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陶霞  刘皋林 《金属学报》2002,7(3):263-268
药物基因组学是研究遗传学与药物反应的相互关系。本文综述了药物基因组学的基本概念、高血压病和抗高血压药物反应异质性、与药物新陈代谢相关的基因、个体化治疗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对不同个体高血压相关基因、基因影响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对血压作用的药物动力学等的研究, 不仅为药物治疗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也可明确血压水平相关基因的个体差异及其在高血压发生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抗高血压药的研发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血压的控制仍任重道远。寻找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依然是药物研发的重要任务。杜仲含有多种降压成分,其降压效果稳定持久,且对高血压靶器官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本文综述了杜仲降压和对靶器官的作用以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谢晓竞  王安才 《金属学报》2004,9(4):374-377
他汀类药物是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首选药物, 临床已广泛应用于血脂异常的治疗。近年来, 临床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可改善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血压, 这种作用不仅见于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 对于已经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也有一定的疗效。但有一些研究并不完全肯定这一作用。他汀类药物降低血压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不依赖于其调脂作用, 可能与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调节血管紧张素受体有关。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和高尿酸血症发病率高、危害大,且二者常合并存在,值得临床人员重视。目前的共识及指南推荐积极控制尿酸和血压水平,但是对于高血压与高尿酸合并存在的患者,如何规范治疗方案,避免药物对合并症的不良影响,目前的指南和共识有原则性的推荐,但缺乏细则。本文对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流行病学及临床危害、高血压合并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治疗目标值、治疗措施中的共识和争议等进行了文献复习,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冯璇  童冬梅  徐翔 《金属学报》2001,6(3):232-233
目的 探讨3 种钙通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的经济效果。方法 根据文献选择152 例高血压病人, 随机分为3 组, 分别给予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缓释硝苯地平进行治疗, 运用药物经济学的费用效果分析方法进行评价。结果与结论 非洛地平是治疗高血压的最佳钙通道阻滞剂。药物经济学在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拟定出合理的费用效果处方, 帮助医师、药师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以期用最小成本获得最大效益方面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吴玉程 《金属学报》2019,24(2):171-179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基因多态性与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后血压水平的关联性。方法: 运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方法,收集服用复方利血平、降压片和珍菊降压片的780例高血压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并测量其血压和临床生化指标。选择IGF-1基因的5个标签位点,采用TaqMan技术进行基因分型。采用协方差分析及分层分析对其基因多态性与药物治疗后血压水平的关系进行评价。结果: 在服用降压片的高血压病人中,rs6219位点不同基因型之间舒张压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服用复方利血平的高血压病人中,rs5742612和rs6218位点不同基因型之间收缩压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0.017)。在服用珍菊降压片的高血压患者中,rs6218位点不同基因型之间舒张压水平及rs6219位点不同基因型之间收缩压水平差异均有关联(P值分别为0.017、0.033)。进一步分层分析发现,服用降压片的患者中,随着rs35767位点遗传变异女性收缩压的水平呈线性下降,而男性舒张压水平呈线性上升,校正混杂因素后P值分别为0.028、0.038。结论: IGF-1基因多态性与复方利血平、降压片和珍菊降压片三种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后血压水平均有显著相关,提示IGF-1基因可能是高血压重要的药物疗效生物标记。  相似文献   

7.
徐建飞  林利 《金属学报》2022,27(4):433-441
高血压是全世界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也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目前高血压治疗达标控制率不足50%,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未被有效的治疗管理。尽管在过去的四十年中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和试验,但新型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进展并不尽如人意。本综述讨论了近年来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方面的进展,并可能在未来为临床高血压治疗提供新方案。  相似文献   

8.
周晗  刘晓东 《金属学报》2021,26(8):889-913
生理药代动力学模型(PBPK)是建立在机体生理学、解剖学、药物代谢和药物转运特性及其药物理化性质和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等基础上的。PBPK可以定量预测血浆和组织中药物和代谢产物浓度;病理状态下药代动力学;研究特殊人群中药代动力学;基于动物数据预测人体药代动力学;基于体外代谢和转运参数预测在体药代动力学;指导药物制剂评价;基于体外药物转运、代谢和药效学/毒性数据和PBPK-PD预测在体药效和毒性;预测药物相互作用;评估代谢酶和转运体对药物处置贡献等。本文旨在结合案例评述PBPK在创新药物评价中的应用及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9.
卢奕  欧阳武华 《金属学报》2000,5(3):288-288
人口的老年化,老年人患高血压的人数不断增加。临床应该在把握老年人药物的体内特点的基础上,根据老年性高血压的治疗特点和药物应用原则进行治疗,使高血压药物在老年人当中得到合理应用。本文就老年性高血压治疗特点结合强心甙类药物、抗高血压药物、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特异性血管扩张剂、ACE抑制剂及抗心律失常药物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张弨 《金属学报》2018,23(1):116
伏立康唑作为一线的抗真菌治疗药物,其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伏立康唑变异大,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其药效学特征在不同人群有很大区别。本文围绕伏立康唑的药效学研究进行综述和评价,明确不同人群中影响药效学的因素,着重从临床疗效角度出发浅谈剂量调整的一般思路和对策。在特殊人群中,治疗药物监测结合药动学/药效学模型的仿真可以提高剂量调整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ACE2基因多态性对厄贝沙坦治疗2级高血压伴慢性肾衰患者的疗效的影响。方法:在肾内科入组2级高血压伴肾衰患者135例,给予单药厄贝沙坦片,每天150~300 mg,4周后评价降压效果,测定血清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水平并进行比较。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对ACE2 G8790A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的降压情况、血清肌酐以及尿素氮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的基础血压相比,经过厄贝沙坦治疗之后患者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与治疗前的肾功能状态相比,经过厄贝沙坦治疗之后患者的Scr和BUN均具有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基因型方面,ACE2 G8790A位点则有较多的变异,基因分型结果显示野生型TT型64例,TC型58例,CC型13例,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31,三种基因型分布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979)。基于基因型的结果表明,C等位基因携带者可以显著影响厄贝沙坦的降压效果, TC型和CC型患者相对于野生型TT型患者来说,无论是收缩压(SBP)还是舒张压(DBP),降压效果均较差,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8和P=0.021)。血清肌酐以及血尿素氮水平,三组基因型患者并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厄贝沙坦可以显著改善2级高血压伴慢性肾衰患者的疾病症状,ACE2的G8790A位点可能影响厄贝沙坦的降压效果,但对厄贝沙坦改善肾功能方面没有太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付虹  田磊 《金属学报》2022,27(8):870-876
目的:通过对缺血性脑卒中伴高血压病的患者进行CYP3A5基因检测,探讨基因多态性对钙通道阻滞剂降压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108例缺血性脑卒中伴高血压病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4例,试验组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分别选择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对照组全部选择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考察两组患者降压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从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来看,具有可比性。两组的有效率比较显示,试验组有效率77.78%,对照组有效率57.41%(P<0.05)。试验组基因型为GG型和AG型的患者在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后降压疗效明显高于AA型患者,且GG型的患者较AG型患者在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后降压效果更强。结论:检测CYP3A5的基因多态性,对缺血性脑卒中伴高血压病的患者个体化服用钙通道阻滞剂控制血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A1675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高血压发生及缬沙坦治疗的关系。方法: 应用直接测序方法对80例原发性高血压和40例正常人群中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作SNP分型。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1675G位点上A等位基因频率和正常人群中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与用药后血压的下降幅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基因的A1675G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有关,其可能是缬沙坦降压疗效的新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计算控释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效应谷/峰比率(T/ PR) 的最佳方法和该药的平稳指数(SI)。方法 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2 例, 每天早晨服控释硝苯地平(nifedipine GITS) 30 mg, 治疗前及4 w k后作动态血压监测, 分别以2 h个体法和整组法计算T/PR 并计算该药的SI。结果 4 w k治疗后患者偶测血压和动态血压的降低幅度分别为(24 ± 12) / (12 ±8) mmHg和(14.5 ±3.9) /(11.2 ±3.1) mmHg; 个体法计算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T/PR 分别为0.65 ±0.23 和0.66 ±0.25, 而整组法则分别为0.62和0.68; 该药的收缩压和舒张压SI 分别为3.74和3.77。结论 控释硝苯地平可24 h有效平稳地降压;其降压平稳作用可通过T/PR 和SI 反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H型高血压患者应用叶酸片与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40例H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给予常规降压+阿托伐他汀钙片+叶酸片治疗,疗程均为10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IMT)、血压及心率水平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浆Hcy及LD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BaPWV和IM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治疗后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对于H型高血压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叶酸片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降低Hcy及LDL水平,且临床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6.
何朝珠  邹石 《金属学报》2002,7(6):548-549
目的 对北京降压0 号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再评价。方法 39 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均服用北京降压0 号1 片,每日1 次,疗程为8 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血压、心率、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血尿酸的测定。结果 北京降压0 号对高血压病患者降压效果明显(P <0.01),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血尿酸治疗前后对比无明显差异(P >0.05),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北京降压0 号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比观察三类降血压迟效制剂和三类普通制剂联合应用对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66例,随机分为迟效制剂组33 例与普通制剂组33 例。分别口服迟效和普通剂型钙通道阻滞剂、β 受体阻断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连续口服用药10wk 。动态观察患者心率、血压的变化。评估治疗前后病人日常生活活动独立程度。结果 迟效制剂组与普通制剂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93.9%和87.9%(P >0.05)。迟效制剂对昼夜血压具有平稳的降压作用。不良反应发生率迟效制剂组和普通制剂组分别为15.2%和42.4%(P <0.05)。迟效制剂组不良反应多为轻度且一过性,对心率无明显影响。2 组治疗后病人日常生活活动独立程度均无明显变化(P >0.05)。结论 降血压迟效制剂治疗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疗效好,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