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随着高层建筑在我国的建筑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人们对其建筑的结构形式越来越挑剔,传统的框架结构,明墙暗柱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空间感的要求.近年来许多高层建筑的设计采用了一个全新的建筑形式,就是在墙中包含柱的结构形式.这样的结构设计用于其室内开拓感强,视野开阔而受到人们的追捧.这样的一个新的结构形式,短肢剪力墙就诞生了.  相似文献   

2.
现代高层建筑工程中,对异形柱的应用越来越多。在应用异形柱时,我们一定要明白,异形柱只是为了满足建筑的使用要求而应用的,并不是建筑结构中全部需要采用这种截面形式,应该尽量将其布置在建筑的周边,建筑中部则应尽量采用矩形柱,这样方可高度保障高层建筑的安全性。此外,异形柱施工时,其节点施工是整个工程的关键,必须认真对待节点施工的所有环节。  相似文献   

3.
在内筒和外框之间为无梁楼盖的框架-核心筒结构具有传力途径明确、建筑分隔方便等突出优点,是高层建筑常用的结构形式.由于其结构受力的特殊性,工程技术人员常对该类结构与板柱-抗震墙的区别与联系、核心筒高宽比的考虑、预应力混凝土平板设计计算等问题模糊不清,影响了这类结构在高层建筑中的推广应用.结合一典型工程实例分析了相关问题,给出了考虑方法,可供相关工程设计与建造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现代高层建筑逐步向多功能、综合用途发展,其结构形式、柱网布置等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实现上部为小开间的民用住宅,下部为大开间商场或公共娱乐场所的建筑结构形式,必须在上下不同的结构体系转换的楼层设置转换层。文章结合两种不同转换形式的高层建筑,对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的设计进行了讨论,为同类建筑的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殷川 《建筑知识》2014,(5):401-402
近年来,高层建筑是向更高、体型更复杂、结构形式更多样、功能更齐全、综合性更强的方向发展。然而在设计中,由于结构下部楼层受力较大,上部楼层受力较少,正常布置时是下部刚度大,墙多柱网密,到上部渐渐减少墙,柱扩大轴线问距。为满足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实现结构布置,必须在结构变换的楼层设置转换层。文章主要对高层建筑转换层施工技术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6.
合肥地区某住宅小区9#楼工程结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蔚 《安徽建筑》2009,16(3):113-115
剪力墙结构作为高层建筑中的主要结构形式,被广泛运用于现代高层建筑领域。文章通过对合肥某住宅区9号楼工程优化设计介绍,论述了高层结构设计中有关结构体系选取的重要性及在建筑平面不规则情况下设计中采取的措施。通过对其结构体系选择及计算结果的分析,阐明了剪力墙姑构体系优化的关键在于墙肢的选择和布置。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于是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从建筑结构角度来看,高层建筑正在向多功能的方向发展.为了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的追求,大底盘多塔楼高层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底盘多塔楼主要的结构特点为,在几个高层建筑的底部存在一个大裙房把建筑连为一个整体,形成一个大底盘,这种结构设计形式不仅解决了我国土地紧缺的问题,还满足了人们对建筑形态多样化的要求.针对大底盘多塔楼高层建筑结构作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方丽蓓  吕青 《工业建筑》1997,27(2):58-60
国外有关高层建筑中高强钢箱形混凝土柱特性和设计的研究箱形混凝土柱由于在结构设计中的诸多优点,现在正成为高层建筑中比较受欢迎的建筑结构形式。钢箱形混凝土柱和钢管混凝土柱比较,对矩形平面建筑物设计来讲,在功能上和适应性上都更有其优越性。因此,钢箱形混凝土...  相似文献   

9.
梁式转换结构层是现阶段高层建筑中很常用的结构形式,其传力路径由墙(柱)到转换梁再到柱(墙),受力传递具有直接、明确的特点[1]。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要遵循三维立体设计原理,利用BIM技术搭建立体模型,从而使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更合理、更科学。因此,从高层建筑梁式转换结构层的结构特点和设计原理入手,科学探究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从确定结构横竖布局、科学设计转换层、合理设计转换梁、核定抗震等级四方面出发,阐述科学化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异形柱是建筑工程中的一种框架形式,通过异形截面柱的形式来实现建筑结构的纵向支撑,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建筑设计的灵活性。在许多高层建筑中,为了提高设计的人性化,都采用异形柱的方式。本文将探究异形柱施工工法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张蓁 《山西建筑》2006,32(23):21-22
同济大学文远楼注重功能、形式朴素,体现了建筑理性的一面,在分析这样一个理性建筑设计中的非理性思维时,先限定非理性的概念,再通过空间组织、建造、使用的逻辑分析,寻找到平面布局、立面窗间墙与结构柱、柱网间距、立面饰块以及使用过程中非理性的一点表现。  相似文献   

12.
《门窗》2013,(9)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高层建筑的功能要求也越来越多,并朝向多样化、综合化和全面化的方面发展。由于高层建筑的各组成部分功能不同,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结构形式、柱网布置等也面临着重大的挑战。本文主要结合多层框架剪力墙施工过程中的建筑结构转换层的施工设计实践经验进行分析,重点对房屋建筑中框支转换和托柱转换两种转换形式的受力特点、竖向刚度变化、转换构件以及承载力的计算、配筋构造等情况全面的进行探讨,并将转换层设置的位置并按照规定的规范进行探讨,这样也可供同类结构的设计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已成为现阶段我国建筑的主流,有效的缓解了土地紧张问题。但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高层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求,在现代众多的高层建筑中,采用了更多的异形柱施工,使得建筑使用起来更加人性化,并且异形柱的使用咋很大程度上为建筑的使用提供了方便性和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需求。在高层建筑中,从异形柱模板的选用和加固,到混凝土浇筑和维护保养都需要进行全程的控制,以保证高层建筑的质量。本文将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并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异形柱施工工法,以期为今后异形柱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关于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建筑使用功能而言,在设计中,通常将大柱网的购物商场、餐厅、娱乐设施设于多功能综合性高层建筑的下层部分,而将较小柱网、较小开间的住宅、公寓、旅馆、办公功能的建筑设于中、上层部分.由于不同建筑使用功能要求不同的空间划分布置,相应地,要求不同的结构形式,如何将他们之间通过合理地转换过渡,沿竖向组合在一起,就成为多功能综合性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关键技术.这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提出了新的问题,需要设置一种称为"转换层"的结构形式,来完成上下不同柱网、不同开间、不同结构形式的转换,简单地说,就是上下两层的结构不一样,必需设置一个转换层来"承上启下".结构上的转换层概念,主要是指在整个建筑结构体系中,合理解决竖向结构的突变性转化和平面的连续性变化的结构单元体系.  相似文献   

15.
剪力墙是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已广泛应用于各类高层住宅建筑中。剪力墙结构具有稳定性好、建筑内部空间利用率高、施工流程简便、施工成本低等诸多优势。该文总结了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的特点、结构缺陷及具体分类,按截面形状不同可分为规则形状与特殊形状,按洞口开口方式分可分为整体墙、小开口整体墙、连肢墙、框支墙等多种;具体设计时重点关注剪力墙轴压比、剪重比、刚重比、位移、周期比等指标;最后结合某工程实例分析了高层住宅建筑剪力墙结构的具体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6.
《门窗》2014,(5)
由于高层建筑存在着上下部分结构体系、形式以及柱网间距和布置上面的不同,然而在结构设计上如果采用上下一直的建造方法就会导致结构承受能力上超出负荷的情况,同时也让梁柱的截面尺寸大大增加,也直接导致了工程费用的加大。除此之外,对于高层建筑下部大空间的设置和利用也是十分不利的。综合考虑高层建筑的设计上应运用新的手段,如在建筑结构中运用转换层的理念,这样不仅解放了结构的承受能力,更让空间得以有效利用、节约了建筑成本。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建筑技术的不断提高,高层建筑越来越多,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层建筑多为剪力墙结构,模板工程施工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模板支设质量差将造成混凝土工程出现"烂根,漏浆,胀模"等质量通病。在工程施工中,通过对支设工艺改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混凝土现浇板的标高控制当今,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多为柱、墙、板整体一次浇筑。现浇混凝土板的标高及平整度如控制不好直接导致上一层柱墙模板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西城区某办公楼采用板柱-抗震墙结构体系,该体系在当时为一种创新结构形式,采用较少,相关规范还不够完善。近期对该建筑进行了现场检测及抗震鉴定。在验算过程中发现其部分板柱节点受冲切承载力不足,因板柱结构体系中,板柱节点通常是一个薄弱位置,在竖向荷载和不平衡弯矩作用下,板柱结构中柱节点易发生脆性的冲切破坏,是影响板柱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的关键,所以需重点考虑。本文在原鉴定中规范计算的基础上,比照国内外的经验方法,进一步对该建筑板柱节点受冲切承载力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9.
《Planning》2020,(2)
近年来,我国的高层建筑是越来越多,高层建筑不但是用最小的占地,发挥最大的空间使用价值,而且高层建筑还带给人们更好的体验,现代化的物业管理,舒适的体验,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高层建筑的增多,带给人们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室内发生裂缝、渗漏等问题层出不穷,为了修补整治建筑中变形、裂缝或渗漏的墙、柱、梁等问题,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技术,下文我们将探讨注浆施工技术,增强其安全性与应用年限寿命。  相似文献   

20.
《门窗》2014,(2)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人们为了有效的提高建筑空间的利用率,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就采用异形柱框架结构来对其进行处理,使其建筑空间的利用率在增大的同时,也可以有效的增强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强度。目前,我们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异形柱结构形式有很多种,其中常见的有"L"字形、"T"字形以及"十"字形等,因此我们在对异形柱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就要根据建筑结构的性能特点,来对其异形柱的结构形式进行选取,从而满足建筑工程施工要求。本文通过对异形柱框架结构的优点和相关的设计规定进行简要的介绍,讨论了异形柱框架结构设计计算的内容和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