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苏斌 《建筑师》2017,(5):20-28
20世纪50年代中国近代建筑史主要以帝国主义和阶级斗争为主线索,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现代化的主线索。2016年"中国近代建筑史"(五卷本)的出版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里程碑,也促进了对研究线索和理论框架的进一步思考。本文作者基于参与主编本书的经历,提出了X+Y+Z的框架,即近代建筑史研究需要同时思考外来的影响(X轴)、传统的继承(Y轴)和他学科的影响(Z轴)的三维取向,而不是任选其一。论文解释了作为X轴的民族主义背景下的"主体受容"、殖民主义背景下的"从属受容"、作为Y轴的传统的承传与创造,并探讨了作为Z轴的知识、权力、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殖民主义、公共领域等理论对于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2.
从现代主义时期被贬低为是一种"犯罪"到如今伴随计算机和数字化的发展以全新的方式回归,装饰在建筑学中扮演的角色一直以来都是建筑学讨论的重要话题。当下重新回归的所谓装饰和之前与现代主义此消彼长的装饰是否在表象和内涵上发生了本质的改变?文章的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从18世纪末至今这段时期,从结构,材料,哲学,艺术史,建构史,技术史和社会学等多方面来客观阐释装饰和建筑学的关系。同时,以主观性和政治性为两组线索同时深入探讨当下建筑学中的装饰回归问题。并试图以主观性和政治性来定义这种全新装饰趋势的特征,寻找和历史中装饰传统的深层次对应,来探讨这种重新回归的装饰在当代建筑学讨论中的定位和其在建筑学中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张旭 《建筑师》2018,(3):81-87
从近30年瑞士德语区~([1])建筑师完成的建筑作品中选择8个案例,分4个主题(各含2个案例)针对案例中混凝土材料的具体应用展开讨论,并简要追溯混凝土材料在瑞士现代工程与建筑中的历史。为读者了解瑞士德语区当代建筑师、工程师的思想及实践提供视角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征之一是以建筑为主。园林中的建筑有厅、堂、楼、阁、亭、廊、轩、榭、舫等。厅与堂常作为庭园中的主体建筑,建筑形式多采用歇山、硬山或组合形式。楼、阁为二层或二层以上的建筑,位于建筑群体的后部或作为建筑群的主体,建筑形式多采用歇山式、硬山式、攒尖式或组合式。轩是一种有特殊含义的建筑,园林建筑冠以轩的美称,典雅而别有情趣,它四面空透。榭与舫是中国园林中别具特色的建筑,榭多临水而建,造型多轻盈活泼,四面透空,建筑形式常采用歇山式。舫是仿船形的一种特殊的园林建筑,整体深入水中,这种建筑常采用组合形式,前部高起,中部较低,后部建成为二层楼房,供人登楼远眺。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有关园林建筑构造技术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成潜魏 《建筑师》2018,(5):115-129
安藤忠雄是一位如此罕见的建筑师,他将艺术和智慧的敏感性结合在能够生产大小建筑的个体中,他强大的内心与磅礴的视野,无视任何流派、学院与风格,强烈地想要创造出扎根于土地和生活的建筑;他独特的设计理念与对工艺的执着将现代主义与日本的传统美学融合在一起;他使用最基本的几何形式,以引入赤裸裸的自然和千变万化的光影为个人创造出一个微观的宇宙。这个宇宙就像一个充满灵气与野性的庇护所,远远地超越了设计概念的抽象性,直抵深藏在生活里最原始的欲望。安藤的建筑总是空间创作和艺术形式的惊喜集合。当穿过他的建筑时,永远无法预知前方,却总是被持续散发着的自我表现的魔力所吸引。这就像他孤独与激烈的人生,永远地充满了浪漫诗意的灵感与革命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王凯 《建筑师》2022,(4):70-78
“建造”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建筑研究和建筑评论中不可或缺的主题。本文尝试从话语史的角度做一个历史性 的回顾,追溯当代中国建筑学中“建造”观念在“言说”中出现的时刻。以当代中国建筑的经典作品、冯纪忠先生设计 的上海松江方塔园和何陋轩为例,本文通过系统分析40多年来中文文献中对这一作品谈论方式的变化,特别是“建构” 话语的引入所带来关键性的改变,讨论并揭示“建构”话语在当代中国建筑学科和观念史中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7.
1950年代初至1960年代中前期,在中国近代建筑发展脉络分枝延续与世界现代建筑思潮直接影响下,由大陆迁台建筑师及其学生组成的“新派”建筑师群体在我国台湾地区进行了体系化的现代中国建筑理论建构并形成理论流派。本研究将基于世界现代建筑运动传播和中国近代文化思潮延续之“双重维度”视域,阐述“新派”建筑师通过结构理性、功能主义与文人生活审美价值的融合,对现代中国建筑之“形态功能”范畴的求索与开拓,呈现1950—1960年代现代中国建筑理论发展的多元图景,以期完善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相关研究,补充战后中国建筑理论界在世界现代建筑运动进程中的叙事。  相似文献   

8.
本文完整呈现对沃纳·奥克斯林(Werner Oechslin)教授的专访,内容涉及图书馆运营、善待知识之方式、知识的后起生命、历史与历史性、历史理论批评之本质、术语翻译与学术立场、历史与设计之关系、何谓之美、现代建筑的理想模型、史学家生命之意义等十个方面,通过绵密而细致的对谈呈现奥克斯林教授对历史学家之天职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姜松  虞刚 《建筑师》2023,(5):74-80
斯洛文尼亚的历史发展和地理位置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在复杂而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斯洛文尼亚建筑师爱德华·拉夫尼卡在建筑创作过程中兼收并蓄,通过独特的“折中主义”策略使其作品在当时的环境中达到一种奇特的平衡。本文追溯了拉夫尼卡建筑实践的现实环境以及创作根源,结合对其具有代表性的设计作品的分析,探究了他如何通过“挪用”与“混合”的“折中主义”策略转化了原始参考“材料”,并体现在建筑实践中,进而最终发展出一条具有明显本土特征的现代主义之路。  相似文献   

10.
陈薇 《建筑师》2017,(6):116-122
特定的时空区域因缘历史的风云际会,对文化的嬗变和传承举足轻重,六朝金陵地对于山水文化系统的形成和影响便落在这个坐标上。论文通过"风生水起金陵地、风华流连贵族群、风情万种生活态、风轻云淡山水情"四部分,既从时间梯度上也从空间维度上,揭示了中国山水园林在审美、本源、形态和传播过程中,金陵"生活在六朝山水间"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一种集体性的城市理解出发,通过阐述记忆的关键性作用,从多角度探讨了建筑师如何能够参与到既建立在已有集体意识之上,又并非回溯而是面向未来的城市/建筑设计之中,以及在此基础上如何能够区别于日常所熟知的事物而发展出具有诗意的设计。  相似文献   

12.
焦洋 《建筑师》2018,(1):90-99
19世纪欧洲建筑学著作中有关"中国建筑"的论述,以《比较法建筑史》与《印度以及东方建筑史》等为代表,较早地引起了中国建筑学者的关注,然而与上述著作中的立场、方法与结论均明显区别的是,戈特弗里德·森佩尔在其著作《风格》中立足于"建筑四要素"的分类方法,将对于"中国建筑"若干特征的分析纳入到对"穿衣服原理"的构建之中。通过对其中专门章节的解读,将力图廓清有关"中国建筑"之理论创建的主要支撑点,并对其意义及其相关问题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13.
史文娟 《建筑师》2018,(5):98-106
芥子园相关文字,既不同于大量留存于世的访客或园主之"园记",也不同于计成相对"专业"的《园冶》,而是夹杂着经济考量与现况妥协、具体生活需求进而诉诸技术操作、自我欣赏玩味进而建构审美观念的独特"文本"。借由考察芥子园相关"文本",略窥芥子园的物质空间构成,并透过李渔极具个人色彩的造园实践接近其园居生活,通过分析这一明末清初著名文人的造园理论,思考当下园林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9)
施肥不是几种基础化肥的简单配比。应以有机肥为基础,N、P、K化肥以及中、微量元素配合施用才能获得作物高产优质;才能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才能最终达成低成本高效益的目标。 总体讲市售有机肥、基础化学肥料、复混肥中单位有效养分的价格分别在9元、3元和6元左右。也就是说在有机肥、基础化学肥料、复混肥中,单位有效养分的价格比为3:1:2。所以单从降低生产成本角度看,建议在生产一线的农民朋友,买肥就买基础化学肥料,不买或尽量少买市售有机肥、复混肥。 据多年试验,将有机肥和磷、钾、微肥用作基肥,作物一生所需的氮肥基、追各半效果最好。在作物生长的中后期,适当进行根外——叶面喷肥,也能有效防止早衰、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进而实现降低投入增加效益的目的。 土壤增施有机肥一般只需通过增加积造农家肥和坚持经常进行秸秆还田就可以了。  相似文献   

15.
以"学习观看"为主题,笔者与瑞士建筑师彼得·马克力进行了长达两小时的访谈。无论在瑞士还是在中国,这个主题在当下的建筑学教育中都趋于边缘化。但从为什么要学习观看到具体的观看方式及其辅助工具,进一步到如何看待和转译历史,马克力在访谈中坦诚地展示了其多年来关于"看"的经验和思考——在他看来,建筑不止于功能,它还需为眼睛赋予意义。  相似文献   

16.
周晓红 《建筑师》2018,(2):77-82
本文讨论了在墨索里尼集权统治下意大利公共住房政策的演变,以及米兰的公共住房建设实践的特点,提出国家住房政策往往会受多方面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家居配饰中主要家具尺寸的选择、家居风格的确定、家居色彩的搭配、材质的选用及细部配饰需注意的问题作了简略的介绍,旨在为需要进行家居配饰的业主提供一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揭示“变形”平面是对空间场所特质的回应,“微弱”变形程度的掌控则是对夸张形式的精心抵抗。本文基于文献资料,使用图解、口述采访的方式挖掘隐藏的设计密码,回答案例中新建体量与现有住宅的错动布局、极微弱变形的菱形平面、在室内外极大视觉反差的窗户等一系列相关设计问题,呈现各个层次的设计逻 辑。展示瑞士设计师组合莫格 & 德格罗的设计水准,提倡一种异于“照片建筑”的设计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诸葛净 《建筑师》2017,(6):61-68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20世纪上半叶发表于各类期刊的有关理想居住环境、新式住宅等方面的讨论,探讨20世纪初期上海、天津、北京等城市中等阶级变化了的居住观念,及其与该阶层所认同与向往的居住形式间的关系。论文最终指出,在1920年代,以新文化运动为思想土壤,对自己的社会身份有自觉意识,以个性、自由、平等的新式家庭生活为理想的城市中等阶层,将源于19世纪欧洲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住宅形式,解读为反抗中国旧式住宅所代表的旧式社会制度的工具;住宅的房间和室内第一次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用以重新定义家庭和社会、家庭成员,以及身体与道德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热物质文化的概念探究了空气对建成环境的物质作用,主要考察了20 世纪60 年代至21世纪初新加 坡公共住房中空调的引入如何影响氛围、身体以及一系列不同尺度的物体之间的热交换与能量流动。在此过程中,本 文也试图对近期人文社科领域关于“气氛转变”的研究以及建筑史领域关于建筑、技术与环境的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