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多管火箭炮平行性测量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光学准直法和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来检测多管火炮平行性的光电设备代替传统的机械式测量仪,实现了对火炮膛线尺寸的自动检测.并简述了这种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与精度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火炮身管材料硬度提高,膛线数目增多,槽线变深,缠角变大,机械拉削难以实现混合膛线的难成型问题,设计了一套炮管内孔抛光阴极、混合膛线阴极和电解加工工装.采用试验阴极进行了某火炮身管混合膛线电解加工工艺试验,通过对试验检测,其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加工尺寸误差小于±0.03mm,表面粗糙度Ra0.6μm.  相似文献   

3.
为了比较火炮身管等齐膛线、渐速膛线和混合膛线之间的动力学响应差异,采用动力学分析方法分析了身管膛线导转侧力、膛线约束下的弹丸轴向加速度,以及不同身管膛线条件下的炮口振动响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弹丸出炮口位置附近,等齐膛线导转侧力最小,渐速膛线导转侧力最大;等齐膛线导转侧力曲线光滑,而混合膛线导转侧力变化剧烈、曲线载荷梯度非常大;当弹头刚露出炮口时,混合膛线导转侧力突变范围达3倍之多,混合膛线约束下的弹丸轴向加速度在炮口附近有突跳;与等齐膛线相比,混合膛线引起的炮口绕身管轴线转动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分别增加了92.7%和367.5%.等齐膛线有利于弹丸膛内平稳运动,有利于减小炮口振动响应.  相似文献   

4.
炮管膛线电解加工需要通过试验反复修正阴极,研制周期长,试验难度大.采用OpenGL三维图形标准在Visual C++编程环境下,开发计算机仿真系统,绘制阴极工作齿三维图形,利用专家系统提供的加工参数,实现对阴极运动轨迹及加工过程的仿真,最后对虚拟加工膛线进行线形检验,输出参数,完成阴极的虚拟设计、该系统操作简单,性能稳定,结果表明,这是减少实验工作量,缩短阴极设计周期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弹芯径向尺寸的结构特点和检测要求,采用激光扫描原理对其多个径向尺寸进行了检测.利用激光扫描原理的非接触、高精度、在线测量等特点,设计了集光、机、电、算于一体的非接触检测设备--测径仪.  相似文献   

6.
为了实时、精确地检测沉积坯体尺寸,先介绍了一种新的边缘检测算子——Sobel—Zernike moments算子用于沉积坯的边缘检测,该算子首先利用Sobel算子迅速找到可能边缘点,然后再利用Zernike moments算子精确定位边缘。最后,介绍了沉积坯特征尺寸提取的步骤。结果表明,本方法检测的尺寸最大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为0.32%,运行时间为0.932s,能够满足沉积坯尺寸检测的实时性和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渐速混合膛线电解加工(Electroclaemical Machining,ECM)阴极设计难度大,研制周期长等问题,采用数控仿真设计阴极工作齿.根据给定的几何参数和弹道方程分别建立数学模型和几何模型,进行加工仿真.根据修正后的模型参数设计出电解加工阴极,加工出炮管膛线.实验表明:在电解加工过程中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方法设计炮管膛线阴极,可减少试验次数,缩短阴极工作齿的设计周期.  相似文献   

8.
当前,机械零件检查工作是机械检修过程的重要环节.传统的零件尺寸测量方法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测量误差.零件尺寸检测是零件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必要的步骤.零件上全部尺寸的检测应集中进行,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避免错误和遗漏.因此,不断加强机械零件尺寸的检测与验收是保证整套设备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开关类设备传动部位全部位于罐体或壳体内部,当出现内部故障时,传统的带电检测方法只能大致判断故障位置和性质,无法直接对设备内部故障准确定位。宁夏电力公司引入X射线CR成像检测技术应用于开关类设备成像检测,实现在设备不解体、不影响正常运行条件下可视化检测设备内部状况,并能准确地判断出缺陷的性质、位置及尺寸。实践结果表明,X射线CR成像检测作为一种开关类设备检测新方法,能够成功实现可视化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研究多功能光电检测系统在机械制造业中,对志体零件尺寸,形状误差检测的理论与应用。讨论了激光扫描检测技术与光栅位移检测技术的有机结合同济实现回转体零件的径向,轴向尺寸及形位误差的自动检测。  相似文献   

11.
炮兵C3I系统整体抗毁性分析与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技术条件下的野战环境中,作为神经中枢的C^3I系统是敌方首要打击的重要目标。炮兵能否以迅速、准确、突然、猛烈的火力支援诸军兵种联合作战,夺取战斗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有抗毁性强的C^3I系统的保障;以系统工程和AHP方法为基础,立足我军炮兵群作战的实际需要,对炮兵C^3I系统的整体抗毁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估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炮兵群系统的射击效率与炮兵群系统本身的射击精度、火炮的类型与性能及目标的类型等因素密切相关。通过对某型自行火炮群系统本身的射击精度与目标的类型进行定量分析,得出了该型自行火炮群系统在不同条件下运用的射击效率,为该型自行火炮群系统实际作战运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3.
根据炮兵部队和军事院校机动训练的需要,针对拉练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因火炮机械原因产生的故障,为及时有效地排除火炮行军过程中存在的隐患,设计“牵引式火炮行军安全保护系统”,结合火炮的机械特点,设计环形垫片式测力传感器,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对任意路面进行测量。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三维激光扫描的定位原理、点云拼接、技术特点和典型应用的基础上,阐述了火炮射击试验任务以及炮位检测的时机与重要性;论证三维激光扫描用于火炮试射炮位检测的技术原理和可行性;提出点云数据图像对消、非线性放大、谱分析的炮位检测技术方案;给出三维激光扫描的火炮试射炮位检测流程和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5.
从炮兵侦察校射雷达的校射原理出发,分析了影响炮弹地面炸点的雷达反射截面积(RCS-Radar Cross  相似文献   

16.
药形罩的表面粗糙度参数直接影响炮弹及导弹的性能,然而,当前国内的粗糙度检测手段十分落后,检测方法已成为阻碍提高炮弹、导弹性能的重要因素.本文提出了测量药形罩表面粗糙度的新原理、新方法-光纤双测头激光能量法,实现了对高精度粗糙度的测量,并通过Matlab仿真来实现曲线的拟合.  相似文献   

17.
防空武器协同使用临界时间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防空导弹武器和火炮武器在防空作战中的协同使用问题,通过对防空导弹和火炮弹丸射击弹道特点、速度特性及其水平射程变化曲线的分析研究得出:如果使用防空导弹和火炮协同抗击同一目标,则很有可能会出现弹道交叉、导弹和火炮弹丸互相干扰的现象,严重影响防空作战效果.提出了避免火力冲突的火力兼容条件,给出了两种武器协同使用临界时间的仿真计算方法,对研究防空作战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首先介绍了差分GPS的基本理论;针对炮兵测地的具体情况,在传统差分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多观察量平均方法,进一步提高了测量精度;然后给出了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技术方案;最后给出了该系统在实际工作中的实验结果。实践证明该系统利用差分GPS技术实现了炮兵阵地的快速准确定位,是对传统炮兵测地技术的一种改进。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火炮总体设计和减轻火炮重量技术.方法针对近年来国外轻型牵引火炮炮架减重的综合技术,对总体设计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建立了反应火炮总体性能和结构的多参数静力平衡方程,进行了相应的分析计算.结果用某牵引榴弹炮的性能指标和结构参数进行了方法推算,给出了可减轻火炮重量的轻型牵引火炮炮架的技术分析与计算方法.结论采用新型火炮减重综合技术,可以在保证火炮性能不变的前提下,大幅度地减轻火炮的重量  相似文献   

20.
强烈掺气的涌潮潮头在向河口上游推进的过程中对整个水域的环流结构、泥沙的输移、污染物的扩散乃至整个河口区域的生态平衡等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针对涌潮潮头掺气特征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玻璃水槽中模拟了涌潮潮头,运用高速摄像记录系统拍摄涌潮潮头掺气的状态,并对其破碎状态进行观测、统计和分析,通过验证试验中涌潮潮头形态与涌潮Froude数之间的响应关系与现实中二者之间的响应关系的一致性检验了试验中所模拟的涌潮潮头形态的合理性;涌潮潮头破碎掺气要历经四个阶段且不断重复,最终在潮头形成一系列的气泡云;通过对比不同工况下涌潮潮头掺气的形态,提出潮头形态的变化主要与落潮流速和涌潮潮头高度相关;为深入定量地研究涌潮潮头的掺气特性,定义涌潮潮头的掺气长度,其与潮前水深及其流速、涌潮潮头的高度及其传播速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利用量纲分析确定涌潮潮头的相对掺气长度与涌潮强度和涌潮Froude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后,运用非线性回归分析试验数据得到计算涌潮潮头掺气长度的经验公式;最后通过对钱塘江盐官段涌潮潮头掺气长度的几组观测值与经验公式计算值的对比与误差分析,验证了经验公式的实用性,为更好地预测涌潮潮头掺气的特征提供了量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