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美国历史遗产保护运动以1850年乔治华盛顿故居的保护为起点,目前已经历近170年的发展。通过对美国历史遗产保护历程的梳理,可以看到历史遗产保护问题是在城市更新运动之后才逐渐引起美国民众普遍关注的,并与城市规划紧密结合。目前,面对美国城市经历低密度扩张之后暴露的诸多问题,历史遗产保护开始尝试与精明增长理论相结合,作为引导城市更新、改变城市发展模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以近年来开发较为成功的北卡罗来纳州美国烟草公司历史街区为案例,分析总结了美国如何在历史遗产保护实践中运用精明增长理论的相关策略,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肖竞  曹珂 《室内设计》2019,(6):9-17
在城乡建成环境保护与更新的矛盾 背景下,英国于20世纪90年代率先提出了“历 史环境”保护概念。历经二十余年制度调整, 英国历史环境保护如今已架构形成目标包 容、边界明晰的系统化管理体系。结合对英国 城市更新进程的回溯,系统分析其城乡遗产 保护的观念转变、体系架构与管理方式,介绍 其历史环境保护聚焦价值内涵、强调操作弹 性、遵循发展规律、重视公共利益的管理经 验,以资我国遗产保护工作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历史公园是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更新中面临着诸多挑战。文章以无锡公花园为例,探究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公园从遗产价值认知到保护利用的路径:梳理历史变迁,明确各类遗产价值,通过“特征—载体—意义”的路线分析,对遗产价值进行认知与识别,进而从城市历史景观视角挖掘遗产价值的层积方式,认识遗产价值形成的复杂性以及价值载体之间的关联性,最后结合遗产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利用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城市进入城镇化“下半场”, 城市发展的范式产生转变,历史街区价值逐渐 显现,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成为城市更新进程 中的重要类型。本文聚焦纽约历史街区保护更 新模式的研究,以纽约格林威治村历史街区为 研究案例,探讨了20世纪60年代纽约市《城市 地标保护法》出台后,纽约市应对不同尺度、不 同类型历史街区保护更新项目的模式机制。研究 以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项目为对象,从历史街区 遗产价值与更新模式相互关联的维度,梳理历 史街区的发展背景和空间演化过程,解析了历史 街区的层积性的历史价值、活态化的文化遗产和 多样性的美学特征,详细阐释了应对历史文化传 承和城市更新发展双重目标导向下,纽约历史街 区从建筑单体到街区,不同尺度、不同类型项目 的保护更新模式机制。  相似文献   

5.
徐锡宁 《风景园林》2023,(S2):56-61
【目的】城市历史景观(historic urban landscape, HUL)理念自2005年提出至今已有近20年时间,国内外多学科背景的学者关于城市历史景观的理论研究仍在持续推进,探索HUL认知、保护与变化管理的理论内涵对当代遗产保护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绘制关键词共现、时间线分析图谱,结合代表性文献的精读,梳理国内外城市历史景观保护理论与实践的研究领域、研究重点、研究趋势。【结果】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可看出,城市历史景观的内涵与价值、价值特征要素、层积、周边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国外研究集中于在全球试点城市总结和践行城市历史景观保护的实施步骤与实施工具,国内研究则从早期的概念引介转变为对城市历史景观理论方法及其应用于遗产保护和城市更新实践的不断探索。【结论】作为“概念”的城市历史景观是遗产保护的对象,其认知与保护已形成清晰的理论与方法,建立了从过去到现在的以时间为线索进行历史遗产景观变迁认知的研究范式。作为“方法”的城市历史景观是遗产保护的方法,对于从现在到未来的景观变化管理研究与实践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其理论方法探索能够指导城市更新设计和遗产资源的保护管...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欧美历史遗产保护领域最常用的两个“保护”,即“Preservation”和“Conservation”的概念进行辨析以及对美国历史保护“Historic Preservation”对象名词性和动词性的探讨,明确美国历史保护中“保护”(即“Preservation”)的概念。同时又通过对不同时期影响美国历史遗产保护之保护理念的著名保护思想进行阐述,以探求其“保护”概念的发展脉络,并通过列举美国历史遗产保护领域中常用且公认的保护干预手法,进一步将“保护”的概念具体化。通过对美国历史遗产保护概念进行解析,旨在为我国现阶段历史遗产保护,尤其为包括历史建筑在内的历史环境保护与再利用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孙永生 《南方建筑》2019,(3):121-126
在“存量发展”、“城市更新”背景下,工业遗产保护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以广州、济南为例,反思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从总体层面探讨工业遗产融入城市发展的整体保护方法,在保护体系构建、保护制度设计、城市资源整合、保护信息传递等方面初步搭建了城市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工作框架。  相似文献   

8.
于佳 《北方建筑》2023,(3):42-46
鉴于我国工业遗产资源丰富,且现阶段其保护与利用工作正在稳步进行。本文通过对工业遗产景观资料的梳理与研究,探究工业城市应如何利用国家文化公园、工业遗产公园和老工业城市搬迁改造的契机进行“城市更新”,系统性地总结了工业遗产文化景观的再利用属性,提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城市更新”之间的连接内容及策略,以期激活工业遗产地的物质与文化功能、盘活失落空间、促进城市文化景观的建设、构建符合地区文化内涵的特色化景观系统。  相似文献   

9.
潘玥 《建筑师》2020,(4):101-108
在建筑遗产的保护语境中,除却已被登录保护的对象,大量处于保护清单之外的城乡风土建成遗产该如何恰当处置,在“存”与“废”之间又该如何作利弊权衡,这已成为我国城市更新及乡村复兴中的一大难点和热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原则中着重指出在城乡可持续发展中平等这一原则所蕴含的文化权利,即支持社群全体公民对有形遗产与无形遗产的所有感。本文聚焦于日本著名传统乡村风土建成遗产整体保护案例“妻笼宿”,考察了其从20世纪60年代起所经历的保护演进阶段中的原住民社群保护运动发展进程,包括江户时代遗存——妻笼宿的历史、遗产保护政策评价、原住民参与度、社群构建遗产自我教育体系等方面的内容,结合2017年12月在印度德里召开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十九届全体大会通过的《木质建成遗产保护准则》,试图在新的文化政治语境下探讨、学习日本风土建成遗产延续和发展方式的条件、问题与适应性,以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当代传统乡村中的风土建筑遗产的保护性活化和干预策略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入户调研、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工程设计4个方面呈现了小西湖街区保护与再生实践的系统方法和技术;从土地征收、自主更新、资金筹措、工作协同4个方面总结了其中的政策与机制探索。在此基础上,就历史地段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的辩证关系、物质空间外在表象与内隐结构的机理认知、城市更新实践与既有规则体系的矛盾冲突等问题,提出了辩证性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工业遗产社区是国家“一五”时期工人住区标准化模式探索的历史载体,是城市发展重要历史见证。沈阳作为重要近现代工业城市,拥有较多工业遗产社区资源。近年来城市进入存量发展阶段,加之工业遗产社区用地具有优越的城市更新条件,伴随用地更新地上遗产损毁现象普遍存在。基于工业遗产社区保护更新背景,以微更新、社区共治理论为指导,建立“优化社区共治技术、加强社区共治制度、完善社区长效服务机制”的更新技术方法,以沈阳市三台子工人村地区为例,研究历史、土地、空间、建筑等现状条件,针对历史沿革、建设历程展开价值评估、提出重点保护区及建设要求,利用拓扑数据分析技术,提出“保护街区历史风貌、创建社区共治工作体系、配建公共服务设施、复兴地域邻里空间、完善体制机制”等保护更新策略,构建工业遗产社区有机更新路径,实现人居环境优化、存量更新提升、地区文化传承等多元复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以宁波市甬江北工业基地为例,探讨旧城更新背景下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问题。从景观视角出发,研究工业遗产的景观属性,提出工业遗产在城市空间中的"景观化"方法。通过单元保留、要素重组、抽象再现三种方式,分别实现工业建筑、工业构件、工业场地三类不同遗产要素的景观化过程,从而解决遗产保护与城市更新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张庭伟 《城市规划》2021,45(9):9-14,88
简要回顾1980年代以来历史遗产保护的成就,认为这是集体的接力赛的成果,依靠上层的决策支持和底层的素质积累;提出历史遗产的保护性整修不同于城市更新的经济性开发,历史保护是提供公共服务的公益行为,而城市更新是提高空间效益的经济行为.  相似文献   

14.
1920年代,昆明开展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规模较大的“田园都市”建设实践,明确了城市定位,制定了城市发展方向,在城市环境、空间布局以及国民精神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介绍了近代中国市建制初期,昆明时任督办张维翰的田园城市规划理念和尊重自然、传承历史、营造田园昆明的市政建设实践,分析了其田园城市思想和实践所体现出的理想化、本土化和局限性;从城市规划理论和人物史角度探究了其规划和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因和发展特点,以及在处理城市建设与历史遗产保护及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方面的贡献与不足,为今天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导向的城市更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莫畏  方敏 《建筑知识》2014,(3):187-187,190
在城市更新的浪潮下,作为精神文明载体的长春地区工业遗产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旧有推倒重来的方式导致大量工业印记消失。本文以长春地区建国后工业发展为背景,对现存的长春地区建国后工业遗产从历史价值、社会文化价值、科学技术价值、艺术审美价值和保护利用价值方面进行具体评价,形成一定保护体系,并进行梯度分级。针对不同梯度类别的工业遗产的保护工作作出不同的保护建议。以实现在城市多样化发展的背景下,工业遗产的再生。  相似文献   

16.
不可移动文物是文化和历史信息的物质载体,为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对于不可移动文物,强调原址保护。但在城市更新与建筑遗产保护矛盾突出的当下,也存在文物建筑需要进行原状迁移、异地保护的特殊情况。本文以广州新一军印缅阵亡将士公墓保护工程为切入点,对其原址保护与异地保护办法进行分析,探讨异地与原址保护两者的利弊,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提供有益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有着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小镇夏洛茨维尔市主街改造的两轮规划、实施及其启示。其改造过程与美国1950—1970年代的郊区化发展和城市更新运动相始终,并最先完整地施行了市民参与的规划方法,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美国城市更新运动的发展及其反思。1980年代以前,美国各地的市中心兴建了200多处步行街,但夏洛茨维尔市主街是为数不多的仍在使用、一直蓬勃发展并是该市最繁荣的地区。本文以之为例阐述重要概念如城市更新、步行街和历史保护,以及市民参与之产生、意义及其相互关联,探析劳伦斯·哈尔普林的RSVP规划方法及该项目的主要特征,论述规划师的社会意识和人文关怀而非仅砖瓦水泥造成的物质环境是致其成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当前,随着时代变化和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传统工业不断萎缩。在城市更新中工业遗产的更新利用面临着多重困境,该文基于长沙市工业遗产现状,将“城市触媒”理论引入到工业遗产改造更新当中,对城市文化、市民记忆、建筑遗存等元素进行提取,打造物质形态与非物质形态触媒,以曙光电子管厂为例提出改造策略。构建“点—线—面”多层次触媒系统,并将其与湖湘文化相融合,打造公共开放的文化创意产业园,为工业遗产的更新利用提供新的尝试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历史街区作为城市发展进程中延续传承的活态遗产,是城市文化和区域特色的深刻烙印。快速城市化促使历史街区面临失活困境。文章以闽江流域的历史街区——朱紫坊为例,基于城市更新转型期存量提升的背景,借鉴有机更新理论,以活化街区文脉为重点,梳理街区特质、总结失落原因、构建活化策略,以期在街区保护的过程中实现物质空间存量盘活、历史文化创新延续、非遗业态重构活化,为历史街区有机更新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20.
青岛武定路与上海支路之间现存一批建于上世纪20年代,即青岛第一次被日军占领时期的别墅群,由当时青岛首富刘子山建造。刘子山别墅群作为青岛建埠以来最早的房地产项目,区别于青岛里院建筑形式,是青岛近代城市建设的重要遗产。文章以对刘子山别墅群的大量测绘及历史图纸为基础,分析总结其平面布局、空间特征及立面形式,印证青岛近代社会生活发展、居住文化改变的时代背景,旨在为刘子山别墅群的科学保护、青岛城市更新提供切实有据的参考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