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余堂宏  贾汝汉  丁国华  熊燕  陈健 《金属学报》2004,9(10):1119-1122
目的: 探讨霉酚酸酯对2 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及霉酚酸酯治疗组。霉酚酸酯组给予霉酚酸酯(15 mg·kg-1·d-1) 治疗。13 周后检测各组大鼠尿白蛋白排泄率、内生肌酐清除率、血糖、血脂、血胰岛素;HE 及PAS 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 及胶原(Col I 、Col Ⅲ) 的表达。结果: 霉酚酸酯可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内生肌酐清除率、减轻早期肾小球肥大, 且不同程度降低肾组织CTGF 表达及Col I 、Col Ⅲ的沉积。结论: 霉酚酸酯对2 型糖尿病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 此作用可能与霉酚酸酯降低肾组织中CTGF 的表达, 减少系膜外基质的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2.
谢彤  程学芳 《金属学报》2017,22(9):984-991
目的: 建立青风藤主要活性成分青风藤碱和木兰花碱在大鼠生物样品中的液质联用(LC-MS/MS)分析方法,并用于研究青风藤生物碱在SD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行为及特征,为青风藤的广泛研究及临床用药奠定基础。方法:(1)采用LC-MS/MS法建立并确证测定大鼠生物样品中青风藤生物碱含量的方法。(2)考察大鼠单次灌胃给予青风藤提取液(10 g生药/kg)的体内经时过程。采用LC MS/MS测定给药后血浆中青风藤生物碱的浓度,根据测定结果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研究其药动学规律。结果: 青风藤碱和木兰花碱分别在13.8~3 530.0 ng/mL(R2=0.999 9)和5.8~2 960.0 ng/mL(R2=0.999 8)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批内与批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均小于15%。灌胃给药后青风藤碱和木兰花碱的Cmax分别为14.88 μg/mL、0.99 μg/mL;T max分别为55.00 min、57.50 min;T 1/2分别为2.64 h、6.08 h;AUMC(0-t)分别为369 127.25 μg·h·h·mL-1、32 143.44 μg·h·h·mL-1;AUC(0-t)分别为2 482.76 μg·h·mL-1、177.77 μg·h·mL-1;MRT(0-t)分别为2.50 h、3.12 h。结论: 本实验所建立的LC-MS/MS法具有灵敏、快速、稳定的特点;药代动力学参数表明青风藤生物碱在大鼠体内的动力学符合非房室模型,其在大鼠体内的达峰时间较短,消除过程较缓慢,血药浓度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苯那普利对肾纤维化的拮抗作用。方法: 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苯那普利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他各组均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手术方法建立大鼠肾纤维化模型,取手术侧肾组织做病理检测,Masson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IV 型胶原蛋白(Col-IV)、 Wnt1、Wnt4在肾组织的阳性染色表达。实时荧光定量 PCR检测TGF-β1、Col-IV、Wnt1、Wnt4的mRNA 在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Masson染色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各造模组胶原纤维蓝染部分明显增多、肾纤维化程度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苯那普利组胶原纤维蓝染部分明显减少、肾纤维化程度相对减少。免疫组化和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苯那普利组Wnt1、Wnt4、TGF-β1、Col-IV阳性表达及mRNA表达显著下降。结论: 苯那普利能通过降低TGF-β1、Col-IV、Wnt1、Wnt4的表达,有效降低肾纤维化水平,从而达到改善肾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金富  李伟 《金属学报》2022,27(4):457-465
目的:探讨芪藤消浊颗粒通过miR-339-5p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 CGN)大鼠炎症指标的影响。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制备CGN模型,用芪藤消浊颗粒(21.6、10.8、5.4 g/kg)连续灌胃30 d,通过HE染色和电镜观察CGN大鼠肾脏组织中的病理变化情况,qRT-PCR、ELISA、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血清及肾脏组织中的IL-1β、IL-6、IL-10、TNF-α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miR-339-5p、Syk、p-Syk蛋白相对表达量,qRT-PCR检测miR-339-5p mRNA及Syk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大鼠出现基底膜增厚,肾小球萎缩等病变,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miR-339-5p和IL-10表达明显下调,IL-1β、IL-6、TNF-α、Syk的表达显著上调,芪藤消浊颗粒组可显著降低肾脏组织中IL-1β、IL-6、TNF-α、Syk的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 结论:芪藤消浊颗粒治疗CGN大鼠的炎症症状可能是通过miR-339-5p下调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中药玉夏胶囊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损伤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 14周龄雄性SHR大鼠随机分为SHR模型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 5 mL/ kg)、玉夏胶囊高、中、低(0.6、0.3、0.15 g/kg)剂量组,每组7只。另设WKY(0.5%CMC-Na 5 mL/kg)正常对照组7只,每日灌胃给药一次,连续10周。于给药前及给药后每两周尾袖法测血压;末次给药后收集大鼠24 h尿液并检测尿微量白蛋白(U-mAlb)含量;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血浆及肾组织血管紧张素II(AngII)含量;HE及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组织学和胶原纤维变化;Western blot法测定肾组织TGF-β1、Smad4、Smad7蛋白含量及Smad2/3蛋白磷酸化水平表达。结果: 玉夏胶囊能明显降低SHR大鼠血压(P<0.05或P<0.01),降低U-mALb、血β2-MG含量、血浆及肾组织AngII水平(P<0.01),明显减轻肾脏病理组织损伤和胶原纤维沉积,上调肾组织Smad7蛋白表达,下调TGF-β1、Smad4蛋白表达及Smad2/3蛋白磷酸化水平(P<0.01)。结论: 中药玉夏胶囊能有效改善SHR大鼠肾纤维化,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压,下调AngII水平,抑制过度激活的TGF-β1/Smads 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玉夏胶囊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 SHR)肾纤维化的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以WKY大鼠(Wistar Kyoto rat)为正常对照组(0.5%羧甲基纤维素钠,5 mL/kg);SHR大鼠随机分为SHR模型组(0.5% 羧甲基纤维素钠,5 mL/kg)、玉夏胶囊高剂量组(0.6 g/kg)、中剂量组(0.3 g/kg)及低剂量组(0.15 g/kg),每组7只。连续10周,每日灌胃给药一次。测量大鼠给药前与给药后第2、4、6、8、10周舒张压(DBP);测量给药前与给药后第3、5、8周大鼠尿量;检测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TGF β1阳性细胞表达水平;RT-qPCR检测肾组织TGF β1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ERK1/2、p ERK1/2、P38、p-P38、MMP-9、TIMP-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玉夏胶囊能剂量依赖性地降低SHR大鼠DBP,增加尿量,降低血清中Scr和BUN含量以及肾组织中P38、ERK1/2、TGF β1、MMP 9、TIMP 1蛋白表达(P<0.05, P<0.01)。结论:玉夏胶囊具有减轻SHR大鼠肾纤维化的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其利尿、降压,抑制P38/MAPK、ERK/MAPK相关通路,降低TGF β1、MMP 9、TIMP 1表达水平,恢复MMP 9/TIMP 1比值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7.
王香溢  盛洁  王秀  郭岩  陈志武 《金属学报》2021,26(3):271-277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测定氘代氯化琥珀胆碱(2H-Suc)在大鼠主要脏器分布。方法:大鼠皮下注射2H-Suc 4 h后,用UPLC-MS/MS法测定血清和相关脏器中2H-Suc含量;色谱柱:Luna NH2色谱柱(2 mm×100 mm, 3 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乙腈等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正离子扫描模式,多反应监测模式下,电喷雾离子化源进行检测;考察该方法的线性关系与检测限、准确度和精密度、回收率、基质效应和稳定性。结果:血清和肾组织中2H-Suc的检测限分别是0.04 ng/mL和0.05 ng/mL,线性范围分别是0.3~100 ng/mL和0.5~100 ng/mL,日内、日间精密度和准确度均小于15%,回收率在85.30%~96.76%之间,经过处理后的样品不存在明显的基质效应。大鼠皮下注射2H-Suc,在血清及心、肝、肾等主要脏器中均检测到2H-Suc,其中肾脏中含量最高。结论:UPLC-MS/MS法是测定大鼠体内2H-Suc含量的一个有效方法,2H-Suc在大鼠血清及心、肝、肾等中均有分布,肾脏中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朱涛  柳晓泉 《金属学报》2016,21(4):404-411
目的: 对穿心莲内酯磺化物E在大鼠体内的代谢及代谢动力学进行研究。方法: 大鼠分别口服、静注穿心莲内酯磺化物E后,采用LC-MS/MS 法测定血浆中原型药物浓度,并估算其相应的药代动力学参数。采用LC-MS/MS法分析鉴定给药后大鼠血浆、尿液、胆汁和粪便中的代谢物。结果: 口服给药后,穿心莲内酯磺化物E在大鼠体内吸收较为迅速,但绝对生物利用度仅为 0.16%,并迅速从体内消除。进一步的代谢研究发现,静注和口服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的主要代谢物分别为脱水产物,谷胱甘肽结合物及葡萄糖醛酸结合物,其在血浆中的主要存在形式为原型药物和脱水产物。结论: 口服给药后,穿心莲内酯磺化物E以原型药物的形式吸收进入体内,并在体内进一步代谢。上述研究结果提示对穿心莲内酯C-19位的羟基进行磺化虽然提高了其水溶性,但降低了其口服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9.
徐洁  宋玲  陆军  王欣  张晴  张伟  李宁  张永杰  陈西敬 《金属学报》2015,20(12):1373-1377
目的: 研究氟比洛芬酯脂微球在大鼠和比格犬体内的药动学以及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和排泄情况。方法: 分别静注给予大鼠 2 mg/kg 和比格犬 1 mg/kg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采用LC-MS/MS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大鼠和比格犬血浆、组织液和排泄物中氟比洛芬的含量,并用统计矩法得到大鼠和比格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静注给予大鼠和比格犬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后所得到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AUC0-∞: (43.00±6.26) 和 (651.53±175.89) mg•L-1•h-1,CL: (0.047±0.007) 和 (0.002±0.001) L•h-1•kg-1,t 1/2 : (5.39±0.50) 和 (87.18±28.58) h,MRT 0-∞: (7.04±0.46) 和 (118.20±30.12) h,VZ: (0.110±0.067)和(0.119±0.068) L/kg。静注给予大鼠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后,药物迅速而广泛地分布于各组织中,但组织中的药物浓度相对于血浆中较低。大鼠静脉注射给予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后36 h内只有 0.23%±0.10%的药物通过尿液排出体外。结论: 静注给药后,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在大鼠和比格犬体内的消除半衰期与氟比洛芬的其他剂型相比明显延长,说明该剂型可以延长镇痛作用的持续时间,同时药物在组织中的分布较少也可以有效地降低非甾体类抗炎药对胃肠道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抗肿瘤化合物汉黄芩素衍生物GL-V9在大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及排泄特点。方法:组织分布实验中,灌胃给予50 mg/kg的GL-V9混悬液后,根据既定的时间点处死大鼠,采集相应的血浆样品和胃、小肠、肝脏等组织样品,然后以乙酸乙酯作为提取剂对生物样品进行处理后通过UPLC-MS/MS法测定其中的GL-V9含量。排泄实验中,同样灌胃给予大鼠50 mg/kg的GL-V9混悬液,按照既定的时间段收集粪便、尿液和胆汁样品,测定排泄样品中GL-V9的含量,获得相应的累积排泄率。结果:各组织和排泄样品中GL-V9在2~1 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组织分布实验结果显示,灌胃给药后GL-V9由胃肠道逐渐向肝脏、肺、肾组织分布,在脑、心和血浆中的含量较低。排泄实验表明,口服给药后,粪便中GL-V9排泄量最高,累积排泄率达(75.41±41.77)%。结论:GL-V9在大鼠各组织中的分布较为广泛,尤其是胃肠道、肝脏、肺和肾脏组织,而粪便则是GL-V9在大鼠体内的主要排泄途径。  相似文献   

11.
蔡质其  张育  张学增  沈维干 《金属学报》2014,19(12):1347-1351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对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起重要作用的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用II型胶原建立类风湿关节炎(CIA)动物模型,以MTX(0.2 mg/kg/W)进行处理,6周后处死大鼠,取血清进行IL-1β和TNF-α检测;分离大鼠膝关节取关节滑膜细胞(FLS)进行培养、鉴定,检测脂多糖(LPS)诱导的FLS培养上清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并观察MTX对FLS分泌IL-1β和TNF-α的影响;在FLS的培养中加入不同剂量的MTX,用Westen Blot方法检测FLS中ERK蛋白及磷酸化蛋白的表达。结果: 关节炎指数评分、关节肿胀度测定及关节病理显示造模成功,分离关节滑膜细胞经流式细胞仪检测FLS的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的表达为 85.5%。造模后,CIA大鼠血清IL-1β和TNF-α明显增加,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MTX能有效减少CIA大鼠血清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P<0.05),但未能恢复至正常水平。MTX能抑制LPS诱导的CIA大鼠关节FLS分泌IL-1β和TNF-α。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不同浓度的MTX对CIA大鼠FLS中ERK蛋白的表达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CIA大鼠 FLS中p-ERK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MTX干预后,低剂量组对p-ERK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而中、高剂量组可降低p-ERK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 MTX既有免疫抑制作用,同时还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而具有抗炎作用,其机制可能部分与其抑制MAPK信号通路中的ERK蛋白磷酸化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盛桂琴  吕宾  金海峰 《金属学报》2012,17(6):616-620
目的: 研究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分泌影响,并探讨其可能分子机制。方法: 以 10 mg/L 的LPS刺激体外培养的SGC7901细胞为炎症模型。酶联免疫法测上清中TNF-α、IL-1β分泌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65、NF-κB抑制蛋白(IκBα)表达,细胞免疫荧光法检测NF-κB P65蛋白核易位。结果: LPS明显诱导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TNF-α、IL-1β分泌,P65蛋白生成增多,并大量易位于细胞核;IκBα蛋白降解增多。温郁金化合物抑制LPS诱导的IκBα蛋白降解及P65核易位。结论: 温郁金二萜类化合物可能通过抑制NF-κB活化来实现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芝麻酚能否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改善肥胖小鼠脂肪组织炎症及胰岛素抵抗。方法:建立高脂饲料喂饲的肥胖小鼠模型,灌服芝麻酚(100 mg/kg)8周,行腹腔糖耐量及胰岛素耐量试验后处死小鼠,测血脂和胰岛素水平。免疫印迹检测附睾脂肪组织P-AKT和P-JNK蛋白表达。脂肪组织切片行F4/80及Cd11c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测脂肪组织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mRNA表达。结果: 芝麻酚治疗后降低肥胖小鼠体质量及血脂水平,改善糖耐量损伤及胰岛素抵抗。芝麻酚治疗组小鼠脂肪组织巨噬细胞浸润减少,P-AKT表达恢复,P-JNK表达降低,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Cd11c、iNOS、TNF-α和IL-6)mRNA表达减少,M2型标志物(Chi3l3、Arg1和Mgl1)mRNA表达增加。结论:芝麻酚减轻肥胖小鼠脂肪组织炎症和胰岛素抵抗,其作用与芝麻酚抑制脂肪组织JNK信号通路,改善巨噬细胞极化失衡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4.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主要经肾消除及主要经非肾途径消除的药物,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均受慢性肾功能不全疾病的影响。肾功能不全尤其是终末期肾病不仅直接减少药物的排泄,还能影响药物吸收、药物转运及药物代谢,从而影响药物的非肾消除。肾功能不全可直接抑制药物代谢酶及转运体的活性并减少酶及转运体在胃肠道、肝脏等多个器官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引起这种抑制作用的原因尚不明确,血液透析可以部分抵消或逆转这种抑制作用并存在透析消除。  相似文献   

15.
灯盏花素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促凋亡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为添  陈晟  汪亮  曾剑 《金属学报》2020,25(6):618-624
目的: 分析灯盏花素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促凋亡作用以及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初步机制探讨。方法: 检测25、50、100 μmol/L灯盏花素处理后A549细胞凋亡、Caspase-3活性及促凋亡蛋白Bax和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的改变,用A549细胞构建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每日腹腔注射10 mg/kg和20 mg/kg灯盏花素,每周观察肿瘤的大小、裸鼠体质量,第21天时处死小鼠,获取瘤体,Western blot检测Bax和Bcl-2的表达,分析Bax/Bcl-2比值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内Caspase-3表达变化,TUNEL染色检测肿瘤组织内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灯盏花素增加A549细胞凋亡率;酶标仪检测结果显示灯盏花素处理后,Caspase-3活性较对照组显著增加;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灯盏花素能够显著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增加促凋亡蛋白Bax表达,致Bax/Bcl-2比值显著增加。体内实验中,第14和21天时,肿瘤大小较对照组明显减小;而裸鼠的体质量无明显降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灯盏花素能够上调Bax的表达,下调Bcl-2的表达,而Caspase-3的表达明显增加。TUNEL染色结果显示灯盏花素处理后,细胞凋亡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加。 结论: 灯盏花素能够在体内外诱导A549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灯盏花素通过上调Bax的表达和抑制Bcl-2的表达,增加Bax/Bcl-2的比值,激活Caspase-3,达到促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华蟾素对肺癌NCI-A549移植瘤裸鼠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飞  施嫣嫣  沈久成  程洪兰  杭永付 《金属学报》2018,23(10):1103-1108
目的: 研究华蟾素抗肺癌细胞NCI-A549的抗肿瘤活性及机制。方法: 40只小鼠被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华蟾素组和顺铂组,检测各组小鼠的体质量变化、抑瘤率、血液和肝肾功能,应用Western blot分析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华蟾素可显著抑制A549移植瘤的生长,对小鼠血液及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各组抑瘤率分别为58.0%和82.3%,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华蟾素可以显著上调Bax/Bcl-2的表达,促进cleaved-Casp3和cleaved-PARP的表达并抑制p-AKT(ser473)的表达。结论: 华蟾素可以显著抑制肺癌A549移植瘤的生长,其分子机制可能与抑制PI3K/AKT通路的活化,从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miR-1-3p、miR-206和miR-613对肝X受体α (LXRα)和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1B1(OATP1B1)蛋白表达及OATP1B1转运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数据库预测可靶向作用于LXRα和OATP1B1 mRNA 3'-UTR的miRNAs;采用RT-q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miR-1-3p/206/613及LXRα和OATP1B1 蛋白水平;采用LC-MS/MS方法检测HepG2细胞中瑞舒伐他汀(RSV)的含量;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研究miR-1-3p/206/613影响LXRα和OATP1B1表达的分子机制。结果: 预测结果表明miR-1-3p/206/613与LXRα和OATP1B1 mRNA 3'-UTR互补配对,且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保守性及结合稳定性。与对照组相比,miR-1-3p/206/613 mimics能明显下调HepG2细胞中LXRα蛋白表达水平16.5%、16.0%、25.1%,OATP1B1蛋白30.4%、30.5%、44.4%;相反,miR-1-3p/206/613 inhibitors明显上调LXRα蛋白表达水平13.3%、13.3%、16.0%,OATP1B1蛋白25.0%、25.6%、30.4%。当RSV浓度为5、60、125 μmol/L时,miR-1-3p/206/613 mimics显著减少HepG2细胞对RSV的摄取至对照组的0.50、0.19、0.30倍,0.49、0.24、0.23倍和0.64、0.48、0.31倍;与之相反,miR-1-3p/206/613 inhibitors上调1.26、1.59、2.07倍,1.97、2.44、2.63倍,2.22、2.86、2.93倍。与对照组相比,miR-1-3p/206/613 mimics或miR-1-3p/206/613 inhibitors,pGL/LXRα-WT报告基因荧光素酶活性分别下降38.5%、32.5%、32.8%或升高137.0%、75.8%、55.7%,而pGL/LXRα-Mut报告基因荧光素酶活性未见明显改变;同上,pGL/OATP1B1-WT报告基因荧光素酶活性下降24.3%、28.9%、32.1%或升高33.5%、48.3%、61.6%,而pGL/OATP1B1-Mut报告基因荧光素酶活性也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miR-1-3p/206/613既可通过直接靶向作用于OATP1B1 mRNA 3'-UTR而调控OATP1B1的蛋白表达和转运功能,也可通过靶向作用于LXRα mRNA 3'-UTR而发挥间接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杨毅  官俏兵  郭丽  韩晨阳 《金属学报》2018,23(4):406-412
目的:研究樟芝多糖通过降低NLRP3-Caspase1炎性小体表达改善6-OHDA构建的帕金森小鼠模型的行为学机制。方法:利用6-OHDA脑内注射构建帕金森小鼠模型,通过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染色和行为学判定小鼠模型的构建成功。利用樟芝多糖进行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后的第1、3、7天4个时间点进行神经行为学实验,分别采用转棒实验、爬杆实验检测小鼠自主行为能力以及协调能力,4个时间点取小鼠尾静脉外周血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Caspase1和IL-1β的表达,樟芝多糖干预第7天时待进行完行为学实验后小鼠断颈处死,取小鼠脑组织-纹状体,Western blot法检测纹状体中Caspase1、proCaspase1、NLRP3的表达,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纹状体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表达,RT-QPCR检测Caspase1、NLRP3、IL-1β、IL-4、IL-6的mRNA表达。NISSl染色检测小鼠脑组织神经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6-OHDA脑内注射可以造成小鼠帕金森样病变,且TH蛋白表达显著下调,樟芝多糖干预后小鼠的行为学得到显著改善(P<0.05),纹状体中Caspase1、proCaspase1、NLRP3的表达显著下调,与模型小鼠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相关炎症因子Caspase1、NLRP3、IL-1β、IL-4、IL-6的mRNA表达下调(P<0.05),纹状体中单胺类神经递质表达上升(P<0.05)。结论:樟芝多糖可以通过下调NLRP3-Caspase1炎性小体表达来改善6-OHDA构建的帕金森小鼠模型行为改善,这可能是樟芝多糖治疗帕金森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