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型铸造内表面铸渗合金化缸套的组织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实型负压铸造及铸渗技术制造了内燃机缸套,并对缸套的组织及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此技术制造的缸套符合技术要求,并具有较高的耐磨性,缸套和活塞环具有良好的配合性能。  相似文献   

2.
李平  李自军 《铸造技术》2007,28(11):1418-1420
对灰铸铁活塞环断口进行宏观检测、扫描电镜分析、金相组织分析,结果表明:活塞环断裂的原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铸造缺陷和材质不符合技术要求,一种为装配操作过程不合理。冷隔、疏松和缩孔等铸造缺陷,以及严重的石墨偏析和莱氏体组织,容易成为活塞环脆性断裂裂纹的起源。而不适当的铸造过程控制以及不合理的浇冒口设计,导致了试制初期铸件出现材质性能不良和大量铸造缺陷。  相似文献   

3.
球墨铸铁活塞环单体铸造,简化了制造工艺,降低了制造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可观。用单体铸造技术取代双体铸造,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介绍了球墨铸铁活塞环单体铸造的技术特点以及单体球墨铸铁活塞环的金相组织与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4.
李自军 《现代铸铁》2009,29(3):22-27
对单体铸造STD活塞环的材料及铸造工艺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CE的增加,活塞环抗弯强度和弹性模量都降低.对于铸件模数小于1.0 mm的活塞环,CE应不超过4.75%;对于铸件模数大于1.0 mm的活塞环,CE应不超过4.70%.(2)必须严格控制Mo、W等促进针状贝氏体形成元素的含量,Mo、W总含量不能超过0.05%.(3)选用质量为36 g的溢流冒口.(4)w(S)量控制在0.08%~0.15%,并且采用高温增C,能有效地抑制针状贝氏体组织的形成,改善活塞环的组织与硬度均匀性,提高了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多元素钒钛球墨铸铁活塞环的耐磨损机理,铸造工艺、综合性能、化学成分、金相组织概况及这种活塞环装机试验和台架快磨试验结果。说明多元素钒钛球墨铸铁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新型优质活塞环材料。  相似文献   

6.
以甲酰胺作为渗剂、氯化铵作为导电盐,配制电解液,以活塞环为阴极和不锈钢棒为阳极,对活塞环进行了液相等离子体电解渗氮(PEN)处理,并对处理后的活塞环表面渗氮改性层的结构、元素分布及相组成等特征进行了分析, 探究了 PEN 工艺操作参数对改性层的硬度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有机电解液体系下进行活塞环表面电解渗氮处理会同时渗入 N、C 两种元素,但以渗 N 为主;活塞环表面的 PEN 改性层由化合物层、扩散层和过渡层组成,改性层中 N 元素的含量由表及里逐渐降低;改性层的主要相组成为铁的氮化物 Fe2-3N、Fe4N 和铁的碳化物 Fe3C 等强化相; 改性层的最大硬度可达基体硬度的 3 倍,且随工作电压提高、处理时间延长和频率降低而增大;摩擦试验表明活塞环试样经 PEN 处理后其摩擦因数会增大,但对工作电压、处理时间和频率等工艺参数进行合理控制,便能够通过提高活塞环表面硬度和储油能力来抑制因摩擦因数增大而导致的磨损率升高。  相似文献   

7.
研究能改善铸铁活塞环铸造性能和提高其机械性能的最佳稀土加入量,并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8.
一、前题在活塞环行业内,单体铸造的,不分铁水流程长短和环的截面积大小,一律都在浇口对面加冒口。从理论上讲,冒口有三个作用:1.铁水的补缩;2.集渣集气;3.热平衡。但是实践的结果和设想的并不一致,前二个作用不存在。由于铁水浇注时比重大的铁水都流在比重小的渣子前面,所以把冒口在金相显微镜里观察,未发现有渣子。至于集气,单体环铸造  相似文献   

9.
采用消失模铸渗工艺在铸钢犁铧表面制备WC颗粒增强钢基复合材料耐磨层。介绍了铸渗的工艺流程、铸渗用耐磨涂料的配方和涂覆工艺、铸造工艺参数的确定原则;研究了浇注工艺对铸渗件质量的影响,测试分析了铸渗层的硬度及耐磨性。结果表明,犁铧的铸渗部位与内浇道部位的相对位置对铸渗质量影响较大,铸渗部位位于浇口之上可得到较好的铸渗犁铧件;犁铧铸渗层的硬度是基体的1.7倍,耐磨性是基体的2.97倍。  相似文献   

10.
金属基复合材料浸渗铸造的理论及实践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讨论了浸渗铸造金属基复合材料的主要方法及影响因素。浸渗的方法主要有压力铸造、挤压铸造及气压浸渗铸造。影响浸渗的因素主要有液体对增强体的润湿程度、预制体中增强体的分布及数量以及压力等。实践表明 ,在生产只要严格控制这些因素就可制造出合格的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