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穆龙套金矿床Au、W、As等元素原生晕特点及与矿化的关系,并通过对其东南侧所作的地球化学研究,对伴生元素进行了垂向和横向的分带。根据原生晕的组成及展布特点确定了矿床成因。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所有金矿省已知有岩金矿床和砂金矿床。它们在空间分布上的相互关系以及按区域总的潜在储量的相对重要性,在全球性、区域性和局部性的所有不同规模成矿区划中取决于区域的岩金成矿特点和砂金成矿作用的环境。岩金矿与砂金矿对比关系中的差别主要是原生因素,这点适合于后古生代砂矿,主 相似文献
3.
本发明是属于金属矿床的普查方法,其中包括普查弱显示的和没有露出地表的金呈分散状的金矿床(例如,金-砷-锑型的金矿床)。岩石化学普查金属矿床的方法是众所周知的,并得到广泛应用。这种方法是以从松散层中取样为基础,并随后进行光谱分析,从相应的与矿化有关的示踪元素的分布中区分异常。由于指示元素的晕圈范围小,以及与构造破碎带和非工业矿化有关的异常很多,在使用这种方法普查金-砷-锑型矿床时,任务变得复 相似文献
4.
5.
6.
7.
8.
9.
Ferderber矿床产于魁北克太古代变质石英闪长岩体中。含矿构造为一陡倾斜左旋走向滑动的剪切带及其次级构造。在剪切带中矿体呈不连续的透镜体产出,由于受后期逆冲作用影响,常被挤压和拉成块状、石香肠状和不规则状体。矿脉主要由石英、碳酸盐、电气石、黑云母和黄铁矿,黄铜矿及碲化物等组成。金大部为自然金,紧密地与细粒黄铁矿和碲化物共生,形成于第二和第三成矿阶段。剪切带包裹在热液蚀变石英闪长岩壳中。蚀变表现为原岩矿物的分解和伴随着碳酸盐、绢云母、绿泥石、白钛石和赤铁矿等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日本在80年代大力勘查浅成热液型(热泉型为主)金矿。结果于1989年在九州中部远景区内的引治矿床附近钻探到高品位的金、银矿脉(Au1.1×10~(-6)-171.5×10~(-6),Ag2×10~(-6)-811×10~(-6);同时在菱刈矿床东南300—500m处找到了山神盲矿床.此盲矿床的成矿特征与菱刈矿床极相似,由东西走向的数条大脉及其分支脉的矿脉 相似文献
11.
一、概述金矿可形成于所有的地质时期和各种地质构造环境及岩石类型中,从太古代到新生代,从基性-超基性到中-酸性火成岩及沉积岩-沉积变质岩等;由稳定地质区到活动带都有金矿图1)。然而,金矿在各地质时期的分布陆内的分布是不均衡的(表1,图1)。由表1可知,金矿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两个成矿高峰期,即前寒武纪和中新生代。 相似文献
12.
金矿床常常具有放射性偏高的特征。有关的文献表明利用放射性测量方法能够寻找金矿床。随着工业上生产出便携式伽玛能谱仪,放射性测量方法达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这使得在野外条件下测量3种天然放射性元素U、Th和K的含量成为可能。放射性异常可能是正 相似文献
13.
自然金只有一种同位素,~(197)Au。矿石中金的含量极低,在砂矿中其含量为0.5—1g/t,而在原生矿石中其含量为3—10 g/t。金通常以极细小的浸染状存在,虽然已知有大块的自然金存在,但有时也要在显微镜下才能见到它。鉴于金在矿石中含量极低且呈不均匀地分布,因而,目前尚不能用直接的物理方法,其中包括核物理方法进行普查找矿。因此,金矿的普查是利用各种间接的方法来进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的黄金工业开采于1823年始于砂金矿床,至今俄罗斯的大部分黄金仍就采自砂金矿床,而且开采量在不断地增长。第一次世界大战、国内战争和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金的开采量曾大幅度降低。1974年黄金最高产量达174t。20世纪60—70年代,由于引入了使老区开采量增长(如科累马增长0.7倍)的功率大、生产效率高的技术设备,从而保证了开采量的上升;而且也由于成功地进行了地质勘探工作,从而发现了楚科奇和雅库特北部最富的砂金矿区。截至70年代末期,最富的矿床基本上已采尽,开采量随之开始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述了金矿田的主要特征。在分析了矿化的地质、岩石-地球化学、构造和矿物学因素后,认为在含矿热液活动过程中存在着由氧化-还原反应所决定的强大的地球化学障。作者通过成矿条件的模拟实验,证实了这一点。从而成功地解释了该矿田最主要的特点,得出侏罗纪沉积物底部的含碳沉积物有控矿作用的结论,这在普查和评价类似矿床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Virginia金矿山公司(VIA-M)在魁北克省北部伊斯特梅恩河Auclair矿产地已探明一新矿点。 该公司还报道了在Lac Payne地区Minto Vizien工程中探明有一火山-沉积岩金矿带。探明的数个金矿点位于数米宽的含金建造中,浸染有黄铁矿和毒砂,金含量41.89×10~(-6)。 计划明年夏天开始进行Minto-Vizien工程的开采项目。Virginia还可以从魁北克王冠公司Soquem获得50%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在加里曼丹中部偏远的,较难进入的潮湿热带地区,成功地进行了金的地球化学普查测量,圈出了7个详测异常区。结果表明:为了识别所有异常区的异常形态,需要分析河流底沉积物和用淘金盘淘出的精矿。在初期普查阶段,进行多元素的分析是有用的,但在详查阶段只分析了金。在前5个月里,逐步使测区从4000km~2缩少到440km~2。在3个月间,仅3名地质工作者和当地协助野外工作人员就圈出了约180km~2的最有意义地区。这段时间内的工作包括样品分析和数据解释,总经费不超过90000美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南非Natal太古界绿岩系中的金矿床实例,提出了该地区金矿的成矿模式和找矿模式。 相似文献
19.
对南朝鲜7个有代表性的金矿床上的10个样品进行了K-Ar法年龄测定。在Genrejeong矿山,对与含金白岗岩脉共生的伟晶岩中分选出的微斜长石测定结果表明,该金矿属于晚元古代。在Cheonan地区,对Homi,Cheonbo和Namchang矿中的与伟晶岩共生的白云母进行测定,它们的年龄是130—160 Ma。同时还证实了,在该区的金矿化属于中侏罗到晚侏罗纪。从Mugng,Imcheon和Geochang矿山中绢云母的测定中得出,它们的年 相似文献
20.
80年代以来出现的金矿勘查上升的趋势促进了各种勘探方法的发展。目前,这种常规的物化探方法在金矿勘查中已得到普遍的推广和使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找矿效果。但是,由于金矿形成地质条件的复杂多变性以及它所产生异常场的微弱性,再加上各种地质干扰因素的影响,因此,异常的观测和识别往往比较困难。为了提高金矿勘查的地质效果,物化探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