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探讨了Al2O3、SiC、SiO2等三种颗粒增强Al-4%Mg复合材料凝固组织中显微孔隙的形成规律。结果表明:前者显微孔隙是由Al2O3颗粒加入导致熔体粘度增加、颗粒堵塞枝晶间的补缩流动通道以及颗粒与基体合金的热膨胀系数的差异三种因素所引起;第二种材料由于气孔易在SiC颗粒表面形核,或者SiC颗粒与基体结合较弱,使得该复合材料比前者易形成显微孔隙;第三种复合材料,是由于SiO2颗粒与基体间发生了界  相似文献   

2.
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凝固过程的计算机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凝固过程的计算机模拟中热处理性质和凝固潜热的处理方法,并用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颗粒的体积分数对Al2O3,SiC,SiO2颗粒增强Al-4%Mg复合材料冷却速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马宗义  张玉政 《金属学报》1994,30(1):B033-B038
对机械合金化制备的Al_4C_3、Al_2O_3弥散质点和SiC颗粒复合强化Al基复合材料进行了拉伸试验和断口分析,并测定了弹性模量和热膨胀系数.研究表明,在SiC_p/Al复合材料中引入弥散的Al_4C_3和Al_2O_3质点可以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室温和高温强度,随加入C含量的增加或Al粉氧化时间的加长,复合材料的强度提高.在Al_4C_3/Al复合材料的基础上加入SiC颗粒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并进一步降低其热膨胀系数.复合材料断口为大韧窝加细小韧窝的混合断口,随复合材料基体强度的增加,拉伸断口上断裂的SiC颗粒数量增多.  相似文献   

4.
Ca对Al2O3(P)/Al—Si复合材料凝固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树森  黄乃瑜 《金属学报》1999,35(6):663-667
本文利用定向凝固方法研究了Al2O3/Al-Si复合材料溶液中添加微量Ca对基体组织及Al2O3颗粒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Ca能够细化,Al-Si合金基体的共晶Si,但Sr变质时添加Ca,Ca对Sr的共晶Si细化能力具有阻碍作用,Al-Si-Sr-Ca中Ca的变质阻碍作用可能是因为生成Ca-Sr-Si金属间化合物消耗了溶液中的Sr,单独添加Ca或Sr时,Al2O3颗粒部被凝固界面所排斥和推移,在固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SiC,Al_2O_3,SiO_2颗粒增强Al—4%Mg复合材料在凝固过程中,颗粒的种类、粒度对颗粒推挤导致颗粒分布不均匀的影响。提出在等轴晶凝固条件下,颗粒推挤的强烈程度由等轴晶粒和颗粒的质量比确定。理论预测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6.
(Al2O3—SiO2)sf/Al—Si复合材料的界面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岳山  蒙继龙 《金属学报》1999,35(6):668-672
本文对液体浸渗法制备的(Al2O3-SiO2)sf/Al-Si复合材料界面反应进行了研究,采用化学反应涂层处理的方法,在Al2O3-Sio2短纤维表面涂覆一层非晶态的SiO2,从而改变纤维与基体的结合方式,使界面由溶解结合转变为反应结合,并产生了MgAl2O4界面反应相,MgAl2O3相的大小和分布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产生重要影响,MgAl2O4在界面呈非连续的块状分布时,复合材料强度最高,当界在  相似文献   

7.
对机械合金化制备的Al_4C_3、Al_2O_3弥散质点和SiC颗粒复合强化Al基复合材料进行了拉伸试验和断口分析,并测定了弹性模量和热膨胀系数.研究表明,在SiC_p/Al复合材料中引入弥散的Al_4C_3和Al_2O_3质点可以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室温和高温强度,随加入C含量的增加或Al粉氧化时间的加长,复合材料的强度提高.在Al_4C_3/Al复合材料的基础上加入SiC颗粒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并进一步降低其热膨胀系数.复合材料断口为大韧窝加细小韧窝的混合断口,随复合材料基体强度的增加,拉伸断口上断裂的SiC颗粒数量增多.  相似文献   

8.
对机械合金化制备的Al_4C_3、Al_2O_3弥散质点和SiC颗粒复合强化Al基复合材料进行了拉伸试验和断口分析,并测定了弹性模量和热膨胀系数.研究表明,在SiC_p/Al复合材料中引入弥散的Al_4C_3和Al_2O_3质点可以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室温和高温强度,随加入C含量的增加或Al粉氧化时间的加长,复合材料的强度提高.在Al_4C_3/Al复合材料的基础上加入SiC颗粒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并进一步降低其热膨胀系数.复合材料断口为大韧窝加细小韧窝的混合断口,随复合材料基体强度的增加,拉伸断口上断裂的SiC颗粒数量增多.  相似文献   

9.
谢国宏  厉松春 《金属学报》1995,31(6):B275-B279
研究了Sic,Al2O3,SiO2颗粒增强A-4%Mg复合材料的在凝固过程中,颗粒的种类、粒度对颗粒推挤导致颗粒分布均匀的影响,提出在等轴晶凝固条件下,颗粒推挤的强烈程度由等轴晶粒和颗粒的质量比确定,理论预测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0.
利用ZMLMC定向凝固装置,研究了Al2O3/Al-4.5Cu金属基复合材料在不同凝固冷却速度条件下的显微组织和合金元素分布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当凝固速度v=16.7μm/s时,Al2O3/Al-4.5Cu复合材料基体组织为胞状晶,胞状晶中无颗粒存在;当v=49.8μm/s时,基体为树枝状晶,颗粒在枝晶中均匀分布,一二,次枝晶间距随着凝固速度的提高而减小。  相似文献   

11.
王兵辉  杨根仓  朱满  程素玲 《铸造》2008,57(2):140-143
以Al-11%Mg合金为基体,十面体准晶相Al72Ni12Co16为增强颗粒,通过机械搅拌的方法制各了Al72Ni12Co16/Al-11%Mg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研究了Al72Ni12Co16/Al-11%Mg复合材料的微观组织和成分,并测试了其拉伸性能和硬度。试验结果表明:Al72Ni12Co16颗粒在加入到Al-11%Mg基体中后发生破碎和钝化,颗粒沿晶界处均匀分布。由于原子间的相互扩散,颗粒由Al72Ni12Co16转变为AlgCo2(Ni),同时在凝固过程中伴随有Al3Ni相析出。加入15%Al72Ni12Co16颗粒后,Al-11%Mg合金的抗拉强度σb、弹性模量E和维氏硬度HV分别提高了38.5%、27.1%和58.7%,但伸长率降低。  相似文献   

12.
通过向Al-20%Mg2Si-5%Si母合金中加入10%SiO2颗粒,制得颗粒增强复合材料Al-14.9%Mg2Si-10.3%Si-11.8%MgAl2O4,然后重熔母合金和复合材料,利用高频磁场的电磁相分离法分别成功制备了Al-20%Mg2Si-5%Si(样品1)和Al-14.9%Mg2Si-10.3%Si-11.8%MgAl2O4(样品2)两种颗粒增强梯度复合材料.发现加入的SiO2与铝熔体中的铝镁反应形成了MgAl2O4,并通过电子探针证实了该相的存在,除此之外,初生的Mg2Si、Si也富集于试样表面.在此基础上,对两种合金沿径向进行了硬度测量,结果表明:硬度在径向呈梯度分布,满足梯度复合材料外硬内韧的性能特征.  相似文献   

13.
王春江  王强  王磊  赫冀成 《铸造》2007,56(5):467-472
通过在不同的强磁场条件下进行低体积分数SiC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熔化和凝固试验,研究了利用强磁场控制SiC颗粒在Al基体中分布的可行性,分析了强磁场强度和种类对SiC颗粒与基体间界面的影响效果。研究发现,均恒强磁场能够促进SiC增强颗粒在铝基体中均匀分布,而通过选择磁场参数可以实现利用梯度强磁场控制增强相在基体中的运动行为。对于SiC/Al复合体系,强磁场能够抑制界面反应而有助于界面复合,在Al-Si合金为基体的情况下,复合材料界面结合良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旋涡制造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探讨了增强颗粒的添加对基体凝固组织的影响 ,对比了添加SiO2 (SiO2 和铝液发生下式反应 :3SiO2 4Al—→ 3Si 2Al2 O3 )和Al2 O3 复合材料的增强颗粒分布。实验结果表明 ,由于颗粒的存在 ,晶体的生长受到影响 ,导致组织细化。添加SiO2 复合材料的增强颗粒分布比添加Al2 O3 复合材料的增强颗粒分布更易均匀  相似文献   

15.
1 INTRODUCTIONAstheparticlereinforcedaluminummatrixcompositesaresuperiorinstrengthandwearresistance,theapplicationsofthecompositeshavebeenadvancedinmanyaspects,suchasinautomobilepartsandsportsarticles[1~3].However,forthemassiveproductionofthecompos…  相似文献   

16.
综合搅拌铸造法和原位反应制备了Al2O3颗粒增强Al-4Mg基复合材料,并对制备的Al-4Mg基复合材料进行了透射电镜(TEM)观察分析,发现Al2O3/Al之间不存在固定的位向关系,但存在如下优先的位向关系:(1210)Al2O3∥(111)Al,[1012]Al2O3∥[112]Al,[2021]Al2O3∥[101]Al.  相似文献   

17.
冷热循环对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微屈服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微屈服强度测试、透射电镜和高分辨透射电镜分析,对经过不同冷热循环工艺处理后的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微屈服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冷热循环次数虽然对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微屈服行为的宏观规律没有本质的影响,但是仍然影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微屈服行为。对球形颗粒而言,小应变量下的微屈服强度随冷热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高;但对棱形颗粒而言,循环次数的影响较为复杂。研究还表明,冷热循环次数影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微屈服行为的主要原因是其位错组态和残余应力在不同的循环次数下有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碳酸铝铵与熔融的铝液反应原位生成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搅拌的铝熔体中碳酸铝铵发生分解反应生成γ-Al2O3;该原位反应的增强颗粒比直接添加的Al2O3在铝熔体中分布得更均匀;复合材料的密度和硬度随着增强相加入量的增加而提高,而强度则随着增强相加入量的增加而降低;磨损率随着增强相加入量的增加和载荷的增加而提高;原位反应生成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明显优于直接添加Al2O3颗粒形成的复合材料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