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2010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上,罗明义第一次带着他的作品展示在公众面前。他的影像质朴而又深刻,直接却不失庄严。迅速,他的作品被各大摄影网站转载,一幅幅极具历史时代特征的影像将人们拉回到那个物质刚刚盛行、精神无比充沛的浪漫年代。  相似文献   

2.
读者说书     
《数码摄影》2011,(9):55-55
很早以前,人们只能用绘画的形式描绘自己或他人的形象,摄影术发明后,人们开始用照相机拍摄人像。随着摄影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艺术观念的发展,人像摄影在今天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一个摄影师在一天内就能完成一些逼真而自然的人像创作。但要创作一幅杰出的人像作品却是非常难的事情,构图、用光、神情、姿态、曝光、制作均要达到较高的境界。  相似文献   

3.
《数码摄影》2009,(6):134-139
用手中的相机真实、生动地纪录周围的世界和多彩的生活,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评价社会百态.为历史留下一份真实可信的影像档案,是纪实摄影的首要职责。那么,纪实摄影有哪些需要注意的要点呢?从题材上看,人物、建筑以及与之相关的风景等对象都是可以摄取的,在技术手段上也没有什么限制,创作天地可以说是自由广阔。但是,真要拍好纪实摄影作品,有三个要点还是应该掌握和遵循的。  相似文献   

4.
首款全幅卡片相机 全画幅传感器在专业摄影领域中一直有着不可动摇的地位,而说到全画幅,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体积笨重的单反.—直以来"全画幅"和"便携"从来没有同时出现过组合,索尼"黑卡"RX1的出现是相机历史中一座新的里程碑.他重新诠释了卡片机的含义,颠覆了全画幅在人们心目中"笨重"的印象. 一直以来我尝试着用不同的相机去拍人文类的作品,但这些相机在人文类摄影中都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使我对人文摄影领域有着一层隔膜.  相似文献   

5.
林路 《数码摄影》2009,(1):16-23
意大利摄影家弗兰柯·方塔纳对摄影很有感觉,他尤其擅长于将摄影的色彩感和体积感融合在一起,并由此提炼出自然隐藏的几何形态。此后,在感受到以往从未遇见的,完全不同于他所理解的都市结构时,他有能力从这些与自然风光迥异的 ,杂乱无章的景观中找到表现的灵感。这些作品中,很少有人的痕迹在画面中出现,  相似文献   

6.
1946年,15岁的哈罗德·范因斯坦开始了他长达60年的职业摄影生涯。在他19岁的时候,爱德华斯泰肯购买了他的一幅作品给现代艺术博物馆作为永久收藏。于是他成了“纽约学校”小相机摄影的著名人物,连同他的摄影讲习班也闻名四海,在接下去的50多年间帮助和启发了无数有抱负的摄影师。  相似文献   

7.
经常在《数码摄影》的月赛获奖名单里看到“天下无我”出现,后来才知道他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从2008年“我的中国符号”到2009年“寻找中国数码摄影师”,都有范小林的身影。他有较为深厚的绘画功底,所以其摄影作品总是别有一种美感,唯美、平和,但又耐人寻味,这也有助他当选那一年“寻找中国数码摄影师”的十佳。“天下无我,心中有画”,或许这就是他对摄影、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吧!  相似文献   

8.
梦幻景色     
《数码摄影》2015,(3):100-105
对于摄影师杰里米·沃克来说,拍摄风光作品是他选择坚持摄影的唯一目的,他从未失去过拍摄风光的热情。这一切也证明了是值得的,他被认为是最好的景观和自然风光摄影师之一,并举办过多次摄影展。沃克说:"人们在生活中可以把很多过错都归咎于学校没有教好,不过我必须承认,我的艺术老师是激发我对摄影兴趣的启蒙人。在我14岁那年,我在一艘轮船‘乌干达’号上参加一个教育环游。一个同学给了我他的照相机,我当时特别高兴,也是那时候第一次有人对我说我很有摄影的天赋。"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爱德华·蒙克职业生涯的黄金期——即表现主义风格形成时期的作品《手持烟的自画像》为依据,通过分析波西米亚式的生活怎样贯彻于画家的日常行为,由童年阴影和情感创伤何以对他作品主题产生影响,以此来模拟蒙克对于生活的感知和理解,分析其作品是如何因记忆和想象而形成特殊的风格。蒙克生前除了创作有大量绘画作品,也涉及过建筑空间和戏剧场景的设计。他还痴迷摄影,利用摄影来辅助绘画。他作为业余摄影师所尝试的实验使他在捕捉回忆和创作绘画之间找到了平衡。  相似文献   

10.
行吟者     
有一种纪实摄影可以让人淡化事件本身的沉重,转而专注于画面所呈现的深远意境。这样的摄影师,需要有一种独特的诗人气质,他可以不张扬、不矫情、不做作,但有一点他一定要具备--冥想。晋永权就像是一位游吟诗人,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仿佛能读到摄影师在影像背后的吟唱。  相似文献   

11.
《数码摄影》2009,(9):26-31
每年冬天的12月至来年2月,下半年7月至10月,杨延康一般都会在藏区。一年中的大半光景,他把关乎生命与信仰的全部力量交给了一次次旅程。在反复观看他作品的同时,会有一种莫名而来的圣洁与恬静,这时候摄影其实已经很不重要了。  相似文献   

12.
车展、车友会、车吧——汽车与摄影的关系日益密切。说起拍汽车,自然想到一个人——张善夫,作为数码摄影倡导者的张善夫,将要告诉大家他如何拍摄汽车作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哈罗德·范因斯坦是摄影界公认的神童。他1931年出生在纽约的布鲁克林。1946年.当他还是一个青涩少年时就拿起了照相机.而作品不久便被当时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摄影馆馆长爱德华·史泰肯(Edward Steichen)所赏识,在他19岁的时候。便有作品被该博物馆永久收藏。在自成一家之前,他还跟随了著名的纪实摄影师W·尤金·史密斯(W.Eugene Smith)。  相似文献   

14.
摄影人不需要在照片中裸露身体,但应该坦露内心;摄影人不需要在作品中炫弄技艺,但应该流露真情。摄影创作需要灵感和情感,摄影作品是有温度和使命感的。而摄影体现的不只是形式,更多地是人生的智慧。因为摄影既是生活的纪实,也是精神的纪实,经典的照片总有一种撼人魂魄的感觉。  相似文献   

15.
在摄影初学者的习惯性思维中,风景照片就一定只是单纯的风景。殊不知,人物在风景摄影中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若应用得当,出现在画面中的人物就如点睛之笔,让你的风景摄影作品一瞬间变得更加生动与迷人。  相似文献   

16.
变形之趣     
陈勤 《数码摄影》2008,(12):136-139
当人们站到哈哈镜前都会忍俊不禁哈哈直乐,因为镜子里面的人变形奇特,夸张有趣.变形作为一种特殊表现手段,已广泛出现在各类趣材的摄影作品之中.越来越多的摄影人,借助镜头、拍摄角度、快门设置和后期软件等,将原本正常的物体通过变形处理,使之呈现出新颖有趣的效果以吸引观者的目光  相似文献   

17.
李少白 《数码摄影》2012,(8):104-109
风光摄影,该“等”还是该修炼”不等而得”的功夫々等来的作品,固然在光线、构图、气候等方面都台意,但太台意的作品’晗恰会因为人为的完美而缺少一种意境,意境能等来吗?难!这组“蓝调”作品带我们走进李少白用色彩营造的唯美世界,同日寸也了解了他对摄影本体语言的思考与见地。  相似文献   

18.
正在一切已经数字化的时代,卢彦鹏还在"固执"地使用传统胶片进行摄影创作。尽管这样的拍摄方式会为后期的二次创作带来更多麻烦,他依然坚持。但另一方面,他运用最先进的现代打印技术,简化了复杂的后期创作流程,让传统胶片与现代打印技术的磨合,迸发出新的火花。品质为先7110演绎深入浅出层次变化卢彦鹏从2005年开始从事摄影创作,已参加过国内国际多次大展,并斩获多个奖项。他始终追求一种中国式的美术摄影,他的作品总透着一种传统水墨画的浓厚,这也是他坚  相似文献   

19.
年轻艺术家张鹏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四画室,摄影与电脑技术只是他用于艺术创作的另一种手段,他的每一张绚烂、华丽的作品背后,都透露出无以名状的痛苦与绝望。摄影发展到今天,早已不仅仅是对事件、风景和人物的记录再现,与架上绘画、装置甚至行为的融合,产生了一种新的严肃艺术形式,它所依托的可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视觉美感,更多是在打破传统的审美模式,对刚刚涉及这类作品的读者而言,可能会有理解上的障碍和阅读上的不适,其实这些都没有关系,"视觉实验"这个栏目,本身就是在探讨不同风格的影像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20.
在给Knotan的采访问题里,发现他的回答是特别的短.而且没有说到我希望的点子上。也许他不喜欢文字阐释.就像他在接受一个媒体的采访时说.“之所以走上摄影这条路,是因为自己不会写也不会画”。从对他的采访的答复里.找不到太多他对摄影的阐释.以及对自己作品的阐释,他给出的文本和他的摄影作品完全是两回事.采访答复的文本简单无趣.而其摄影作品却趣昧盎然。要是我们想真正了解Knotan的摄影世界.惟有细细地看他的作品.体会弦外之音.体会他在其时尚摄影中描述的“性与身体”等主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