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35 kV系统之间存在30度角差,在进行倒电操作时实行冷倒,将造成用户停电。分析计算了存在30度角差进行合环操作时的环流,并对环路设备进行校核。指出合环时若环路阻抗较大、环流不超过设备最大限额,可以进行合环倒电;当环流较大时,可采用继电保护自动解环防止环路电流大造成系统稳定破坏,从而避免用户停电。  相似文献   

2.
张贤  王凯  孟维岩  张洪泰  张磊  袁威 《汽轮机技术》2023,(4):241-246+255
为研究小流量工况下常规岛凝结水调节阀内部流场特性及能量耗散过程,以某新型国产调节阀及其管路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三维瞬态仿真模型。选择电厂实际运行中存在工况,分析和探讨小流量工况下的调节阀流动特性,并通过速度功率谱密度对可引起调节阀流致振动的流场激振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多级套筒孔式结构为调节阀的主要压降机构,且各级槽道承担压降不均匀,其中第Ⅰ级承担压降份额最大,约为总压降的70%,并逐级递减;随着阀门入口压力上升,最大流速逐渐增大,流场稳定性下降,但整体流场分布相似;新型国产调节阀设计的迷宫环路使得不同槽道间的流体相互掺混,能量不断耗散,流场均匀性增强,有利于流场稳定;调节阀流体激振力主要在多级套筒孔式结构附近及内部迷宫环路,其中环路部分的振动强度和频率均高于相邻槽道,振动均为低频振动,集中在0~20Hz的低频波段,其可造成流致振动和阀内噪声。  相似文献   

3.
基于航空航天等领域对环路热管长距离传热的需求,设计制造了一套传热距离8.1m的圆柱型蒸发器环路热管,试验了不同加热功率、不同冷凝温度下该环路热管的启动和变工况运行性能,并对其热阻及最大传热能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其他条件一致、初始气液分布相同和不同时,加热功率由100W增大至160W后,本研究中的环路热管启动时间和启动温升均发生一定程度的下降;加热功率100W时,冷凝温度由10℃降低至-10℃使得环路热管启动时间增加,加热功率160W时,冷凝温度由10℃降至-10℃对环路热管的启动时间影响不大。在冷凝温度0℃下,该环路热管在100~500W范围内均能稳定运行,且200W时环路热管传热效率最高,传热温差最小,稳定运行温度最低;另外,由于系统传输距离较长,每个工况达到稳定所需要的时间也较长,分布于1000至3500S内。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大,环路热管热阻先减小后逐渐增大,该环路热管传热热阻最大不超过0.09℃/W,最小为0.024℃/W;随着传热距离的增大,管路的热损失增加,总压降和热阻也变大。当传热距离基本相同时,蒸发器容积的大小、冷凝器的冷凝能力及气液管线的布置形状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环路热管的最大传热能力。  相似文献   

4.
环路热管是以多孔毛细芯抽吸力为动力的相变传热设备,可根据实际应用改变结构形式,能在远距离传热的同时保持良好的均温性,并且可在微重力环境下运行。环路热管工作温区较广,按照其工作温区一般可分为高温环路热管(350 K以上)、常温环路热管(200~350 K)和低温环路热管(200 K以下)。为了满足深空探测的需要,低温环路热管广泛应用于航天设备温控系统中并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按照孔隙特征和结构形式将用于环路热管的毛细芯分为四种,简要阐述每种毛细芯制备和特点;综合分析了近年来低温环路热管技术主要理论和实验研究成果,将目前低温环路热管常见的工作温区分成五个部分,分析影响低温环路热管传热性能的因素,包括工质充装量、反重力高度、次蒸发器功率等。最后,提出优化措施以满足未来深空以及地面应用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平板式蒸发器环路热管面对高集成电子元器件在较长传热距离下的散热能力不足等问题,本文采用更大面积的毛细芯和蒸发器,研制了一个传热距离达到1.6m的氨-不锈钢环路热管系统并进行了大量实验.实验过程中,加热壁面温度控制在70℃以下.实验结果表明,在热沉温度为-10℃的情况下,该环路热管可以在2.5W到180 W的热负...  相似文献   

6.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秦山核电站二期工程600MW核电站的关键设备——蒸发器由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制造完工,并通过有关专家的质量验收。完整制造整台600MW核电蒸发器在我国尚属首次,这标志着上海核电设备制造技术已脐身世界先进行列,具备了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设备制造能力。秦山二期工程600MW核电机组采用两个300MW标准环路,百万千瓦级核电则由3个环路组成。该机组的蒸发器采用美国西屋公司技术,具有先进的汽水分离器,可提供低湿度的蒸汽。目前,世界上仅美国、日本、法国、西班牙等少数国家具有300MW标准环路制造能力。整…  相似文献   

7.
为了快速准确地去除配电网重构过程中的不可行解,给出基本环信息矩阵以包含所有配电网含环路情况,从而在一定条件下保证非基本环信息矩阵内的方案可行,同时避免小生境遗传算法收敛于局部最优解,提出小生境—粗粒度混合遗传算法求解配电网重构模型,即将小生境遗传算法中的子父代共同竞争淘汰机制与粗粒度并行遗传算法中的迁移操作相结合,再通过试验获取最优参数配置。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案较传统小生境遗传算法求解配电网重构模型具有更高的寻优成功率和更快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8.
利用“节点平衡原理”进行计算,可以合理地选配出管网中每段管道的直径,它能够使管道中节点与节点之间不同环路的压力降相等,使管道内的流体按计算的流量流动,而不致产生水力失调。  相似文献   

9.
设计并研制全金属双腔串联有阀压电泵,利用压电泵驱动水工质在闭式环路内循环稳定流动。水冷环路热端设计为微通道结构,微通道结构能显著增强液相工质流动过程中与壁面换热速率。在压电泵驱动下,工质在微通道热端吸热,冷端放热,实现热量从热端到冷端高效传递。搭建实验测试系统,研究压电泵工作性能以及压电泵驱动水冷环路传热性能。结果表明,压电泵在开放系统和闭式系统工作性能一致。压电泵驱动电压越大,回路内液相工质流动速度越快,传热速率越高,系统热阻越低。双腔串联压电泵在120V驱动电压下,泵水流量达到167 mL/min,水冷环路热阻达到0.12℃/W。压电泵驱动闭式水冷环路具有热阻小,结构紧凑,能耗低,智能控制等优点,能更好地应用于大功率电子器件散热领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冷冻水二次环路系统的工作特点,结合具体工程项目设计实践,阐述了公共管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1.
太阳能开式环路水源热泵空调系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太阳能开式环路水源热泵空调系统形式,分析了系统的运行工况、特点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结合环路热管系统的优点与太阳能的广泛利用前景,设计并搭建了以太阳能利用为背景的新型毛细芯平板蒸发器环路热管系统,采用泡沫镍为毛细芯、乙醇为工质,实验研究了系统的启动运行特性,以及不同的工质充灌率对环路热管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实验条件下,环路热管热源功率在300~1 600 W时具有良好的启动运行特性,55%的充灌率为最佳充灌率,具有更短的启动时间,相对更低的蒸发器温度与热阻。  相似文献   

13.
针对传统智能优化算法在恢复重构中搜索空间大、不可行解多,且易早熟收敛、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离散型麻雀搜索算法的配电网恢复重构方法。利用配电网每生成一个环路需断开一个开关来保持其辐射状的思想,采用基于有序环矩阵的整数编码方式对多个环路内的开关状态进行编码。结合Sin混沌映射、Metropolis和扰动机制设计了改进的离散型麻雀搜索算法,并将其应用于配电网恢复重构模型的求解。大量仿真表明所提方法能有效实现恢复重构,使重构后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和可靠性,并考虑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建立了以系统网损和电压偏差最小为目标函数的配电网重构模型。考虑到传统算法效率低、不可行解量大的缺陷,提出环路搜索—快速孤岛检测(LS-FID)策略,并将该策略与差分进化算法结合求解网络重构方案。简化网络拓扑,减少了部分不可行解的产生;然后利用环路搜索方法分解搜索空间,针对迭代中出现的不可行解,利用快速孤岛检测方法进行检测以减少计算次数。最后对IEEE33、IEEE69和119节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并与多种智能算法进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提高搜索速度、减少搜索空间和提高寻优成功率等方面有较大优势,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环路热管作为一种高效的相变传热装置,其性能与位于蒸发器和储液槽之间的毛细芯结构密切相关。为了更深入研究双层毛细芯对环路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利用不同颗粒直径铜粉制备双层毛细芯,在毛细芯总厚度为5 mm的条件下,通过调整大粒径和小粒径层的相对厚度来改变毛细芯厚度比,对平板型蒸发器环路热管启动和变工况运行进行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同一工况下,不同厚度比的双层毛细芯启动特性存在显著差异,启动过程中出现小粒径层蒸发效率低引起的温度过冲和环路热管中气液两相流变化导致的温度振荡;同时存在一个较优的双铜层毛细芯厚度比,大粒径(180~280μm)铜层厚度为3 mm可提高蒸发效率,小粒径(56~71μm)铜层厚度为2 mm可提供足够毛细抽吸力保证环路热管稳定运行。搭载该厚度毛细芯的环路热管不仅启动速度快(125 s),而且总热阻和蒸发器壁面温度均最低,最大加热功率达到120 W(21.10 W/cm~2),对应热阻为0.17 K/W。  相似文献   

16.
本针对在电厂风机计算及选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以避免设计院风机选型与风机制造厂家风机设计中所用的参数不统一,造成风机设计值与实际值偏差较大。  相似文献   

17.
环路型脉动热管的工质流动和传热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建立了部分可视化的环路型铜-乙醇脉动热管试验台,研究了充液率、倾斜角度、环路数目等因素对脉动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能形成脉动效应时工质的流型是间歇振动,形成脉动效应时工质的流型是弹状流或环状流;最佳倾角为70°~90,°最佳充液率在50%左右;热阻随着环路数目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8.
结合本公司在第6次换料检修中,发现了泄热交换器由于柠紧螺栓的拧紧力矩不移产生的设冷水外漏的问题,在不进行更换螺栓的情况下,对原厂家给定的拧紧力矩进行重新校核,以选用较大的拧紧力矩,在保证设冷水泄漏不再次发生的同时,避免导致螺栓由于使用过大力矩而断裂的情况出现。  相似文献   

19.
基于渐变模式的柴油发动机自动测控软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避免传统的柴油发动机台架试验中试验曲线出现跳变不连续的情况,本文在原有的点动模式与程控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渐变测控模式,重点介绍了渐变模式的实现原理,突出其试验稳定性、连续性的优点,并给出软件实现。  相似文献   

20.
高速动车组安全环路系统提供了独立于列车网络控制系统的监测功能,使用传统的继电器接触器硬线控制技术,实现对动车组车辆状态的监控,介绍了高速动车组安全环路系统的构成与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