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均匀设计法研究聚硅硫酸铁制备条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均匀设计应用于聚硅硫酸铁复合共聚生产工艺,得到最显著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的最佳水平:铁硅比6.0~10.0;硫酸铁浓度24%~36%;酸化温度45℃~60℃;酸化pH值4.5~5.5。用此条件制备PFSS并处理巢湖水样,平均剩余浊度为0.5NTU,平均除浊率99.5%。对实验数据的多元回归分析得到了可对不同实验条件所得产品絮凝效果进行预测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2.
筛选得到一株不吸水链霉菌,能产生一种新的嘧啶核苷类抗生素。实验确定了其最佳发酵条件:pH6.5,接种量10%,30℃下摇瓶发酵72h。分别使用通气搅拌发酵罐和喷射式液泵型发酵罐进行发酵试验,发现在相同的容积传氧系数(KLa)值下,后者的发酵液抗生素效价明显高于前者.电镜照片显示其菌丝体生长也更优。  相似文献   

3.
用于环境功能涂料的纳米TiO2/SiO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工艺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针对环境功能涂料制备过程中TiO2纳米颗粒在水性涂料中极易团聚、分散性差的问题,以提高分散稳定性和改善光催化氧化活性为目的,采用溶胶.凝胶法,以锐钛矿型纳米TiO2粉体为载体,Na2SiO3为包覆剂,H2SO4为中和剂,成功地制备了分散性优良、光催化活性可控的纳米TiO2/SiO2复合粉体。结果表明,包覆剂用量、包覆温度及中和时间是影响催化剂分散稳定性和光催化活性的主要因素。通过实验优化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分散剂5027用量为2%(wt,5027/H2O):分散液pH值为9.5左右;中和时间为2h;包覆温度根据对其光催化活性的不同要求可控制为23℃或80℃:Na2SiO3用量6%(wt,SiO/TiO2):陈化液pH值为9.0左右。  相似文献   

4.
以葡萄籽为原料,采用酶法对葡萄籽中蛋白质进行提取,探讨酶用量。料液比,提取温度,pH值,提取时间等5个因素对葡萄籽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葡萄籽蛋白质的等电点pI=3.80时,各因素对酶法提取葡萄籽蛋白的影响次序为:浸提温度〉料液比〉pH〉浸提时间。木瓜蛋白酶提取葡萄籽蛋白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时间40min,料液比1:20(g/mL),pH7.00,浸提温度40℃,酶用量0.8000g,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葡萄籽蛋白质的提取率可达89.94%。  相似文献   

5.
以马尾松硫酸盐制浆黑液为原料,经化学改性制备木质素磺酸钠,并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同时利用红外光谱对目标产物进行表征。考察了体系pH值、双氧水用量、甲醛用量、亚硫酸氢钠用量、磺化温度对磺化度的影响,在正交实验的基础上运用单因素实验优化得到的工艺条件为体系pH值10.5,双氧水用量3%,甲醛用量4%,亚硫酸氢钠用量8%,氧化温度105℃。产品的磺化度为1.724mmol/g。  相似文献   

6.
乳链菌肽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于乳链菌工艺,考察了发酵温度、接种量、发酵液初始pH值、发酵过程pH值变化等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发酵温度30℃,接种量5%~6%(vol),发酵液初始pH值7.5时,乳链菌肽发酵液效价较高。采用流加浓度为5 mol/L的NaOH溶液,将发酵液pH值控制在6.20~6.25,发酵液效价可稳定于6 500~7 500 IU/mL,是没有流加碱液发酵的2.5倍。  相似文献   

7.
细菌菌液脱除H2S的工艺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晓  周礼  张永奎 《化工进展》2006,25(1):58-62
通过Fe2(SO4)3对H2S的吸收实验,初步研究了氧化亚铁硫杆菌培养液脱除含H2S气体的工艺条件。利用单因素实验考察了不同气体流速、吸收液初始Fe3+浓度、初始pH值等条件下,吸收过程中脱硫效率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气体流速为影响气液传质速率的主要因素,初始Fe3+浓度及初始pH值为对其影响不大。实验得到适宜的脱硫条件为:气体流速60 mL·min-1,初始[Fe3+]为10 g·L-1,初始pH值为2.0。在该条件下,氧化亚铁硫杆菌培养液脱除H2S的脱硫效率可以稳定在90%左右。  相似文献   

8.
落叶松中二氢槲皮素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正交试验法研究落叶松中二氢槲皮素的提取工艺。考察了萃取温度、固液比、萃取时间、萃取次数、pH值、沉淀剂用量及乙酸乙酯用量等7个因素对二氢槲皮素提取率的影响。确立了落叶松中二氢槲皮素提取的最佳条件是:萃取温度为80℃,原料与水的固液比为1:12,萃取时间为20min,萃取次数为3次,pH值为6,沉淀剂A用量为原料质量的30%,V(溶液):V(乙酸乙酯)为1:0.7。提取率为0.29%。  相似文献   

9.
在水相体系中,以二氧化钛为原料,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对其进行湿法表面改性。以疏水度为主要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条件实验及正交实验,研究了体系pH值、改性剂用量、改性温度、改性时间等因素对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体系pH值8、改性剂用量(占二氧化钛总质量的分数)5%、改性时间2.5h、改性温度65℃时,二氧化钛疏水度由13.87%提高至59.89%。  相似文献   

10.
从牡蛎壳中提取生物糖蛋白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德胜  林得鹏 《广州化工》2009,37(9):143-144
研究了从牡蛎壳中直接提取生物糖蛋白的工艺条件。本工艺过程中主要从盐酸酸度、盐酸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超声波辐射、中和液pH值、乙醇用量这几个因素出发,探讨提取糖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从牡蛎壳中直接提取糖蛋白的工艺条件为:盐酸酸度为pH等于0.5、盐酸用量500mL、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160min、不使用超声波辐射、中和液pH值10.9、乙醇用量600mL。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Fenton试剂处理机械加工清洗废水的影响因素及其适宜操作条件。实验结果确定的适宜操作条件为:在原水COD_(Cr)约2 000 mg/L时,n_(H_2O_2)/n_(Fe~(2+))=37.6,H_2O_2的投加量40 mL/L,pH=4,反应时间2.5 h,此时COD_(Cr)的去除率可达91.4%。同时考察了聚丙烯酰胺与Fenton试剂的协同效果。适宜操作条件下COD_(Cr)的去除率可达93.2%。  相似文献   

12.
何彩梅  龚福明 《陕西化工》2014,(4):658-661,665
以广西柑橘皮(OP)为原料,经乙醇、氢氧化钠皂化处理,得改性柑橘皮生物吸附剂(SOP),经乙醇、氢氧化钠、氯化镁皂化交联处理,得改性柑橘皮生物吸附剂(MgOP)。研究OP、SOP、MgOP对水溶液中Pb^2+的吸附性能,并考察pH、温度、吸附时间、固液比4种因素对水溶液中Pb^2+吸附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正交实验研究了MgOP对水溶液中Pb^2+的最优吸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MgOP对水溶液中Pb^2+的最优吸附工艺条件为:pH 6,温度20℃,吸附时间60 min,固液比8 g/L。在此条件下,MgOP对水溶液中Pb^2+的吸附率为97.4%。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甘薯渣同步糖化发酵乙醇的最佳工艺条件,考察了不同酵母接种量、水料比、发酵时间和 pH 对甘薯渣发酵乙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最终确定同步糖化发酵乙醇的最佳条件为:接种量1.4%,水料比25:1,发酵时间108h,pH 5.5。在此条件下乙醇得率为34.78%,糖利用率为73.76%。  相似文献   

14.
王圆广 《广东化工》2013,(21):127-128
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对模拟印染废水的混凝处理最佳试验条件进行了研究.通过聚合氯化铝铁(PAFC)和硅酸钠(Na2SiO3)对模拟印染废水处理效果的研究,证实表明:在溶液pH值为6,PAFC与Na2SiO3投加量比值为5∶1,温度为55℃,搅拌时间为5min时,对模拟印染废水处理得到较为满意的效果,COD的去除率为88.89%,经处理后水的吸光度为0.3394.  相似文献   

15.
晏凤梅  窦瑶  孙凯  尹国强 《广东化工》2011,38(9):13-14,33
以甲醛和亚硫酸氢钠改性的羽毛蛋白(MFP)和丙烯酸(AA)为主要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改性羽毛蛋白接枝聚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P(MFP-g-AA)],并用土壤稀释液微生物法,研究了羽毛蛋白基高吸水性树脂的生物降解性能。考察了,制备水溶性羽毛蛋白的最佳工艺条件为ω(亚硫酸氢钠)∶ω(羽毛)为30∶100、氢氧化钠浓度为0.45%、反应温度96℃、反应时间2 h。在此条件下合成的[P(MFP-g-AA)]树脂生物降解性能最好,其凝胶薄片在5 mL土壤稀释溶液中放置25 d,凝胶表面基本被菌落覆盖。  相似文献   

16.
为了处理某含有较低毒性的固化铬渣,首先通过超声破解的方法浸出固化铬渣中的六价铬,再利用水合肼对浸出液中的六价铬进行还原处理,并探讨多种因素对六价铬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处理5 h可以使大部分的六价铬从固化铬渣中浸出;在碱性范围内,投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pH对六价铬的还原影响显著。反应的最佳实验条件为:反应温度为60 ℃、浸出液的pH为8.5、n(水合肼)∶ n(六价铬)=130∶1、反应时间为30 min。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六价铬的去除率达到了98.6%,六价铬的最终质量浓度为0.09 mg/L。  相似文献   

17.
对在双水相气浮浮选测定四环素(TC)的含量中,选择正丙醇作有机溶剂,氯化钠作分相剂,氢氧化钠(盐酸)溶液调节酸度,将TC与Ca(Ⅱ)形成的疏水性缔合物浮选至有机相,浮选完毕后经分光光度法分析。本文考察和分析了配位数、pH值、浮选时间对双水相气浮浮选的影响,得出浮选最佳条件:pH值9.5,浮选时间为6 min,n(Ca2+):n(Tc)=1∶1。  相似文献   

18.
吴海鹏 《净水技术》2013,(6):56-59,78
采用固相萃取-高效色谱法测定水中酚类。通过正交试验和验证试验探讨固相萃取技术富集水中7种酚类各种因素的影响,优化固相萃取的条件。优化得到的固相萃取条件:样品的pH为2、选择Oasis HLB固相萃取色谱小柱、流速为5mL/min、洗脱溶剂为四氢呋喃、洗脱体积为2mL,分2次洗脱。使用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4.2%~105.1%,相对标准偏差为1.2%~3.9%,检出限为0.1~0.5μg/L。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不仅各组分的回收率和灵敏度高,而且具有操作简便、溶剂用量少的特点,符合水中酚类测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齐建  衡朝晖 《浙江化工》2013,(10):16-19
用0.2%的氢氧化钠溶液从银杏叶中提取天然活性黄酮,分析了不同提取液、浸取温度、浸取时间、提取液的体积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固液比为1:20、浸取温度为50℃、浸取时间为2h,在此条件下银杏叶中黄酮类似物的提取率是1.78%。并对所得样品进行红外表征和紫外表征,通过分析波谱图可以说明样品为黄酮类物质。  相似文献   

20.
徐翠枝 《山东化工》2009,38(11):23-25
应用离子液体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EMIM]OAc)体系来探索研究酶法降解纤维索。采用DNS比色法,测定一定时间内不同水解条件下微晶纤维素经酶水解所产生的还原糖浓度来表示水解效果。经实验得到的景住条件是:时间为6h,温度为50℃,pH值为4.6,所得纤维索的水解得糖率为24.95%。在最佳条件下进行了重复实验,由实验数据可知,在此条件下的验证实验结果重现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