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对退火态Cr12Mo1V1模具钢分别进行一次淬火+回火、双淬火+回火、一次淬火+深冷+回火、双淬火+深冷+回火等工艺处理,其中一次淬火工艺为1 030℃×0.5 h油淬,双淬火工艺为1 050℃×0.5 h油淬+1 030℃×0.5 h油淬,深冷处理工艺为-60℃×1 h+-120℃×1 h,对比研究了双淬火+深冷处理对试验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一次淬火+回火工艺相比,双淬火+回火工艺可以改善共晶碳化物分布均匀性,使碳化物形态趋于球状;增加深冷处理对改善共晶碳化物形态和均匀度的效果不明显,但可降低残余奥氏体含量。双淬火+回火工艺处理后试验钢的硬度与一次淬火+回火处理后相近,但冲击吸收能量和抗弯强度分别提升22%和12%;增加深冷处理对试验钢硬度、冲击韧性和抗弯强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工具技术》2016,(1):45-47
比较了CW6Mo5Cr4V2钢与W6Mo5Cr4V2钢的性能。试验表明,在相同淬火温度下,CW6Mo5Cr4V2淬回火硬度和红硬性明显高于W6Mo5Cr4V2,淬火晶粒比W6Mo5Cr4V2粗,冲击功比W6Mo5Cr4V2低。CW6Mo5Cr4V2在1160-1200℃淬火可获得优良的综合机械性能。在1220℃以上淬火,CW6Mo5Cr4V2过热倾向显著,冲击功急剧下降。碳和钨钼含量的变化对CW6Mo5Cr4V2淬火温度的影响很大。要使CW6Mo5Cr4V2淬火易于控制,必须收窄CW6Mo5Cr4V2主要成分范围。CW6Mo5Cr4V2较适合于切削速度较高的刀具。  相似文献   

3.
采用不同淬回火工艺对高温不锈轴承钢G115Cr14Mo4V和高温轴承钢8Cr4Mo4V进行热处理,观察两者的显微组织,检测淬火、回火后的硬度和残余奥氏体含量,并对高温硬度、冲击功和滚动接触疲劳寿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淬回火后G115Cr14Mo4V钢的室温硬度稍高于8Cr4Mo4V钢,两者的残余奥氏体含量都可控制在3%以内;在高温硬度和滚动接触疲劳额定寿命L10方面,G115Cr14Mo4V钢优于8Cr4Mo4V钢;在冲击功方面,8Cr4Mo4V钢优于G115Cr14Mo4V钢。  相似文献   

4.
《轴承》2015,(5)
在不同淬火温度、冷处理方式和回火温度下对W2Mo9Cr4VCo8高速钢的硬度及组织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1 150~1 220℃淬火,随着淬火温度的提高,淬火硬度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在不同的冷处理工艺和520,535,550℃温度下回火3次,试样的硬度及回火组织差别不大;不同淬、回火温度下,回火3次后试样的残余奥氏体含量均为零。基于试验分析优化了W2Mo9Cr4VCo8的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5.
针对W6M05Cr4V2钢冷辗芯辊疲劳断裂的特点和机理,进行了不同参数下的热处理试验,结果表明,中温淬火(1 150℃) 多次高温回火(550℃)能有效改善W6Mo5Cr4V2钢的显微组织,使其达到更优的强韧性配合,提高抗疲劳断裂性能。  相似文献   

6.
对N-Mo合金化Cr13型耐蚀塑料模具钢进行925~1 150℃保温0.5 h的油淬处理,再分别进行150~300℃保温2 h或者350~600℃保温1 h的回火处理,研究了淬回火工艺对该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淬火后的组织主要为淬火马氏体,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晶粒长大,第二相逐渐固溶进基体,试验钢的硬度先增大后降低,当淬火温度为1 050℃时,硬度达到峰值,为57.7 HRC,此时第二相基本固溶进基体,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仅为8.49%。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组织由回火马氏体向索氏体转变,第二相逐渐析出并长大;硬度呈先降低后升高再迅速降低的趋势,冲击吸收能量随回火温度的变化规律与回火硬度的变化规律相反,抗拉强度的变化规律与硬度的变化规律一致,屈服强度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并在回火温度为480℃时达到最大值,为1 445 MPa;在200℃以上温度回火后试验钢的塑性均保持在一个较好的水平。试验钢获得优异综合性能的热处理工艺为1 050℃×0.5 h淬火+200~300℃×2 h回火,此时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硬度为48~53 HRC,抗拉强度为1 752~2 050 MP...  相似文献   

7.
高碳、高合金和高碳饱和度是S290粉末高速钢的成分特点。采用合理的淬火和回火工艺能得到高硬度,并且不容易磨裂。淬火温度对S290钢淬回火硬度影响不明显,但对其过热程度和强度影响明显。S290钢高硬度丝锥适宜的淬火温度为1190℃~1210℃,回火工艺为560℃×1h×2次+550℃×1h×1次,S290钢淬火加热时间略短于M2钢。为保证S290钢的淬回火硬度和韧性,S290钢的淬火冷却速度应比M2钢更快。  相似文献   

8.
3Cr2W8V钢高温磨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销盘式高温磨损试验机对3Cr2W8V钢进行高温磨损试验,研究了淬火温度对3Cr2W8V钢磨损性能的影响,采用SEM、EDS、XRD分析磨损表层成分、形貌和结构,探讨高温磨损机制.研究表明,淬火温度对3Cr2W8V钢高温磨损率有着显著影响.1 050~1 150 ℃范围淬火,磨损率较低;过低或过高温度淬火,磨损率显著升高.3Cr2W8V钢磨损表面氧化物膜下基体发生了明显的塑性变形,并在基体中出现了裂纹及氧化物.3Cr2W8V钢高温磨损机制为氧化物的疲劳剥落.  相似文献   

9.
对1Cr17Ni2不锈钢进行了不同温度的淬火+回火热处理,研究了其V型缺口试样冲击性能与淬火和回火温度的关系;基于V型缺口试样冲击性能确定了较佳热处理工艺,并测试了该工艺热处理后试验钢的拉伸性能。结果表明:V型缺口试样的冲击吸收功随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回火温度对其断裂方式的影响大于淬火温度的,随回火温度升高,断裂方式从沿晶和解理的脆性开裂向韧窝型韧性开裂转变;当淬火温度为980℃或1 020℃,回火温度大于650℃时,该钢可满足螺柱冲击韧性和强度的要求,如需二次回火,则推荐二次回火温度应高于620℃。  相似文献   

10.
利用等离子表面合金化技术在Q235钢表面进行Mo、Cr共渗,随后进行超饱和渗碳淬火及低温回火处理。对渗碳淬火─低温回火工艺下的GCr15淬火钢摩擦副的摩擦系数、Mo、Cr共渗─渗碳淬火─低温回火工艺下GCr15淬火钢的摩擦系数进行滑动摩擦对比试验。观察分析Mo、Cr共渗─渗碳淬火─低温回火工艺磨痕形貌,并就油润滑状态下滑动摩擦对比试验磨损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Q235钢表面改性后,与渗碳淬火试样对比,相对耐磨系数ε提高近2倍;与GCr15淬火钢试样对比,相对耐磨系数ε平均提高2·25倍。  相似文献   

11.
用来冲制电池锌筒的冲棒一般由高速钢制作,若采用常规热处理工艺进行淬火、回火,冲棒使用寿命不高(每根只能冲2万只锌筒),失效形式一方面是表面耐磨性不够,另一方面易产生脆断。现采用下述工艺:1.低温淬火工艺:高速钢冲棒先经低温(560±10℃)和中温(850±10℃)两次预热后,转入高温盐浴中加热,W18Cr4V钢的淬火加热温度为1250~1260℃, W6Mo5Cr4V2钢为1180~1190℃,淬火加热时间按10s/mm计算,保温后入280±30℃硝盐浴,停留2~5min,空冷到室温,然后在560±10℃连续回火三次,每次1.5~2h。检查硬度,可达HRC62~64。  相似文献   

12.
W8(W8Mo2Cr4V2NA1)钢是上钢五厂和上海工具厂协作研制的新产品,其合金含量较低,经正常淬火回火后硬度可达HRC67左右,韧性指标高于  相似文献   

13.
利用立式感应淬火机在特定频率和功率下对40Cr15Mo2VN钢进行感应淬火,研究加热时间对40Cr15Mo2VN钢的表面硬度、淬硬层深度和组织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40Cr15Mo2VN钢在频率12.3 kHz,功率57 kW,水剂冷却条件下进行感应淬火是可行的;加热7,8 s时试样表面硬度不小于58 HRC,淬硬层深度分别为4.2,4.7 mm,表面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心部组织为回火索氏体;加热9~11 s时试样表面硬度均不大于58 HRC,加热9,10 s时表面出现过热组织,加热11 s时表面出现过烧组织。  相似文献   

14.
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电化学工作站,分析了控轧+回火、淬火+回火、正火+回火不同热处理工艺对14Cr1MoR钢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腐蚀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控轧+回火和正火+回火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由多边形铁素体和贝氏体回火组织构成,但相比例不同。淬火+回火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为回火索氏体,该热处理工艺下的14Cr1MoR钢室温和高温强度最高,韧性最佳。耐蚀性能方面,淬火+回火态试验钢最佳;其次为正火+回火态试验钢;控轧+回火态试验钢最差。  相似文献   

15.
高速钢螺帽孔冲头常选用 w6Mo5Cr4V2或 W18Cr4V 材料。其热处理工艺为:1225~1260℃加热淬火,560℃×3次1.5小时回火。这种传统工艺,热处理周期长,处理件使用寿命较低。本文研究的脉冲磁场回火工艺能使钢的硬度、抗弯强度、冲击韧性、红硬性等均有所提高、使用寿命提高一倍。通过试验确定的最佳回火工艺为:560℃×2次45分。  相似文献   

16.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硬度计和冲击试验机等研究了不同氮含量耐蚀4Cr16Mo塑料模具钢在不同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硬度和冲击性能。结果表明:添加氮后试验钢的淬火峰值硬度比4Cr16Mo钢的高出2HRC,其最佳淬火温度为1040~1050℃;添加氮提高了4Cr16Mo钢在不同温度回火后的硬度,且在450℃出现二次硬化峰,其值比4Cr16Mo钢二次硬化峰的硬度高6HRC;4Cr16Mo钢中析出的碳化物呈链状、棒状分布,加入氮后钢中碳化物呈球状分布。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Cr 17Ni 2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r 17Ni 2钢经1050~1150℃淬火,300~450℃回火,可获得高强度、高韧性,其中1100℃淬火效果最好。考虑到耐蚀性,回火温度选择300~340℃较为合适。经500℃以上回火的Cr 17Ni 2钢,临界区热处理有高的冲击韧性,能抑制回火脆性,并获得良好的强韧性。对经高温回火的Cr17Ni 2钢,临界区热处理是理想的工艺。  相似文献   

18.
在780℃至920℃温度范围内对45#钢进行“零保温”淬火,并测量其表面硬度;再以500℃至650℃不同温度进行高温回火,并测量其表面硬度。就硬度性能方面对比传统淬火工艺后材料的表面硬度,研究“零保温”淬火对45#钢表面硬度的影响,分析“零保温”淬火工艺替代传统淬火工艺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合理的工艺路线。  相似文献   

19.
(2 )  5Cr Mn Mo Si V钢5Cr Mn Mo Si V钢是无镍多元合金化热锻模钢 ,它在 4Cr Mn Mo Si V钢的基础上增加碳的含量 ,和含有少量钒所以比 5Cr Ni Mo钢具有更好的淬透性和强韧性 ,在 40 0 mm× 40 0 mm截面上可以完全淬透。与5Cr Ni Mo钢相比热疲劳性能几乎相当 ,除可切削性和高温伸长率较低及锻造变形抗力较高外 ,其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高温强度、抗回火稳定性、热磨损性和抗氧化能力都有较大的提高。如要获得同样硬度其回火温度比 5Cr Ni Mo钢约高 1 0 0°C。适宜制作大型复杂的重载锤锻模。但是此钢的热强性和耐磨性同样不如高…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W4Mo3Cr4VSiN(F205)低合金高速钢丝锥的使用寿命,对该钢进行了1160℃淬火、不同温度下回火热处理,并对较佳工艺回火后的丝锥表面进行离子镀TiN,对其组织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60℃回火时,F205钢的硬度达到了最大值;丝锥表面离子镀TiN后,获得金黄色TiN涂层,约2.5μm厚时,涂层的显微硬度达到1921HV50,与基体的结合力最高达35N。丝锥的使用寿命提高了2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