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宣妙燕  徐震 《金属学报》2021,26(2):154-160
目的:探究小儿川崎病(KD)肠道菌群变化与特异性转录因子RAR相关孤儿受体γt(RORγt)、叉头蛋白P3(FOXP3)、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的关联性。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KD患儿110例,根据是否合并感染分为单纯KD组(68例)与KD合并感染组(42例),另选择同期健康儿童4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肠道菌群、RORγt、FOXP3、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分析肠道菌群、RORγt、FOXP3、T淋巴细胞亚群与KD合并感染的关系,Pearson相关性分析肠道菌群与RORγt、FOXP3、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肠道菌群、RORγt、FOXP3、T淋巴细胞亚群对KD合并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KD合并感染组乳酸杆菌属、韦荣球菌属、梭菌属、FOXP3、CD3+、CD4+/CD8+低于单纯KD组、对照组,单纯KD组低于对照组,拟杆菌属、肠球菌属、副杆菌属、RORγt高于单纯KD组、对照组,单纯KD组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乳酸杆菌属、韦荣球菌属、梭菌属、RORγt、FOXP3、CD3+、CD4+/CD8+是KD、KD合并感染的重要保护因素,拟杆菌属、肠球菌属、副杆菌属是KD、KD合并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乳酸杆菌属、韦荣球菌属、梭菌属与RORγt呈负相关,与FOXP3、CD3+、CD4+/CD8+呈正相关,拟杆菌属、肠球菌属、副杆菌属与RORγt呈正相关,与FOXP3、CD3+、CD4+/CD8+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肠道菌群、RORγt、FOXP3、T淋巴细胞亚群联合预测KD合并感染AUC为0.888,95%CI为0.822~0.953,P<0.001,预测敏感度为76.19%,特异度为89.71%,优于各指标单一预测。 结论:KD患儿肠道菌群变化与RORγt、FOXP3、T淋巴细胞亚群显著相关,且均与KD、KD合并感染联系紧密,联合检测可作为预测感染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肾脏内科住院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性,为临床治疗细菌感染的抗菌药物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入住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肾脏内科患者送检标本培养阳性病原菌数据。结果:共培养出286株细菌,以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为主。革兰阴性菌占比89.51%,革兰阳性菌占比10.49%。革兰阴性菌中,肠杆菌科细菌检出前三位细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非发酵阴性菌检出前二位细菌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ESBLs)检出率为32.87%,以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对氨曲南和头孢曲松耐药率分别为83.8%和100%;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检出率为6.29%。在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4.89%。结论:在本院肾脏内科住院患者细菌感染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琥珀酸曲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16S rRNA高通量测序法对健康组、T2DM组、琥珀酸曲格列汀组、磷酸西格列汀组小鼠肠道菌群进行测序,利用QIME对数据进行过滤,对物种进行分类和注释。对样品的Alpha多样性指数和Beta多样性指数进行了分析,比较4组的样本菌群丰富度和多样性。结果:结果表明健康组、T2DM组、琥珀酸曲格列汀组、磷酸西格列汀组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健康组相比,T2DM组的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的比值降低,与琥珀酸曲格列汀组比较,T2DM组的Cyanobacteria、Verrucomicrobia、Tenericute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DM组候选生物标志物可能是:Bacilli、Lactobacillales、Lactococcus、Streptococcaceae;琥珀酸曲格列汀组候选生物标志物可能是:Bacteroidia、Bacteroidetes、Bacteroidales、Prevotella、Paraprevotellaceae、Parabacteroides、Porphyromonadaceae;磷酸西格列汀组候选生物标志物可能是:Lactobacillus、Lactobacillaceae、Helicobacter。 结论:使用琥珀酸曲格列汀改善小鼠肠道菌落,可能通过改善肠道菌群而达到降糖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深入探讨海洋微生物对碳钢的腐蚀机理,通过细菌的分离鉴定方法,研究了不同碳含量碳钢在自然海水中浸泡不同时问后腐蚀产物中的细菌组成。结果表明不同碳钢每克表面刮取物中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的数量均在浸泡时间为91d时达最大值,而硫酸盐还原菌的数量在浸泡时间为184d时达最大值。铁细菌和硫细菌的变化不明显。不同碳钢,除7d实验周期外,随碳含量增加,腐蚀产物中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有增加趋势,而硫酸盐还原菌却存在降低趋势。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主要由两个菌属的细菌组成,即假单胞菌属和弧菌属,当浸泡时间达1a时,还出现大量黄杆菌。从各个菌属所占比例可见,碳钢腐蚀产物中菌群初期主要由需氧菌组成,随着浸泡时间延长,兼性厌氧菌开始占据主要地位。铁细菌主要是由瑙曼氏菌属和鞘铁菌属组成。不同细菌在生长过程中对氧的需求与消耗及代谢产物的差异,会对碳钢的腐蚀过程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在动脉粥样硬化中对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氧化三甲胺(trimethylamine N-Oxide, TMAO)的影响。方法:将17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Control, CTL)(n=8)和替米沙坦(10 mg·kg-1·d-1,灌胃)治疗组(telmisartan, TLM)(n=9)。喂食高脂饮食12周,3%水合氯醛麻醉处死,从眶后窦处采集静脉血,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TMAO,油红“O”染色法测量主动脉根部斑块的面积,免疫组化法检测斑块内白细胞介素-6(IL-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巨噬细胞表面因子(mac-3),留取结肠粪便进行肠道菌群16S-rRNA,V3-V4区测序。结果:与CTL组相比,TLM组的主动脉根部斑块面积明显减少,炎性因子IL-6、MCP-1和mac-3表达水平下降、血浆TMAO水平明显降低;肠道菌群功能差异分析提示两组小鼠在细胞转运及代谢、能量与转换、信号转导等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丰度差异分析提示TLM组较CTL组产生TMAO的肠道菌群(Anaeroplasmataceae, Bacteroidaceae, Clostridiaceae, Lachnospiraceae, Ruminococcaceae, Proteus)明显减少。结论:替米沙坦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除与阻断血管紧张素II 1型受体(AT1R)有关外,还可能与改变肠道菌群组成使得TMAO血浆含量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头针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分(MoCA)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入选标准的9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认知训练组,A组)、按摩组(头部自我按摩+认知训练组,B组)、头针组(头针+认知训练组,C组),每组30例。分别检测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5 d后MoCA量表评分和血清Hcy含量。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5 d后Hcy含量比较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oCA评分比较示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5 d后与B组比较,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A-B=1.30,P>0.05);与C组比较,A组、B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A-C=3.66,tB-C=2.48,P均<0.05)。结论:头针治疗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血清Hcy含量变化无影响,但可提高MoCA评分,即改善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王静霞  王新梅  李庆妍 《金属学报》2012,17(12):1401-1403
目的: 比较口服甘露醇溶液与硫酸镁溶液用于妇科术前肠道准备临床效果,以便指导临床选择用药。方法: 选择准备行子宫切除病例106例,随机分为口服甘露醇溶液组(n=53)与口服硫酸镁组(n=53),比较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度、排便次数、术后排气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者在肠道清洁度、排便次数、排气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发生恶心、呕吐,胃痛,腹胀、腹痛,肛门刺激,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组患者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可作为妇科术前肠道准备使用药物;但硫酸镁味苦,易长菌;甘露醇使用方便,易保存,口感好,可广泛用于妇科手术前肠准备。  相似文献   

8.
尤匡掌  陈斌  包倩倩 《金属学报》2017,22(2):190-193
目的:评价七氟烷联合丙泊酚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胸腔镜切除术后认知功能及血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116例老年NSCLC胸腔镜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0.08 mg·kg-1·min-1丙泊酚靶控输注维持麻醉,试验组给予0.05 mg·kg-1·min-1丙泊酚靶控输注+ 0.8MAC七氟烷吸入以维持麻醉。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β淀粉样蛋白(Aβ)、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及安全性。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血清NSE、Aβ水平较低,MMSE评分较高(P<0.05)。试验组患者血清O2-、MDA水平较低,血清GSH-Px水平较高(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七氟烷联合丙泊酚能够降低老年NSCLC胸腔镜切除术后患者的血清氧化应激水平,减少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右旋美托咪啶对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 选择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患者45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A组为单纯吸入七氟醚麻醉诱导组,B组和C组为吸入七氟醚麻醉诱导前分别静脉泵注右旋美托咪啶 0.5 μg/kg 和 1.0 μg/kg 组,观察3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BIS的变化,并记录患者入睡时间、BIS值达到60时间、可以实施气管插管时间、手术和麻醉时间、入睡前实施肺活量次数和整个过程发生的不良反应事件。结果: 与麻醉诱导前(T0)相比,麻醉后插管前(T1)血压、心率和BIS明显下降(P<0.05),围插管期(T2)A组血压较诱导前插管前增高(P<0.05);与A组相比,围诱导期(T1和T2)B组和C组血压、心率和BIS值较低(P<0.05),围拔管期(T3)B组和C组血压和心率较诱导前增加较低(P<0.05);与A组相比,B组和C组患者的意识消失时间、BIS值小于或等于60时间、气管插管时间较短(P<0.05),以C组缩短明显;B组和C组吸入过程中N次肺活量较A组少。结论: 右旋美托咪啶 0.5、1.0 μg/kg 均可产生明显镇静效应,缩短诱导时间;抑制七氟醚吸入诱导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以右旋美托咪啶 1.0 μg/kg 的作用更理想,但要注意防止围麻醉期出现的严重心动过缓和低血压。  相似文献   

10.
邵军进  厉亚  吕蕾  吴凯华 《金属学报》2018,23(6):688-693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羟乙基淀粉联合芬太尼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诊术后脑糖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东阳市人民医院于2015年10月至2017年5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行微创抽吸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使用右美托咪定、羟乙基淀粉联合芬太尼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和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的变化;在麻醉前和术后1 d、3 d和5 d时对所有患者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测试(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监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糖氧代谢指标(SjvO2、CEO2、AVGlu、AVDO2、AVPCO2和AVLac)。结果:(1)对照组患者手术开始至术后24 h期间,心率、MAP、SBP和SBP均发生显著性变化(P<0.05),观察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T2(钻孔时)、T3(术后12 h)时刻的心率,T2时刻的MAP、SBP和SBP均比对照组接近正常值,即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MMSE评分在术后1 d和3 d时,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术后糖氧代谢指标(SjvO2、CEO2、AVGlu、AVDO2、AVPCO2和AVLac)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麻醉,术中及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程度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异丙酚镇静降低老年人硬膜外麻醉术中心理应激水平, 观察其对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年龄65~80 岁前列腺电切病人160 例, ASA Ⅰ~Ⅱ级, 文化程度为小学水平, 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单纯行硬膜外麻醉;试验组,硬膜外麻醉联合异丙酚镇静, 每组80 人。试验组行异丙酚靶控镇静, 以脑电双频指数(BIS) 监测镇静深度, 使BIS 值维持在80 左右。手术前1 d 及手术后第5 天进行8 项神经心理测试评估认知功能;术中每5 min 记录一次无创平均血压;手术结束后30 min 进行术中舒适满意度评价。结果:试验组术中平均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 术中舒适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 。试验组手术前后数字广度顺向测验和听觉词语学习成绩无明显变化, 术后第5 天听觉词语学习成绩好于对照组(P<0.05) 。两组病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 的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硬膜外麻醉术中辅以异丙酚镇静降低术中不良心理应激, 病人舒适满意度较高, 可能具有一定程度降低老年人术后记忆能力损害的作用, 但对减少POCD 发生率的作用有限。  相似文献   

12.
邓迎丰 《金属学报》2017,22(5):580-583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将60例在本院进行ESD手术的老年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术前给予泵注0.5 μg/kg的右美托咪定。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术中,两组均持续输注丙泊酚。对比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分别于术前、术后6 h、术后1 d、术后3 d,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变化,同时评估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术后1 d、术后3 d,观察组MMSE评分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术后1 d、术后3 d,研究组的POCD发生情况显著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对老年患者ESD手术后的认知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急性感染的病原学分布及药敏情况, 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 对2000—2012 年本院呼吸科104份老年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患者的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150 例痰标本分离出致病菌107 株, 其中革兰氏阴性菌 87 株, 占81%, 排在前 3 位的致病菌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 35%),肺炎克雷伯菌( 14% ),鲍曼不动杆菌(11%)。革兰氏阳性球菌8株(7%),真菌12株(11%)。药敏实验显示所分离出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第 3、4 代头孢菌素及碳青霉烯类、多粘菌素等抗菌药物敏感性较高。结论: 老年支气管扩张急性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 铜绿假单胞菌排在首位,经验治疗时建议选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三代、四代或碳青霉烯类药物。  相似文献   

14.
杨杰  曹君利  刘鹤 《金属学报》2022,27(12):1322-1332
无创神经调控技术是主要通过电刺激、磁刺激等对神经功能状态进行调控的一种非侵入性、安全、便捷的有效治疗手段。近年来,无创神经调控技术越来越多地被用于脑功能调控的相关研究和治疗,其在脑卒中患者的认知障碍调控、抑郁、焦虑、谵妄、失眠等神经精神疾病的治疗上都有相关研究证实。临床科室如神经内科、康复科、疼痛科等多学科都广泛运用无创神经调控这一技术,但其在围术期的应用较少,尤其是针对全麻患者术后睡眠功能紊乱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术后睡眠功能紊乱是术后一个常见且容易被忽视的并发症,常表现为术后睡眠结构紊乱、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时长明显缩短等,全身麻醉患者术后睡眠功能更容易受影响。术后睡眠功能紊乱涉及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等很多影响因素,影响患者整个围术期甚至出院后的长期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术前应用地佐辛自控镇痛泵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应激反应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80例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麻醉前不进行自控镇痛泵,研究组术前进行地佐辛自控镇痛泵静脉镇痛,比较2组术后应激反应、认知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认知功能MMSE评分、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肾上腺素)水平、炎症因子(IL-6、TNF-α)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各项指标比较,研究组术后12 h、24 h、3 d 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 h、24 h皮质醇、肾上腺素、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呼吸抑制、尿潴留、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前应用地佐辛自控镇痛泵,能显著减轻术后应激反应、降低炎症反应、改善术后认知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鲁学文  刘月江 《金属学报》2018,23(11):1265-1269
目的: 比较喉罩全麻联合髂筋膜间隙阻滞(GLB)与腰硬联合麻醉(CSEA)用于老年髋部手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行择期髋部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GLB组(n=50)与CSEA组(n=50)。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后5 min(T1)、手术主要步骤进行时(T2)、术后8 h(T3)、术后12 h(T4)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变化;术后疼痛VAS评分,镇痛泵追加次数;术后24 h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痛、尿潴留、发热、嗜睡、谵妄)发生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各时间点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心率、血压在T0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GLB组在T1-T4时期心率、血压波动幅度明显低于CSEA组(P<0.05), 术后12 h时VAS评分及镇痛泵追加次数GLB组明显低于CSEA组(P<0.01), GLB组术后24 h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痛、尿潴留)发生率低于CSEA组(P<0.05),而患者麻醉及镇痛满意度都显著高于CSEA组(P<0.01)。结论: 喉罩全麻联合髂筋膜间隙阻滞相比腰硬联合麻醉可有效改善老年患者髋部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优化术后疼痛管理,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