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伟  王迎斌  曹璐  刘艳  张丽  刘婕婷 《金属学报》2022,27(9):1061-1066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ntestin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 II/RI)是临床常见的病理过程,缺血再灌注导致肠黏膜及远隔器官损伤,诱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 MODS)。自噬是机体应激条件下的防御调控机制,具有维持细胞质、蛋白质和细胞器稳态的功能。自噬机制复杂,由进化上保守的自噬相关基因 (autophagy-related gene, ATG)编码的蛋白质复合物以及多种信号分子、通路协同调控。研究发现,自噬参与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因此,揭示自噬在II/RI中的作用机制,可为II/RI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靶向治疗最重要的靶点之一。目前,靶向EGFR突变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已发展至第三代,广泛用于治疗伴有EGFR敏感突变和伴有EGFR T790M耐药突变的NSCLC患者。然而,第三代EGFR TKIs用药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继发耐药,限制了该类药物的长期使用和临床治疗预后。本文首先围绕已上市或处于临床研究的第三代EGFR TKIs,重点综述了它们的作用特点和临床疗效。其次,从EGFR依赖性耐药和EGFR非依赖性耐药两个方面,归纳了第三代EGFR TKIs发生继发耐药的潜在机制。最后,针对EGFR依赖性耐药、EGFR非依赖性耐药和机制不明确的耐药,分别总结了可能有效的后续用药策略,以期为以EGFR为靶点的药物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往针对进展期胃癌进行化疗常作为其最佳治疗选择,但传统化疗不良反应大,耐药率高,成为治疗难点。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具有可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药物不良反应小等优点,成为临床研究热点。以受体酪氨酸激酶为靶点的靶向药物联合化疗药物治疗胃癌的多项临床试验证实联合疗法可带来生存效益,将是胃癌治疗的有效手段。本文就胃癌靶向治疗药物临床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因其难以根除且极易发生转移,给治疗带来难度。近年来研究显示,中药半枝莲能通过多种途径对结直肠癌及其转移进行分子靶向治疗,主要有信号传导通路、相关抑癌基因、端粒酶活性、机体免疫力4个方面。本文综述半枝莲对结直肠癌及其转移的治疗分子机制,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6.
柳卓  谭小宁  曾普华 《金属学报》2021,26(10):1159-1166
肝癌是我国高发并且危害性极大的恶性肿瘤,其具有高死亡率并起病隐匿等特点。目前,肝癌治疗主要是以靶向药物,手术和放化疗为主,容易出现复发率高、耐药性强等现象。本文以谷氨酰胺代谢为切入点,对目前研究较多的肝癌相关的谷氨酰胺代谢酶及相关基因分别予以综述,以期为肝癌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提供开放性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李秀  吉兆宁 《金属学报》2017,22(1):110-114
肿瘤化疗患者最易伴发抑郁情绪。抑郁会影响化疗药物的疗效,并增加其不良反应感受性。文章综述肿瘤化疗患者伴发抑郁临床干预的现状,重点概述心理干预改善肿瘤化疗患者抑郁情绪研究进展,以及干预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李哲  袁守军 《金属学报》2004,9(4):361-364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酪氨酸激酶, 是细胞外信号传递到细胞内的重要枢纽, 它在信号传导、细胞增殖、分化以及各种调节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多种癌细胞中过度表达。许多研究表明, 抑制EGFR 酪氨酸激酶活性, 可抑制肿瘤生长。目前, 已有几种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进入了临床试验。本文对几种EGFR 酪氨酸激酶小分子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肝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位居第四位,死亡率高居第二位。手术治疗有自身局限性,常规化疗药物作用有限,毒副作用大,且没有明显的生存获益。分子靶向治疗能选择性地杀灭肿瘤细胞,对机体的损伤较小,是近年来肿瘤治疗领域新的研究方向。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作为一类分子靶向药物,已成为当前抗肝癌研究的主流趋势之一。本文主要对已上市和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抗肝癌最新临床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泛素特异性肽酶22( ubiquitin specific peptidase 22,USP22)在胰腺癌吉西他滨耐药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吉西他滨诱导不同胰腺癌细胞株对USP22表达情况的影响。利用胰腺癌SW1990亲本细胞株,构建吉西他滨耐药细胞株SW1990/Gem及USP22 siRNA稳定表达细胞株(表示为SW1990-shUSP22、SW1990/Gem-shUSP22);采用CCK-8实验检测抑制USP22表达对胰腺癌细胞吉西他滨敏感性的影响。结果: 1 μmol/L或10 μmol/吉西他滨诱导人胰腺癌PANC-1和SW1990细胞后,USP22表达均增高(P<0.05或P<0.01)。耐药细胞株SW1990/Gem中USP2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SW1990亲本细胞株(P<0.01)。USP22 siRNA稳定表达细胞株SW1990-shUSP22,SW1990/Gem-shUSP22中USP22蛋白表达水平与相应对照组SW1990-NC,SW1990/Gem-NC相比,分别显著下调约65%(P<0.01)和60%(P<0.01)。SW1990-NC组和SW1990-shUSP22组对吉西他滨的IC50分别为(1 850.96±87.37) nmol/L和(534.83±49.68) n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W1990/Gem-shUSP22组对吉西他滨的IC50为(2 157.08±120.32) nmol/L,与SW1990/Gem-NC组(29 850.96±345.78) nmol/L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SW1990-NC组(1 387.58±96.56) nmol/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西他滨可诱导胰腺癌细胞USP22表达增高。抑制USP22表达可增加胰腺癌细胞对吉西他滨的药物敏感性,并可有效逆转胰腺癌细胞对吉西他滨的耐药。本研究揭示胰腺癌细胞对吉西他滨耐药的新机制,为改善胰腺癌个体化化疗方案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丁昊  高振华  郑云 《金属学报》2022,27(6):696-708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 PCa)是发生于前列腺组织的上皮性恶性肿瘤,它是仅次于肺癌的男性第二大常见癌症,影响着全球数百万男性。microRNA(miRNA)是一种长度为20~22nt的非编码小RNA,在转录后调控基因表达,miRNA参与了细胞周期进展、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细胞迁移等几乎所有重要的生物生命过程的调控。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miRNA参与了包括PCa在内的各种人类肿瘤的发生,本综述总结了现阶段与PCa相关的miRNA的研究进展,分析了PCa患者体内表达失调的miRNA在PCa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并且重点阐述了miRNA在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CRPC)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黄琼  杜洁  成舒乔  龚志成 《金属学报》2018,23(10):1179-1187
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 PPIs)是一类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用于急、慢性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也常用于化学药物治疗、放射性治疗、应激性溃疡和合用类固醇类药物的预防性给药。临床研究中发现,大部分的PPIs的预防性给药存在不合理现象。本文综述了癌症患者合并使用PPIs的临床实验及PPIs的不良反应,为PPIs的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