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杨勇 《电信技术》2014,(5):50-53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业务的IP化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为了不断满足客户高速率、大带宽的业务需求,目前以路由器为主的IP RAN承载网络技术已成为运营商网络建设的首选,结合IP RAN技术及其在甘肃联通本地网的应用来探讨IP RAN的技术优势、实际应用及其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由于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移动回传网络体现出大容量、分组化的特征,在LTE时代,运营商的移动回传网络要实现由MSTP向分组的转型。文章首先介绍IP RAN技术的特点和组网方案,然后搭建仿真平台对IP RAN和MSTP两种技术的承载效率进行定量分析。仿真结果表明,IP RAN与MSTP相比具有更高的传送效率,利用IP RAN技术建网后网络扩容的时间点相比MSTP技术得以推后,可降低LTE时代移动回传网络的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3.
IP RAN技术自提出后便得到快速发展,已成为本地、城域传输网IP化演进的主流技术之一.文章介绍了移动回传网络面临的挑战,分析了现有回传网络的特点,详细分析了IP RAN网络针对不同业务的承载方案.  相似文献   

4.
毕江霞 《通讯世界》2017,(19):44-45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推动着很多先进技术取得了较快较好的发展,其中联通业务IP化的进程也得到了质的飞跃.中国联通作为我国三大通讯商之一,面临着改革转型的关键期,急需转变模式来应对新的挑战.IP RAN是当前一种较新的通讯网络承载技术,对于联通商来说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在本文中,将对IP RAN做一个简单概述,并分析该种承载技术中涉及的重点和难点,以此为基础来讨论IP RAN在联通接入网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邵翀 《电信快报》2012,(5):39-41
近年来,随着全球信息数字化和运营商网络IP化趋势逐渐增强,承载网特别是移动承载网的IP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目前,国内外讨论和应用比较多的移动IP承载技术主要分为PTN(分组传送网)和IP RAN(无线接入网的IP化传送方案)。两者各有优缺点,也都已进入实际的商用阶段。文章主要阐述IP RAN的关键技术,对其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刁永平  刁玉平 《通信世界》2009,(15):I0004-I0004
移动接入网(RAN)IP化的最大的问题将是使IP地址资源严重匮乏的状况即时恶化,选择合理的IP网络架构,采用实用、有效的IP网络技术方案对移动接入网IP化的成败和发展进程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通信世界》2013,(23):40-40
视频、音乐、游戏、网页浏览等业务快速发展,话音业务占比持续快速下降,促使移动网络加快宽带化、分组化演进,同时要求IP RAN或FMC能持续满足承载要求以保护网络投资。  相似文献   

8.
移动回传网络IP化的背景在电信业务和网络IP化转型的大趋势下,移动运营商的IP化进程也在逐步加速。在电信转型所涉及的众多领域里,移动承载网络的IP化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移动承载网络IP化的主要目标是建设一个承载下一代移动业务的、端到端基于IP技术的承载网,基于该IP承载网可运营下一代的、基于IP的移动业务。随着新的IP承载网及其承载的下一代基于IP的移动业务的逐步成熟和规模部署,现有的基于TDM技术的传输网络和其上运行的2G数字移动业务将逐步被替代。从这个意义上说,承载网络及其上运行的业务的IP化程度是电信转型程度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9.
随着移动业务IP化进程提速,LTE日渐升温,中国联通承载网面临的转型压力日益凸显,传统的单一业务单一网络承载的模式受到挑战.2010年4季度,中国联通珠海分公司率先开展IP RAN综合承载网方案试点,为中国联通路由型综合业务承载网络提供了建设经验,有力支撑了固定宽带和移动数据业务的发展,开启了IP RAN综合承载网商用之门.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移动网络从2G向3G的迈进,移动网络IP化的进程日益加速,移动软交换网络的建设拉开了移动核心网络向IP化演进的序幕,而移动接入网(RAN)侧的IP化也逐渐成为电信运营商关注的热点。电信级以太网技术作为承载IPRAN的技术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电信级以太网技术分类和技术特点分析出发,基于cdma2000基站的承载需求,对电信级以太网在基站IP化承载领域的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牟晓隆 《通信世界》2009,(39):I0021-I0021
未来几年,中国的移动业务网络和承载网络的IP化进程将随着3G网络的全面部署而显著加速,随着后3G移动宽带业务的引入,我国将进入全面IP化的时期。上海贝尔副总裁刘永春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运营商在向IP RAN转型的过程中,要密切结合自身实际确定IP RAN解决方案,注意语音和数据业务传输保障、网络安全性、网络维护与管理等几个方面的问题,同时,还需要重点关注同步、QoS模型设计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伴随网络扁平化趋势的日益明显,网络设备的IP化已成趋势,IP RAN技术基于现有的网络架构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上海贝尔专家指出,IP RAN实际不是某种单一的新技术而是多种成熟技术在移动回程网络中的应用。IP RAN是基于路由器形态的设备采用电信数据网络中广泛应用的IP/MPLS架构逐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移动通信2G向3G技术的演进,以话音为主的移动业务向着话音和数据业务并重的方向发展,移动互联网的新型业务以及电信运营商的全业务拓展需求推动着移动业务和承载网络的IP化进程。本文介绍了IPRAN的发展背景,对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主流的IPRAN技术做了一定的介绍;特别针对PTN的技术原理以及组网策略进行了论证。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全业务运营环境中,如何以IP RAN作为切入点来构建一个融合承载移动、视频及宽带等综合业务的承载网络架构。最后,通过某电信运营商的实际网络部署策略方案为案例,对IPRAN网络部署策略做一定阐述。  相似文献   

14.
《电信网技术》2010,(6):79-81
3G网络的发展带动了移动网络中数据业务的流量比重将快速、大幅度地增加,并大大超过传统的语音业务而占据主体地位,最终随着2G/3G语音业务的IP化,ALLIP将是大势所趋。面对接入层2G/3G基站IP化需求,如何规划部署RAN的IP化承载网,成为大家最为关注和积极探讨的问题。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的《OmniRAN多业务互通传送方案》一文介绍了中兴通讯基于IPTN的OmniRAN方案充分考虑了RAN业务传送中的互通灵活性问题,从业务需求、网络保护、网络维护、时钟同步和投资保护等多个方面确保了RAN的IP化平滑演进。  相似文献   

15.
《通讯世界》2013,(18):41-43
近几年,在通信领域被频繁提及的一个名词就是"城域综合承载传送网",那何为城域综合承载传送网?它是指通过一张城域网络,接入所有的固定电话、宽带互联网接入、2G语音通信、3G语音通信、集团客户专线等业务,并且新增业务也同样接入该网络。本文将从IP RAN综合业务承载网技术特点以及烽火IP RAN技术优势两方面进行阐述。IP RAN综合业务承载网技术特点IP RAN技术当前已具备了规模组网的能力,成为当前移动承载网领域主流解决方案。IP RAN设备基于IP/MPLS技术,灵活提供多样的承载模  相似文献   

16.
胡晓女 《通信世界》2009,(39):I0016-I0016
随着3G建设的大规模开展以及全业务竞争的全面展开,移动网络IP化的进程日益加速,移动软交换网络的建设拉开了移动核心网络向IP化演进的序幕,在电信业务IP化趋势推动下,传送网承载的业务从以TDM为主向以IP为主转变,移动接入网(RAN)侧的IP化也逐渐成为电信运营商关注的热点。未来的市场需要一种能够有效传递分组业务,并提供电信级OAM和保护的分组传送技术。  相似文献   

17.
《电信技术》2009,(9):97-97
随着业务IP化的发展,移动网络IP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在这种趋势下,移动接入网(RAN)侧的IP化逐渐成为运营商关注的重点。作为实现RAN侧IP化的一种重要技术,PTN也成为当前运营商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中中国移动的表现尤其引人注目。应业界要求。人民邮电出版社举办了“2009IPRAN技术发展和移动回传应用研讨会”,并在研讨会期间推出了《分组传输技术与测试》一书。该书主要作者,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移动业务IP化的速度也逐渐加快,LTE在国内的热度越来越高,传统的单一业务、单一网络承载模式已经无法很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运营商承载网都需要进行转型调整来面对严峻的挑战。如今国内很多运营商已经开展IP RAN综合承载网络的全面建设以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IP RAN及承载业务的组建已成为社会的关注点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朱栩 《通信世界》2008,(20):I0032-I0032
移动通信业务IP化对传输的要求 在移动网中,核心网流量采用IP承载已经或为现实。移动基站传输接口也正从2G的E1、3G初期的ATM IMA E1转为以以太网接口为主(不同制式的IP化进程稍有差别),2G RAN的IP化也在进行中。与此相应,传输网络也必须适应移动网络IP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IP化是当前网络的一个发展趋势,IP RAN技术将会成为将来承载网的主要组网方式,文章简要介绍了IP RAN技术的特点,对比了IP RAN技术与其他组网技术相比的优势,然后结合某地市运营商网络的实际需求,分析了IPRAN网络建设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