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兰州自来水苯污染”事件期间微博数据的分析,我们聚类分析出六类对“水污染”事件关注度高的典型微博用户,从微博用户入手找出“水污染”微博科普的分布格局和现状。再通过对不同特征类型的典型微博用户针对“兰州水污染事件”相关微博进行的内容分析以及其发布的相关科普微博进行的传播节点、评论量等数据的网络分析,找出不同传播主体的科普信息微博内容的传播特征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于洪  杨显 《数字通信》2013,(2):6-10
在基于统计方法的基础上,发现了微博信息传播速率所具有的普遍规律及信息传播路径所具有的典型传播模式。首先,通过微博开放平台,采用应用程序接口对微博信息的转播/评论数据进行采集,分析信息传播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统计特性,得出不同话题类型的微博信息传播特征具有非常相似的结论:信息发布后,其转播/评论数在短时间内达到峰值,然后便很快衰落;然后,通过可视化软件NodeXL对采集到的数据发现了微博信息传播的3种典型传播模式:一触即发传播模式、多级传播模式和多点触发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3.
陈艳 《信息技术》2013,(9):114-116
微博传播是刚刚兴起的一种传播新媒体,是网络传播的新模式。将微博作为信息传播平台,发布品牌、服务业务信息,让粉丝了解品牌内涵、获悉新服务项目及业务优惠活动信息。从而树立品牌形象、提升市场认知度、提高营销效率、减少营销成本、达到产品营销和提供服务的目的。随着微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或企业也都注册了自己的微博,加入了微博传播信息的行列。但是,怎样扩大微博传播的范围,缩短微博传播的时间,防控引发负面影响的办法,是微博传播管理者必须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微博作为互联网时代下的新型传播载体,汇聚民声,表达民意,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随着微博的产生,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逐渐被打破,本文从微博的传播特点出发,分析了微时代下受众群体的改变,并引发了微时代下传播环境需净化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政务微博,是指政府机构和官员开通的主要用于发布政务信息,倾听公众心声、诉求,与公众交流互动,解决与政府管理有关的实际问题,传达党与政府机构的声音,及时公布相关数据与事件真相,从而进行网上知晓、网下解决问题的微博.[1]政务微博作为政务微传播的主要形式,其自媒体、去中心化的性质,打破了传统的“由上到下”的信息传播模式,为信息公开、政民互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开创了政府事务的新局面.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的“政务微博热”使得其传播模式越来越多样化.  相似文献   

6.
微博(Microblog)中信息传播的面积、速度、效率都得到了极大提高,研究信息在微博中的传播规律,对控制和引导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结合信息在微博网络中的传播规则和微博网络的拓扑结构,通过构建一种新的基于微博网络的信息传播模型,并在实际新浪微博拓扑子网中模拟信息流向,得到如下结论:当信息敏感度大于某一临界值后,明星用户在信息扩散中的意见领袖角色随着信息敏感度的增加而逐渐弱化,当信息敏感度趋于1时,明星用户在信息传播中的优势趋于0。  相似文献   

7.
微博是21世纪信息时代的产物,对于每个人来说是一个极其熟悉的字眼。它的特点和功能每时每刻都在传递着新的事物信息以及给人们带来的传播影响和效果。文章通过微博的传播模式与传播效果对微博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8.
作为新媒体的典型代表,近年来微博发展非常迅速,能够有效地克服环境科技传播的时效性和交互性问题,降低环保科普的投入成本。以新浪微博@环保董良杰为环境科技微博案例,分析表明环境科技专业微博可以发展成为人气微博,上午6:00—10:00是发布微博的黄金时段,高质量的微博文源于网页新浪微博“原创”,话题紧扣环境热点、语言生动幽默、分析有理有据、观点言简意赅且富有强烈责任感是专业微博的重要生命力。环境科技微博面临着缺乏有效监管、专业性不足、“评论”与“转发”比例失衡、不能取代环境科技传播传统媒体等问题,应鼓励环境科技专家和专业机构开设微博,积极参与环境科技传播和互动,充分发挥微博优势服务环保科普。  相似文献   

9.
微博、微信等带来的微传播时代使得信息流通更加方便、迅速,然而“欲速则不达”,虚假信息的混入破坏着媒介环境.在微传播信息的源头有着职业与非职业两种传者身份,前者是客观,份有着职业的约束,后者的身份却是主观复杂.理清非职业信源的身份,有助于身份意识和责任意识建立,也会对降低其传播虚假信息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博客、微博、微信等传播载体不断涌现,推陈出新,改变着人们对于媒介的认知,“人人都是自媒体”的口号得到众人呼应,使得一个被称为自媒体的时代应运而生.“罗辑思维”由知名媒体人罗振宇与申音组成的团队共同打造,以微信、微博、优酷视频等新媒体平台为依托,通过招募会员、脱口秀等活动成功打造了全产业链的自媒体平台.本文以“罗辑思维”为样本,分析自媒体的信息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11.
微博传播的双重规律 微博作为一种基于人际关系的信息、资源、交流和分享的传播平台,成为了多对多传播形态的社会化媒介。微博的出现已经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控制与单向传播,  相似文献   

12.
微博作为重要的社交网络平台,具有传播快速、平台影响大的特点.微博用户的节点特征决定了其网络影响力.研究了微博转发网络中节点的度值特征和传播模型.首先通过区分信息流动方向构建了微博转发网络;其次分别讨论了出度一入度的均值和方差,明确二者的差异,并分析了考虑节点度值特征的信息传播过程;最后通过仿真验证可以看出:边的有向性对信息传播有着显著的影响,在有向条件下,渗流阈值增加,同样概率下传播范围变小,信息传播更为困难.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便捷的社交网络平台,微博已成为人们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媒介。微博活跃用户多,信息发布方式多、方便快捷,信息传播快速,范围广,极易形成网络舆情。微博博主对信息传播起着决定作用,而其在网上的影响力对其传播有很大影响。在消息的传播分析以及用户个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影响力评估体系。该系统利用实例提供的数据,通过AHP方法,可计算出用户的影响力并排名,比较合理地体现了用户的实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微博拟态环境的特征是:内容的碎片化、方式的多样化、形态的裂变化、参与的大众化。因此,微博自身的传播优势、传播效果、影响力度是各种信息传播媒介以及各类社交媒介所无法比拟的。笔者以微博拟态环境的传播机制和自身特点为背景,从青年群体用户的使用动机心理为切入点,分析微博传播机制与青年用户的相互作用,对微博青年群体使用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5.
王巍  李锐光  周渊  杨武 《通信学报》2013,34(Z1):11-91
突发话题传播建模与预测的主要目的是对网络中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的、紧急性突发事件的后续传播进行控制。目前微博网络中的话题传播与预测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对病毒传染模型、消息传播模型以及话题传播模型的深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微博粉丝关系、用户活跃度和影响力的话题传播模型,将微博用户集合划分为感染用户、易染用户和免疫用户,分析感染用户和易染用户的粉丝关系,预测下个时间窗口内被感染的用户规模。沿用话题传播模型研究中的“内外场强”概念,通过研究发现“内场强”和“外场强”有特定的比例关系,基于用户群的规模大小,分别提出基于用户和节点规模的话题传播预测算法。相关实验表明,基于用户的算法预测更为准确但是时间复杂度较高,基于节点规模的算法则更适合大规模数据集的处理。  相似文献   

16.
田亚  吕莎莎 《通讯世界》2016,(6):242-242
本文尝试认真梳理关于微博信息传播过程的模型研究,在分析文献的基础上,提出微博信息传播过程的新特征和新方法,以进一步明晰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微博作为一种传播媒介,已经伴随着Web2.0的步伐被人们认知、了解和熟悉起来,它更像是3G网络时代新文明的标志.它的出现将手机传播的即时性和网络传播的群体性、组织性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使得信息高效传播不再是一个梦想.微博颠覆了传统传播媒介的传播形式,它整合了大众媒介的传播特点快捷、方便、灵活、个性化.微博带来便利的同时,人们也在思考它潜在的隐患,微博信息像快餐一样被公众所消费,网络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不仅把大家带到浅阅读时代,而且引起了人们思维的贫瘠问题.在微博信息传输过程当中,信息泛娱乐化、真伪难辨等一系列问题也会变得更显著.文中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并给出合理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相比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的信息传播模式由“一对多”转变为“多对多”模式。在网络多对多传播模式下,企业面临着负面信息无法控制、正面信息无法凸显等营销传播困境。解决企业营销传播困境的办法是以正面信息来覆盖负面信息,企业可以通过信息内容、信息发送者、信息传播渠道、亚网络和舆论领袖等方面的整合,打造一条凸显正面营销信息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陈侃  陈亮  朱培栋  熊岳山 《通信学报》2015,36(7):120-128
网络水军对广告、谣言、木马和恶意链接进行传播,不仅干扰用户对在线社会网络的正常访问,还可能引发网络安全、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问题。针对网络水军信息传播的特点,提出基于交互行为的信息传播模型。模型根据不同传播主体间的交互定义特征来量化传播行为,使用决策树方法对水军传播的信息进行检测。通过新浪微博的真实数据分析传播模型并验证检测方法,结果表明检测方法能够对微博中水军信息进行有效检测。  相似文献   

20.
名人写微博     
《广东电子》2011,(22):24-24
微博势头如日当空,其魅力名人也难挡。所以,越来越多带有“V”后缀的名人,在这个公共大讲堂中出没。名人不是微信息传播的中坚支柱,但和现实中一样,他们在用自己的能量和方式引导着大众。面对微博,他们或将之作为劝勉的讲坛,或将之作为棒喝的圣地,或将之作为传播新知的殿堂,或将之作为人生告解的角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