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环境系统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以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以环境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依据,提出了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为辅助的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这一课程改革模式经本科实际教学结果反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效改善了教学效果,全方位提高学生解决环境系统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
刘建明  邓林 《广东化工》2022,49(1):190-191
在提升理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大背景下,本研究积极探索"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通过注重工程案例课堂教学、开设创新实验项目、提升课程设计质量以及建立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改革措施,我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工程教育认证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OBE理念进课堂是落实工程教育改革的“最后一公里”之所在。针对过程装备控制技术课程,兰州理工大学在基于教学产出的课程设计、教学实施、过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实践。课程教学改革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知识、能力和素养目标的达成。  相似文献   

4.
在新时代新工科背景下,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亟待提高。化学学科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而实验又是化学的基础,对化学实验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及综合素质。本文以“高分子球晶的制备及形态分析”实验课程为例,从实验课程改革的必要性,课程建设目标,教学实践方法几个方面对化学实验课的课程改革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5.
为了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建设,突出问题导向,结合国家有关文件的要求,从课程设置、内容选取、实践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进行探索,探究"五化三融合"教学模式,即推进课程设置一体化、课堂教学专题化、实践活动体系化、学生学习网络化、考核评价多元化"五化"工作和融合积极心理学理念、融合学生日常管理工作、融合职业素养教育"三融合"工作,整体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增强课程亲和力和学生获得感。  相似文献   

6.
《水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实验课程是该课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型环境工程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但在以往的教学中,存在实验课程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理念陈旧等诸多问题,文章基于OBE理念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探究,将以"教师讲课为主"的常规教学范式转换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索创新模式,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学习产出及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7.
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中学化学课程的主旨,对化学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以"科学探究"为途径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践基础。基于核心素养下对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因素分析,通过发挥素养为本的教学指导作用,合理组织探究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开展高水平的实验探究活动、改革教与学的方式和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素养。  相似文献   

8.
随着当前我国信息技术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到了大数据时代,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潮流的需求,进而促进高职学生核心素养以及综合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所开设的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需要实现深化与改革。基于此背景下,本文主要探究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如何在大数据下更好地教学改革,以期能够促进高职学生计算机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结合《化工原理实验》课程的特点,介绍了基于OBE教育模式下的实验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情况,对实验教学过程坚持以学生为本体和中心,实验教学目标坚持以学生学习效果为导向,教学改革坚持以适用工业化需要为持续改进的动力的课程改革模式进行了论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为适应"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新形势和化学工业高速发展,根据化工工艺学课程的特点以及化工学科今后的发展趋势,对化工工艺学实践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独立设计能力、解决具体工程问题和创新能力,促进化工工艺学课程设计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胡小军  江敏  谢珊婷  谢火娣 《广东化工》2009,36(6):154-154,265
食品卫生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了提高食品卫生学实验效果,进行了教学改革,主要措施有:更新和精选实验内容、规范教学过程、革新实验考核制度、接触食品检验部门以及建立与科研相结合的开放性实验模式。通过教学改革使学生巩固了理论课的基本知识,提高了实验技能,培养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团孰精神、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2.
李祎  孔令炜  陈立军 《广州化工》2012,40(16):213-214
根据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与改革要求,提出了将材料学概论作为精品课建设的意义。本文介绍了我院材料学概论课程进行精品课建设的具体举措、改革的方法及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3.
周邦智  吕昕 《广东化工》2012,39(13):169-170
环境工程学实验是环境科学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实践课程,是专业人才实践技能培养的主要途径。介绍环境工程学设计性实验中的具体实施与体会。在实验教学过程开展讲座、交流讨论、总结是提升实验教学效果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14.
黎载波  张永平 《广东化工》2014,(12):218-219
针对当前化工原理实验教学与化工专业人才需求现状,开展了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及创新能力的改革与实践。通过在实验教学中渗透工程观点、开放化工原理实验室、开设综合性实验及建设化工仪表设备展示区等途径,显著提高了化工专业本科生综合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应用观念和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秦国正  王国栋  张明芮 《广州化工》2014,(8):206-207,218
制药工艺学是制药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侧重实践和应用。通过课程的实践课教学内容改革,对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开设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工艺优化实验和制药工艺仿真的重要性方面进行探讨,以适应当前制药工艺学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相似文献   

16.
As the formaldehyde is one of the main indoor pollutant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ffectively remove indoor formaldehyde pollution by using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3D printing ornaments. The wood 3D printing filaments cellulose/polylactic acid composite (Cellu/P) was selected as the starting material, and 3-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 (APTES) was used for chemical modification to obtain a series of cellulose composite materials with amino groups. The modified composite materials (APTES@Cellu/P) were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X-ray diffra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scopy,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and mechanical tests, and a formaldehyde removal experiment was performed. The feasibility of 3D printing was evaluated, and the process of 3D printing-functionalized customized ornaments was proposed, and then a school emblem was used for modeling, printing, and surface modification. Compared with the commercially traditional activated carbon, 3D printing-customized ornaments of APTES@Cellu/P material has a better formaldehyde removal effect, and can even avoid the secondary pollution that is common to the activated carbon.  相似文献   

17.
范乐庆  林建明  林煜 《广东化工》2013,(24):165-166
材料近代分析测试方法是材料学相关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课程内容丰富、知识面宽.文章从教学内容、教师队伍、教学方法和实验教学等几个方面,对材料近代分析测试方法教学改革进行实践和探索,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3D打印用高分子材料及打印成型工艺参数优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应用在3D打印成型技术中的高分子材料。其中,通用塑料包括综合性能优异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和聚己内酯;典型工程塑料和特种工程塑料主要包括聚碳酸酯和聚醚醚酮;热固性塑料主要有光敏树脂。不同的高分子材料性能不同,所采用的3D打印技术也各不相同,最终制备的3D打印制件应用领域也各不相同。除了对制件母材进行筛选外,3D打印工艺参数也会对制件质量产生显著的影响,而计算机辅助技术在这一方面的应用较为广泛。  相似文献   

19.
杨宁  张青松  冯霞  赵义平  陈莉  王文一 《广东化工》2012,39(16):155-156
生物功能材料学是生物学科与材料学科的交叉,开展生物功能材料的实验课程是对传统材料学实验课程的一次创新与发艘。笔者在天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开设温敏凝胶材料制备及细胞培养大型综合实验,此次实验课程激发了材料专业的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兴趣,不仅使学生开阔了眼界,更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开阔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通用塑料、工程塑料、生物塑料和光敏树脂等3D打印用材料的研究进展,分析了3D打印高分子材料面临的发展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