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等径离心成型钢筋钢纤维混凝土电杆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试验研究300mm,6m钢筋钢纤维混凝土电杆的受力性能,包括抗裂度、裂缝宽度及其分布形态、跨 中挠度、延性和极限承载力等。试验证明:掺入适量钢纤维后(本次试验掺量为1.0%),电杆的抗裂度得到提高,裂缝 宽度减小,部分截面处裂缝呈短细非贯通性分布形态,延性破坏性质增强,极限承载力有所增大。结合电杆离心成型 工艺特点和钢纤维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为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施工鹰厦线电气化一期工程中,发现环型混凝土预应力电杆出现大面积水纹和裂纹,部分电杆出现裂缝。经过现场调查分析及改进,提出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的水泡养护法。由于混凝土强度的高低,在环型混凝土电杆中,会直接影响电杆的水纹、裂纹和裂缝的出现。生产厂家一般在严格的工艺要求下,是  相似文献   

3.
输电线路的普通钢筋混凝土电杆加工工艺比较简单,纵向裂缝较少,不会发生脆性破坏,但易产生横向裂缝,耗钢量较大。因此,在部分地区已被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电杆所取代。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电杆横向抗裂性能较好,比普通钢筋混凝土电杆节省钢材,但由于混凝土承受的预压应力过大等原因,易产生纵向裂缝,甚至造成电杆的脆性破坏。由于上述两种电杆各自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探索一种新的电杆。因部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电杆具有抗震性能和延性较好,不易产生纵向裂缝,减少横向裂缝,并能节约钢材和投资,是一种较好的新杆型。为此,内蒙电力勘设院  相似文献   

4.
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电杆虽然有不少显著的优点,但突出的缺点是混凝土抗拉强度较低。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由于正截面抗裂度高,所以在已运行的电力线路中,还没有发现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出现横向裂缝,但纵向裂缝却很严重。据初步统计,国内几个省已运行的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线路中,一般约有20%~30%的  相似文献   

5.
离心成型的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由于具有耗钢少、刚度大、横向抗裂性能好等优点,已被广泛用于电力部门,并日益受到广大设计工作者的重视.然而从国内一些地区的运行情况看,预应力混凝土电杆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纵向裂缝,个别地方还相当严重,致使这一经济效益好的产品在推广使用上遇到了障碍,影响了其进一步发展.在河北南网的输电线路工程中,自1980年以来,大量采用了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电杆,运  相似文献   

6.
运行中的混凝土电杆产生裂缝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地区有不同的主要因素在起作用,只有对发生裂缝电杆作全面检查,具体分析,找出起主导作用的破坏因素才能使问题得到正确解决.目前对混凝土电杆裂缝产生原因的分析,一般是从电杆的物理因素,即机械力的破坏着手,而对化学腐蚀则注意较少.一般钢筋混凝土构件受化学腐蚀而破坏,国内外已有较成熟的研究,对于普通和预应力混凝土电杆来说,混凝土壁厚只有1.5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概念和部分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锥形电杆的优越性能,介绍了部分预应力电杆的研制、杆型设计以及在城网建设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我国采用离心环形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电杆建设送电线路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节省了大量的钢材与建设资金,但美中不足的是预应力电杆在运行中出现较多的纵向裂缝,各地电力生产部门反映较为强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制造、运输、施工、运行等原因外,在设计时所取预应力过大,电杆混凝土在未承受工作外力以前,由于钢筋预应力传给它的预压应力σ_h值已超过允许值,使电杆混凝土早已产生微裂缝.投入运行后,大气与地下水中的有害介质沿着微裂缝侵入杆体内部,渐渐导致构件破坏.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构件发展过程中,世界各国曾走过弯路.开始多采用"全部预应力"或"有限预应力"构件,由干施加预应  相似文献   

9.
宋永发  金载南 《中国电力》1999,32(12):58-59,63
依原型电杆为试验基础,通过普通混凝土电杆和钢纤维混凝土电杆耐久性对比试验,来检验钢纤维混凝土电杆对耐久性的影响,试验结果对工程应用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葛荣林 《电力建设》1991,12(3):47-51
我国自建国以来。在输变电工程中广泛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电杆和变电架构为国家节约了大量钢材,成为我国电力建设的一个特色。众所周知,混凝土构件在制作、运输和吊装过程中容易产生各种缺陷,其中最常见的便是裂缝,即使是预应力混凝土电杆也难以避免。这样电杆和变电架构长年经受大气和雨水的侵蚀,尤其当气温降到0℃以下时,裂缝中的水  相似文献   

11.
架空输电线路由于长期经受荷载以及恶劣环境等作用,混凝土电杆构件会出现混凝土保护层开裂、钢筋锈蚀等现象,严重影响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依据混凝土电杆特点及现有研究成果,提出了输电线路混凝土电杆安全性的3阶段评估体系;并针对输电线路混凝土电杆提出安全状态评价方法;最后提出了输电线路混凝土电杆基于结构可靠性理论的安全性能评定方法。这些研究成果的提出,基本上建立了一套输电线路混凝土电杆安全性评估体系,为准确掌握输电线路混凝土电杆健康水平,完善设备状态检修工作内容,确保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陶礼兵  张杰  陆益民 《浙江电力》2013,(10):74-76,80
通过对一起10kV钢管杆强度不足的全过程失效分析,从杆塔设计、杆型结构、材料选用、制造施工等多个环节着手,分析可能引起挠度超标和节点弯曲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面向对象的输电线路钢管杆CAD系统设计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孟 《电力建设》2005,26(4):71-0
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技术,以VB为设计平台,开发出“输电线路钢管杆CAD系统STPCAD1. 0”。利用该CAD系统软件,可以轻松地完成钢管杆在反复试算设计中的烦琐劳动,满足输电线路对杆塔的复杂要求。根据钢管杆制造工艺的不同,可扩充该系统的设计功能,实现钢管杆结构的智能化设计。  相似文献   

14.
自动控制仪器与软磁材料性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这就使得软磁测量的重要性日渐突出,特别是在智能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对于不被认为是传统意义上的软磁材料的铁素体不锈钢材料,情况尤其如此。实验表明,为减小测量误差,应尽量选择与样品接触面尽可能大的极靴。因为无论是在弱场、中场还是强场下,极靴形状对样品测量结果的影响都是不可忽视的,特别是当极靴形状与样品的接触面很小的情况下。对于?max所在的磁场值H(?max),即使使用同一幅极靴进行测量,在不同的磁场下,测量值间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极靴形状对材料最大磁通密度,也就是最大磁极化强度的影响不大。这些结果对磁路设计也很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型耐热钢T23的特性与早期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23钢是T22钢经降C和强化而开发的新型锅炉用钢,与我国开发的钢102(12Cr2MoWVTiB)有近似的合金系统和含量,其常温力学性能和高温蠕变断裂强度明显优于T22钢,冷裂纹敏感性比T22钢低,再热裂纹敏感性远高于T22钢,抗蒸汽氧化性能与T22钢相当。但T23钢在超临界锅炉应用中先后出现了过热器管内壁氧化皮剥落导致爆管事件,在超超临界锅炉中又出现了水冷壁焊缝裂纹、泄漏等早期失效问题。基于T23钢的力学性能、蒸汽氧化性能和焊接性能分析及故障件的表面剥落物、爆口或断口的金相分析,找出故障原因,提出改进建议,对未来的超(超)临界锅炉设计和焊接工艺改进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模型实验,研究钢衬圆形压力管道的外包钢纤维自应力钢筋混凝土在内水压力作用下的性能,包括荷载-变形曲线,管道的开裂和极限荷载以及裂缝宽度,内水压与钢衬、钢筋、混凝土的应力关系等,并结合试验结果对这种管道的适用性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钢纤维自应力混凝土能够显著地提高管道混凝土的开裂荷载,能够达到普通管道的2~3倍;钢纤维和自应力管道外包混凝土的裂缝宽度都有减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通过钢筋钢纤维增强部分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 ,建立了反映钢纤维混凝土层厚影响的斜截面抗裂剪力的计算模型 ,提出了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和钢筋钢纤维混凝土梁相衔接的斜截面抗裂剪力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In DC machines commutation may be performed inside the rotor by means of commutating poles. This is the classical way which gives good performances in normal working but presents some limits for unsteady running conditions. This paper deals with a special commutation process, from the outside of rotor, which is achieved without commutating poles through an electronic circuit connected with the commutator. The device is easily drived from the actual rotor position and is able to adjust commutation to miscellaneous conditions. Besides driving versatility, such process allows the suppression of commutating poles whose size is about 20 per cent of main poles. The possible weight reduction is attractive. The paper presents theory and experiment on a classical DC machine with a lightly altered commutator at a level of some kW.  相似文献   

19.
康宇斌  卞玉萍 《供用电》2011,28(5):70-73
对输电线路进行测量时,当观测档处于复杂地形的特殊环境中时,由于在观测档内不能直接竖立棱镜,因而无法用常规的方法观测架空输电线路弧垂,这给测量工作带来困难。针对特殊环境中不同类型杆塔组合的常用设计方案的架空输电线路弧垂观测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一种测量方法及推导其计算公式,用以指导输电线路弧垂观测。  相似文献   

20.
对某1 000 MW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屏式过热器管屏进口段T23/12Cr1 MoV异种钢焊接接头的失效进行了试验分析.宏观与微观检查表明,裂纹沿管子焊缝周向分布,开裂起始于12Cr 1MoV管内壁粗晶粒热影响区,扩展至1/3厚度处进入焊缝,在焊缝中继续扩展至管子外壁.通过力学性能试验得出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热影响区及焊缝的硬度高而塑韧性低,建议进行焊后热处理,以改善接头塑韧性和消除焊接残余应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