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9 毫秒
1.
近年来塑料电镀发展很快,由于塑料品种繁多,其电镀工艺复杂,较难避免不合格镀件的产生。为了退除不合格的镀层,常用的有盐酸退铬法、硝酸退镍、铜法等,但这些退除法或是工序多,或工艺要求严格,或溶液污染环境,或退镀后工件表面质量受影响。我厂通过摸索找到一种简易的三氯化铁室温退除塑料镀层法,具体方法是:将需返工的塑料镀件直接放入35~42波美度比重的三氯化铁工业品溶液中,按镀层厚度的不同,压置数分钟至半小时,即可退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90年代中将会有较大发展的一些合金镀层:电镀锌合金可用作代镉镀层;电镀锌-镍合金将广泛用作为钢铁的保护层;电镀锡-铋合金可能取代锡-铅合金镀层,以避免采用有毒的铅;电镀锡-钴合金或锡、钴与其它元素形成的三元合金可代铬;电镀锡-镍合金则以其高抗蚀性更吸引入;镍-钻合金镀层比镍镀层强度高,广泛应用于电铸中;电镀钯-镍合金将继续用于某些接触件上,代替镀金。还着重讨论了化学镀合金,指出化学镀镍-钴-磷合金比化学镀镍-磷合金更具电化学活性。介绍了化学镀镍-钴-磷、钴-磷、镍-钴-硼等合金在作为磁性镀层方面的应用,化学镀镍-磷-硼、钯-镍-硼等合金在作为电子接触器镀层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以电镀铜锡合金代替镀镍,已日益广泛。铜锡合金镀层较镍镀层具有很多优点,例如防锈能力较同厚度的镍镀层好、针孔少、电镀的均匀性亦高……。但目前生产中应用的还多半是非光亮的普通铜锡合金电镀,镀后必须经过繁重的机械抛光手续。于是,生产上向我们提出了不用机械抛光的电镀光亮铜锡合金的要求。最初,在镀液选择方面,我们参阅了有关资料,进行了近二十种镀液配方的选择性试验。其中包括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提高防护装饰性镀层的耐蚀性,减薄镀层总厚度,降低生产成本是摆在电镀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多年来,在汽车工业中镀层组合体系尚停留在铜/双镍/普通铬或双镍/普通铬的水平上,镀层的总厚度比国外要高1~2倍,而抗蚀性能却达不到国际水平。产生这个差距的根本原因是,国外采用  相似文献   

5.
李兆祥 《材料保护》2002,35(6):56-56
众所周知 ,含硫光亮镍较普通无硫光亮镍的活性大 (电位较负 )。但是 ,如果这种光亮镍镀层镀在半光亮 (用其他光亮剂得到的含硫 0 .0 0 3%或更少 )的镍底层上 ,则腐蚀往往被终止在两类镍镀层的交界面上。这是因为含硫的镀层比半光亮的底层电位负 ,于是被优先腐蚀 ,从而起到牺牲性防护作用。在钢铁基材上镀半光亮镍 高硫镍 光亮镍 ,这种三层电镀层的抗大气腐蚀的性能相当出色。镀镍用的商品光亮剂品种繁多 ,电镀厂家多根据自身要求选用。商品光亮剂也是供货厂家用中间体配制而成。笔者在工作实践中进行了镀镍光亮剂的自配试验 ,介绍如下。在…  相似文献   

6.
0 前言 作为装饰品的仿金镀底层比较薄(厚1~2μm),耐蚀性极差.一般采用亮镍打底,也有用光亮铜锡合金-亮镍或暗镍-亮铜-亮镍作底镀层,然后再镀仿金层;以高耐蚀性全光亮锌铁合金电镀工艺取代镍系作仿金底镀层,不仅光亮度同镍镀层的一样,防护性能更优,生产成本也成倍降低.  相似文献   

7.
我厂生产的BYD—150家用双门电冰箱手柄采用锌基合金压铸件电镀铜—镍—铬镀层。锌基合金代替钢铁既能减轻冰箱的重量,又能克服铁基合金电镀后泛黄锈的疵病。但锌合金的电镀是相当困难的,主要问题多为鼓泡、毛刺、麻点等。影响因素是:(一)压铸工艺本身质量的不稳定;如缩孔、气孔、砂眼等缺陷,表面残余应力造成镀层鼓泡。  相似文献   

8.
国外轻工业产品的防护——装饰性电镀层绝大多数采用“镍—铬”或“铜—镍—铬”等多层电镀工艺,金属镍的消耗很可观。二次世界大战后金属镍在各种工业上的应用增加,造成供不应求,甚至形成长期的世界性缺镍问题。一九五○年美帝发动侵朝战争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缺镍危机达到高峰。当时美、英等国电镀界对代镍镀层的研究极为迫切,曾试验了铜锡合金(包括含锡10~15%的金黄色低锡青铜、含锡20%以上的白  相似文献   

9.
硫脲在电镀和化学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硫脲的分子结构特点,且与贵金属有着特殊亲合力,其在电镀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总结了硫脲在电镀和化学镀工艺中的应用.硫脲作为配位剂可用于化学镀,退除不良镀层和电镀贵金属;同时作为稳定剂可用于化学镀镍、铜、镍磷合金和浸锡;而且还可作为特殊添加剂应用于电镀锌、铜、镍、镉、锌锰和铜金合金等;此外还论述了硫脲使用的局限性及目前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电镀技术低温低浓度光亮镀镍焦磷酸盐槽液镀铜镍合金电镀层的耐蚀性能超硬镀层的特性治废水变废为宝日本横河厂的公害治理电镀溶液的自动补偿和回收防止铁铸件镀锌层泛白装饰镍铁合金镀层低浓度碱性滚镀锡H202一HZSO;酸洗铜及铜 合金装饰镍铁合金镀层(2)低浓度镍液镀光亮镍蒸汽压力下磷化双槽设备橡惋拷胶一偏钒酸钠钝化 镀锌件镀锡时氢的共沉积葡萄糖提高镀铬液含铬量减少点状锈蚀彩色电镀金属着色国外防护装饰铬组合镀层 的发展防护装饰性电镀概况微裂纹镀铬咪吐磺基水杨酸镀银无钱氯化钠光亮镀锌工艺铜镍镀层退除新法(编排格式:题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叙述了采用电刷镀技术修复形状复杂且难以加工的不同材质的船用零部件。论述了电镀工艺的选择,提出在旧铬镀层上补镀铬时,可用碱镍或高速铜填补沟槽,并以特殊镍打底,再用铬镀液镀工作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陈文亮 《材料保护》1998,31(7):10-11
由于首饰品不允许使用镍作中间层,针对我国在代镀层中使用的情况,研究了铜合金镀层的问题及NaOH浓度对镀层色调的影响。在电镀Cu-Zn无元合金镀层中,添加极少量镍盐或锡盐可提高抗变色性。最近研究表明,二元、三元仿金电镀新工艺能够得到极似24K的金色  相似文献   

13.
在电镀或化学镀中,为了获得良好的镀层性能,通常的方法是选择适合的配位剂。从降低基底材料与镀层金属离子接触几率的角度出发,研究了硫脲缓蚀剂在钢铁基材置换镀铜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弱酸性条件下,适量缓蚀剂能阻止钢铁基材与铜离子的接触,对基材的阳极溶解过程起到抑制作用,从而降低了置换反应速率,可在钢铁基材上形成细致光亮,结合力良好的镀铜层。、  相似文献   

14.
一前言硅铝合金由于重量轻,强度高,压铸时能加工出各种复杂机械零件,而且切削留量少。经电镀后,可改善其外观、抗蚀、焊接、导电等性能及延长使用寿命。所以在机械,交通工具、家用电器上被广泛采用。铝是电位很负的金属,经出光后的新鲜表面迅速被氧化,影响镀层的结合力。所以不能象钢铁件或钢件那样,酸腐后直接电镀,而需经特殊地浸锌、浸镍、浸锌镍合金,阳极氧化,或预镀锌等处理后,再进行电镀。  相似文献   

15.
耐热镀层,是现代电镀工业的新技术,它是利用电镀的方法,将耐热金属或合金镀在高温下工作的零件表面上,防护基体金属或合金不受高温气体的侵蚀(主要是氧化),增加零件的使用寿命。 耐热镀层可采用电镀铬-镍或镍及其他耐高温的金属或合金,可应用在喷气发动机涡轮叶片等零件上。  相似文献   

16.
钢铁酸性直接镀铜工艺具有节能、环保双重优点.采用250 mL赫尔槽和加热急冷等方法,研究了组合添加荆GB-93在钢铁酸性直接镀铜中对镀层光亮范围、孔隙率、阴极电流效率、镀液深镀能力和镀层与基体结合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加入GB-93添加剂,可在钢铁基体上直接电镀出光亮、结合力好的酸性铜层,可用于管件、盲孔件、铸铁件,也可用于滚镀或继续加厚其他镀层.酸性直接镀铜工艺解决了钢铁在碱性无氰镀铜中因钝化而导致结合力不良的问题,亦解决了钢铁管状件在电镀酸铜时内孔易出现铜粉的难题,可以代替剧毒的氰化铜预镀工艺.试验获得最佳工艺条件:20 g/L CuSO4·5H2O,40 g/L H2SO4,15mL/LGB-93A主剂 ,15 mL/L GB-93B助光剂,阴极电流电流密度0.8 A/dm2,温度30℃,电镀时间3 min.在上述工艺条件下,可以得到较高的阴极电流效率和良好的结合力.  相似文献   

17.
现有的镁合金氰化电镀,镀液不稳定,镀层性能不佳.从前处理,包括碱洗、酸洗、活化、浸锌、退锌和二次浸锌方面研究了适合镁合金压铸件无氰电镀的环保型工艺.结果表明:在浸锌层上得到的碱性电镀锌层结构致密、耐蚀性好;在浸锌层上可进行有机磷酸体系电镀铜,镀层外现、结合力良好,孔隙率低.  相似文献   

18.
专利     
本发明用于钢铁件的装饰——防护电镀。一般氰化预镀铜或预镀镍工艺,存在成本高、对环境危害大等问题。本发明在于对钢铁件预镀铁和浸铜后,便可进行光亮酸性镀铜。其优点在于镀层亮度高,且能适应空心管件的电镀,成本低廉,操作简便,能源消耗低,无需进行废水处理。  相似文献   

19.
引言医疗器械是治病救人、保护劳动力的武器,器械质量,尤其是表面电镀层的好坏,涉及到医疗手术的安全和手术效果。外科手术器械,大都直接触及人体内血液和肉体组织,为此,必须选择无毒性和无刺激性的金属层,所以铜镀层不能用作底层,而只能直接在钢铁上镀镍后,再在镍层上套镀厚度为一微米的铬层,作为器械的防护装饰性复层。  相似文献   

20.
文斯雄 《材料保护》1998,31(3):38-39
不良电沉积铜镀层需要退除再重新电镀,经渗碳后的保护铜层也要进行去铜处理,所以,铜镀层的退镀在表面处理工艺中是必不可少的。传统的除铜处理,无论是化学方法,还是电化学方法大多都离不开铬酐,而铬酐是剧毒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和人体健康的威胁是不容忽视的。由于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