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韶钢1号高炉大修后,由于开炉工作准备充分精心部署,通过充分应用高炉开炉操作技术,合理控制高炉煤气流的分布,运用快速加风降硅措施,成功地实践了高炉大修后开炉快速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2.
韶钢750 m3高炉空料线停炉后,由于开炉工作准备充分精心部署,通过充分应用高炉开炉操作技术,合理控制高炉煤气流的分布,运用陡升爬坡式加风方法,成功地实践了高炉空料线封炉后开炉快速高产技术.  相似文献   

3.
刘振均  金觉森 《炼铁》1997,16(6):21-23
经过烘炉,装料和料面测量等准备工作后,宝钢1号高炉第二代炉役于1997年5月25日顺利开炉。开炉后,高炉炉况顺利稳定,第15天(6月9日)日产量达8116t,高炉利用系数达2.01,开炉后第一个月高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创宝钢高炉历次开炉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4.
李夯为  闫发鳌  高雪生 《炼铁》2004,23(Z1):15-17
太钢4号高炉大修时采用了陶瓷杯炉底炉缸、液压-气动开铁口机、轮法炉渣粒化装置、炉顶十字测温及附加燃烧炉的双预热装置等先进技术.通过制订合理的烘炉和开炉方案,确定合理的开炉工艺参数,组织联动试车,加强高炉操作调剂等措施,确保了高炉顺利开炉.  相似文献   

5.
对邯钢4号高炉(918m^3)大修后开炉方案的制定和开炉后快速达产的生产实践进行了分析,本次对4号高炉大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三钢4号高炉开炉及快速达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芳颖 《炼铁》2005,24(1):24-26
三钢4号高炉开炉前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但由于在开炉装料过程中炉内焦炭着火,点火开炉前炉顶打水装置被误打开,大量水入炉,打乱了原有开炉计划。经过采取合理的方案,使开炉工作安全顺利,快速达产。  相似文献   

7.
对本钢6号高炉大修开炉实际操作进行了总结分析.在开炉过程中,通过制定科学的开炉方案,选择合适的开炉装料制度和各种操作参数,进行适当的操作调剂和优化,实现了顺利开炉和快速达产.  相似文献   

8.
重钢4号高炉快速开炉及达产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重钢4号高炉开炉及快速达产经验进行了总结,通过精心做好开炉准备,制订周密的开炉方案并认真执行,在开炉5天内利用系数突破2.0;15天后开始喷煤,迅速摸索出合理的操作制度,实现了快速开炉达产。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粤钢1号高炉开炉快速达产达效经验,本次开炉采用木柴填焦热风点火开炉,通过开炉前的精心准备,制定合理的开炉方案,准确选择各种操作参数等,实现炉况快速恢复,送风第5天达到3.03t/m3.d的系数,实现快速达产的开炉目标.  相似文献   

10.
李香彩  尹腾 《武钢技术》2011,49(6):14-17
对武钢8号高炉开炉快速达产的实践进行总结。开炉前对各项工作进行精心准备,采用合理的配料结构和进行快速开炉操作技术,有效地控制铁口散喷,降低了设备事故率,实现了开炉快速达产。  相似文献   

11.
林成城 《炼铁》2004,23(4):7-10
宝钢3号高炉通过生产攻关,实现高利用系数冶炼,实际利用系数最高达到2.427。重点研究了不同生产条件下,高利用系数冶炼生产技术,特别分析了在原燃料恶化的条件下,实现高利用系数的生产技术,并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为高炉进一步实现高利用系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宝钢高炉操业技术的进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总结了宝钢高炉投产20年来,宝钢高炉工作者立足于高起点的工艺设备,着眼于高效率的技术创新, 不断优化操作参数,从而在操业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技术进步。重点阐述了取得这些进步的经验和技术措施,并指出了宝钢高炉操业今后需要重点突破的技术难点。  相似文献   

13.
宝钢4号高炉投产1年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朱仁良  陶卫忠 《钢铁》2007,42(3):5-9
为持续改进大型高炉炼铁技术,依据4号高炉投产1年来的生产实践,分析了提高高炉产量、稳定炉体热负荷、低燃料比操作、热风炉高风温烧炉等方面的工艺,认为高炉产量的提高可以采用多元化措施,并提出了炉体热负荷是一项重要的高炉操作制度等观点,对大型高炉稳定、低耗、长寿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梁利生 《炼铁》2005,24(6):12-15
宝钢3号高炉实现高煤比操作后焦比大幅度降低,给休风后炉况的恢复带来了一些困难,主要是炉热不足、恢复时间长。为了确保高煤比条件下炉况快速安全恢复,对快速复风操作的可行性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效果,由高煤比带来的复风困难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恢复时间明显缩短,复风过程炉热充沛,铁水质量和产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针对宝钢4号高炉投产时控制系统的现状,详细设计了4号高炉一贯过程控制(BPC)系统。该系统能够充分收集、整理错综复杂的工艺参数,部分代替人工监控工作,促进了高炉生产的稳定、顺行,增强了高炉对原燃料等条件劣化的适应性,对优化改进生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作用显著,进一步优化了4号高炉的控制系统,大大提高了其实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对宝钢3号高炉低硅低硫冶炼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分析。宝钢3号高炉通过调整布料挡位、优化煤气流分布、稳定炉体热负荷,确保炉况稳定顺行,使煤气利用率稳步提高;并通过优化炉料结构、稳定高喷煤比、控制风口反应温度、高顶压、优化炉渣性能等措施,使铁水含[Si]量稳步下降并稳定在0.30%以下,月均最低达到0.23%,同时铁水含[S]量控制在0.020%左右。  相似文献   

17.
湘钢3#高炉大修改造后有效容积扩容到1080 m3以及增加了炉顶红外线摄像、炉顶煤气自动分析仪、雷达探尺及炉前除尘设备等一系列的新设备、新工艺.通过科学、精心的开炉准备和制订合理的开炉方案,在很短时间内就达到了设计水平.  相似文献   

18.
宝钢4BF在无衬套风口使用过程中,发现一个定修周期中无衬套风口小套内表面出现最大厚度为5 mm的沉积结壳层,分析结果表明,该沉积物中氧化锌含量大于50%,钾钠含量为5%~30%。分析认为,因有害元素在高炉内富集,生产中风口区存在一个有害金属元素与氧化物达到平衡的边界层,在冷却强度大的无衬套风口小套内表面沉积而形成结壳层,临时休风的煤气倒流则会加剧这一现象发生。提出几种应对措施,以减小无衬套风口结壳现象对送风制度的影响。通过采取相应措施,宝钢4BF无衬套风口内壁结壳现象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施科 《炼铁》2005,(Z1)
对宝钢3号高炉快速更换整段冷却壁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宝钢3号高炉投产10年后,因S3段冷却壁烧损变形严重,导致部分炉皮发红,对高炉寿命造成严重影响。为解决此问题,宝钢把它列为重大设备问题进行攻关, 对S3段冷却壁重新设计选型,并进行快速全量更换。经1年时间攻关,在100h内成功完成该项目,且复风后8h就达到全风量冶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