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采用脉冲电沉积法制备Pt—Ru.Eu/C电催化剂,循环伏安法(cv)测定催化剂的甲醇电氧化活性,用XRD,EDS和XPS表征电极及催化剂的物性结构、表面元素组成和价态形式。结果表明,电催化剂中Pt-Ru-Eu以合金的形式存在,在合金表面存在EuOx;合金微粒比表面积为55.8m^2.g^-1,粒径为4.6nm;掺杂适量稀土金属Eu对Pt.Ru合金活性有一定的促进效应,其中原子比为Pt:Ru:Eu=1:1:0.2时电催化活性较高。原子比过高则Pt-Ru-Eu活性低于Pt-Ru;在掺杂少量Eu时,Pt—Ru—Eu与Pt—Ru的Tafel常数b相近,常数a以Pt:Ru:Eu=1:1:0.2最小;甲醇反应级数为0.12级,反应活化能为28.3kJ·mol^-1。  相似文献   

2.
研究分析了Sn元素对Fe—Ni—Al—Ga-P—B-Si—C系非晶合金玻璃形成能力及磁性能的影响。XRD分析表明,合金Fe68-xNi1Al5Ga2P9.65B4.6Si3C6.75Snx(x=0,0.5,1.5,2.5)在铸态下皆为非晶态,并且合金的脆性随着Sn含量的增加急剧增大;DSC分析表明,随着Sn含量的增加,合金的玻璃转变温度Tg逐渐下降,同时过冷液相区△Tx逐渐变宽,而且增加幅度越来越大。Sn含量为0.5%和1.5%时,第一晶化放热峰Tp1已变得不明显,说明合金由二次品化向一次晶化转变。当Sn含量为2.5%时,合金具有较好的软磁性能。  相似文献   

3.
(Fe1-xCox)84Zr3.5Nb3.5B8Cu1非晶合金的高温和低温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磁天平(MB)及提拉样品磁强计(ESM)研究了(Fe1-xCox)84Zr3.5Nb3.5B8Cu1(x=0-0.8)非晶合金高温与低温磁性的变化,结果表明,该非晶态合金加热到800-900℃后,除x=0.8的合金外,,合金的室温饱和磁化强度均比淬态有所提高;X射线衍射的结果表明,x=0,0.2,0.4,0.6的合金中析出单一的a-Fe(Co)相,x=0.8的合金中析出Co3B,FeB相,当x=1.0时合金中析出单一的fccCo相。该非晶合金在1.5K时的饱和磁化强度σs随Co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当x=0.2时达到最大值,然后随着x的增大,合金的σs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4.
采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方法制备了赝二元合金(Ga2Te3)(Bi0.5Sb1.5Te3)1-x(x=0—0.2),并研究其电学性能。结果表明,在318K时(Ga2Te3)x-(Bi0.5Sb1.5Te3)1-x(x=0.1)合金的电导率为3.7×10^4Ω^-1·m^-1,是三元合金Bi0.5Sb1.5Te3的2倍,而Seebeck系数没有明显下降。从所测得的a和σ值可知,赝二元(Ga2Te3)x-(Bi0.5Sb1.5Te3)1-x(x=0.1)合金的功率因子最大,为2.1×10^-3(W·K^-2·m^-1),是三元Bi0.5Sb1.5Te3合金的1.5倍。  相似文献   

5.
回顾了国内外铁合金成型方法和存在的问题,在不同工艺参数(频率1-2Hz、振幅0.8—6.0mm、拉速0,2—1.0m/min)、拉拔辊压力和两种引锭杆直径下进行了高碳锰铁和锰硅合金的连铸试验;两种合金的连铸成功率分别达到了96%和78%。试验表明:锰硅合金因其高温强度低、磨擦系数大,加之拉拔时铸坯轴心与结晶器轴心的偏离是导致难于拉拔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一种Al-Mg-Si-Cu合金的铸态组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纪艳丽  潘琰峰  郭富安 《铸造技术》2007,28(11):1489-1493
采用金相显微镜(OM)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Al-0.44Mg—1.15Si-0.32Cu-0.11Fe-0.11Cr-0.07Mn合金的铸态、均匀化组织,并对合金在凝固过程及均匀化退火后形成的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金的铸态组织中主要存在α—Al、Mg2Si、Si、β-Al5FeSi、α-Al(MnCr)FeSi、CuAl2和Al5Cu2Mg8Si6(Q)等相。均匀化退火后,Mg2Si、CuAl2和Q相消失,Si相聚集分布在晶界处。同时针状的β-Al5FeSi转变为颗粒状α-Al(MnCr)FeSi相,材料的组织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贺峰  李建平  杨忠  郭永春  夏峰 《铸造》2008,57(2):130-133
研究了(0.5%~1.5%)Gd元素对铸造Mg-5Sn-0.5Zn合金(SZ50)的显微组织、时效硬化行为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Gd后,合金的α-Mg晶粒细化,沿晶界或在α-Mg晶内生成棒状或长条状的Mg5Gd,其在Gd含量为0.5%时尺寸最小,分布更均匀;Gd的加入,使合金的抗拉强度提高,但降低其伸长率;随着Gd含量的增加,合金的峰值时效时间逐渐缩短。Gd含量为0.5%时,合金的显微硬度、抗拉强度及显微组织的细化作用最佳。  相似文献   

8.
利用高频熔炼方法制备了La1+xMg2-xNi9(x=0,0.5,1.0,1.5)系列合金,并对其进行了XRD分析和储氢容量及电化学性能测定。结果表明:随着La含量增大,合金中LaNi5和(La,Mg)Ni3相转变为LaNi3相,且Mg2Ni相出现,晶胞体积也增大,合金的储氢容量和电化学性能提高;当x=1.5时,Mg2Ni相消失,合金的储氢性能有所下降。当x=1.0时,即La2MgNi9合金具有较好的储氢容量及电化学容量。  相似文献   

9.
2006年10月19日中国广东凤铝铝业有限公司研发的6043合金在美国铝业协会公司(The Aluminum Assoeiation Incorporated)注册,这是中国注册的第一个合金,在中国铝工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它的化学成分极限(chemical composition limits),(质量分数%):Si0.40—0.9,Fe0.50,Cu0.30~0.9,Mn0.35,Mg0.6~1.2,Cr0.15,Zn0.20,Ti0.15,Bi0.40~0.7,Sn0.20~0.40,其他杂质每个0.05、总计0.15,其余为Al。此合金有很好的可切削性,用于生产供高速切削用的棒。  相似文献   

10.
对两种不同Cr含量的合金Cu-0.43Cr-0.058Zr-0.031Y和Cu-0.20Cr-0.066Zr-0.060Y,在900—980℃进行了固溶处理,并对显微硬度和电导率进行了测试,对固溶态金相组织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Cr含量较高的Cu-0.43Cr-0.058Zr-0.031Y合金的固溶处理温度可采用960℃,而Cr含量较低的Cu-0.20Cr-0.066Zr-0.060Y合金为920℃。两种合金固溶后分别在400—520℃进行时效,其电导率和显微硬度的测试对比结果表明,Cr含量较高的合金在较低温度(400℃)时效后的电导率比Cr含量较低合金的低,而较高温度(480℃)时效后Cr含量对电导率的影响不明显;Cr含量对合金显微硬度的影响较大,不同时效温度处理后,Cr含量高的合金硬度均明显低于低Cr含量合金。  相似文献   

11.
系统地研究了Ti-47Al-xY系[x(摩尔分数/%)分别为0、0.1、0.3、0.5、0.7、1.0]合金的显微组织及室温力学性能。结果发现:随着Y含量的增加,合金由柱状晶转变为等轴晶(x≥0.3),而且合金的晶粒尺寸和层片间距随着Y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当Y含量高于0.1%时,晶内弥散分布细小YAl2相颗粒的同时,YAl2相开始在晶界处偏析,且随着Y含量的增加,晶界偏析越来越严重;当Y含量达到1.0%时,晶界处YAl2相闭合成网络状。拉伸测试表明,Y含量为0.3%~0.5%的Ti-47Al合金有较高的强度和塑性。分析得知,YAl2相的尺寸及分布对性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组织的细化和晶内细小的YAl2相有利于性能的改善,另一方面,晶界处富集的大尺寸YAl2相显著恶化TiAl合金的性能,特别是在Y含量高于0.5%的TiAl合金中。  相似文献   

12.
固溶时效态Ti-Ni合金相变行为与Ni含量的关系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固溶淬火态Ti100-xNix合金中,x=40.0—49.O时,合金的马氏体相变(MT)温度(TM)、热滞(△TM)不变,相变热(△HM)升高;x=49.0—52.0时,合金的TM和△HM急剧下降,△TM急剧升高;x=52.0—56.0时,合金的TM和△HM升高,△TM降低;x=56.0—70.0时,合金的TM和△TM变化不大,△HM下降.673K时效态Ti1oo—xNix合金中,x=40.0—50.0时,合金发生MT,不存在时效效应;x=50.5—70.0时,合金既发生MT又发生R相相变(RT)且具有时效效应.随时效时间(tA)延长,TM和△HM先下降后上升,△TM下降.TR随x增加保持不变,随tA延长而升高.△TR对x和tA不敏感.△HR对z和TA都十分敏感.x=40.0—50.0和x=50.5—70.0合金的室温组织分别为M TiNi2和A(母相) 析出物.随x增加或tA延长,x=50.5—70.0的合金中析出物数量增多.  相似文献   

13.
白湾逢甲大学材料科学系用商业SinCo5铸使及高纯度电解Co片为原料,用熔体快淬法制备SmCox(X=5.0~8.5)合金薄带.石英喷咀孔径为0.7niln,辊速(10~40m/s)并调整辊面与喷咀间距,在一定氦气压力下喷制.观察淬态合金薄带的磁性与组织结构.结果表明,当X—8,0~85时,合金只有单一的SinZC01,相二一5.0~6.5时,具有SinC05相及SthZC017相和少量的SmCo。相.淬态范带的晶粒尺寸约为0.1~lpm.从辊速对性能影响的试验中得知,当辊速高于30In/S时,从明显增加;4()If/S时淬态SinC01薄带磁性最佳.淬态薄带经m~optX…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国内外对于低合金高强钢(HSLA,High Strength Low Alloy)焊缝金属中针状铁素体(AF,AcicularFerrite)的最新研究进展得出,要想获得较多的AF,主要从3个方面加以有效控制:①合金元素中含0.05%~0.10%C,且C当量小于0.39,合理控制Mn,Ni,Ti,B之间的相互比例,保持硼氮比(B/N)在0.6—0.8之间,铝氧比(AI/O)在O.43~0.73之间,降低N,S,P含量;②夹杂物尺寸为0.5~0.8μm,表面富10~20nmTiO薄层且呈球形,促使生成更多的第Ⅲ、Ⅳ类夹杂物;③较低热输入(HI,HeatInput)时合金元素烧损较少,冷却速率较快,焊缝组织得以细化。  相似文献   

15.
Ti1.0VxMn(2-x)(x=0.6~1.6)合金的微结构和储氢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研究了V替代Mn对Ti1.0VxMn(2-x)(x=0.6~1.6)合金的相结构及吸放氢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X的增加,合金由Laves和bcc两相结构逐渐变化到bcc单相结构,吸氢量也随之增加;当V含量增加到x≥1.2时,合金具有bcc单相结构,合金最大吸氢量达到3.5%(质量分数),但是由于缺少脆性的Laves相,合金的活化性能变差,饱和吸氢时间也有所延长;随着V含量的增加,合金主相bcc相晶胞体积增大,从而导致合金PCT曲线平台压力降低,滞后效应也逐渐增大,但平台趋向于平缓。  相似文献   

16.
冯鹏发  唐靖林  李双寿  曾大本 《铸造》2006,55(10):1020-1023,1028
通过实验分析了采用A356合金粉末、纯铝粉末、Al-5Ti-B合金粉末和Al-5Ti—B变形合金进行细化处理对A356合金半固态浆料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熔体处理+双向电磁搅拌”复合制备技术中,加入约0.15%、平均粒度为100μm的Al-5Ti-B合金粉末进行晶粒细化,可在1min左右制备出形状因子大于0.8、晶粒半径为80μm(空冷)A356合金半固态浆料;加入10%-15%的微米级纯铝粉末可取得与Al-5Ti-B变形合金相当的细化效果;而采用平均粒度为100μm的A356合金粉末进行固液混合铸造,不适合于A356合金半固态浆料的快速制备。  相似文献   

17.
日本神户制钢所田内裕基、藤井秀大发明一种容易进行激光划线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用Ag合金反射膜、具备该反射膜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及该反射膜的形成用的溅射靶(参见日本专利2004—084065)。该光信息记录介质用Ag合金反射膜的特征在于:(1)以Ag为主成分,合计1~10原子%含有Nd、Gd、Y、Sm、La、Ce中的1种以上,合计2~10原子%含有Li、Mg、AI、Zn、Cu、Pt、Au、Pd、Ru、Rh中的1种以上;(2)所述Ag合金反射膜0.01~3原子%含有Bi、Sb中的1种以上;(3)所述Ag合金反射膜2~10原子%含有In、Sn、Pb中的1种以上;(4)以具有所述Ag合金反射膜为特征的光信息记录介质;(5)具有与所述(1)的Ag合金反射膜同样的组成的Ag合金制的溅射靶等。  相似文献   

18.
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制备了Mg2Ni-1.0%Pd(质量分数,下同)合金粉末,用XRD及AFM等分析表征了球磨20h后粉末的相结构和微观形貌,测定了Mg2Ni-1.0%Pd合金吸放氢氘的P-C-T曲线和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机械合金化制备的Mg2Ni-1.0%Pd合金粉末粒度在10nm~50nm之间;同熔炼法制备的Mg2Ni合金相比,纳米Mg2Ni-1.0%Pd合金吸氢时的焓变值减小,放氢时焓变值增大,可逆贮氢容量为1.06(H/M,原子比,下同);与吸放氢相比,在相同温度下合金吸放氘的坪台压升高,焓变值减小,具有显著的同位素效应。纳米Mg2Ni-1.0%Pd合金的吸氢速率和吸氘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在573K附近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9.
日本专利2005—131705号介绍了一种Sn—Zn—In—Ag系软钎料合金,Sn、Zn、In、Ag的组成比为:3.0重量%〈Zn〈5.0重量%、0.1重量%≤In≤4.0重量%、0.1重量%≤Ag≤0.4重量%,余量为Sn。另外,提供一种由所述软钎料合金和焊剂构成的无铅软钎料材料,可解决以往的Sn—Zn(-Bi、-Al)系无铅软钎料存在的起因于Zn的在高温高湿度下与Cu电极的接合强度降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金属功能材料》2006,13(2):45-46
采用低品位海棉钛生产的Ti-7Cr—Al形状记忆台金研究了利用低品位海棉钛生产的钛-铬-铝形状记忆合金的性能,特别是铝含量对其形状记忆效应的影响。研究时所用合金是采用低品位海棉钛、纯铬颗粒和铝颗粒作原料,在实验室电弧炉中于高纯氩气氛下熔炼,并经4次重熔后制得的。所制得的合金成分为Ti-7%(质量)Cr-0,1.5,3.0和4.5%(质量)Al(分别称做0Al,1.5Al,3.0Al和4.5A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