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简叙舰船设备抗冲击设计方法,对美国海军动力学分析方法(DDAM)进行详细介绍。应用ANSYS软件对浮筏实验装置建模并进行模态分析,同时通过自编程序计算实验装置的固有频率,有限元的计算结果与由程序计算结果在前12阶模态频率基本一致,可以认为所建有限元模型的总刚度、质量分布与实际模型较为接近。并且根据美国舰船结构设计军规DDS100-7的冲击设计值,按照DDAM方法的要求对所建模型进行冲击设计分析,计算方法可用于海军舰船设备的冲击设计分析。  相似文献   

2.
船舶浮筏隔振系统冲击响应的时域计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舰艇特别是潜艇在战斗条件下的主要威胁来自水中非接触性爆炸,选用抗冲击性能好的设备和对设备采取冲击防护措施可以保证艇上设备的安全性,即这些措施可以限制冲击作用时设备与基座之间的最大相对位移以及设备的最大加速度,使用隔振装置就是一种较好的冲击防护措施.因此在隔振装置的设计阶段必须对其抗冲击性能进行校核,从而保证隔振装置的抗冲击性能.各种有限元分析软件例如MSC.NASTRAN软件可以应用于隔振装置的抗冲击性能校核.应用MSC.NASTRAN软件及其前后处理模块MSC.PATRAN对旅游船上柴油发电机组浮筏隔振装置进行有限元建模和分析,首先对筏体和浮筏隔振系统模型进行理论模态分析和计算,且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接着对浮筏隔振系统模型进行瞬态响应分析,从而考核该装置的抗冲击能力.以旅游船浮筏隔振装置为分析对象的目的在于探讨舰艇浮筏隔振装置抗冲击性能校核的时域计算方法,分析计算方法可用于舰艇隔振抗冲装置抗冲击性能的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3.
浮筏隔振是从传递路径上控制舰艇机械噪声的重要措施之一。为分析浮筏隔振装置的性能及筏架上设备激励相位差的影响,并与双层隔振装置的效果进行对比,本文基于导纳理论建立了设备-浮筏-安装基座系统的动力学分析模型,对泵组小型浮筏隔振装置进行了数值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在中高频段,浮筏隔振装置的效果主要取决于设备-上层隔振器、筏架-下层隔振器系统的垂向刚体振动固有频率ω1、ω2,故筏架上单台设备运行时其隔振效果与同固有频率ω1、ω2的双层隔振装置基本一致,而在低频段浮筏隔振装置效果略好;筏架上设备激励的相位差对中高频段传递到基座的振动功率流及振级落差几乎没有影响,但对低频段的振动传递及隔振性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根据某船舶设计中提出的减小空压机组的振动传递、降低水下机械噪声的要求,针对机组所具有的振动激励特性,进行了隔振浮筏装置的设计.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空压机组浮筏装置在陆上台架以及装船后的动力学分析模型,计算得到了隔振系统的各阶模态,分析了系统的振动传递特性以及对于冲击的响应特性,探讨了提高船舶设备隔振与抗冲击性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浮筏隔振装置抗基础冲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对船舶浮筏装置的抗基础冲击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在建立隔振装置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推导了隔振机组的冲击加速度以及隔振器变形量的表达式,计算得到其与频率比及质量比的关系,讨论了浮筏参数的选取。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船舶浮筏模型试验,研究了浮筏隔振装置对于船体基座冲击的响应,讨论了影响冲击隔离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两种浮筏隔振方案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的推进装置的振动噪声控制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重要课题.采用浮筏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针对推进装置的隔振要求,提出了两种浮筏隔振系统,并随后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对自振频率、冲击响应、受迫振动以及噪声传递等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比较,最后得出结论.论文结果有助于同类型船舶的推进装置选择一个合适的隔振系统.  相似文献   

7.
将气囊隔振器应用于浮筏隔振装置可显著提高低频隔振效果,但隔振元件的三相低频大位移也将带来三相动态平衡欠佳的实际问题,其中一个技术难点在于如何保持筏架姿态平衡。分析引起筏架姿态变化的各类扰动力特点及其影响;研究通过调整气囊压力保持筏架姿态平衡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船体摇摆、装置负载变化及气囊漏气是影响筏架姿态平衡的主要扰动因素,气囊浮筏隔振装置可以通过气压的调整,在扰动力的影响下保持筏架姿态平衡。  相似文献   

8.
模态机械阻抗综合法是一种新的动态子结构振动分析方法,是传统机械阻抗综合法的推广。它克服了以往动态子结构分析中由于各子结构自由度数不同而带来的困难,并能求解弹性体一刚体系统振动问题。本文研究了模态机械阻抗综合法的求解步骤及其在复杂隔振系统振动分析中的应用,并以立体浮筏隔振系统为模型,进行了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9.
浮筏隔振系统多维耦合振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工程中的浮筏隔振装置,建立了柔性基础上复杂激励多维耦合隔振系统动力学模型。考虑隔振支撑多维波动效应,运用子结构导纳法推导了耦合系统动态传递方程及功率流表达式,给出了系统的功率流谱。数值模拟计算表明,复杂激励隔振系统在低频域出现多个共振峰,在高频域基础的弯曲共振模态及隔振器驻波效应使得系统功率流提高。减小隔振器刚度能明显降低系统功率流但也使驻波效应提前。增加筏体质量可明显降低系统功率流。  相似文献   

10.
浮筏隔振系统隔振效果统计能量分析估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船用浮筏隔振系统,基于统计能量分析法建立了一种浮筏隔振系统的统计能量分析模型,采用振级落差方法估算浮筏隔振系统的隔振效果,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理论预测与实测值基本一致,在一定精度范围内满足工程估算要求。  相似文献   

11.
浮筏隔振系统各主要参数对系统隔振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本文运用有限元超单元降阶模型对浮筏隔振系统进行建模,通过分析计算探讨了(1)浮筏中间筏架的持呈(尤其是质量比较小时);(2)浮筏中间筏架的刚度(尤其是筏架刚度较小时);(3)浮筏中间筏架的结构阻尼和装置中的阻尼器的阻尼;它们对整个浮筏隔振性能的影响,从中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梁—梁浮筏隔振的功率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运用奇异函数理论分析了由梁—梁组成的浮筏系统的减振性能,计算了由激励经减振器—筏架梁—减振器输入到基础梁的功率流,并讨论了一些重要的结构参数对功率流传递的影响.与以往的研究相比,本文在包括浮筏近场波和远场波的同时得到了封闭解析解,也省去了大量的矩阵运算,具有准确、简洁、计算量小的特点.文中的结论为工程中的隔振降噪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舰船设备抗冲击性能是评价舰艇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分别应用美国海军用以考核舰船设备抗冲击性能的动态设计分析方法(DDAM)和时间历程法,考核舰船甲板设备四联装导弹发射装置的抗冲击性能。通过DDAM方法和时间历程方法仿真计算,得到导弹发射装置的抗冲击薄弱环节,为制定导弹发射装置抗冲击考核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舰船设备抗冲击性能是评价舰艇生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分别应用美国海军用以考核舰船设备抗冲击性能的动态设计分析方法(DDAM)和时间历程法,考核舰船甲板设备四联装导弹发射装置的抗冲击性能。通过DDAM方法和时间历程方法仿真计算,得到导弹发射装置的抗冲击薄弱环节,为制定导弹发射装置抗冲击考核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基于VDV隔震标准的爆炸冲击隔震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提出了核爆地冲击典型加速度波形的表达式 ,采用Runge_Kutta法分析了线性阻尼隔震系统的爆炸冲击响应 ,比较了加速度容许值隔震标准和振动剂量值 (VDV)隔震标准对人员隔震系统设计参数取值的影响 ,阐明了基于VDV隔震标准的爆炸冲击隔震系统设计更加准确、合理和可靠。  相似文献   

16.
柔性联轴节在减小转子系统扭转冲击运动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型振动磨机运动特性的研究分析,把其旋转系统简化为由两个柔性联轴节连接的三转子系统.建立了柔性连接的三转子系统在冲击转矩作用下的运动方程,对方程求解得到了柔性连接转子系统的扭转冲击响应.通过对冲击响应随柔性联轴节扭转刚度和阻尼变化规律的讨论分析,发现减小柔性联轴节的扭转刚度和增大柔性联轴节的阻尼,可以减小转子系统的扭转冲击响应.  相似文献   

17.
干摩擦动力吸振器简谐激励响应计算的最优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研究了两自由度滑动摩擦系数随相对速度变化的干摩擦吸振系统简谐激励响应计算问题,提出了最优化处理方法,并推导了相应的迭代方程。通过一个数值例分析,考察了干摩擦动力吸振器的性能及简化为理想干摩擦模型时带来的计算误差。  相似文献   

18.
非恒定滑动摩擦系数振动系统等效线性化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单自由度滑动摩擦系数随相对速度变化的干摩擦振动系统简谐激励响应计算问题 ,提出了等效线性化处理方法 ,并推导了相应的频响方程。通过一个数值例分析 ,考察了简化为理想干摩擦模型时带来的计算误差  相似文献   

19.
秦沈客运专线车路系统动力响应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秦沈客运专线基床路基实际状况,利用车路耦合动力分析模型,对高速列车荷载作用下车路系统动力响应进行仿真分析。计算列车速度为200km/h和300km/h时不同基床表层厚度下的车辆、轨道及基床路基主要动力性能指标,并与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测试结果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可靠性。根据计算结果分析列车速度与基床表层厚度对车路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对秦沈线基床表层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史春娟  吕彭民 《工程力学》2013,30(2):326-331,347
根据路基变形的非线性及沥青路面具有明显粘弹性的特点,将沥青路面简化为非线性粘弹性地基上的粘弹性无限长梁,建立了移动载荷作用下非线性粘弹性梁系统动力响应数学模型。利用Adomian分解法和小波变换法得到求解稳态响应解析解的新方法。通过实际道路参数对沥青路面动力响应进行了数值仿真,研究了车速、车辆轴载、路面材料及温度对沥青路面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计算方法简便、快捷,是求解该类非线性动力响应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非线性模型更能准确地反映重载及超载时沥青路面实际结构受力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