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以花生壳作造孔剂,使用陶瓷废料制作多孔陶瓷。通过正交试验比较了废陶、废瓷和花生壳的添加量,烧成温度和吸附用多孔陶瓷粒径四个因素对含铅废水中铅的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花生壳的添加量为10%,废陶∶废瓷的比例为5∶5,烧成温度为900℃,多孔陶瓷的粒径为40~80目时,废水中的铅的去除率最高为99.35%。烧成温度对去除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造孔剂的添加量,影响最小的是废陶和废瓷的比例。  相似文献   

2.
陈晓刚  黄志佩 《广东化工》2013,(14):244-245,241
采用Fenton高级氧化和铁碳微电解技术处理含硝基苯的模拟染料废水,通过重铬酸钾法测定化学需氧量(CODCr),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模拟废水CODCr为1825 mg/L,Fenton高级氧化处理废水的最佳条件为FeSO4和H2O2加入量分别为180 mg/L和4.8 mL/L,反应时间60 min,CODCr去除率可达79.07%;铁碳微电解处理废水的最佳条件为铁屑大小是40目,铁碳加入量为20 g/L,铁碳质量(g)比为1.5∶1,处理60 min,CODCr去除率可达50.50%;Fenton高级氧化-铁碳微电解联合处理时,CODCr去除率高达97.80%。  相似文献   

3.
文章利用泉州市污水处理厂生化池污泥为主要原料制备污泥活性炭,研究其对含酚废水的吸附效果,考察了污泥活性炭添加量、振荡时间、反应温度、p H、初始浓度对含酚废水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活性炭的碘值为530 mg/g,吸附含酚废水的最佳条件为:污泥活性炭添加量为15 g/L、吸附时间为70 min、p H为6、温度为25℃、初始浓度为10 mg/L对苯酚溶液去除率最佳可达97.9%,符合Frenndlich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4.
以Fe-Zn基废脱硫剂、煤、Na 2CO 3为原料进行高温炭热还原反应,制备了铁碳材料,实现了Zn和S的分离,有望能实现废脱硫剂的综合利用。考察不同工艺条件(配比,温度,时间)对铁碳材料品质,Zn单质分离效率和Na 2S的收率影响。结果表明: 反应温度≥900℃,煤∶废脱硫剂≥1,Na 2CO 3∶废脱硫剂≥1.5,反应时长≥2 h,Zn、S的分离回收效率可达到95%以上。且900℃制备的铁碳材料比表面高达193.6 m 2/g,介孔孔体积为0.028 cm 3/g,炭均匀附着于铁骨架。微电解-芬顿联用降解有机废水实验表明:仅微电解或微电解-芬顿联用(H 2O 2=COD=1500 mg/L)时,自制铁碳材料的稳定化学需氧量(COD)去除效率(41.78%、73.56%)都高于商业铁碳(8.43%、48.43%)。本文实验结果表明废脱硫剂与煤和碳酸钠混烧可实现废脱硫剂中Zn与S的分离回收,成功获得了比表面高、去除COD性能好的铁碳材料。  相似文献   

5.
以电解锰渣为原料,采用预处理-混料-陈化-成型-焙烧的方法制多孔材料,并用其对含汞废水进行初步处理的研究。多孔材料制备过程中考察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和造孔剂含量对锰渣多孔材料气孔率、吸水率和体积密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制取锰渣多孔材料的最佳条件为:烧结温度为1020℃,保温时间60 min,造孔剂碳粉含量为20%。用该锰渣多孔材料对模拟含汞废水中Hg2+进行吸附,同时对锰渣多孔材料的造孔剂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选用碳粉做造孔剂为最佳,Hg2+去除率达到56.5%。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双碳”目标,推动大宗固废的资源化利用,开发探究多种固废协同制备发泡陶瓷材料的方法理论,以花岗岩锯泥和大理石废石粉为主要原料,SiC为发泡剂,通过高温烧结制备高闭气孔率的发泡陶瓷,研究原材料配比、烧结温度以及发泡剂掺量对发泡陶瓷的孔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理石废石粉中的CaCO3在高温下分解出的CaO是有效的助熔剂,能够破坏Si—O键,降低液相的黏度,促进发泡。同时CaO能够与SiO2反应生成硅灰石,提高材料的机械强度。在烧结温度为1 130℃、大理石废石粉质量掺量为10%、SiC质量掺量为1.0%时,制备的发泡陶瓷孔结构均匀,综合性能最佳,闭口气孔率为79.16%,体积密度为583.42 kg/m3,抗压强度为3.86 MPa,吸水率为0.40%。本研究为花岗岩锯泥和大理石废石粉回收利用制备发泡陶瓷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电镀废盐酸、铝酸钙粉为原料,采用酸溶一步法制备絮凝荆聚合氯化铝铁(PAFC),进行了生活污水和模拟酸性黑印染废水的处理试验,并与市售聚合氯化铝(PAC)对比.结果表明,当PAFC投加量20mg·L-1,pH=8,搅拌强度250 r·min、60 s,20 r·min-1,10min,温度20~40℃时,对生活污水有最佳的絮凝效果,浊度和COD去除率分别为97%和38.2%;当投药量为90mg·L-1,pH=9,沉淀时间为30min时,对模拟酸性黑印染废水有最佳的絮凝效果,脱色率达86.5%.PAFC对生活污水的浊度、COD去除率和对模拟酸性黑印染废水的脱色率均优于PAC.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对工业废水中典型酚类污染物的高效去除,采用热聚合三聚氰胺和尿素的复合前驱体制备Co掺杂石墨氮化碳,同时进行二次煅烧制备出O-Co/C3N4-M∶U=7∶3催化剂,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最佳反应参数。在PMS浓度为1.0 mmol/L,pH值为7.0,催化剂投加量为0.1 g/L,反应时间为5.0 min的试验条件下,O-Co/C3N4-M∶U=7∶3/PMS体系对废水中的苯酚、4-氯苯酚、邻硝基苯酚、2,4-二氯苯酚(质量浓度均为20 mg/L)的去除率均达到90%以上,对质量浓度为20 mg/L的对硝基苯酚的去除率为70%,该催化剂对废水中典型酚类污染物有较好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9.
《应用化工》2022,(10):1828-1831
以天然植物的果皮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冬瓜皮衍生碳气凝胶,并将其应用于处理含Pb(Ⅱ)模拟废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对冬瓜皮衍生碳气凝胶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同时,研究了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等因素对Pb(Ⅱ)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煅烧温度为800℃制备的碳气凝胶,当pH为6.0,吸附时间为10 h时,去除率达到94%,能有效处理含Pb(Ⅱ)废水。  相似文献   

10.
《应用化工》2016,(10):1828-1831
以天然植物的果皮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冬瓜皮衍生碳气凝胶,并将其应用于处理含Pb(Ⅱ)模拟废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对冬瓜皮衍生碳气凝胶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同时,研究了pH值、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等因素对Pb(Ⅱ)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煅烧温度为800℃制备的碳气凝胶,当pH为6.0,吸附时间为10 h时,去除率达到94%,能有效处理含Pb(Ⅱ)废水。  相似文献   

11.
李晓颖 《辽宁化工》2013,42(1):16-17,22
对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改性膨润土处理含酚废水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考察了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废水的pH和改性膨润土加入量对废水中酚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改性膨润土处理含酚废水的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吸附温度为25 ℃、吸附时间为60 min、废水的pH为5、改性膨润土加入量为2.5 g.在此条件下可使50 mL模拟含酚废水中酚浓度由1 000 mg/L降到77.9mg/L,酚去除率达92.21%.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对花生壳的改性以及改性花生壳处理含铬(Ⅵ)废水进行了研究。花生壳经预处理后,以硝酸作为改性剂,对花生壳进行改性,再用改性花生壳作为吸附剂处理含铬废水。花生壳改性实验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条件为:改性时间为120min、改性温度为45℃、液固比16mL/g。改性花生壳处理含铬废水实验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条件为:吸附时间为120min、吸附温度为35℃、废水pH为3、改性花生壳用量为1.2g。在此条件下可使50mL模拟含铬废水中铬的浓度由50mg/L降到3mg/L,铬的去除率达94%。  相似文献   

13.
氧化法处理模拟含酚废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超  钟宏  周立  赵刚 《应用化工》2009,38(11):1556-1560
采用化学氧化法在自制反应器中处理模拟含酚废水,就KMnO4、MnO2和Fenton试剂三种氧化剂对酚的去除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表明,苯酚的去除率随通气量、氧化剂的投加量的增加而升高,随pH值的增大而明显下降;通过各自最佳操作条件对比得出,Fenton试剂的去除效果最佳。当溶液pH值为6,n(H2O2)∶n(Fe2+)=4∶1,Fe2+的初始浓度为1.5 mmol/L,Fenton试剂对酚的去除率达到了97.67%。  相似文献   

14.
张汉铭  袁俊秀 《辽宁化工》2010,39(12):1243-1246
利用铁碳微电解法处理1-萘酚-5-磺酸模拟废水,研究了废水的初始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铁屑粒度、铁碳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得出铁碳微电解法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溶液初始pH值为2.0,铁屑粒径为0.45~0.90 mm,铁碳质量比为5︰1,反应温度为25~30℃,反应时间为2 h时,1-萘酚-5-磺酸的去除率达到80.1%。  相似文献   

15.
沉淀法去除废水中氯离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沉淀法去除含氯废水中的Cl-。选用CaO和NaAlO2作为处理剂,处理模拟含氯废水,并研究工艺参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aO/NaAlO2=5∶2、温度35℃、溶液初始p H值为10,搅拌反应2hCl-去除率最高。该条件下,二次除氯后Cl-浓度从2847.86mg·L-1降低到254.93mg·L-1,去除率为93.12%。  相似文献   

16.
将铁粉、活性炭、膨润土、镍粉、二氧化锰和造孔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加水造粒,再经过高温焙烧制成新型铁碳微电解填料。以活性艳红X-3B模拟染料废水,研究铁碳比、各成分添加量及焙烧温度等因素对微电解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新型铁碳微电解填料最佳铁碳比为2︰1,最佳膨润土含量为30%,最佳二氧化锰添加量为4%,最佳镍粉锰添加量为4%,最佳焙烧温度为800℃,在最佳条件下,COD去除率达74.8%。  相似文献   

17.
臭氧/双氧水协同氧化处理含酚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采用臭氧与双氧水协同作用降解含酚废水,考察了pH值、温度、反应压力和反应时间对苯酚及CODCr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得出,臭氧处理400mg/L苯酚溶液的最佳条件是:pH值8、室温、常压、反应时间15min,苯酚去除率达到95.51%、CODCr去除率为52.06%。臭氧和双氧水联合处理含酚废水的最佳条件为:双氧水加入量1.2g/L、pH值8、反应时间15min,苯酚去除率达到98.05%、CODCr去除率为63.32%。臭氧与双氧水联合处理含酚废水比用臭氧单独处理对去除苯酚和CODCr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惠少妮  刘建 《应用化工》2011,40(6):1022-1025,1028
以聚丙烯酰胺、甲醛、乙二胺为原料,按照曼尼奇反应机理合成一种新型阳离子絮凝剂——乙二胺接枝型絮凝剂,实验表明,制备接枝型絮凝剂的最佳的条件为:聚丙烯酰胺∶甲醛∶乙二胺反应物质的量比=1∶1.40∶0.67,pH=10,温度=45℃,时间=4 h。实验证实接枝型絮凝剂处理模拟有机工业废水得到良好的效果:对于含苯废水COD为450.326 mg/L,经处理后剩余COD为66.502 mg/L,去除率达到了88.44%;对于含烃废水为695.060 mg/L,处理后剩余COD为65.990 mg/L,去除率达到了90.19%,均达到了国家规定的一级工业废水排放标准(COD≤100 mg/L)。  相似文献   

19.
以云南某砷化工厂含砷废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铁碳微电解法处理含砷废水。当液固比为1∶2 L/kg,进水pH为2,停留时间2 h时,废水中砷质量浓度可由300 mg/L降至0.5 mg/L以下,产生砷铁渣5 kg/m3。结果表明,铁碳微电解法除砷效果明显,砷的去除效率高、废渣产生较少,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固废填埋场渗滤液经过蒸发后的RO浓水具有高浓度氨氮、低浓度杂质离子的特点。采用MAP法去除RO浓水中的氨氮,采用单因素实验确定了某固废填埋场RO浓水的药剂组合:磷酸氢二钠和氯化镁;最佳反应条件:初始pH值为10;Mg∶N∶P的摩尔比1.2∶1∶1.3,反应时间30 min,氨氮的去除率99.7%,剩余氨氮为3.79 mg·L-1。MAP法对溶解性COD去除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