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简述了在原AK型单体泵基础上设计开发出的P型BIW1单体泵,并从结构、原理和性能试验进行比较,其高泵端压力和供油速率有利于柴油机油耗和排放等各项指标的降低,为单缸柴油机满足"国3"法规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单体泵电控系统转速信号处理技术,通过转速信号齿周期合理性检测和齿间合理性系数的正确选择与标定,实现了转速信号的正确采集,台架试验表明,该项转速信号处理技术能够准确地滤除干扰信号,使电控系统正确采集曲轴和凸轮轴转速信号,完成喷油正时和油量的正确控制。  相似文献   

3.
对某柴油机的活塞型线优化过程做了描述,在CATIA绘图软件中绘制活塞三维模型,通过ANSYS软件中的结构静力学模块计算出活塞的径向刚度矩阵,基于AVL软件的活塞环组动力学(EXC ITE P&R)软件模块对活塞动力学进行了分析,依据分析结果和活塞型线的设计理论,对活塞裙部型线进行了设计改进,优化结果表明:该优化方案有效降低了活塞的拍击噪声、摩擦损失和磨损。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小化串联泵一管系统总投资费用问题。已知管线的路线和泵站的个数。优化设计的目的就是确定管径、管壁厚度以及泵的排量大小等控制变量。文中建立了通用的数学模型,并用动态规划法求得最优解。实际上,工程技术人员处理这种问题的方法以及数学模型结构的特殊性都已证明,根据系统的一些特殊性进行优化设计是切实可行的。基于动态规划法的这种分析,使我们能精心地建立一种融汇这些技术的启发式方法;同时为这种启发式方法提供充分的条件完成最优化过程。工程实例为求解过程证实了所提出各种设计约束条件的合理性。同时也根据一般控制问题中的“离散时间最优性原理”检验了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5.
概述国外油田用泵发展情况,并对国内外油田用泵制造水平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油田用泵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注聚泵泵体内孔相贯线所处的位置空间狭小,无法采用常规的手工修磨方式进行圆角加工。传统的手工加工方式不仅费时费力,且加工精度难以控制,为此引入电解加工工艺,研制了泵体内孔相贯线倒圆电解加工系统。该系统利用金属工件在电解液中发生阳极电化学溶解的原理去除材料,主要由电解加工工具、电解液供给及循环系统、电解液过滤净化系统、电解液温度控制系统及电源等部分组成。加工结果表明,该加工方式能很好地满足加工精度和质量要求,所倒圆角半径大于3mm,表面粗糙度小于0.8μm,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注聚泵泵体开裂现象。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双螺杆泵转子型线的设计原则,得到了新型螺杆转子原始型线方程,利用包络原理推导得出共轭型线方程及共轭型线与原始型线的啮合对应关系。用新型线设计的双螺杆转子,啮合线封闭,接触线连续,能够形成密封的工作基元,因此新型线能够用于井下螺杆泵转子的造型设计。通过对转子啮合特性的分析,得到了螺杆转子螺旋齿面方程、瞬时空间接触线方程的求解方法,为下一步双螺杆泵的力学分析和间隙设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国内外常用的双头对称长幅摆线型线和单头摆线组合型线2种双螺杆泵型线为研究对象,用Pro/E进行建模,用Matlab编程软件计算接触线长度,用Admas软件进行了仿真研究,得出上述2种型线双螺杆泵摩擦力与两端压差的关系曲线。分析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双头螺杆的接触线长度比单头螺杆要长,因此实际应用中排量大的选双头螺杆较好,而输送压力较高的场合选单头螺杆较好;(2)圆弧修正的双螺杆泵型线避免了点接触,可延长双螺杆泵的寿命;(3)双螺杆泵可适用于中、小流量(10~1000 m3/h)和低、中、高压差(0~10 MPa)以及不同含气体积分数(0~100%)的流体输送。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使用乳化柴油对柴油机泵-管-嘴燃油系统供油参数和关键部位的影响,在喷油泵试验台上进行了纯沪Ⅳ柴油E0和乳化柴油EIO的泵-管-嘴燃油系统200h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纯沪Ⅳ柴油E0相比,使用乳化柴油EIO时,泵-管-嘴燃油系统的系统供油量增加,各测试转速下其随时间的变化率均值减小;喷油器开启压力变大,但其下降速率变快;喷油嘴偶件主要表面表面粗糙度下降幅度变大,且其流量系数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0.
双头单螺杆泵衬套型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双头单螺杆泵衬套在实际使用中受到流体压力、衬套外壳以及螺杆的作用,容易发生磨损和变形,影响螺杆泵的寿命和效率的问题,采用ANSYS软件对双头单螺杆泵衬套进行有限元仿真模拟。将衬套的有限元模型简化为平面应变模型求解,分析了3种常用型线双头单螺杆泵衬套在受到均匀压力与非均匀压力下,衬套内各点的变形、应力与应变的分布情况。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均匀压力作用下,普通内摆等距型线衬套的法向位移曲线呈正弦规律变化,其余2种呈V形变化,在1个周期内刚好有3个波峰、波谷,与衬套形状特征相对应;短幅内摆等距型线应力变化相对均匀,沿自然路径变化曲线呈U形。  相似文献   

11.
Translated from Khimiya i Tekhnologiya Topliv i Masel, No. 3, pp. 30–31, March, 1990.  相似文献   

12.
13.
The study sought to investigate the combined impact of parsley biodiesel blend (PSB) proportion, engine speed, and load on diesel engine parameters. The obtained result revealed that an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PSB blend as the load increases, led to a rise in brake thermal efficiency (BTE), oxides of nitrogen (NOx), and a decline in brake specific fuel consumption (BSFC), carbon monoxide (CO) and brake specific energy consumption (BSEC) but no interactive effect of both factors hydrocarbon (HC). Also, varying the engine speed and proportion of PSB blend declined BSFC, BSEC, HC, and NOx bur raised BTE and CO. A blend of 20.22%, engine speed of 1483.39 rpm, and engine load of 95.88% were the best variables for the tested engine to achieve better performance and reduced emission utilizing the desirability-based method. The projected values for BTE, BSFC, BSEC, CO, HC, and NOx responses were 20.61%, 0.32 kg/kWh, 6.14 MJ/kW, 0.08963%, 18.28 ppm, and 347.72 ppm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for the tested engine, the engine speed was determined to be the most significant variable (with the most influence) when compared to the engine load and fuel blend. This study is beneficial to researchers and organizations working on improving engine performance and reduction of toxic emissions to the environment. The optimization study can also help overcome the high cost and lengthy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相似文献   

14.
中低含硫天然气脱硫技术目前主要包括:干法、络合铁法和生物法(正在大力开发中的)。相对于传统的(醇胺法脱硫+克劳斯法硫磺回收+尾气处理)工艺路线,它们具有净化度高,能耗较小,投资较少,环境友好等特点,可按不同工况广泛应用于边远分散气井所产天然气脱硫、醇胺法装置产生的酸气及克劳斯装置的尾气达标处理等的工艺领域。  相似文献   

15.
为降低能耗,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石化分公司投资500余万元,对30万t/a柴油加氢装置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造及操作优化。主要技术改造措施包括更换高效催化剂、回收利用低温热、循环利用除盐水等。改造后,柴油加氢装置的能耗[m(标准油)/m(柴油)]由20.37kg/t下降至16.70kg/t,并针对装置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石油化工应用》2016,(5):128-131
简要介绍了国内某炼油厂新建1.4 Mt/a柴油加氢装置的工艺流程及技术特点,并对装置的工业运转标定结果作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在标定期间产品硫含量小于9 mg/L,实现了产品的质量升级,且装置具备长期生产国V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Translated from Khimiya i Tekhnologiya, Topliv i Masel, No. 10, pp. 16–18, October, 1990.  相似文献   

18.
对1 Mt/a汽柴油加氢精制装置运行中出现的汽提塔塔底热源不足,加热炉排烟温度高,风机烟气轮机设计偏大,汽提塔顶外排气调节阀及副线偏小,装置靠外排氢气来保证循环氢纯度及硫化氢含量要求等问题提出了优化方案,方案实施后,相应问题均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9.
利用夹点技术对柴油改质装置的换热网络冷热物流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用Aspen Energy Analyzer V 8.4软件绘制装置的换热网络曲线对装置换热网络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优化。结果表明:该装置的换热网络夹点温度为221.5 ℃,换热网络的夹点位于热物流253.5 ℃、冷物流189.5 ℃处;最小传热温差为64.0 ℃,最小热公用工程为22.36 MW,最小冷公用工程为27.67 MW。通过对原料油进料、精制柴油换热流程优化后,可分别节约热、冷公用工程5.53,1.64 MW,节能效率分别为24.70%,5.93%。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