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苏炼 《中氮肥》2011,(5):9-12
主要介绍了天脊集团高平化工有限公司的全低变工艺及该工艺系统自开车以来的运行、改造情况,对变换炉出现的偏温现象及造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王双成 《化肥设计》1998,36(4):42-44
根据热力学原理,分析了合成氨厂全低系统的Yong损失及其分布情况,给出了Yong的计算方法并列举了应用实便。  相似文献   

3.
0前言 永济中农化工有限公司有2套变换系统,其中1#Ф4000mm变换系统于2005年改用全低变工艺。  相似文献   

4.
全低变工艺应用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修金  周伟 《小氮肥》1997,(10):7-9
  相似文献   

5.
小氮肥厂变换工段改全低变工艺,简单易行,且投资省、见效快。安徽绩溪化肥厂应用全低变工艺后解决了系统不匹配问题,降低了系统压力,同时取得了节能增产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永济中农化工有限公司(原永济化肥厂)经过不断的技术改造,现年产100kt合成氨、130kt尿素、30kt甲醇。公司80kt/a合成氨的变换装置原公称能力为40kt/a,采用中串低工艺流程,压力为0.8MPa,因该装置的中变触媒粉化严重且部分管道较细,使整个变换系统阻力高达0.16MPa,给生产埋下许多安全隐患。为配合公司30kt/a甲醇顺利投产,并能安全、经济运行,公司决定采用湖北省化学研究院技术,将1^#变换系统由原来的中串低工艺改为全低变工艺,并于2005年6月29日投产。  相似文献   

7.
齐汉强 《小氮肥》2014,(1):17-18
<正>0前言陕西洋县玉虎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洋县玉虎公司)原有生产能力为30 kt/a合成氨,现在已扩能至80 kt/a合成氨和30 kt/a甲醇。扩能前变换系统采用0.8 MPa中串低变换工艺,不能满足扩产后需求,且设备陈旧、腐蚀严重,系统压差较大(≥0.12 MPa),蒸汽消耗定额高。经过多方考察调研,新变换系统选用湖北华烁科技  相似文献   

8.
我公司原有常压变换系统3套,设计能力为年产60kt合成氨;中压变换系统1套,设计能力为年产90kt合成氨。为了淘汰落后的常压变换系统,提高生产能力,经考察、论证,决定将中压变换系统改为全低变系统,设计能力为年产135kt合成氨。全低变系统于2000年11月21日并入生产系统,共运行了近5a(其中2003年9月大修时更换了全炉低变催化剂)。  相似文献   

9.
根据热力学原理,分析了合成氨厂全低变系统的(火用)损失及其分布情况,给出了(火用)的计算方法并列举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
胡志忠 《中氮肥》2012,(2):24-25
我公司变换系统原采用中温变换工艺,后因蒸汽消耗高和反应温度高,改为全低变工艺。全低变工艺于2008年6月投入运行后基本平稳,但2010年出现系统阻力增大的问题,影响了生产负荷提加及后工序生产。  相似文献   

11.
王祥光 《氮肥技术》1999,20(1):21-22,26
本文叙述了全低变流程的优越性,催化剂(B303Q)在低温下易丧失活性,降低使用寿命,通过改良全低变工艺6项技术的实施,使全低变运行可靠,延长催化剂使用的寿命,进一步节能降低。  相似文献   

12.
13.
李庆才  王洪路 《小氮肥》2001,29(6):14-15
我集团现有2套尿素装置,第二套尿素装置为13万t/a能力,于1999年2月投产运行。在与其配套8万t/a合成氨生产系统中的变换工段采用了全低变工艺,其中1^#变换炉为φ2800,2^#变换炉为φ4000,通过近1年多的运行,达到设计要求,但随着实际生产6能力的不断增加,该套装置暴露了一些问题:一是由于φ2800变换炉较小,抗毒剂装填少,空速过大,导致催化剂活性下降快,同时使2^#变换炉负荷增加,系统出口CO含量增加;二是由于实际生产能力超过原设计能力,设备阻力较大,系统阻力高达0.12MPa。  相似文献   

14.
山东润田化工有限公司系山东兴禹化工集团的核心企业,公司成立于2001年5月,拥有总资产16957万元,净资产4782万元,现有职工1761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82人。公司主导产品为尿素、碳铵,现已形成合成氨13万t/a,尿素20万t/a,碳铵2万t/a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15.
黄元福 《氮肥技术》2004,25(2):34-35
介绍该公司对全低变催化剂进行非氧化卸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详细地介绍了小氮肥全低变工艺流程运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作者针对各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同时对今后全低变工艺流程在完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杨汉彬 《广西化工》1999,28(4):62-63
介绍了全低变水冷激工艺流程、特点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尚世海 《小氮肥》2002,30(1):17-18
1996年前,我厂有2套2.5万t/a合成氨中串低变换装置,2套4万t/a尿素装置,为提高生产规模效益,扩大生产装置,要求2套变换装置生产能力达到9万t/a合成氨,当时在湖北化学研究所指导下将原来中串低变换工艺改为全低变流程,主要设备不动,增加调温器,段间换热器,喷水罐,吸附剂罐,1套变换装置生产能力就可以达到4.5万t/a合成氨,通过5年半的生产已证明能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目前催化剂主要温度控制如下。  相似文献   

20.
马飞跃  李贞亿 《气体净化》2005,5(4):117-119
介绍了变换系统由中串低变换工艺改造为全低变换工艺的情况,优化了生产工艺,节能效果明显,为长周期、高负荷、稳定运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