、腰围、BMI、空腹血糖(FPG)、餐后 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对两组患者行 72 h动态血糖监测(CGMS),比较24 h 平均血糖水平(24 h MBG)、高血糖所占比率(HAVC)(≥11.1 mmol/L)、低血糖所占比率(LAVC)(≤3.9 mmol/L)、日平均达标率、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S)、血糖波动系数(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治疗前后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1)利拉鲁肽治疗组12周后体质量、腰围、BM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用药12周后体质量有增加趋势,腰围、BMI变化不明显(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组FPG、2hPG、HbA1c在治疗后均有下降(P<0.05),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各个时点血糖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均出现TC、LDL C、TG降低和HDL-C升高。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动态血糖监测(CGMS)参数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LAGS、SDBG、MAGE、LAV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 h MBG、HAVC、日平均达标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拉鲁肽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平稳降糖、减轻体质量、调脂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 ]对血糖水平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入院的58例老年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血清25(OH)D水平分组,分析病人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并进行馒头餐-C肽释放试验:测定0、30、60、120和180 min血糖和C肽水平,研究血清25(OH)D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结果:血清25(OH)D缺乏或不足的老年T2DM患者比充足的患者的HbA1c和馒头餐试验的120 min和180 min血糖水平显著升高(P<0.05);60 min和120 min的C肽含量,各时间点的C肽指数和180 min内C肽曲线下面积(AUCCP180)均显著降低(P<0.01);血清25(OH)D水平与HbA1c呈负相关,但与60、120 min的C肽,60、120、180 min的C肽指数及AUCCP180呈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C肽指数是血清25(OH)D水平的重要相关因素。结论:血清25(OH)D不足或缺乏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更严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近年来研究结果表明大麻素受体1基因(cannabinoid receptor 1,CNR1)在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利拉鲁肽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CNR1基因遗传变异对利拉鲁肽治疗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从2016年3月到2018年12月收集确诊为早期2型糖尿病的患者230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利拉鲁肽进行治疗,16周后评价临床疗效。另外,收集患者外周血及部分新鲜外周血标本分别用来进行CNR1基因标记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分型及CNR1基因mRNA的表达测定。CNR1基因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和其他变量的关联分析通过卡方检验或非参检验进行。不同基因型患者的CNR1基因mRNA表达通过非参检验进行分析。结果:纳入研究的230例接受利拉鲁肽治疗的患者均可以进行疗效评价,治疗16周后的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和HbA1c指标均下降明显,且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CNR1基因多态性分析方面,只发现rs1049353位点的临床意义。rs1049353位点在纳入研究的糖尿病患者中的分布频率为:GG型188例(81.7%),GA型39例(17.0%),AA型3例(1.3%),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10,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551)。由于AA基因型患者相对较少,后期分析将GA和AA基因型患者合并为一组。疗效分析方面,其中GA/AA基因型患者的BMI指数平均下降了(3.4±0.9)kg/m2,FPG指标平均下降了(5.1±0.9)mmol/L,HbA1c平均下降了(2.7±0.5)%,而GG基因型患者的BMI指数平均下降了(3.0±1.5)kg/m2,FPG指标平均下降了(4.7±1.3)mmol/L,HbA1c平均下降了(2.6±0.5)%,两种基因型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值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在125例具有合适标本的CNR1基因mRNA表达分析中发现,相对于GA/AA基因型患者,GG基因型患者的mRNA的相对表达明显较高[(4.2±1.3)vs.(2.8±1.2)],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停药后逐渐消失。和CNR1基因rs1049353位点无显著的相关性。结论:利拉鲁肽在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安全有效。CNR1基因rs1049353位点可能通过影响该基因mRNA的表达进而影响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观察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Wnt/β-链蛋白(Wnt/β-catenin)、糖原合成酶激酶-3(GSK-3β)通路表达,以及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斑块面积的影响,评价丹蛭降糖胶囊对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1人。所有患者给予基础药物(常规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治疗组采用基础药物+丹蛭降糖胶囊,疗程均为16周。结果: 16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84.31%,优于对照组的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比较中医证候积分、FPG、2 hPG、HbA1c、TC、TG、LDL、HDL、颈动脉IMT及斑块面积水平都有所改善(P<0.05或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2 hPG、HbA1c、TG及LDL水平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治疗组IMT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但斑块面积改善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β catenin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血清GSK 3β水平比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蛭降糖胶囊可以显著缓解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或逆转颈动脉硬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MTNR1B rs10830963基因多态性对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新诊断的T2DM患者90例,口服瑞格列奈 1 mg,一日3次,连续8周,服药前和服药第8周末收集静脉血标本,测定治疗前后人体参数及糖脂代谢相关指标。采用高分辨溶解曲线方法对患者进 MTNR1B rs10830963基因分型。结果: 80例患者完成8周随访,CG+GG基因型携带者空腹血糖(FPG)下降幅度、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升高幅度均小于CC野生型携带者(P<0.05)。结论: MTNR1B rs10830963基因变异与瑞格列奈治疗T2DM的疗效相关,CC基因型携带者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是遗传和生活方式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目前临床上治疗T2DM的药物存在很多弊端,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治疗方法用于改善。近年来,基因疗法在动物水平被证明可以逆转T2DM相关的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 IR)等症状且没有发现明显的低血糖等副作用。所以,基因治疗可能是未来T2DM治疗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总结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 FGF21)、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 1, GLP-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PPAR)、胰岛素等T2DM相关基因在机体糖脂代谢和T2D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汇总了多种病毒载体在基因治疗T2DM中的应用情况,讨论了T2DM中基因治疗方法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并且展望了未来基因治疗T2DM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黄琼  张留福  程雁  司力  魏伟 《金属学报》2013,18(3):307-311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中β3肾上腺素受体基因Trp64Arg多态性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方法: 196名高尿酸血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196名正常尿酸水平的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基因分型。检测体重指数、腰臀比、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酸、肌酐、尿素氮、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水平。结果: 高尿酸血症组中,携带不同β3肾上腺素受体Trp64Arg基因型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尿酸水平有统计学差异,且呈基因剂量效应[CC组(599.53±113.70) vs CT组(529.78±81.10) vs TT组(507.33±74.27), P<0.01]。在该研究中,Trp64Arg TC+CC基因型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亦显著高于TT基因型组[(557.95±99.91) vs (503.47±69.40) μmol/L, P<0.01]。结论: β3肾上腺素受体基因Trp64Arg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桂枝茯苓胶囊联合达英-35和枸椽酸氯米芬(CC)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不孕不育门诊就诊的PCOS不孕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达英-35和CC)和治疗组30例(桂枝茯苓胶囊联合达英-35和CC),治疗3疗程,促排卵3个周期,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多毛评分、痤疮评分、卵巢体积、血清黄体生成素(LH)、LH/卵泡刺激素(FSH)、总睾酮(TT),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的变化,同时观察排卵率和妊娠率。结果: (1)两组患者WHR、多毛评分、痤疮评分统计学上无明显变化(P>0.05),卵巢体积均明显缩小,统计学上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BMI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2)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H、LH/FSH比值、TT均下降,SHBG均升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治疗组FINS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无明显下降(P>0.05)。(3)治疗组的周期排卵率及周期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但统计学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联合达英-35和CC能显著改善PCOS患者的生殖内分泌情况,改善糖脂代谢,增加CC的敏感性,改善排卵率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3.
寿荣伟 《金属学报》2013,18(11):1284-1287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脂及内脂素(Visfatin)的影响,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内分泌科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T2DM患者8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Hbalc、TC、TG、低密度脂蛋白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内脂素等生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FPG、Hbalc、TC、TG、LDL、HDL和内脂素的表达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PG和Hbalc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减低(P<0.05, P<0.01),罗格列酮组FPG和Hbalc减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TC、TG、LDL、HDL和内脂素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罗格列酮组治疗后TC、TG、LDL和内脂素表达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 P<0.01),HDL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罗格列酮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5.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罗格列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8%)与对照组(21.4%)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罗格列酮具有高效的降血糖作用,可以显著降低T2DM患者的血脂和内脂素水平,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率低,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