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刊“科学院通报·地质学部分”和“乌克兰地质学杂志”最近连续报道了有关变质成因铀矿床的形成及物质来源问题。主要文章有“变质成因铀矿床成矿时含矿物质的来源”(苏联乌克兰“地质学杂志”,1978,№6)和“根据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判断变质成因铀矿床形成时的物质来源”(苏联乌克兰“地质学杂志”1980,№3)。这些文章的作者们认为,目前世界古地台和地盾区所发现的大批铀矿床,从成矿条件看它们都与变质作用有密切关系,含矿物质被变质溶液从已经变质的蚀变岩石中活化出来是形成铀工业富集的主要因素。这类铀矿床已被证实,往往形成范围很大的含铀区,蕴藏可观的铀储量。最近,苏联乌克兰科学院所属矿物地球化学和  相似文献   

2.
二连盆地努和廷铀矿床成矿作用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努和廷铀矿床地质特征、成矿作用及地球化学特征,认为努和廷矿床为同生沉积后生改造型铀矿床。晚白垩世二连期湖泊发育区控制了矿床定位。矿床成矿作用经历了同生沉积成矿、后生改造和表生作用3个阶段,成矿年龄为85Ma、(41±5)Ma和6~13Ma。在总结矿床成矿地质特征、成矿作用及地球化学特征基础上,建立了努和廷铀矿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3.
产在沉积盖层未变质的松散岩石中的铀矿床,目前有实际意义的主要是后生铀矿床,即那些由潜水型、地层水型和裂隙水型等地下水溶液形成的铀矿床。近年来人们往往用“水成的”这一术语来称呼这类铀矿床。这类矿床大部分直接产于透水性沉积岩如砂、砂岩、细砾岩和砾岩中,而可用先进的方法即地下淋滤法开采。不过,具有实际意义的后生铀矿也可以出现在透水性差的粉砂-粘土质岩石和煤层中,但这时这些岩石必须紧邻砂质岩石和细砾-卵石岩石或者紧贴着裂隙带。在苏联,关于地下水对形成沉积岩中的铀矿床起主导作用的概念,最初是水文地质学家  相似文献   

4.
区域地质罗辛铀矿床位于晚前寒武纪达马拉造山运动带的中心,占有纳米比亚北部大部分土地,向东北方向延伸,可能与赞比亚带合并。图1为矿床位置,图2为含铀区区域位置。地层柱状图列于表1。它表明,早前寒武纪阿巴比斯建造被诺西布群埃蒂西斯建造不整合地覆盖着。阿巴比斯岩系包括变质的片麻岩、  相似文献   

5.
目前,氦气测量在地质填图、构造研究、地震预报及寻找有用矿产等方面都获得了较广泛的应用。我们在621铀矿床上进行了氦气测量的试验工作,试图探测地下深部埋藏的铀(钍)矿床,并获得了初步的地质效果。一、矿床地质概述 621铀矿床位于复式向斜的南侧中段。出露的主要地层为下志留纪浅变质灰绿色砾岩、  相似文献   

6.
岐阜县可■盆地东部的美佐野和谣坡铀矿床,产于第三纪中新世的非海相沉积岩中。它们不整合地覆盖在古生代—中生代的沉积岩和白垩纪—早第三纪的花岗岩上.这些矿床可以划归为受古河道构造控制的形成于早中新世基岩上的砂岩型矿床。主岩是可■含褐煤地层,它是可■组岩序中最下部的一层。据裂变径迹数据计算,该地层的年龄为20—19Ma;它与土岐盆地中月吉铀矿床中土岐含煤  相似文献   

7.
最近几年发表了若干值得注意的铀矿床分类。这些铀矿床分类主要试图区分两种成因上不同的热液铀矿床。原生热液类型是混染或非混染火成分异物所派生的,这种类型形成比较小的矿床,一般为数百吨至数千吨U_3O_8。而热液变质类型来自变质的源岩,这种类型往往  相似文献   

8.
与钠交代作用有关的铀矿床形成于花岗岩类和片麻岩构成的结晶地质内沿区域断裂构造带发育的钠长岩中。在前寒武系近地表的岩石中,钠交代和铀矿化都取决于超变质期后溶液的进入情况(此溶液含有碱性元素和铀)。多次发生的断裂构造复活导致钠长岩的形成,其中部分含有铀。  相似文献   

9.
东阿姆地堑有一个很厚的保存完好的未变质沉积岩地层。它可划分为三个单元:威尔逊岛群(约2,400—2,300百万年)、大斯莱夫上群(约2,300—1,790百万年)和埃特森群(约1,700—1,600百万年)。威尔逊岛群含有红层並覆盖在形成于太古代花岗岩的正常风化层之上。大斯莱夫上群含有一正常风化层、许多红层、海绿石层、生物成因的碳氢化合物和沉积铀矿床。在古纬度30°±范围内沉积的地层中,还见有大量早期蒸发岩存在的证据。铀矿床是在低温成岩期间,早期堆积的碳氢化合物地区内的氧化水经过沉淀而形成的。这表明早元古代的气候、大气圈和水圈与现代的相似。在这样古老地质体中,可以寻找化学沉积型和碎屑砂岩型铀矿床。  相似文献   

10.
阿萨巴斯卡地区构成加拿大地盾丘吉尔成矿区的一部分,共下伏岩石为太古代岩系或阿菲比亚岩系,它们在赫德森造山期(1750—1950百万年以前)受到强烈变质和花岗岩化。在许多地区,经过侵蚀的造山地带被可能是古赫利基亚时代的未变质岩层(包括马丁和阿萨巴斯卡建造)所覆盖。基性岩墙切割本区全部岩层。本地区有数量很多的脉型沥青铀矿床和许多产于结晶基底岩层中的品质铀矿的同生矿床。本文提供的证据表明,沥青铀矿是在赫德森花岗岩化最后阶段形成的,在其后形成了过渡型的同生晶质铀矿。根据温度-压力条件,沥青铀矿床基本上属于林格伦所分类的中温热液型矿床。根据假定的铀矿床成因,本文探讨了进一步寻找沥青铀矿床和其他类型铀矿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铀矿床地质阿利盖特河地区的地层主要由纳纳比和尼伯沃两组杂岩构成,其周围是下元古代变质岩层,并过渡到未变质的沉积层。Rb-Sr年龄测定表明,这两层杂岩的地质史是不相同的。纳纳比杂岩在该地区中央地区延伸超过3500平方公  相似文献   

12.
本书为美国MINOBRAs 1979年发表的科研成果。书中介绍了变质作用的机理、变质岩的种类、有铀矿床产出的前寒武纪岩石的年龄和分布地区、变质岩中的铀含量和矿床类型等。本书还叙述了全世界已知变质型铀矿床的地质情况、控矿因素、成因,储量和远景地区。  相似文献   

13.
康滇地轴在元古代时期形成了大量的金属矿床,研究表明,该时期的金属矿床形成与晋宁运动密切相关.近几年许多研究数据显示,康滇地轴在元古代地层中所形成的铜、铁、金和铀矿床大多集中在700~900 Ma之间,与罗迪尼亚超大陆事件发生的时间一致.该时期的碰撞构造环境、花岗岩侵入以及沉积盆地的形成都与陆内板块俯冲作用和伸展作用关系密切.试图从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沉积一构造环境方面,探讨该时期的金属成矿作用对板块构造地质事件的响应,并探讨铀成矿作用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阐明了松辽盆地西南部地质构造演化历史,指出蚀源区岩石和盆地构造演化史对形成富铀砂体和层间氧化带及提供铀源有利。确定了钱家店凹陷姚家组是该区寻找砂岩型铀矿的目的层。基于成矿条件分析,预测了成矿远景区;落实了一个具有相当规模的砂岩型铀矿床。基本查明了含矿地层的结构和砂体的特征、矿石物质成分和铀的存在形式、矿石伴生元素组成及综合利用价值。在成矿规律及矿床成因研究方面指出沉积成岩期铀的预富集是铀成矿的基础;层间氧化作用是后生再富集的决定因素;油气的还原作用是再富集的重要条件。铀矿石的U-Pb等时线年龄为53±3Ma和7±0Ma,与有利于层间氧化作用发育和铀成矿作用的干旱-半干旱的古气候期相符。确定了钱家店铀矿床是属于与油气二次还原作用有密切关系的层间氧化带型砂岩铀矿床,并建立了该类型铀矿床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5.
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北部元古代阿萨巴斯卡盆地地区拥有世界上最大、最富的铀矿床。铀矿床产在赫德森时期断裂带与阿萨巴斯卡群砂岩和阿菲布群变质沉积岩、太古代片麻岩的不整合面的交接部位上。盆地中氧化的、盆地含铀卤水和沿断裂带上涌的还原的基底流体相混合,约于200℃温度下形成铀矿。根据薄层中观察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和苏联早就知道了未变质沉积岩中的铀矿床(如“水成铀矿床”、“砂岩铀矿床”、“准整合铀矿床”、“卷型铀矿床”、“西部各州的铀矿床”等)。这些铀矿床中至少可以有把握地分出两大类型:即“怀俄明型”(层状氧化型),矿化分布于氧化和未氧化的岩石界面上;“科罗拉多型”(非层状氧化型),矿化产于原生或次生还原岩石范围内,与表生氧化作用无关。目前,在中非(尼日尔)、欧洲(法国、意大利北部)、阿根廷、墨西哥等地也发现了类似的矿床。实际上,美国全部工业铀储量(约60万吨铀)和资本主义国家铀储量的  相似文献   

17.
美国是世界上砂岩型铀矿储量最多的地区,铀资源数量十分巨大。研究美国铀资源的时空分布规律为之后成矿预测及勘查,尤其是砂岩型铀矿勘查提供依据。简略介绍了美国铀资源现状及铀资源时空分布规律,空间上铀资源分布在各个成矿省。以成矿省为单位,详细介绍了美国科罗拉多高原成矿省、美国洛基山和山间盆地铀成矿省、美国和墨西哥湾沿岸铀成矿省、美国和墨西哥盆岭铀成矿省、美国佛罗里达磷块岩型铀成矿省的铀资源空间分布规律。时间上铀矿床成矿年龄分布在以下3个主要成矿时期:新生代(65~3 Ma)、中生代(250~65 Ma)、古生代(570~250 Ma)。研究结果表明,铀矿床主要分布在科罗拉多成矿省与洛基山与山间盆地成矿省,铀资源以砂岩型铀矿为代表,资源量大,分布广泛。成矿时代众多且广泛,时间跨度较大,铀矿主要产于新生代与中生代。  相似文献   

18.
以构造地质学和水成铀矿理论为指导,从构造运动和构造变形等两方面分析伊犁盆地南缘铀成矿构造地质条件,认为由新构造运动引起的次级构造变动是控制和改造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的主导因素,而且构造作用在伊犁盆地南缘东、西部存在着差异性。西部主要是中新生代次级构造运动造成掀斜使盆地边缘部分地层暴露地表,遭受风化剥蚀,有利于大型铀矿床的形成;东部以断裂和褶皱构造变形为主,不但使地层暴露地表而且使铀重新分配,有利于中小型铀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首先分析日本砂岩型铀矿床产出的区域地质背景,深入阐述“绿色凝灰岩区”和“非绿色凝灰岩区”的区域构造演化特征以及与成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对日本砂岩型铀矿床铀源进行探讨,认为最有利的铀源来自基底或周边的花岗岩,其侵入时代为晚白垩世到古近纪(大约距今60~70Ma)。在矿床地质特征一节,列举日本人形咔和东浓两个重要的铀矿床矿例,对其含矿主岩特征、矿床物质成分、成矿富集因素、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行研讨。最后,概括了日本以古河道(底部型)为特征的砂岩型铀矿床的找矿途径。  相似文献   

20.
澳大利亚北部Kombolgie盆地西侧鳄鱼河谷地区,产出多个世界级不整合面型铀矿床。Jabiluka、Nabarlek和Ranger铀矿床多受构造控制,矿体产于断裂之中或其两侧,赋矿围岩为古元古界角闪岩相高级变质岩。铀矿物以晶质铀矿、沥青铀矿为主,伴生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和赤铁矿化蚀变。Jabiluka、Nabarlek和Ranger铀矿床主成矿作用发生于1680~1640 Ma,叠加3次后期矿化,时间分别为1360 Ma、1100 Ma和900 Ma。矿床成矿流体为氧逸度较高的盆地流体,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盆地中含铀碎屑或是盆地基底中含铀矿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