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重庆都市区复杂的山地环境,在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型城市目标的引导下,规划的编制和管理进行了生态转型:价值观念实现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策略观念实现不同层次与尺度的全面生态化,技术观念从规划哲学基础、规划思维、环境影响、方法手段等都实施生态范式的革新.从生态空间引导、都市区功能高效组织、都市与自然共生、交通体系生态化、绿地水系生态化等方面形成技术体系生态转型,并落实到规划控制系统的组成与指标体系之中,构建了规划的管理体系生态转型,效果初步显现.  相似文献   

2.
陈烨  罗震东 《规划师》2008,24(9):54-58
都市区边缘风景地区具有优越的空间区位、资源禀赋,功能多样,建设活动频繁,利益主体众多等特点。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需要有扎实有效的基础性分析和研究工作,清晰明确的规划原则和功能定位,合理的用地选择和优化策略,以及以空间形态优化为导向的控制性内容。  相似文献   

3.
章光日 《城市规划》2003,27(5):33-37,92
首先对都市区的概念内涵、空间特征、形成条件等进行了讨论与分析 ,指出都市区是城乡居民共同的生活地域空间 ,它直接反映了城乡居民的居住—工作、居住—购物、居住—游憩等关系 ;接着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城市化特点 ,指出未来 1 0~ 2 0年是中国大城市向都市区过渡即都市区不断形成、发展乃至完善的关键时期 ,都市化将成为城市发展的主题 ,都市区也将成为中国城市规划的新领域。文章还重点对中国开展都市区规划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作了分析 ,并对都市区的研究、规划、调控、管理等提出了建议 ;最后指出都市区规划是中国城市规划界在全球化时代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与最严峻的挑战之一 ,它的成功与否 ,不仅关系到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健康持续发展 ,还关系中国城市规划能否真正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4.
发展环境转型与中国都市区空间增长战略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震东  张京祥 《规划师》2007,23(9):76-80
在全球化、快速交通与信息化、生态化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形势下,为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都市区的空间增长战略重构需要实现六个根本性转变:区域发展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均衡协调发展转变;空间结构由单中心辐射向多中心网络化转变;增长模式由常规建设增长向战略空间架构转变;增长模式由常规建设增长向战略空间架构转变增长重点由外向增量扩展向内外品质提升转变;增长时序由多方同时出击向重点有序带动转变;增长管理由物质建设导向向公共政策导向转变.  相似文献   

5.
哈尔滨都市区的城镇化发展正处于强烈的"极化"过程中,"二元化"矛盾突出。应有机结合城镇化发展"小城镇模式"和"大都市模式"的优势,推进城镇化要素在中心城市和周边市县的"双向流动",将中心城市部分功能"外移",促进中心城市功能升级,重点加强外围市县中心城镇的发展,整合近郊工业园区等空间实体,逐步实现都市区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区域化及区域城市化的发展,一些大城市受到各种条件的影响,都市区空间借助强大的中心、依托交通走廊、形成外围"簇群状组群"的扩展形态。该文用"簇群式"来解释都市区空间结构的这一新发展,提出都市区簇群式空间结构的概念,并追溯其思想渊源。  相似文献   

7.
城市转型与重构进程中的规划调控纲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规划的调控应与城镇化中期的城市转型与重构相适应,并要解决城市转型重构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这对矛盾,要通过坚持紧凑型的城市发展模式、推行用地混合、严格"三区四线"管制、统筹交通用地、提升"六项"城市服务功能等措施来实现。  相似文献   

8.
项鼎 《城市开发》2000,(8):18-20
在城市化过程中 ,当扩散作用强于极化作用并占主导地位时 ,城市要素和职能开始自城市中心向外围移动和扩散。在郊区化阶段 ,城市性用地由中心城向外围不断扩大 ,原先受农业支配的非城市地域逐渐转化为非农产业为主的城市地域。与此同时 ,中心城与外围地区在经济社会方面的相互作用不断加强 ,功能联系愈益紧密 ,从而形成由中心城和外围地区共同组成并以中心城为核心的新的城市空间形态———都市 区。  相似文献   

9.
都市区规划—地域空间规划的新趋势   总被引:48,自引:1,他引:48  
一、当前,城市发展有2个基本趋势:一是全球城市化和城市全球化。人类社会已进入了城市为中心的城市时代,世界上将有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呈现了城市化的世界;同时,经济的全球化,也使作为空间载体的城市,在其发展中越来越显示其全球化的“色彩”,成为世界城市体系不同  相似文献   

10.
都市区边缘风景地区具有优越的空间区位、资源禀赋,功能多样,建设活动频繁,利益主体众多等特点.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需要有扎实有效的基础性分析和研究工作,清晰明确的规划原则和功能定位,合理的用地选择和优化策略,以及以空间形态优化为导向的控制性内容.  相似文献   

11.
吴云清  杨山 《城市规划》2002,26(6):26-29
概述了都市发展区范围界定的意义及其影响因素和界定指标 ,分析了其在大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并结合南京市都市发展区的特色 ,从定量和定性两个角度做了实证性的研究 ,旨在提出都市发展区的范围界定方法及其在大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12.
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常态意味着中国进入"趋势性转变"的时代,我们既不能过于夸大新常态对城市规划的影响,更不应忽视新常态所蕴含的根本性和机遇性变化。随着我国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的中后阶段,城市发展的新常态主要将呈现三大特征:降速、转型、多元。与此相适应,城市规划的传承主要体现为"三个回归":回归正常、回归本源、回归理性,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硬软兼顾、刚柔并济的核心原则。随着市场化改革的全面深化,城市规划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在制度层面,将进一步提升城市规划的地位和作用、完善体制和机制、强化实施和管理;在技术层面,城市规划将以改善人居环境为核心,以提高城市韧性为目标。城市规划传承和变革的终极归依,是为了更好实现人的需求。城市要把人而不是土地,视为最宝贵的"资产"和根本动力。  相似文献   

13.
都市区规划是城市发展到较高阶段的需求。首先介绍了都市区的含义及产生条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邯郸市区构建基础及范围界定,阐述了邯郸市区形成互动发展的重要作用及初步规划设想。  相似文献   

14.
“十三五”时期乡村转型发展与规划应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小龙  许骁 《城市规划》2015,39(3):15-23
长期以来,乡村地区的发展一直是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2000年代中后期以后,我国乡村呈现出新的转型特点和发展趋势。为更好地促进十三五时期乡村转型发展,本文梳理相关学科对乡村发展研究观点,总结了当前乡村变迁特点,主要有老龄化加剧、空心村现象严重、土地资源配置方式转变、半城市化、乡村发展区域差异大等。在此基础上,为十三五时期乡村发展的规划应对提出了建议,包括制定差别化的乡村发展策略、探索激活乡村存量土地规划和利用的新方法、推进相关的政策与机制体制改革等。  相似文献   

15.
近代南京城市转型与城市规划的历史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百浩  熊浩 《城市规划》2003,27(10):46-52,71
作为近代中国的首都 ,南京的近代城市规划和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文章以历史研究的方法 ,对近代南京城市转型的动因和特征进行了分析 ,同时梳理出近代南京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脉络分为城市转型期、首都规划期、首都沦陷期和首都复原期 ,并从作为首都的城市规划定位、“西体中用”的指导思想、“官本位”的规划实施三方面总结了其发展的历史特征  相似文献   

16.
唐历敏 《城市规划》2006,30(1):28-33
在国家的现行规划体系框架中,各层次城市规划的主要作用都是为了控制和引导城市健康有序地发展。在城市规划领域可以分配的最重要的社会资源是城市土地的开发权以及在城市土地使用关系上建立起来的城市空间关系,这使得控制性详细规划成为实施规划管理的核心层次。本文通过对控制性详细规划在认识方面、技术方面和实施方面的反思,探讨了如何增强和提升其应有的公正性、科学性、经济性以及可实施性等问题,提出控制性详细规划应走向以公共利益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产权地块项目开发和多类型不同深度的规划控制和引导,以期能更有效地发挥规划的控制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空间治理:中国城乡规划转型的政治经济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阐述了治理的渊源与内涵,剖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四化”环境中的三大“转变”,针对国家提出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要求,指出作为“空间治理”的城乡规划也必须被置于治理现代化的宏大背景中去认知,并据此阐述了中国城乡规划面临的主要挑战及转型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18.
形状记忆合金的超弹性恢复力模型及其结构抗震控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提出了形状记忆合金材料的相变超弹性恢复力模型,并以此为基础对形状记忆合金减振控制系统的动力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减振控制装置对较强烈的振动有更好的抑制作用,因此可在建筑结构的抗震控制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改革驱动下苏南乡村空间与规划转型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分析苏南乡村改革进程及其对乡村发展影响的基础上,基于实证调查和研究,对以城乡统筹和土地流转为核心的新乡村改革驱动下苏南乡村地区空间转型的特点和内涵进行了全面总结,对转型出现的新的乡村空间现象进行了系统梳理归纳,对苏南乡村地区规划变革的方向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